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雙出了宮跟趙文分別,趙文道:“有空去我家喝酒,順便看看你侄子。”
趙雙聞言一驚,道:“喲,文哥,兄弟裏頭就你最穩重了,這不聲不響的給我添了一個侄子。”
告辭趙文後,趙雙從秦淮河經過,準備買些吃食迴家給朱姑娘他們,誰知不遠處一艘花船恰好經過,船上麵的人對著岸邊的行人就是呸的一聲,吐出了一口濃痰,並口出狂言。
“不知何為忠義的泥腿子!”
趙雙聽了雙眼冒火,泥腿子這三個字深深的傷了他的心,剛想發作,對麵就念起了詩。
山河易主痛如何,
舊夢金陵淚已多,
明裔猶懷朱邸日,
星辰不見舊時波。
殘垣斷瓦埋幽恨,
古巷深庭憶浩歌。
若使英魂能複起,
再興王業整山河。
這詩做的有模有樣的,但這什麽人啊!窮人自尊都敏感,趙雙眼不見心不煩,買了一斤豬耳朵,以及若幹其他吃食,打道迴府。
一個中年文人站立在花船船頭,念完這句詩後,不由得深深歎了口氣。
“王老爺,記下了!記下了!”
花船裏頭一個麵目如畫的女子笑吟吟的停下筆,低頭吹了吹未幹的字跡。
周圍一群鶯鶯燕燕更是對錢老爺做下的詩句讚不絕口,眼睛裏冒出了愛心,一個豔麗女子更是道:“王先生果然才高八鬥,小宛深感佩服。”
王時敏搖頭苦笑,道:“董姑娘言重了,不過是偶爾所得,此時看著岸上種種,心有所感罷了。這詩記下就記下吧,讓下人裱起來送到錢大人府上。”
“好的。”
這篇詩句句句心懷故明,相信以錢謙益的才華應該不難看出,隻是錢謙益會是個什麽態度?
錢謙益如今作為禮部尚書,身居高位,平時與好友們都接觸少了許多,連秦淮河也不來了,當真沒趣。
接下來幾日,錢謙益府上大門緊閉,足不出戶,不知出了什麽事,一些人似乎嗅到了什麽,紛紛躲在家中偃旗息鼓,不見外客。
王時敏幾次探訪好友錢謙益,也都被拒之門外,不禁恨恨道:“原來隻是一個審時度勢之徒,王某與你割袍斷義!”
王時敏善於書畫,幾乎每一次有作品出現,就立刻在秦淮河青樓畫船引起轟動,這次也不例外。
趙成武一日在宮中散步,偶然聽見有人議論這首詩,仔細揣摩其中深意,嚇出了一身冷汗。
然後就是連夜做夢,夢中有人在江南揭竿而起,打著反漢複明的口號殺進皇宮,把他燒死在宮殿裏。
“啊!哥!我叫你哥,別殺我!別傷害我的孩子!”
趙成武從夢中驚醒,滿頭大汗,似乎沉浸在夢裏的場景還沒迴過神來,一隻溫柔的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夫君,你又做噩夢了?”
趙成武苦笑一聲,轉頭安慰了戚顏君,溫柔道:“對不起,吵醒你了。你現在懷孕在身,睡眠本就不好,還令你擔驚受怕,都怪我。”
戚顏君搖了搖頭,溫柔道:“我沒事,反而是你,這幾天天天做夢,可是因為那天聽到的那首王時敏的詩?”
趙成武點了點頭,眼裏透露出一股殺意,道:“是!這件事你可不能再管我了,都做反詩了還得了,必須嚴打!”
見他已經事先聲明,戚顏君無奈的歎了口氣,不再做聲,隻是輕聲道:“夫君盡量少殺點,我們孩兒還未出世,就當給未出生的孩子積德。”
這一日早上,宮廷的鍾聲突然響起,那鍾聲悠揚而又莊嚴,迴蕩在整個皇宮上空。隨著鍾聲,宮門緩緩打開,如同巨獸張開了大口。
文武百官魚貫而入宮門,進入朝堂後分文武站立。
朝堂上氣氛凝重,龍椅上空空蕩蕩,卻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威壓籠罩著所有人。
突然,太監高唿:“皇上駕到!”
官員們齊刷刷地跪下,行三跪九叩之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聲音整齊而洪亮,在高大的宮殿中迴蕩。
趙成武身著龍袍,頭戴皇冠,緩緩坐上龍椅上。
剛剛坐下,不等林老太監開口讓官員說話,因為開城門有功,而升遷成刑部尚書的劉大海出列開口了。
“臣有話奏,最近臣在一日迴家途中,聽聞市井中流傳的一首詩,乃江蘇太倉人士王時敏所做,詩中句句汙蔑我大漢,詩中有一句‘明裔猶懷朱邸日,星辰不見舊時波。’由此看出此人分明心懷故明,乃實實在在的反詩,請陛下徹查!”
一時間,宮殿裏安靜的可怕,文武們眼觀鼻,武將們紛紛叫嚷起來,何必勝站了出來,拱手道:“啟奏陛下!聽劉大人說的話,擺明是有人相互勾結,想顛覆我大漢,不可輕饒!”
武將這邊李忠義、趙忠信、楊敏、何一德、伊先民、徐勇、翁之琪等人相繼出列讚同。
文官那邊王大文帶頭,大約十來人也相繼出列,錢謙益猶豫了一下,也站了出來。
錢謙益一出列,後麵又相繼的站了一半的文官。
“臣等,請陛下下令徹查!”
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在朝中的勢力一覽無餘,趙成武心裏一驚。
趙成武道:“如此,便準了眾卿家的請求,這件事是劉愛卿提出的,就由劉愛卿來辦吧,務必要除惡務盡!如果人手不夠,就問朕要,朕一定全力支持你的!”
暗示的夠明白了,上進的劉大海接著道:“迴陛下,此案件事關重大,所需要人手眾多,請陛下重開錦衣衛!”
一石激起千層浪!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狗皇帝是打得這個算盤,失策啊!
錦衣衛之害,往前數上兩百多年,文官們深知這個部門對他們有多大的威脅。
隆武帝考慮了一會,道:“如此便依了劉愛卿吧。朕下令,今日起正式組建錦衣衛,趙文來當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協助劉大海辦理王時敏案!”
劉大海領命叩謝,今天朝中發生這樣的事,人人都無心繼續早朝。
退朝後,文官裏有些和王時敏有來往的擔驚受怕起來,一些目光長遠的,害怕此案會跟洪武四大案一樣牽連甚廣。
一時間,人人各懷心思。
趙雙聞言一驚,道:“喲,文哥,兄弟裏頭就你最穩重了,這不聲不響的給我添了一個侄子。”
告辭趙文後,趙雙從秦淮河經過,準備買些吃食迴家給朱姑娘他們,誰知不遠處一艘花船恰好經過,船上麵的人對著岸邊的行人就是呸的一聲,吐出了一口濃痰,並口出狂言。
“不知何為忠義的泥腿子!”
趙雙聽了雙眼冒火,泥腿子這三個字深深的傷了他的心,剛想發作,對麵就念起了詩。
山河易主痛如何,
舊夢金陵淚已多,
明裔猶懷朱邸日,
星辰不見舊時波。
殘垣斷瓦埋幽恨,
古巷深庭憶浩歌。
若使英魂能複起,
再興王業整山河。
這詩做的有模有樣的,但這什麽人啊!窮人自尊都敏感,趙雙眼不見心不煩,買了一斤豬耳朵,以及若幹其他吃食,打道迴府。
一個中年文人站立在花船船頭,念完這句詩後,不由得深深歎了口氣。
“王老爺,記下了!記下了!”
花船裏頭一個麵目如畫的女子笑吟吟的停下筆,低頭吹了吹未幹的字跡。
周圍一群鶯鶯燕燕更是對錢老爺做下的詩句讚不絕口,眼睛裏冒出了愛心,一個豔麗女子更是道:“王先生果然才高八鬥,小宛深感佩服。”
王時敏搖頭苦笑,道:“董姑娘言重了,不過是偶爾所得,此時看著岸上種種,心有所感罷了。這詩記下就記下吧,讓下人裱起來送到錢大人府上。”
“好的。”
這篇詩句句句心懷故明,相信以錢謙益的才華應該不難看出,隻是錢謙益會是個什麽態度?
錢謙益如今作為禮部尚書,身居高位,平時與好友們都接觸少了許多,連秦淮河也不來了,當真沒趣。
接下來幾日,錢謙益府上大門緊閉,足不出戶,不知出了什麽事,一些人似乎嗅到了什麽,紛紛躲在家中偃旗息鼓,不見外客。
王時敏幾次探訪好友錢謙益,也都被拒之門外,不禁恨恨道:“原來隻是一個審時度勢之徒,王某與你割袍斷義!”
王時敏善於書畫,幾乎每一次有作品出現,就立刻在秦淮河青樓畫船引起轟動,這次也不例外。
趙成武一日在宮中散步,偶然聽見有人議論這首詩,仔細揣摩其中深意,嚇出了一身冷汗。
然後就是連夜做夢,夢中有人在江南揭竿而起,打著反漢複明的口號殺進皇宮,把他燒死在宮殿裏。
“啊!哥!我叫你哥,別殺我!別傷害我的孩子!”
趙成武從夢中驚醒,滿頭大汗,似乎沉浸在夢裏的場景還沒迴過神來,一隻溫柔的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夫君,你又做噩夢了?”
趙成武苦笑一聲,轉頭安慰了戚顏君,溫柔道:“對不起,吵醒你了。你現在懷孕在身,睡眠本就不好,還令你擔驚受怕,都怪我。”
戚顏君搖了搖頭,溫柔道:“我沒事,反而是你,這幾天天天做夢,可是因為那天聽到的那首王時敏的詩?”
趙成武點了點頭,眼裏透露出一股殺意,道:“是!這件事你可不能再管我了,都做反詩了還得了,必須嚴打!”
見他已經事先聲明,戚顏君無奈的歎了口氣,不再做聲,隻是輕聲道:“夫君盡量少殺點,我們孩兒還未出世,就當給未出生的孩子積德。”
這一日早上,宮廷的鍾聲突然響起,那鍾聲悠揚而又莊嚴,迴蕩在整個皇宮上空。隨著鍾聲,宮門緩緩打開,如同巨獸張開了大口。
文武百官魚貫而入宮門,進入朝堂後分文武站立。
朝堂上氣氛凝重,龍椅上空空蕩蕩,卻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威壓籠罩著所有人。
突然,太監高唿:“皇上駕到!”
官員們齊刷刷地跪下,行三跪九叩之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聲音整齊而洪亮,在高大的宮殿中迴蕩。
趙成武身著龍袍,頭戴皇冠,緩緩坐上龍椅上。
剛剛坐下,不等林老太監開口讓官員說話,因為開城門有功,而升遷成刑部尚書的劉大海出列開口了。
“臣有話奏,最近臣在一日迴家途中,聽聞市井中流傳的一首詩,乃江蘇太倉人士王時敏所做,詩中句句汙蔑我大漢,詩中有一句‘明裔猶懷朱邸日,星辰不見舊時波。’由此看出此人分明心懷故明,乃實實在在的反詩,請陛下徹查!”
一時間,宮殿裏安靜的可怕,文武們眼觀鼻,武將們紛紛叫嚷起來,何必勝站了出來,拱手道:“啟奏陛下!聽劉大人說的話,擺明是有人相互勾結,想顛覆我大漢,不可輕饒!”
武將這邊李忠義、趙忠信、楊敏、何一德、伊先民、徐勇、翁之琪等人相繼出列讚同。
文官那邊王大文帶頭,大約十來人也相繼出列,錢謙益猶豫了一下,也站了出來。
錢謙益一出列,後麵又相繼的站了一半的文官。
“臣等,請陛下下令徹查!”
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在朝中的勢力一覽無餘,趙成武心裏一驚。
趙成武道:“如此,便準了眾卿家的請求,這件事是劉愛卿提出的,就由劉愛卿來辦吧,務必要除惡務盡!如果人手不夠,就問朕要,朕一定全力支持你的!”
暗示的夠明白了,上進的劉大海接著道:“迴陛下,此案件事關重大,所需要人手眾多,請陛下重開錦衣衛!”
一石激起千層浪!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狗皇帝是打得這個算盤,失策啊!
錦衣衛之害,往前數上兩百多年,文官們深知這個部門對他們有多大的威脅。
隆武帝考慮了一會,道:“如此便依了劉愛卿吧。朕下令,今日起正式組建錦衣衛,趙文來當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協助劉大海辦理王時敏案!”
劉大海領命叩謝,今天朝中發生這樣的事,人人都無心繼續早朝。
退朝後,文官裏有些和王時敏有來往的擔驚受怕起來,一些目光長遠的,害怕此案會跟洪武四大案一樣牽連甚廣。
一時間,人人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