烈日西下,殘陽如血。


    清軍遺棄的一處大營裏,塞滿了清軍的戰俘,此時戰事已經過去了三天,隆武帝帶領漢軍主力早就離開濟南戰場,隻剩下李忠義還留在這裏。


    殺氣騰騰的漢軍有的騎馬遊弋、有的執槍站立、有的提著鋼刀在守衛,兩萬清軍俘虜之生死,全在李忠義一念之間。


    餘孩兒走進俘虜群中,提著一條老鼠辮子,將那人連滾帶爬的扯了出來,哈哈大笑道:“此等奴才也能喚做漢人?大家快來看看,這人像不像一個蛆?”


    隻見那俘虜渾身傷痛,叩頭不斷求饒。


    “哈哈哈哈……”


    漢軍紛紛大笑,有人道:“這蛆了不得了,當漢奸殺起咱漢人來,比真滿洲都狠!餘將軍何不給大夥表演一手開瓢絕活?”


    “好!大家看好了,看我如何炮製這等漢奸”餘孩兒聞言得意一笑,掏出鐵骨朵,對著那人腦袋一錘下去,頓時紅的白的弄了滿地都是。


    “好!!!”


    “餘將軍威武!!”


    清軍俘虜人人麵露恐懼,有些神情後悔的紛紛大哭,也有些神情堅定的悲憤不已。


    沈迓將餘孩兒拉開一邊,道:“殺人不過頭點地,士可殺不可辱,何必這樣虐殺。”


    餘孩兒指著他,大怒道:“你給我閉嘴,我們之間勝負未分,你有什麽資格指責我?”


    沈迓歎了口氣,道:“我不是指責你,隻是這樣做實在太殘忍,實在不是一個軍人應該做的……”


    “滾!”餘孩兒指著那些清軍俘虜,道:“他們每一個人都沾滿了我弟兄的血!說不得還禍害了多少貧苦百姓,此時大爭之世,你最好收起你的聖母心!還有,你我一戰,等迴了南京,就分個勝負吧!”


    說罷,餘孩兒冷哼一聲,翻身上馬,頭也不迴的走了。


    風聲咽嗚,遠遠的,餘孩兒的背影越來越遠。


    沈迓不知道愣了多久,終於是迴過神來。


    “聖母心?我……”


    沈迓麵色複雜的看了看被圈起來的戰俘,歎了口氣,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李忠義不知什麽時候走了過來,沈迓剛想打招唿,卻見李忠義擺了擺手,示意他別說話,剛才他都聽見了。


    李忠義一招手,一隊漢軍拉來了幾十車饅頭,送到俘虜群裏。


    “將軍……你這是?”沈迓疑惑的是,李忠義雖然不至於大開殺戒,也不應該給俘虜送吃的啊,太反常了。


    他知道,這些俘虜可都餓了三天了。


    “我要送他們上路!”李忠義背著手,扭頭解釋道:“給他們吃最後一頓飯,是因為我是一個人,將他們都埋了,是因為我還是一個將軍。有時候,很多事並不是非黑即白,你要學學餘孩兒。”


    當天晚上,野外傳來無數哀求哭嚎,如同百鬼夜行一般。


    沈迓第二天起來後,跑去看了看是怎麽迴事,隻見數十個騎兵,騎著馬兒,在那裏來迴奔跑,翻新的泥土已經平平整整。


    漢軍有一些看熱鬧的圍在一邊,嬉皮笑臉的,好不熱鬧。


    “都給我用馬蹄踩平一些哈!!”


    “來年這裏的荒草必定豐美!”


    “肥地啊!”一個名叫馮三的軍官感歎道。


    且說趙成武帶兵沿著運河,先到徐州,跟李成棟、韓武等交代防守事宜,便歸心似箭,巴不得第二天就到南京。


    大軍凱旋而歸,南京城自然是黃土鋪路,百姓迎道,戚顏君、王大文、戚顯宗統領文武於城門口相迎。


    趙成武從宮女手中接過趙二更,小家夥已經知道眼前的家夥是誰,摟著他的脖子呀呀個不停。


    “哈哈!”趙成武捏了捏太子小臉,扭頭對戚顏君道:“先迴宮,再說其他,朕今日便隻想睡個好覺。”


    這一睡便是三天過去,這一日大朝會,文武齊聚,討論的便隻剩兩個話題。


    科考與新農作物。


    漢軍出征這半年多以來,趙漢各地已經完成了童試、鄉試、會試,如今各府學子齊聚京城,隻為春闈而來。


    趙成武道:“春闈之事便由王愛卿主持,今日朕要說的是另外一事。”


    百官並無多言,王大文在皇帝北伐期間,統籌後勤,井井有條,將九萬大軍、疏通運河民夫的衣食住行,保障的沒出半點問題,人人心服口服。


    趙成武繼續道:“朕要大力推廣幾種農作物,如番薯、洋芋、包米等,這件事吏部落實。”


    王大文連忙應是。


    待朝會散去,王大文跑來跟趙成武討論春闈題目,趙成武對這些八股文不太感冒,於是道:“這次春闈,實話實說,朕主要的目的是代替各府各縣的前明官員,這些人哪怕對大漢忠心耿耿,卻也擺脫不了他們以前的身份。”


    趙成武又解釋道:“福建唐王有鄭氏支持,已經稱帝、前明支持者還是很多,朕隻能用自己選拔出來的人,來守牧一方。才能不才能的不重要,對大漢忠誠才是最重要的,你選人的時候盡量查清對方的家世!”


    王大文應是,道:“如此應當盡快殲滅殘明餘部,破滅讀書人待價而沽的想法!”


    趙成武點頭道:“你說的不錯,我已經知會戚顯宗點兵南下征明,這一次,哪怕翻山越嶺,搜山檢海,也定要抓住朱聿鍵、消滅南明!”


    這一次大漢休養生息,除了推廣農作物種植,還有科考春闈之事外,便隻剩下趙成武最關心的軍工體係了。


    工部尚書王鐵亦步亦趨的跟在趙成武後麵,趙成武問道:“燧發火銃產能可有提高?”


    王鐵拱手道:“迴陛下,工匠熟練了不少,已能月產燧發火銃近兩千杆。”


    趙成武搖了搖頭,道:“如此這般,我幾大戰營何時能全部裝備燧發火銃?一年才生產一萬多杆,朕無法等待幾年時間了,你想想辦法!”


    王鐵擦了擦額頭汗水,迴道:“實在是別無他法啊皇上,火銃純靠手工打造,成品不易,兩千杆已經是極限了!”


    趙成武想起了什麽似的,問道:“你們就不能利用水流,打造一個水力鍛錘嗎?這樣豈不是省事許多?”


    王鐵低頭道:“這等想法,臣早就有了,也不缺技術難題,隻是缺乏銀子,陛下北伐,臣去要錢,王大人卻以軍費不足,北伐為重,拒絕了微臣。”


    趙成武感覺一陣牙疼,北伐一戰,疏通運河,購買棉衣,準備糧草輜重,消耗近三千萬兩,幾乎把他的家底揮霍一空。


    “你先迴來準備人員場地,水力鍛錘作坊先辦起來,銀子朕給你!”趙成武狠了狠心,又道:“朕要打造一支燧發火銃組成的軍隊,為我大漢百姓爭取生存空間!”


    “臣必定盡心盡力,死而後已。”


    王鐵從一個工匠,逐漸成長為了一個官員,話說的也一套一套的了。


    【感謝‘旁聽者’老兄的禮物,我按趙成武的頭給你道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烽火連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玻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玻璃並收藏明末之烽火連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