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冷兵器時代,有個不成文的定律,凡是立足南方的割據政權,在軍事上都十分重視江淮的防禦,正所謂守江必守淮是也。


    李忠義北路軍滁州大捷的確振奮人心,震懾那些東南那些南明遺老遺少的同時,也為趙成武登基稱帝拉攏了不少人心。


    在軍事上來說一拿下江淮,以後不管是跟李自成打還是跟滿清打,都有個戰略緩衝地區,憑借淮河防線可以從容應對。


    江北四鎮各自互不統屬,南京城被紅領軍拿下後,四鎮都不曾有揮師南下勤王的想法,唯有黃得功對大明還有幾分忠誠,但是心有餘力不足,他麾下兵馬不足萬人,四百多騎兵,其他的步兵都是些戰鬥意誌不大堅定的三流衛所兵,滁州之戰已經是超常發揮,退迴六合後據城而守才勉勉強強擋住李忠義的步伐。


    六合是揚州的外圍重鎮,據說當時史可法因為他們軍紀太差,所以拒絕四鎮入駐揚州,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明朝文官在鄙視武人,他們既依賴四鎮也防範四鎮,總而言之是一批糊塗賬。


    六合城牆上黃得功身邊匯聚了零零散散的幾個總兵、千戶,滁州大戰損失幾千步兵,令他所部元氣大傷,整個六合隻剩下三千步兵防禦,六合周長近十五裏,三千個人連城牆都站不滿,這令他憂心重重。


    六合城下連綿數裏的敵軍大營炊煙嫋嫋,敵軍明顯在做早飯,等吃完就會集結攻城,如果兵力足夠精銳,黃得功真的想襲敵軍大營!


    可是他不敢,兵書上襲營的戰例固然不少,但是失敗的更多隻是沒有記錄而已,他以前也跟農民軍打過仗,不是紙上談兵之人,知道偷襲不成反被虐的戰例比比皆是。


    “來了!他們已經準備開始攻城了!”黃得功身邊一個千總指著紅領軍大營高唿道。


    翁之琪哼了一聲,不滿道:“何需驚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我等誓死追隨伯爺!”


    靖南伯黃得功心中感動,轉頭跟他說:“如果事不可避免,你也可投反賊!趙賊已經攻入南京,如果不出意外必然稱帝,你一身騎術武藝超群,在他那邊才是物盡其用,當年的一飯之恩,你多年來用命護我,已經足夠報答我了,從此兩不相欠,你好自為之。”


    翁之琪虎目含淚,捏緊手中的一把十五斤重的狼牙棒,口中呢喃道:“伯爺,我……。”


    話音剛落,城下紅領軍稀稀落落的箭羽射往城頭,幾輪箭羽射出後,護城河有幾段已經被填平,幾十架雲梯被敵軍推到城下,敵軍輕易的把雲梯扣在城頭,嘴裏叼著鋼刀攀爬雲梯攻城。


    黃得功看了一眼周圍同僚,歎了口氣,迴憶說:“當年在金鑾殿裏看到陛下時,他拍著我的肩膀,說我是他的郭子儀。他是個勤奮之君,才二十六歲頭上就已經有了許多白發,我當時就發誓,一定要為大明蕩平群寇,驅逐東虜,時過境遷,現在連陛下都上吊了,他放棄了他為之奮鬥的大明,之琪,你知道什麽是絕望嗎?”


    黃得功看了看愛將,又看了看周圍的將領,對城頭的廝殺充耳不聞,不等翁之琪迴答,他又決然道:“傳令兄弟們放下兵器吧,沒必要徒增死傷,都是我漢家血脈,留點元氣對付東虜,他們才是我華夏的心腹大患,翁之琪,把我的頭顱拿去獻給敵軍主將當投名狀!然後你們都投降吧!”


    說完這話,黃得功猛然拔出佩劍對著脖子一劃,鮮血噴湧而出一丈外,澆紅了斑駁的城牆。


    “伯爺?!!!”


    “將軍?!!”


    六合城下紅領軍中軍大營內,李忠義得知黃得功自刎的消息,先是一驚接著大喜,一邊派人接收城內俘虜,一邊派人厚葬黃得功,以收其麾下投降將領之心,尤其是翁之琪此人,武藝不凡騎術經驗豐富,乃不可多得的良將。


    六合成功攻下,接下來整編一番後,就是直取揚州。


    ……


    南京紫禁城已經由工部派人修整,許多宮殿都重新翻修一遍,趙成武坐在龍椅上看著李忠義送來的戰報,說不開心是假的,但是北路軍已經羽翼豐滿,黃得功部有四百騎兵,這下都歸屬在李忠義麾下,加上他兩萬多步兵,一個楊敏根本無法壓製他了。


    他這個人在打仗上麵很有天賦,頭次獨立領兵數萬都沒有亂套,要知道他從前隻是一個大同鎮的小兵,從來沒有機會跟在將領身邊學習帶兵的經驗啊!


    生而知之?


    趙成武現在急不可耐,派人叫來了趙文,問:“你之前在南京的情報工作做的不錯,我現在讓你在軍中挑選一批人成立一個部門,專門為我刺探軍情、民情、官場,你有把握嗎?”


    趙文今年已經十七了,在南京刺探軍情期間結識了兩兄妹,與那女子兩情相悅,在數日前成婚,有了親人趙成武可以放心使用他來當情報頭子了,趙文拱手道:“主上盡管吩咐,孩兒定竭盡全力把事辦好,隻是這部門叫什麽名字?”


    趙成武道:“此部門類似舊明錦衣衛,但我們不能這麽光明正大的叫,免得百官忌憚,就叫血滴子!”


    “血滴子?”


    趙成武神秘一笑,道:“不錯!最好挑一些年輕的頭腦靈活的,跟前明的錦衣衛老人多學學多練練,以後殺人刺殺,抄家滅族,這些都是技術活,你可別掉鏈子!”


    南京自然是有錦衣衛衙門的,由於幾乎是和平接手南京這座世界第一的大城,許多前明的衙門都保持完好,在確定舊明官員依舊留用的方針後,許多人官複原職。


    古代的統治者都是草台班子,就算你殺光換一批人,該貪的還是得貪,朱元璋這麽狠的人都沒弄明白,趙成武就更加不用說了。


    在他的設想裏,依舊使用南明官員是為了快速穩定東南局勢的緩兵之計,等江北在手,或者頂住了東虜的南下,就可以給東南官員豪紳換換血了。


    趙文離開後,一個身穿華衣,麵容清冷的少婦端著一碗老火雞湯走到趙成武身邊,把湯碗往禦桌上一放,氣鼓鼓的道:“都什麽時辰了還不睡?剛剛成婚才幾天,就想當逃兵?”


    趙成武麵色一苦,道:“顏君妹子,你也不看看我的工作量,東南各府的奏則堆得比我人還高,剛讓人抬走一筐,這不又送來一筐了?現在還好,等兩天後登基,湖北湖南江西的奏則也會送來,到時候還會更忙,先苦苦我家顏君妹子了。”


    戚顏君收起調皮,替他揉了揉太陽穴,輕聲道:“奏則多你就讓王先生給你幫忙處理,實在不行就往內閣裏添兩個人,你看你都瘦了好多。”


    趙成武使勁搖了搖頭,道:“不行不行,現在還沒登基就沉迷女色當昏君,別人會怎麽看我,而且這些狗官就會糊弄人,我得親自把把關,不然會亂套。”


    戚顏君被他這麽一說,頓時生氣,掐住他耳朵,問:“沉迷女色?當初要不是你死皮賴臉的追上門,我才不嫁給你呢!我呸,臭男人。”


    “哎呀疼疼疼。”


    “知道疼了?那就乖乖喝下雞湯,不然我繼續掐。”


    聽著大殿裏傳出的對話,守在門口的幾名宮女太監憋的麵色通紅。


    半個月前,趙成武已經與戚顏君成婚,因此漢廷開始海選宮女三百以及太監數十入宮。


    排場比起我大明自然有所不如,這年頭給口飯吃就能讓人賣命,何況入宮當差伺候皇帝?


    趙成武不是大善人,皇宮還在修繕,還要對外用兵,能省下一點是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烽火連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玻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玻璃並收藏明末之烽火連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