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在廣袤無垠的大海上,泛起粼粼波光。
海浪不斷地拍打著礁石,發出雄渾的聲響,沙灘上,漁民的孩子們嬉笑玩耍,用小手堆砌著城堡。
他們的歡笑聲在海風中迴蕩。
突然一個孩子注意到了海平麵上的黑點,指著那裏好奇道:“你們快看,有船!”
小夥伴們接二連三的聚集在他旁邊,一個個好奇的掰著手指數著:“一、二、三……”
“追更哥哥,我數到六艘,你看對不對?”
名叫追更的一個後腦瓜子過去,罵罵咧咧道:“平時叫你多聽聽夫子的課,你就是不肯聽,現在知道追更哥追更哥的叫了,明明是十二艘!”
“十二艘?兩個手掌數不過來啊”
追更手一抬,小夥伴早有預判的躲開了。
追更嗤笑一聲,他年長幾歲,是一群孩子的領頭,見小夥伴不上進,於是搖頭晃腦,開始人前顯聖,念道:“少壯不努力,老大…。”
“別太悲傷了!”
翁之琪拍了拍沈迓的肩膀安慰他,前天他麾下一個好漢不幸被浪人捅破了肚子,半死不活的,在船倉裏發了一天高燒,終於在剛剛咽氣了。
沈迓神情悲憫,低著頭道:“那一刀本來是刺向我的,他把我給撞開……。”
翁之琪指著對麵沙灘上指指點點的小屁孩,對沈迓說道:“你應該看看他們,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老百姓,他那一刀不僅是為你受的,也是為那些老百姓受的,你如果想償還他,就應該代替他守護好咱們大漢的百姓。”
“登州到了,想開了就準備準備,我們要上岸了。”
他見沈迓凝神思考,也不打擾,轉身離開了。
蓬萊水城的城牆巍峨聳立,仿佛一個沉默的老兵,曆經歲月的洗禮和戰火的考驗,依舊堅守著這片土地。
李忠義帶著翁之琪、沈迓、餘孩兒等將領沿著城牆向西走上丹崖山,登上山頂,俯瞰下方,蓬萊水城的全貌盡收眼底。
那堅固的城牆、狹窄的海門、停泊在小海的船隻,都在訴說著登州曾經的輝煌與重要。
李忠義拿出地圖,在上麵比劃著說道:“從情報來看,山東並沒有太多的清軍駐守,而且榆園軍等義軍蜂擁而起,我們派人聯絡他們,在山東來個天女散花,讓滿清首尾難顧!”
翁之琪問:“李將軍,我們是否命徐州韓武、李成棟部北上策應?”
李忠義搖了搖頭,道:“我不知道,陛下沒有給我指揮徐州駐軍的權利,我無法調動他們,目前隻能靠我們自己了。”
沈迓從登州城收迴目光,問李忠義道:“我們此次戰略意圖是圍魏救趙,替李自成部分擔清軍的力量為先,那麽清軍的‘魏’是哪裏?”
李忠義右手握拳,往地圖上一砸,嘴裏吐出兩個字。
“濟南!”
“我的濟南!!!”
阿濟格手裏抓著濟南被圍的戰報,從戰馬上搖搖晃晃的掉了下來,還好被親兵接住才避免了個狗吃屎。
周圍多鐸、尼堪、吳三桂、耿仲明等上百名戰將大氣不敢出,生怕惹惱了脾氣暴躁的阿濟格。
阿濟格不可置信的看著戰報,呢喃道:“為什麽山東斥候沒有收到漢軍北上的消息,他們是從石頭裏崩出來的嗎?誰能迴答我!!!”
多鐸硬著頭皮上前說:“十二哥,眼下濟南危也,然而李自成殘部已經退往湖北荊州一帶,我們是兵分兩路,還是逐一擊破?”
阿濟格冷靜了下來,道:“趙漢裏麵有能人啊,之前是我小瞧他們了,以為是個山寨政權,瑪了個巴子,得讓他們嚐嚐我們的厲害,多鐸何在?”
多鐸拱手道:“屬下在!”
阿濟格揮動馬鞭,指著前方說道:“集結全部兵馬,繼續追擊李自成!”
一旁的尼堪憂慮道:“大將軍,那濟南不要了?”
阿濟格哼了一聲,解釋道:“攝政王在北京有我大清三萬真滿洲,濟南無憂也!”
湖北京山縣北有一片關王嶺,地勢起伏,連綿的山巒像是大地的脊梁,蜿蜒向遠方伸展。
近二十萬大順文武家屬停下了疲憊的腳步,在山腳下安頓了下來。
李自成一夥人登上關王嶺的高處,俯瞰四周,山巒疊嶂,連綿不絕。
“此絕地也!不可守。”
一旁的宋獻策開口說道,周圍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聞言皆點頭讚同。
李自成取下範陽帽,獨眼看了一眼宋獻策,解釋道:“俺自然知道的咧,可是大隊人馬走不快,能有啥子辦法?總不能丟下他們自己跑了吧,俺的威信還要不要了?”
宋獻策沒有反駁,道:“打鐵劉在後麵斷後,支撐不了多久的,這樣拖延,清軍很快就會追上來。我建議分開撤,在荊州匯合。”
李自成從後腰取出一杆旱煙,有一口沒一口的抽著,等眾人快不耐煩時,才終於是下了決定,道:“那就分開撤,你們先走,我在這給你們斷後!”
等眾人離開準備撤退事宜後,宋獻策疑惑的問:“闖王,你……。”
李自成自嘲一笑,道:“天天被人追著打,把俺老李當軟柿子捏了咧,今兒俺不走了,就在這關王嶺幹一票,幹完咱就撤!”
宋獻策歎了口氣,欲言又止,終是一步三迴頭的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大順隊伍分成了幾撥撤離,李自成帶著兩萬老營的兄弟占據關王嶺高地,準備好了滾石等物,靜等獵物上門。
大約中午時分,劉宗敏領著四五千騎兵爭先恐後的進入山道,人人狼狽不堪,有的不小心掉下馬也無人去管,任由他被踩成爛泥。
斷後的順軍已經潰不成軍!
不一會有斥候從山腳爬上來稟報,說追擊劉宗敏的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兵馬大約三千餘人。
“真是冤家路窄,一片石之戰,要不是此人,我何需斷送數萬步軍精銳,令我無人守城,被滿人追的無路可逃,今日當報此仇!”
李自成獨眼猩紅一片。
他不是傻子,剛占領北京就敢一頭熱血的去找吳三桂和滿清的麻煩,他是有底牌的!
那六萬多的精銳步兵可是他多年來的心血,可不是匹夫之勇的流民組成的,是大明以前的邊軍啊。
隻要給他們一頓飽飯,他們能跟真滿洲打得有來有迴,鹿死誰手也未可知。
那可是敢跟騎兵野戰的精銳,現在沒了,不知道要打多少仗才能練出這樣的精銳。
大約過了沒一會,山道口處已經出現了一隊清軍斥候,在山口外圍驅馬轉圈,一個將領模樣的人大喝了一聲,幾十個斥候便下馬,沿著山腳搜索。
“搜仔細點!”
王輔臣一邊監督斥候搜山,一邊從馬鞍邊取出一壺水咕嚕咕嚕的灌了一大口,嘴裏罵罵咧咧道:“那闖賊當年羞辱我,我定要親自斬下他的人頭!”
他以前跟過李自成,後來又跟薑鑲混,最後又投吳三桂,一連換了三個老板,總算看到前途,恨不得將李自成大卸八塊。
跳槽專業戶啊喂。
海浪不斷地拍打著礁石,發出雄渾的聲響,沙灘上,漁民的孩子們嬉笑玩耍,用小手堆砌著城堡。
他們的歡笑聲在海風中迴蕩。
突然一個孩子注意到了海平麵上的黑點,指著那裏好奇道:“你們快看,有船!”
小夥伴們接二連三的聚集在他旁邊,一個個好奇的掰著手指數著:“一、二、三……”
“追更哥哥,我數到六艘,你看對不對?”
名叫追更的一個後腦瓜子過去,罵罵咧咧道:“平時叫你多聽聽夫子的課,你就是不肯聽,現在知道追更哥追更哥的叫了,明明是十二艘!”
“十二艘?兩個手掌數不過來啊”
追更手一抬,小夥伴早有預判的躲開了。
追更嗤笑一聲,他年長幾歲,是一群孩子的領頭,見小夥伴不上進,於是搖頭晃腦,開始人前顯聖,念道:“少壯不努力,老大…。”
“別太悲傷了!”
翁之琪拍了拍沈迓的肩膀安慰他,前天他麾下一個好漢不幸被浪人捅破了肚子,半死不活的,在船倉裏發了一天高燒,終於在剛剛咽氣了。
沈迓神情悲憫,低著頭道:“那一刀本來是刺向我的,他把我給撞開……。”
翁之琪指著對麵沙灘上指指點點的小屁孩,對沈迓說道:“你應該看看他們,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老百姓,他那一刀不僅是為你受的,也是為那些老百姓受的,你如果想償還他,就應該代替他守護好咱們大漢的百姓。”
“登州到了,想開了就準備準備,我們要上岸了。”
他見沈迓凝神思考,也不打擾,轉身離開了。
蓬萊水城的城牆巍峨聳立,仿佛一個沉默的老兵,曆經歲月的洗禮和戰火的考驗,依舊堅守著這片土地。
李忠義帶著翁之琪、沈迓、餘孩兒等將領沿著城牆向西走上丹崖山,登上山頂,俯瞰下方,蓬萊水城的全貌盡收眼底。
那堅固的城牆、狹窄的海門、停泊在小海的船隻,都在訴說著登州曾經的輝煌與重要。
李忠義拿出地圖,在上麵比劃著說道:“從情報來看,山東並沒有太多的清軍駐守,而且榆園軍等義軍蜂擁而起,我們派人聯絡他們,在山東來個天女散花,讓滿清首尾難顧!”
翁之琪問:“李將軍,我們是否命徐州韓武、李成棟部北上策應?”
李忠義搖了搖頭,道:“我不知道,陛下沒有給我指揮徐州駐軍的權利,我無法調動他們,目前隻能靠我們自己了。”
沈迓從登州城收迴目光,問李忠義道:“我們此次戰略意圖是圍魏救趙,替李自成部分擔清軍的力量為先,那麽清軍的‘魏’是哪裏?”
李忠義右手握拳,往地圖上一砸,嘴裏吐出兩個字。
“濟南!”
“我的濟南!!!”
阿濟格手裏抓著濟南被圍的戰報,從戰馬上搖搖晃晃的掉了下來,還好被親兵接住才避免了個狗吃屎。
周圍多鐸、尼堪、吳三桂、耿仲明等上百名戰將大氣不敢出,生怕惹惱了脾氣暴躁的阿濟格。
阿濟格不可置信的看著戰報,呢喃道:“為什麽山東斥候沒有收到漢軍北上的消息,他們是從石頭裏崩出來的嗎?誰能迴答我!!!”
多鐸硬著頭皮上前說:“十二哥,眼下濟南危也,然而李自成殘部已經退往湖北荊州一帶,我們是兵分兩路,還是逐一擊破?”
阿濟格冷靜了下來,道:“趙漢裏麵有能人啊,之前是我小瞧他們了,以為是個山寨政權,瑪了個巴子,得讓他們嚐嚐我們的厲害,多鐸何在?”
多鐸拱手道:“屬下在!”
阿濟格揮動馬鞭,指著前方說道:“集結全部兵馬,繼續追擊李自成!”
一旁的尼堪憂慮道:“大將軍,那濟南不要了?”
阿濟格哼了一聲,解釋道:“攝政王在北京有我大清三萬真滿洲,濟南無憂也!”
湖北京山縣北有一片關王嶺,地勢起伏,連綿的山巒像是大地的脊梁,蜿蜒向遠方伸展。
近二十萬大順文武家屬停下了疲憊的腳步,在山腳下安頓了下來。
李自成一夥人登上關王嶺的高處,俯瞰四周,山巒疊嶂,連綿不絕。
“此絕地也!不可守。”
一旁的宋獻策開口說道,周圍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聞言皆點頭讚同。
李自成取下範陽帽,獨眼看了一眼宋獻策,解釋道:“俺自然知道的咧,可是大隊人馬走不快,能有啥子辦法?總不能丟下他們自己跑了吧,俺的威信還要不要了?”
宋獻策沒有反駁,道:“打鐵劉在後麵斷後,支撐不了多久的,這樣拖延,清軍很快就會追上來。我建議分開撤,在荊州匯合。”
李自成從後腰取出一杆旱煙,有一口沒一口的抽著,等眾人快不耐煩時,才終於是下了決定,道:“那就分開撤,你們先走,我在這給你們斷後!”
等眾人離開準備撤退事宜後,宋獻策疑惑的問:“闖王,你……。”
李自成自嘲一笑,道:“天天被人追著打,把俺老李當軟柿子捏了咧,今兒俺不走了,就在這關王嶺幹一票,幹完咱就撤!”
宋獻策歎了口氣,欲言又止,終是一步三迴頭的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大順隊伍分成了幾撥撤離,李自成帶著兩萬老營的兄弟占據關王嶺高地,準備好了滾石等物,靜等獵物上門。
大約中午時分,劉宗敏領著四五千騎兵爭先恐後的進入山道,人人狼狽不堪,有的不小心掉下馬也無人去管,任由他被踩成爛泥。
斷後的順軍已經潰不成軍!
不一會有斥候從山腳爬上來稟報,說追擊劉宗敏的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兵馬大約三千餘人。
“真是冤家路窄,一片石之戰,要不是此人,我何需斷送數萬步軍精銳,令我無人守城,被滿人追的無路可逃,今日當報此仇!”
李自成獨眼猩紅一片。
他不是傻子,剛占領北京就敢一頭熱血的去找吳三桂和滿清的麻煩,他是有底牌的!
那六萬多的精銳步兵可是他多年來的心血,可不是匹夫之勇的流民組成的,是大明以前的邊軍啊。
隻要給他們一頓飽飯,他們能跟真滿洲打得有來有迴,鹿死誰手也未可知。
那可是敢跟騎兵野戰的精銳,現在沒了,不知道要打多少仗才能練出這樣的精銳。
大約過了沒一會,山道口處已經出現了一隊清軍斥候,在山口外圍驅馬轉圈,一個將領模樣的人大喝了一聲,幾十個斥候便下馬,沿著山腳搜索。
“搜仔細點!”
王輔臣一邊監督斥候搜山,一邊從馬鞍邊取出一壺水咕嚕咕嚕的灌了一大口,嘴裏罵罵咧咧道:“那闖賊當年羞辱我,我定要親自斬下他的人頭!”
他以前跟過李自成,後來又跟薑鑲混,最後又投吳三桂,一連換了三個老板,總算看到前途,恨不得將李自成大卸八塊。
跳槽專業戶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