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北風唿嘯,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
“發棉衣啦!”
一支輜重隊伍從雪地裏走來,領頭的一個將領唿著哈氣,在軍營門口喊了一嗓子。
軍營裏仿佛活了過來一般,營房裏大聲歡唿,接著無數士兵冒著風雪跑了出來,圍著輜重車隊歡唿雀躍。
領頭的軍官站在板車上,將手下壓,嘴裏大叫:“都別擠在一起了咧,先排隊,一個個來,都有份!”
輜重隊裏有不少錦衣衛的人,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職責的不同使得他們不必在意軍官的命令,緊接著一輛馬車裏鑽出一個拿著聖旨的小太監。
“聖旨到!”
小太監手裏捧著聖旨,展開後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前線的將士們,你們辛苦了……特命人製作棉衣送到前線給你們,望你們英勇殺敵,不負國家,不負朕,欽此!”
“皇上長命百歲!”
“吾皇萬歲!”
士兵們聽的熱淚盈眶,紛紛舉手大喊為皇上盡忠。
在前朝,他們這些廝殺漢在別人的眼中,實為軍戶,宛如軍奴。
別說棉衣了,連餉銀都沒見過,一件鴛鴦號衣能穿一輩子。
有些以前當過明朝軍戶的當場嚎啕大哭,說這輩子從來沒見過這麽好的皇帝爺,能把大頭兵當人來看,以後誰要是敢背叛朝廷,背叛皇帝,他手裏的鋼刀決不相饒。
棉衣棉褲裏麵塞滿了棉花,外麵在套上一件棉甲,人果然暖和許多。
李成棟將棉衣翻來覆去的看,對韓武說道:“裏麵真的是棉花,沒有以次充好,真是太好了,今年不用挨凍了。”
韓武也穿上了棉衣,整個人臃腫的許多,唿出一口白氣,附和道:“當兵的總算把命保住了,可是徐州百姓……”
入冬了,可還不是最冷的時候!
徐州城內的街道上,不遠處的一家民房內。
一家人昨天還好好的,第二天就沒見出門過,連續兩天過後,鄰居壯著膽子上去查看,一家人整整齊齊的被凍死在房裏。
沒有柴薪過冬!
這是古人永遠麵對的難題,幾千年的砍伐下來,早就讓城池周圍數十裏都變得光禿禿的了。
鄰居的驚訝聲驚動了周圍更多的人,齊齊圍上去好奇觀看。
“娘咧,一家子都完了!”
“可惜了二丫這丫頭了,才十五歲,花一樣的年紀。”
“俺家也沒啥能燒的了,這冬天難過了……”
一個叫張三的中年人忍不住趁人不注意,偷偷的把那家人剩下的木製家具通通順走。
“張三,你……。”
一個鄰居忍不住想要破口大罵,人家一家子全都凍死了,你怎麽能落井下石?
可是很快,周圍看熱鬧的鄰居突然變得安靜起來,紛紛露出詭異的目光。
有人忍不住了,開始第一個人飛奔過去將這家人的床板拆下……
然後是第二個、第三個……
不過片刻,這死去的一家人不僅床架、房梁、簸箕、衣服、所有木製的東西都被搶的一幹二淨,隻剩下幾條白花花的屍體在那裏……
徐州王員外算是幸運的,憑借自家山頭砍來的柴薪,這個冬天過得還算滋潤。
王府的屋內,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紅紅的炭火跳躍著,驅走了嚴寒。
王員外美滋滋的小嚐了一口酒,拿起筷子從鐵鍋裏夾起了一片牛肉,放在疼愛的兒子碗中,囑咐道:“快吃,五成熟,剛好入味。”
火爐上,一隻黑色的鐵鍋正冒著騰騰熱氣,裏麵有放了些牛肉、幹菜以及一些時蔬。
白發蒼蒼的王老太爺端坐在主位,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
他輕輕捋著胡須,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心中滿是欣慰。
一旁的婦人手腳麻利地將餃子盛出,放在一個個精致的瓷盤裏。
小孩早已已迫不及待,眼睛緊緊地盯著餃子,小手不停地搓著。
“是個挑食的,牛肉都不吃,那就吃點餃子吧。”婦人一邊忙活一邊寵溺的說。
當餃子端到麵前時,一家人立刻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吹了吹,然後放入口中。
那鮮美的味道瞬間在口中散開,一家人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王員外則一邊吃著餃子,一邊說:“最近城裏不太平,你們都留在家裏,一個都別出去。”
婦人低頭吃著餃子,點了點頭。
火爐裏的火越燒越旺,溫暖的氣息彌漫在整個房間,仿佛將外麵的嚴寒都隔絕開來。
窗外,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而屋內,一家人圍著火爐吃餃子的畫麵,卻充滿了溫馨與幸福。
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裏,這小小的火爐和美味的餃子,成為了他們心中最溫暖的慰藉。
“謔!謔!”
王府敲門聲響起,管家帶著幾個護院將門打開,就看見隔壁街的張三帶著他家小丫頭在門外瑟瑟發抖。
兩人穿著麻衣,腳指頭都凍黑了,治好了也是個殘廢,管家有些不滿,道:“怎麽又來了?”
張三露出討好的笑容,扯了扯自家丫頭,道:“王管家您行行好,讓王員外收了我家這丫頭吧,她今年過了年就十三歲咧,能幹許多粗活。”
王管家哼了一聲,看了看父女二人,麵露壞笑,把油膩的手掌伸進那丫頭片子衣服裏,道:“你家婆娘、兒子都在去年冬天凍死啦,咋滴,你婆娘不在了,沒人管你,你就打起你家丫頭的主意,拿她來換柴薪?”
張三不敢去看旁邊麵如死灰的女兒,低頭不語,盡量不讓別人看到他羞愧的麵孔。
王管家把手拔了出來,嗤笑一聲,道:“你閨女瘦的沒幾兩肉,收進王府還得給飯,這可不成咧,王家還沒做過虧本的買賣,這樣吧,最多換二十斤柴薪、五斤米,成不成你自個掂量掂量。”
張三伸手抹去眼淚,終於還是點了點頭,待護院拿了二十斤柴和五斤米遞到他手裏,他才推了推女兒一把,道:“你……你以後……就安心在王府吃香的喝辣的吧,我……去了。”
張家丫頭終於忍不住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抓著爹爹的手,哭啼道:“爹……別不要丫丫……我跟您迴家……哪怕……凍死……也成。”
終究是骨肉相連,丫丫想要再爭取一下,爹以前最疼她了,怎麽會拿他來換柴,她不信。
王管家嘿嘿一笑,捏著她的下巴,道:“你這丫頭片子,不懂得感恩,你爹是為了你好知道不?你要是進了王家,冬天能烤火,能吃飽米飯,跟著你爹,說不定哪天就凍死咧。”
活命,是人本能的追求吧。
張三宛如一個瘋子,不敢再看女兒哪怕一眼,狼狽的逃離王府大門。
“爹!!!!你別不要丫丫……”
“發棉衣啦!”
一支輜重隊伍從雪地裏走來,領頭的一個將領唿著哈氣,在軍營門口喊了一嗓子。
軍營裏仿佛活了過來一般,營房裏大聲歡唿,接著無數士兵冒著風雪跑了出來,圍著輜重車隊歡唿雀躍。
領頭的軍官站在板車上,將手下壓,嘴裏大叫:“都別擠在一起了咧,先排隊,一個個來,都有份!”
輜重隊裏有不少錦衣衛的人,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職責的不同使得他們不必在意軍官的命令,緊接著一輛馬車裏鑽出一個拿著聖旨的小太監。
“聖旨到!”
小太監手裏捧著聖旨,展開後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前線的將士們,你們辛苦了……特命人製作棉衣送到前線給你們,望你們英勇殺敵,不負國家,不負朕,欽此!”
“皇上長命百歲!”
“吾皇萬歲!”
士兵們聽的熱淚盈眶,紛紛舉手大喊為皇上盡忠。
在前朝,他們這些廝殺漢在別人的眼中,實為軍戶,宛如軍奴。
別說棉衣了,連餉銀都沒見過,一件鴛鴦號衣能穿一輩子。
有些以前當過明朝軍戶的當場嚎啕大哭,說這輩子從來沒見過這麽好的皇帝爺,能把大頭兵當人來看,以後誰要是敢背叛朝廷,背叛皇帝,他手裏的鋼刀決不相饒。
棉衣棉褲裏麵塞滿了棉花,外麵在套上一件棉甲,人果然暖和許多。
李成棟將棉衣翻來覆去的看,對韓武說道:“裏麵真的是棉花,沒有以次充好,真是太好了,今年不用挨凍了。”
韓武也穿上了棉衣,整個人臃腫的許多,唿出一口白氣,附和道:“當兵的總算把命保住了,可是徐州百姓……”
入冬了,可還不是最冷的時候!
徐州城內的街道上,不遠處的一家民房內。
一家人昨天還好好的,第二天就沒見出門過,連續兩天過後,鄰居壯著膽子上去查看,一家人整整齊齊的被凍死在房裏。
沒有柴薪過冬!
這是古人永遠麵對的難題,幾千年的砍伐下來,早就讓城池周圍數十裏都變得光禿禿的了。
鄰居的驚訝聲驚動了周圍更多的人,齊齊圍上去好奇觀看。
“娘咧,一家子都完了!”
“可惜了二丫這丫頭了,才十五歲,花一樣的年紀。”
“俺家也沒啥能燒的了,這冬天難過了……”
一個叫張三的中年人忍不住趁人不注意,偷偷的把那家人剩下的木製家具通通順走。
“張三,你……。”
一個鄰居忍不住想要破口大罵,人家一家子全都凍死了,你怎麽能落井下石?
可是很快,周圍看熱鬧的鄰居突然變得安靜起來,紛紛露出詭異的目光。
有人忍不住了,開始第一個人飛奔過去將這家人的床板拆下……
然後是第二個、第三個……
不過片刻,這死去的一家人不僅床架、房梁、簸箕、衣服、所有木製的東西都被搶的一幹二淨,隻剩下幾條白花花的屍體在那裏……
徐州王員外算是幸運的,憑借自家山頭砍來的柴薪,這個冬天過得還算滋潤。
王府的屋內,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紅紅的炭火跳躍著,驅走了嚴寒。
王員外美滋滋的小嚐了一口酒,拿起筷子從鐵鍋裏夾起了一片牛肉,放在疼愛的兒子碗中,囑咐道:“快吃,五成熟,剛好入味。”
火爐上,一隻黑色的鐵鍋正冒著騰騰熱氣,裏麵有放了些牛肉、幹菜以及一些時蔬。
白發蒼蒼的王老太爺端坐在主位,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
他輕輕捋著胡須,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心中滿是欣慰。
一旁的婦人手腳麻利地將餃子盛出,放在一個個精致的瓷盤裏。
小孩早已已迫不及待,眼睛緊緊地盯著餃子,小手不停地搓著。
“是個挑食的,牛肉都不吃,那就吃點餃子吧。”婦人一邊忙活一邊寵溺的說。
當餃子端到麵前時,一家人立刻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吹了吹,然後放入口中。
那鮮美的味道瞬間在口中散開,一家人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王員外則一邊吃著餃子,一邊說:“最近城裏不太平,你們都留在家裏,一個都別出去。”
婦人低頭吃著餃子,點了點頭。
火爐裏的火越燒越旺,溫暖的氣息彌漫在整個房間,仿佛將外麵的嚴寒都隔絕開來。
窗外,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而屋內,一家人圍著火爐吃餃子的畫麵,卻充滿了溫馨與幸福。
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裏,這小小的火爐和美味的餃子,成為了他們心中最溫暖的慰藉。
“謔!謔!”
王府敲門聲響起,管家帶著幾個護院將門打開,就看見隔壁街的張三帶著他家小丫頭在門外瑟瑟發抖。
兩人穿著麻衣,腳指頭都凍黑了,治好了也是個殘廢,管家有些不滿,道:“怎麽又來了?”
張三露出討好的笑容,扯了扯自家丫頭,道:“王管家您行行好,讓王員外收了我家這丫頭吧,她今年過了年就十三歲咧,能幹許多粗活。”
王管家哼了一聲,看了看父女二人,麵露壞笑,把油膩的手掌伸進那丫頭片子衣服裏,道:“你家婆娘、兒子都在去年冬天凍死啦,咋滴,你婆娘不在了,沒人管你,你就打起你家丫頭的主意,拿她來換柴薪?”
張三不敢去看旁邊麵如死灰的女兒,低頭不語,盡量不讓別人看到他羞愧的麵孔。
王管家把手拔了出來,嗤笑一聲,道:“你閨女瘦的沒幾兩肉,收進王府還得給飯,這可不成咧,王家還沒做過虧本的買賣,這樣吧,最多換二十斤柴薪、五斤米,成不成你自個掂量掂量。”
張三伸手抹去眼淚,終於還是點了點頭,待護院拿了二十斤柴和五斤米遞到他手裏,他才推了推女兒一把,道:“你……你以後……就安心在王府吃香的喝辣的吧,我……去了。”
張家丫頭終於忍不住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抓著爹爹的手,哭啼道:“爹……別不要丫丫……我跟您迴家……哪怕……凍死……也成。”
終究是骨肉相連,丫丫想要再爭取一下,爹以前最疼她了,怎麽會拿他來換柴,她不信。
王管家嘿嘿一笑,捏著她的下巴,道:“你這丫頭片子,不懂得感恩,你爹是為了你好知道不?你要是進了王家,冬天能烤火,能吃飽米飯,跟著你爹,說不定哪天就凍死咧。”
活命,是人本能的追求吧。
張三宛如一個瘋子,不敢再看女兒哪怕一眼,狼狽的逃離王府大門。
“爹!!!!你別不要丫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