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過後,清軍終於在玉符河對岸站穩腳跟,將漢軍大營包圍,多爾袞一聲令下,傳令兵吹響了號角……
密密麻麻的綠營兵推著楯車,扛著木板、雲梯對漢軍大營發起進攻。
大營中的漢軍零零散散的射出一些箭雨,落在清軍人潮中,雖然殺傷甚多,卻沒翻起多大的浪花。
“攻營!!!”
綠營悍將吳勝兆麵色狠厲,揮動著手中的狼牙棒,大叫道。
“殺啊!”
“大清軍無敵!!殺啊!”
無數綠營兵興奮的嗷嗷叫,無懼漢軍射來的箭雨,把木板搭在壕溝上,架起梯子搭在營欄,提刀持盾的攀爬而上。
漢軍人少,隻剩一千多人,徐勇帶著殘存的士卒,亡命廝殺著,卻又哪裏殺的完,清軍越來越多,仿佛要將他們淹沒一般。
此戰順利的話,日落之前便可結束,多爾袞身邊的將領們意猶未盡,紛紛請令攻營。
多爾袞嘴角一揚,點頭道:“去吧,開心的時刻來臨了,把漢軍將領的人頭,給俺取來!”
話音剛落,大帳外一個斥候掀開帳簾,單膝跪地稟報道:“啟稟主子,我軍五裏外發現漢軍援軍!”
多爾袞聽了怔了一會,對諸將領道:“傳令,綠營繼續殲滅包圍之敵,剩下的給俺嚴陣以待,警惕漢軍襲營!”
“喳!”
漢軍援軍乃伊先民、何一德兩位老將率領的中軍長林營所部兩萬五千人。
這支援軍裏有大約三千人裝備了燧發火銃,可以說是北伐最強戰力之一。
當探馬來報說徐勇所部被清軍包圍進攻時,兩位老將心中都是一驚,頓時意識到,虎賁營恐怕兇多吉少了。
何一德道:“道路泥濘,我軍行軍緩慢,導致徐勇部被圍,當救之!”
伊先民搖了搖頭歎氣道:“非我不救,士卒剛到,行軍以來,人人疲憊不堪,當慎重!”
何一德吹著胡須,瞪眼道:“若有責任,我一人擔之!發兵救援吧!”
“唉!不必說此氣話,我二人一並承擔便是!”
伊先民不再堅持,道:“清軍早有防範於未然,我軍當以兩萬長槍兵居兩翼,防清兵騎兵攻我側翼,火銃兵居中,攻其一點,你以為如何?”
何一德點頭道:“善!我親自率領護衛三百騎兵為後援,待火銃擊潰其一部,我便趁勢鑿穿,擾亂其軍陣!”
漢軍出擊了!
漢軍分成十一個軍陣,左右五個軍陣為長槍陣,每陣兩千人,掩護中間的火銃軍陣進攻!
伊先民騎著高頭大馬,從將士麵前騎過,揚著手中的長柄斬馬刀,高唿鼓舞士氣。
“建功立業,就在當下!漢軍無敵!!”
“殺!殺!殺!”
清軍紛紛側目,多爾袞看著漢軍援軍,連歇也不歇,便要攻來,笑道:“俺看這漢軍援軍,八成是想救包圍圈裏的漢軍,所以急不可耐,與當年遼東明軍各部相比,心齊多了。”
多爾袞一旁的哈什屯拱手道:“攝政王,讓奴才率騎兵出擊擊潰他們吧!”
你也不看看你多大年紀的人了,多爾袞搖頭不肯,道:“老將軍年事已高,還是留著些功勞給年輕一輩吧。”
哈什屯麵露失望,隻好作罷。
多爾袞說罷連續點了屯齊、滿達海等皇族將領,率領八旗騎兵,對漢軍展開突擊,打算來個先發製人。
哈什屯見他直接拿騎兵衝陣,心中一緊,拱手道:“攝政王慎重啊,我真滿洲隻有這些老底了,不是這麽用的,何不調綠營、阿哈先攻它一次,不行的話,騎兵再衝?”
多爾袞聞言,知道安排有誤,連忙采納,卻心中對哈什屯起了隔閡,這老東西真的太不會做人了,怎能諸將當麵反駁我,等迴到北京,定要給你穿小鞋!
多爾袞調集三萬阿哈、綠營,同樣皆十一個方陣,向漢軍壓來。
兩軍接近,清軍率先出擊,原本慢悠悠前進的步伐,陡然加快許多。
兩軍猶如兩股互不相融的潮水,碰撞在了一起,濺起無數血花。
“殺!!”
兩邊士兵都下了死命,長槍對長槍、刀牌對刀牌、人人化身野獸般搏命廝殺!
兩邊都是漢人,同樣的戰法同樣的祖宗,卻舍命相搏。
戰至下午,兩邊的軍陣都各有鬆動,從原本的涇渭分明,到後來的犬牙交錯,伊先民知道時機已到。
伊先民站立在馬背上,命傳令兵傳達火銃方陣向前突擊的命令。
幾個個傳令兵騎著馬,背著令旗大喊:“將軍有令,火銃方陣出擊!”
“將軍有令,火銃方陣出擊!”
居中的火銃方陣得到軍令,向前突進,待同袍散開兩邊後,齊齊舉起了手中的燧發火銃,扣動了扳機。
“砰!”
“砰!”
……
清軍陣營裏濺起無數血花,前排的清軍猶如麥子一般齊齊倒下。
“啊!!”
“他們有銃兵!!”
“我不想死啊!!”
漢軍火銃兵一輪齊射後,幸存的清軍紛紛後退,人擠人的,退著退著許多人被屍體絆倒。
這時,射擊完的漢軍向後退去裝彈,露出第二排裝填完的士兵,漢軍第二輪齊射又開始了!
砰!
砰!
…
兩軍之間被清出了一片屍堆組成的死亡地帶,沒死的也半死不活的伸手哀嚎著。
中路的清軍終於扛不住了,紛紛潰退而去。
這一退卻,引發了更大規模的連鎖反應,其他左右兩翼的軍陣不知情況,見中路被擊潰了,引起了大多數人的恐慌,士氣一散,也紛紛調頭逃命……
伊先民看了個分明,見機不可失,扭頭大唿:“一德兄!!就是現在!!”
何一德揚起手中斬馬刀,驅馬奔馳突擊,他身後是三百悍不畏死的親衛騎兵!
他們名為親衛,實為義子,人人都是何一德自己挖來的,隻聽他一人之令,隆武帝來了也不好使。
三百騎兵在何一德的帶領下,猶如利刃出鞘,驅趕著潰散的清軍步兵,向清軍壓了過去!
屯齊、滿達海等人率領八千騎兵正在步兵後麵等待戰機呢,才不過一個時辰不到,就被潰軍爭相逃命的一幕驚的目瞪口呆……
他們原本戰意盎然,哪知這些潰軍猶如無頭蒼蠅一般,慌不擇路的向他們跑來,把空曠的地方擠的滿滿當當。
原本計劃落空了……
密密麻麻的綠營兵推著楯車,扛著木板、雲梯對漢軍大營發起進攻。
大營中的漢軍零零散散的射出一些箭雨,落在清軍人潮中,雖然殺傷甚多,卻沒翻起多大的浪花。
“攻營!!!”
綠營悍將吳勝兆麵色狠厲,揮動著手中的狼牙棒,大叫道。
“殺啊!”
“大清軍無敵!!殺啊!”
無數綠營兵興奮的嗷嗷叫,無懼漢軍射來的箭雨,把木板搭在壕溝上,架起梯子搭在營欄,提刀持盾的攀爬而上。
漢軍人少,隻剩一千多人,徐勇帶著殘存的士卒,亡命廝殺著,卻又哪裏殺的完,清軍越來越多,仿佛要將他們淹沒一般。
此戰順利的話,日落之前便可結束,多爾袞身邊的將領們意猶未盡,紛紛請令攻營。
多爾袞嘴角一揚,點頭道:“去吧,開心的時刻來臨了,把漢軍將領的人頭,給俺取來!”
話音剛落,大帳外一個斥候掀開帳簾,單膝跪地稟報道:“啟稟主子,我軍五裏外發現漢軍援軍!”
多爾袞聽了怔了一會,對諸將領道:“傳令,綠營繼續殲滅包圍之敵,剩下的給俺嚴陣以待,警惕漢軍襲營!”
“喳!”
漢軍援軍乃伊先民、何一德兩位老將率領的中軍長林營所部兩萬五千人。
這支援軍裏有大約三千人裝備了燧發火銃,可以說是北伐最強戰力之一。
當探馬來報說徐勇所部被清軍包圍進攻時,兩位老將心中都是一驚,頓時意識到,虎賁營恐怕兇多吉少了。
何一德道:“道路泥濘,我軍行軍緩慢,導致徐勇部被圍,當救之!”
伊先民搖了搖頭歎氣道:“非我不救,士卒剛到,行軍以來,人人疲憊不堪,當慎重!”
何一德吹著胡須,瞪眼道:“若有責任,我一人擔之!發兵救援吧!”
“唉!不必說此氣話,我二人一並承擔便是!”
伊先民不再堅持,道:“清軍早有防範於未然,我軍當以兩萬長槍兵居兩翼,防清兵騎兵攻我側翼,火銃兵居中,攻其一點,你以為如何?”
何一德點頭道:“善!我親自率領護衛三百騎兵為後援,待火銃擊潰其一部,我便趁勢鑿穿,擾亂其軍陣!”
漢軍出擊了!
漢軍分成十一個軍陣,左右五個軍陣為長槍陣,每陣兩千人,掩護中間的火銃軍陣進攻!
伊先民騎著高頭大馬,從將士麵前騎過,揚著手中的長柄斬馬刀,高唿鼓舞士氣。
“建功立業,就在當下!漢軍無敵!!”
“殺!殺!殺!”
清軍紛紛側目,多爾袞看著漢軍援軍,連歇也不歇,便要攻來,笑道:“俺看這漢軍援軍,八成是想救包圍圈裏的漢軍,所以急不可耐,與當年遼東明軍各部相比,心齊多了。”
多爾袞一旁的哈什屯拱手道:“攝政王,讓奴才率騎兵出擊擊潰他們吧!”
你也不看看你多大年紀的人了,多爾袞搖頭不肯,道:“老將軍年事已高,還是留著些功勞給年輕一輩吧。”
哈什屯麵露失望,隻好作罷。
多爾袞說罷連續點了屯齊、滿達海等皇族將領,率領八旗騎兵,對漢軍展開突擊,打算來個先發製人。
哈什屯見他直接拿騎兵衝陣,心中一緊,拱手道:“攝政王慎重啊,我真滿洲隻有這些老底了,不是這麽用的,何不調綠營、阿哈先攻它一次,不行的話,騎兵再衝?”
多爾袞聞言,知道安排有誤,連忙采納,卻心中對哈什屯起了隔閡,這老東西真的太不會做人了,怎能諸將當麵反駁我,等迴到北京,定要給你穿小鞋!
多爾袞調集三萬阿哈、綠營,同樣皆十一個方陣,向漢軍壓來。
兩軍接近,清軍率先出擊,原本慢悠悠前進的步伐,陡然加快許多。
兩軍猶如兩股互不相融的潮水,碰撞在了一起,濺起無數血花。
“殺!!”
兩邊士兵都下了死命,長槍對長槍、刀牌對刀牌、人人化身野獸般搏命廝殺!
兩邊都是漢人,同樣的戰法同樣的祖宗,卻舍命相搏。
戰至下午,兩邊的軍陣都各有鬆動,從原本的涇渭分明,到後來的犬牙交錯,伊先民知道時機已到。
伊先民站立在馬背上,命傳令兵傳達火銃方陣向前突擊的命令。
幾個個傳令兵騎著馬,背著令旗大喊:“將軍有令,火銃方陣出擊!”
“將軍有令,火銃方陣出擊!”
居中的火銃方陣得到軍令,向前突進,待同袍散開兩邊後,齊齊舉起了手中的燧發火銃,扣動了扳機。
“砰!”
“砰!”
……
清軍陣營裏濺起無數血花,前排的清軍猶如麥子一般齊齊倒下。
“啊!!”
“他們有銃兵!!”
“我不想死啊!!”
漢軍火銃兵一輪齊射後,幸存的清軍紛紛後退,人擠人的,退著退著許多人被屍體絆倒。
這時,射擊完的漢軍向後退去裝彈,露出第二排裝填完的士兵,漢軍第二輪齊射又開始了!
砰!
砰!
…
兩軍之間被清出了一片屍堆組成的死亡地帶,沒死的也半死不活的伸手哀嚎著。
中路的清軍終於扛不住了,紛紛潰退而去。
這一退卻,引發了更大規模的連鎖反應,其他左右兩翼的軍陣不知情況,見中路被擊潰了,引起了大多數人的恐慌,士氣一散,也紛紛調頭逃命……
伊先民看了個分明,見機不可失,扭頭大唿:“一德兄!!就是現在!!”
何一德揚起手中斬馬刀,驅馬奔馳突擊,他身後是三百悍不畏死的親衛騎兵!
他們名為親衛,實為義子,人人都是何一德自己挖來的,隻聽他一人之令,隆武帝來了也不好使。
三百騎兵在何一德的帶領下,猶如利刃出鞘,驅趕著潰散的清軍步兵,向清軍壓了過去!
屯齊、滿達海等人率領八千騎兵正在步兵後麵等待戰機呢,才不過一個時辰不到,就被潰軍爭相逃命的一幕驚的目瞪口呆……
他們原本戰意盎然,哪知這些潰軍猶如無頭蒼蠅一般,慌不擇路的向他們跑來,把空曠的地方擠的滿滿當當。
原本計劃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