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3年明廷與李自成在河南決戰的關鍵時期,一股流民於湖北河南交界處突然興起,起義領袖名為劉二,攻破涉縣後自稱漢王,擁兵數萬,官兵畏懼不敢剿,稱霸涉縣半月有餘!
此時在項城,遭遇失敗的左良玉帶領殘兵敗將狼狽往南撤退……
這一天,劉二正睡在寬大的龍床上,左擁右抱著兩名貌美女子沉睡,突然有一名嘍囉突然一路狂奔入涉縣縣衙,那人道:“啟稟大王,縣城二十裏外傳來烽火警告,有明軍打來!”
劉二一把推開衣衫不整的侍女,臉色一白,道:“快去打探,明廷來了多少兵馬!”
“是!”
劉二急忙召集各大營主將軍,一群人齊聚縣衙開會,流民領頭們許多人天天歌舞升平,許多人還醉眼朦朧的打著酒氣,讓人扶著來到縣衙大廳。
待得一陣熱鬧過去,劉二命人將那探子叫來,那探子告知,明軍來了黑壓壓一片,遠遠看去人數不少於五千人!
那五千明軍似乎剛剛經曆一場惡戰,許多人甲胄上有明顯的劃痕,不少人夾傷帶血,看那將旗上明寫著個“左”字。
趙成武不假思索道:“此領兵之將必定是左良玉也,其手下兵力戰力不詳,隻聽說在湖北打張獻忠摧枯拉朽,但是在河南跟李自成打確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劉二聽完,顧不得趙成武如何聽來,隻問道:“既然左良玉來了,我軍可不可以跟他打上一場?”
流民頭頭們在涉縣的日子爽歪了,比起種地一個天一個地,一時間聽聞朝廷官軍來了,而且是是一股被李自成追殺的潰軍,不由得忐忑,有些人想打打看檢查一下自己手下的戰力,有的害怕失去在涉縣擁有的一切……
一個劉二心腹撲通跪下,大哭:“我不想死啊!好不容易才過上這般日子,現在讓我再迴去種田……嗚嗚。”
劉二明顯對此人做法有些不滿,滿臉陰沉抬眼看向趙成武,問:“十四,你如何看待?”
趙成武斜眼看了一眼那個跪在地上的同鄉,皺著眉頭不發一言,抽出腰刀往那人頭上一劈!
紅的白的流了一地,眾人都仿佛被嚇得酒醒一般,驚異的看著端著腰刀的趙成武。
劉二看了一眼不說話,一些領頭倒是三三兩兩的道:“陳老二和我等都是老鄉,你個趙十四真特麽狠!話也不提醒一句,當頭就是一刀!你還顧及不顧及同鄉之誼了。”
趙成武冷然道:“本來我就在想該找哪個人殺了立立軍威,哪曾想陳老二此人未戰先怯亂我軍心,正該他倒黴拿來立軍威!”
一人麵色不忿,道:“難道就一定要打嗎?說不定朝廷會招安!”
趙成武點了點頭,道:“招安是有,可那得建立在你有令朝廷招安的底牌的份上,就憑你一個剛剛從地裏抖幹淨褲腿泥塊的刨食漢?你也配?”
那人被他說穿麵色一紅,低下頭紅著眼道:“我就不信我不配!劉王爺要是肯打,俺第一個上!俺就不信,俺是一個天生的賤種,一輩子隻配種地!”
趙成武歎了口氣,道:“我建議規劃好轉移路線,趁大家現在手裏還有糧食,往南邊撤退!”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很頭鐵,許多人都被李自成這樣的偶像給帶歪了,幾乎有機會就想造反,尤其是隻剩半條命,靠觀音土續命的流民,許多人都知道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名言。
另外一人也發言了,他在涉縣占了一家大戶,天天飲酒淫樂,不讚成撤退南方,反對道:“你倒是說的好聽,這涉縣是大家好不容易打下的,說放棄就放棄,這是大王的基業!”
劉二點頭道:“是呀,十四,你看咱們一群同鄉死了不少人才攻下涉縣,反已經造了迴不了頭,實在不行就隻能決一死戰吧!”
“反正我是要走的!”
趙成武知道這些人心思,他們受不了迴到以前的日子,可是你就不想想,大明朝廷那麽多官,有幾個公侯,就憑你拿下一座縣城?你連人家李自成一根毛都比不上,還敢做這個大夢?
以前隻當他們稱王做將是個鬧劇看待,現在大敵當前,還敢這般下賤,趙十四實在無言以對,當下道:“我看不如這樣,我帶人往南邊打,給大夥留一條退路如何?你們要是打不過官兵,可以跟著我後麵來,我給大夥探路!”
劉二一怔,然後笑道:“分路不分家嘛,十四兄弟果然高義,好!我現在封你為平南將軍,位於我一人之下,你去吧,給咱大漢開疆擴土!”
趙成武帶領手下三千多人離開了涉縣,好在糧食還夠,軍心還在,不至於有人半路逃跑,劉二貼心的送了幾匹馬給他,讓他關鍵時刻保命用。
劉二雖然沒啥見識,但是作為同鄉朋友,倒是值得深交,趙成武騎在馬上,慢悠悠的跟著大軍一路向南開拔。
一路上眾人打造了一根大旗,上麵寫著紅領軍三個大字。
紅領軍人人脖子都係著一條紅布,作為一個半軍事隊伍,還有粥喝,一路上倒也引起了路上許多流民的關注。
不斷有新人加入他們隊伍!
三千多人裏有部分是家屬,趙成武想要人心不散,這家屬就必然要帶上,這也事關手下這些人的忠誠度。
趙成武把三千長槍兵分為了三個營,每營設立營主一名,副營主兩名,各一千人,每個營頭下麵有設置十個百人隊,設置隊官一名,副隊官兩名,這樣一來這三千人行軍,也不至於亂七八糟的,還算井然有序。
又從護衛隊裏選了兩名會騎馬的還有家屬的,放出去當探馬,有敵情就迴來稟報。
隊伍壯大後事情也多了起來,趙成武感覺自己快忙壞了,後勤軍情行軍路線一股腦的砸在他身上,感覺比打一天螺絲還累。
“報!!!!”
探馬來到跟前翻身下馬,趙成武記得這個家夥叫楊敏,據他說自己是蒙古人,天啟二年蒙古扣關把他娘擄了去糟蹋生下了他,少年時期給蒙古人放羊練了一手馬術。
趙成武問:“楊敏,有何軍情?”
楊敏拱手道:“稟報將軍,大路前方發現一座大城!城牆高的很,搭人梯也不頂事那種,還有城牆上麵有官兵嚴陣以待,怕是發現了我們!”
趙成武估算了一下,這段時間走了大概有一百多裏,由於沒有地圖,完全是憑借指南針往南走,明代的城池跟後世名字一比,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出入,當下命令李十二帶兵,自己騎馬跟隨楊敏前往查探。
一路上看去風景又大有不同,光禿禿的景象煥然一新,周圍山丘也漸漸泛綠,田野裏隱約能看到盛開的油菜花。
騎馬不過兩個時辰,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座城池的輪廓,城門上寫著新縣二字。
新縣往南就是湖北了,趙成武騎馬在土坡上看了看,這座縣城比涉縣大了不止一倍,城朵上時不時的能看見官兵的身影。
城牆高達五六米,要攻城憑借三千剛剛由流民成軍的紅領軍根本啃不動,而且城門緊閉,怕是早已經嚴陣以待了。
趙成武等大軍一到,就在城門外二裏地處紮下了大營,高高的紅領軍旗幟立在營地裏,城頭果然一陣混亂。
當天夜裏就有一人從城裏出來,在紅領軍大營裏會見趙成武,這人名叫張英傑,是新縣縣太爺的管事。
張英傑道:“在下受縣太爺之托前來拜見大王,大王可是夜襲涉縣的趙將軍?”
趙成武點頭道:“我乃趙十四,你說的不錯,夜襲涉縣的正是在下。不知深夜來訪有何指教?”
張英傑道:“縣太爺問趙將軍是路過還是拔城?”
趙成武笑道:“自然是攻城拔寨!”
張英傑吸了一口涼氣,問:“我新縣父老願意補償將軍五萬兩,可能退兵?”
趙成武搖頭,道:“我要糧食!兩萬石,不能少,沒得商量,如果不答應,我明天就攻城!”
張英傑聽了臉色蒼白,連道不敢不敢,迴去跟新縣縣太爺一商量,便當天夜裏就把兩萬石糧食送了出來。
果然搶劫是最快的致富之路,趙十四收到糧食打完秋風,便第二天就帶領大軍繼續南下進入湖北。
這個新縣果然是財大氣粗,比涉縣強的太多了,看看周圍打理的很好的水田,我勒個去,分明沒有遭受太多兵災。
楊敏起了心思,對趙成武道:“將軍,這新縣似乎沒有受過兵災,兩萬石糧食說拿出來就拿出來,何不拿下,以做基本?到時候錢糧都有了,何愁沒有兵馬。更何況能與涉縣連成一片,與劉二互為犄角,朝廷要打你,也得顧及後路也。”
要出爾反爾嗎?行吧,那就幹,反正有劉大爺專美在前。
趙成武聞言,道:“這……這好吧,既然你這麽說,咱們就來個迴馬槍!”
趙成武主打一個聽勸,正所謂兵不厭詐,既然新縣有利於他,何不拿下,至於會死多少人,他流民出身,早已經麻木,跟錢糧一比,這些考驗是必須要適應的,天大地大,也不如老子命大,他心裏默默想到。
新縣縣令怎麽也沒有想到,跟一個流民講規矩,那就是賠了夫人折了兵,僅僅兩天後那個該死的泥腿子又打迴來了。
紅領軍戰前每人發了兩個大饅頭,趙成武站立在糧車上,承諾道:“第一個攻入新縣的,我賞二十石糧食!官升營主!”
終於不用畫大餅了!
“殺敵一人,賞白銀十兩!糧食兩鬥!”
什麽是軍心?什麽是勇氣?
當人為了一口吃的拚命的時候,個個都是好兵!
趙成武逐漸蛻變,氣質也走了幾分領袖的模樣。
接下來就是打造雲梯、攻城錘等,當一切準備好後,大軍緩緩壓上!
五米高的城牆很高,除了硬攻別無他法,城樓上新縣縣令破口大罵,說趙賊此人無恥之徒,背信棄義,不為人子!
喊殺聲淹沒了他的聲音……
實事證明一切,紅領軍沒有太多的實戰經驗,新縣的官兵也沒有,許多人都是剛剛當下鋤頭的衛所兵,老幼病殘通通都有,兩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攻城戰。
趙成武當然不會帶頭衝鋒,他神色如常坐在馬上,周圍密密麻麻的全是護衛隊的人,同鄉趙老三率領選鋒隊充當督戰隊,關鍵時刻也參與攻城。
“殺!”
“啊!”
一名紅領軍士兵被長槍狠狠的捅入心髒,從雲梯上掉了下來,雲梯是簡陋的梯子用繩子連在一起的,隻能一個一個的接著往上爬,許多紅領軍士兵的木槍無法發揮被活活捅死。
城牆下已經堆積了很多屍體,大多數都是紅領軍的,李十二看的眼睛一眯,讓第一營退了下來,第二營接著衝……
沒當紅領軍之前,他們是流民,隻能吃觀音土填肚子,遲早也是個死,是趙十四讓他們死前吃了幾頓飽飯,這就夠了!
反正人命不值錢,是所有人的共識。
新縣隻有三百衛所兵,沒什麽戰鬥力,扛了幾輪進攻早已經搖搖欲墜,氣喘籲籲,新縣縣令又征調城內青壯上城增援,可是沒有人願意為他人送死,縣令大唿:“守城有功者,每人一兩白銀!”
一兩白銀多嗎?
很多,一個邊軍一個月的薪資也才幾錢銀子,一兩銀子已經不少了,這激發了不少人的貪念。
趙成武騎馬久了有點腿麻,下馬走了走,對楊敏道:“命趙老三帶選鋒隊攻城!”
“是!”
……收到了趙成武的命令,趙老三眼睛一紅,咬牙對選鋒隊的人大唿:“榮華富貴!就在當下!不怕死的跟我上!”
選鋒隊都是身強力壯的大漢,手上都染過性命,平時大多數人都吃米粥的時候,趙成武緊巴巴的給他們大口吃肉,這個時候也該他們效命了!
這個時候城牆上的守軍早就筋疲力盡了,被選鋒隊一個仰頭衝鋒,直接殺上了城牆,腦子靈活的早就逃命……
此時在項城,遭遇失敗的左良玉帶領殘兵敗將狼狽往南撤退……
這一天,劉二正睡在寬大的龍床上,左擁右抱著兩名貌美女子沉睡,突然有一名嘍囉突然一路狂奔入涉縣縣衙,那人道:“啟稟大王,縣城二十裏外傳來烽火警告,有明軍打來!”
劉二一把推開衣衫不整的侍女,臉色一白,道:“快去打探,明廷來了多少兵馬!”
“是!”
劉二急忙召集各大營主將軍,一群人齊聚縣衙開會,流民領頭們許多人天天歌舞升平,許多人還醉眼朦朧的打著酒氣,讓人扶著來到縣衙大廳。
待得一陣熱鬧過去,劉二命人將那探子叫來,那探子告知,明軍來了黑壓壓一片,遠遠看去人數不少於五千人!
那五千明軍似乎剛剛經曆一場惡戰,許多人甲胄上有明顯的劃痕,不少人夾傷帶血,看那將旗上明寫著個“左”字。
趙成武不假思索道:“此領兵之將必定是左良玉也,其手下兵力戰力不詳,隻聽說在湖北打張獻忠摧枯拉朽,但是在河南跟李自成打確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劉二聽完,顧不得趙成武如何聽來,隻問道:“既然左良玉來了,我軍可不可以跟他打上一場?”
流民頭頭們在涉縣的日子爽歪了,比起種地一個天一個地,一時間聽聞朝廷官軍來了,而且是是一股被李自成追殺的潰軍,不由得忐忑,有些人想打打看檢查一下自己手下的戰力,有的害怕失去在涉縣擁有的一切……
一個劉二心腹撲通跪下,大哭:“我不想死啊!好不容易才過上這般日子,現在讓我再迴去種田……嗚嗚。”
劉二明顯對此人做法有些不滿,滿臉陰沉抬眼看向趙成武,問:“十四,你如何看待?”
趙成武斜眼看了一眼那個跪在地上的同鄉,皺著眉頭不發一言,抽出腰刀往那人頭上一劈!
紅的白的流了一地,眾人都仿佛被嚇得酒醒一般,驚異的看著端著腰刀的趙成武。
劉二看了一眼不說話,一些領頭倒是三三兩兩的道:“陳老二和我等都是老鄉,你個趙十四真特麽狠!話也不提醒一句,當頭就是一刀!你還顧及不顧及同鄉之誼了。”
趙成武冷然道:“本來我就在想該找哪個人殺了立立軍威,哪曾想陳老二此人未戰先怯亂我軍心,正該他倒黴拿來立軍威!”
一人麵色不忿,道:“難道就一定要打嗎?說不定朝廷會招安!”
趙成武點了點頭,道:“招安是有,可那得建立在你有令朝廷招安的底牌的份上,就憑你一個剛剛從地裏抖幹淨褲腿泥塊的刨食漢?你也配?”
那人被他說穿麵色一紅,低下頭紅著眼道:“我就不信我不配!劉王爺要是肯打,俺第一個上!俺就不信,俺是一個天生的賤種,一輩子隻配種地!”
趙成武歎了口氣,道:“我建議規劃好轉移路線,趁大家現在手裏還有糧食,往南邊撤退!”
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很頭鐵,許多人都被李自成這樣的偶像給帶歪了,幾乎有機會就想造反,尤其是隻剩半條命,靠觀音土續命的流民,許多人都知道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名言。
另外一人也發言了,他在涉縣占了一家大戶,天天飲酒淫樂,不讚成撤退南方,反對道:“你倒是說的好聽,這涉縣是大家好不容易打下的,說放棄就放棄,這是大王的基業!”
劉二點頭道:“是呀,十四,你看咱們一群同鄉死了不少人才攻下涉縣,反已經造了迴不了頭,實在不行就隻能決一死戰吧!”
“反正我是要走的!”
趙成武知道這些人心思,他們受不了迴到以前的日子,可是你就不想想,大明朝廷那麽多官,有幾個公侯,就憑你拿下一座縣城?你連人家李自成一根毛都比不上,還敢做這個大夢?
以前隻當他們稱王做將是個鬧劇看待,現在大敵當前,還敢這般下賤,趙十四實在無言以對,當下道:“我看不如這樣,我帶人往南邊打,給大夥留一條退路如何?你們要是打不過官兵,可以跟著我後麵來,我給大夥探路!”
劉二一怔,然後笑道:“分路不分家嘛,十四兄弟果然高義,好!我現在封你為平南將軍,位於我一人之下,你去吧,給咱大漢開疆擴土!”
趙成武帶領手下三千多人離開了涉縣,好在糧食還夠,軍心還在,不至於有人半路逃跑,劉二貼心的送了幾匹馬給他,讓他關鍵時刻保命用。
劉二雖然沒啥見識,但是作為同鄉朋友,倒是值得深交,趙成武騎在馬上,慢悠悠的跟著大軍一路向南開拔。
一路上眾人打造了一根大旗,上麵寫著紅領軍三個大字。
紅領軍人人脖子都係著一條紅布,作為一個半軍事隊伍,還有粥喝,一路上倒也引起了路上許多流民的關注。
不斷有新人加入他們隊伍!
三千多人裏有部分是家屬,趙成武想要人心不散,這家屬就必然要帶上,這也事關手下這些人的忠誠度。
趙成武把三千長槍兵分為了三個營,每營設立營主一名,副營主兩名,各一千人,每個營頭下麵有設置十個百人隊,設置隊官一名,副隊官兩名,這樣一來這三千人行軍,也不至於亂七八糟的,還算井然有序。
又從護衛隊裏選了兩名會騎馬的還有家屬的,放出去當探馬,有敵情就迴來稟報。
隊伍壯大後事情也多了起來,趙成武感覺自己快忙壞了,後勤軍情行軍路線一股腦的砸在他身上,感覺比打一天螺絲還累。
“報!!!!”
探馬來到跟前翻身下馬,趙成武記得這個家夥叫楊敏,據他說自己是蒙古人,天啟二年蒙古扣關把他娘擄了去糟蹋生下了他,少年時期給蒙古人放羊練了一手馬術。
趙成武問:“楊敏,有何軍情?”
楊敏拱手道:“稟報將軍,大路前方發現一座大城!城牆高的很,搭人梯也不頂事那種,還有城牆上麵有官兵嚴陣以待,怕是發現了我們!”
趙成武估算了一下,這段時間走了大概有一百多裏,由於沒有地圖,完全是憑借指南針往南走,明代的城池跟後世名字一比,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出入,當下命令李十二帶兵,自己騎馬跟隨楊敏前往查探。
一路上看去風景又大有不同,光禿禿的景象煥然一新,周圍山丘也漸漸泛綠,田野裏隱約能看到盛開的油菜花。
騎馬不過兩個時辰,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座城池的輪廓,城門上寫著新縣二字。
新縣往南就是湖北了,趙成武騎馬在土坡上看了看,這座縣城比涉縣大了不止一倍,城朵上時不時的能看見官兵的身影。
城牆高達五六米,要攻城憑借三千剛剛由流民成軍的紅領軍根本啃不動,而且城門緊閉,怕是早已經嚴陣以待了。
趙成武等大軍一到,就在城門外二裏地處紮下了大營,高高的紅領軍旗幟立在營地裏,城頭果然一陣混亂。
當天夜裏就有一人從城裏出來,在紅領軍大營裏會見趙成武,這人名叫張英傑,是新縣縣太爺的管事。
張英傑道:“在下受縣太爺之托前來拜見大王,大王可是夜襲涉縣的趙將軍?”
趙成武點頭道:“我乃趙十四,你說的不錯,夜襲涉縣的正是在下。不知深夜來訪有何指教?”
張英傑道:“縣太爺問趙將軍是路過還是拔城?”
趙成武笑道:“自然是攻城拔寨!”
張英傑吸了一口涼氣,問:“我新縣父老願意補償將軍五萬兩,可能退兵?”
趙成武搖頭,道:“我要糧食!兩萬石,不能少,沒得商量,如果不答應,我明天就攻城!”
張英傑聽了臉色蒼白,連道不敢不敢,迴去跟新縣縣太爺一商量,便當天夜裏就把兩萬石糧食送了出來。
果然搶劫是最快的致富之路,趙十四收到糧食打完秋風,便第二天就帶領大軍繼續南下進入湖北。
這個新縣果然是財大氣粗,比涉縣強的太多了,看看周圍打理的很好的水田,我勒個去,分明沒有遭受太多兵災。
楊敏起了心思,對趙成武道:“將軍,這新縣似乎沒有受過兵災,兩萬石糧食說拿出來就拿出來,何不拿下,以做基本?到時候錢糧都有了,何愁沒有兵馬。更何況能與涉縣連成一片,與劉二互為犄角,朝廷要打你,也得顧及後路也。”
要出爾反爾嗎?行吧,那就幹,反正有劉大爺專美在前。
趙成武聞言,道:“這……這好吧,既然你這麽說,咱們就來個迴馬槍!”
趙成武主打一個聽勸,正所謂兵不厭詐,既然新縣有利於他,何不拿下,至於會死多少人,他流民出身,早已經麻木,跟錢糧一比,這些考驗是必須要適應的,天大地大,也不如老子命大,他心裏默默想到。
新縣縣令怎麽也沒有想到,跟一個流民講規矩,那就是賠了夫人折了兵,僅僅兩天後那個該死的泥腿子又打迴來了。
紅領軍戰前每人發了兩個大饅頭,趙成武站立在糧車上,承諾道:“第一個攻入新縣的,我賞二十石糧食!官升營主!”
終於不用畫大餅了!
“殺敵一人,賞白銀十兩!糧食兩鬥!”
什麽是軍心?什麽是勇氣?
當人為了一口吃的拚命的時候,個個都是好兵!
趙成武逐漸蛻變,氣質也走了幾分領袖的模樣。
接下來就是打造雲梯、攻城錘等,當一切準備好後,大軍緩緩壓上!
五米高的城牆很高,除了硬攻別無他法,城樓上新縣縣令破口大罵,說趙賊此人無恥之徒,背信棄義,不為人子!
喊殺聲淹沒了他的聲音……
實事證明一切,紅領軍沒有太多的實戰經驗,新縣的官兵也沒有,許多人都是剛剛當下鋤頭的衛所兵,老幼病殘通通都有,兩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攻城戰。
趙成武當然不會帶頭衝鋒,他神色如常坐在馬上,周圍密密麻麻的全是護衛隊的人,同鄉趙老三率領選鋒隊充當督戰隊,關鍵時刻也參與攻城。
“殺!”
“啊!”
一名紅領軍士兵被長槍狠狠的捅入心髒,從雲梯上掉了下來,雲梯是簡陋的梯子用繩子連在一起的,隻能一個一個的接著往上爬,許多紅領軍士兵的木槍無法發揮被活活捅死。
城牆下已經堆積了很多屍體,大多數都是紅領軍的,李十二看的眼睛一眯,讓第一營退了下來,第二營接著衝……
沒當紅領軍之前,他們是流民,隻能吃觀音土填肚子,遲早也是個死,是趙十四讓他們死前吃了幾頓飽飯,這就夠了!
反正人命不值錢,是所有人的共識。
新縣隻有三百衛所兵,沒什麽戰鬥力,扛了幾輪進攻早已經搖搖欲墜,氣喘籲籲,新縣縣令又征調城內青壯上城增援,可是沒有人願意為他人送死,縣令大唿:“守城有功者,每人一兩白銀!”
一兩白銀多嗎?
很多,一個邊軍一個月的薪資也才幾錢銀子,一兩銀子已經不少了,這激發了不少人的貪念。
趙成武騎馬久了有點腿麻,下馬走了走,對楊敏道:“命趙老三帶選鋒隊攻城!”
“是!”
……收到了趙成武的命令,趙老三眼睛一紅,咬牙對選鋒隊的人大唿:“榮華富貴!就在當下!不怕死的跟我上!”
選鋒隊都是身強力壯的大漢,手上都染過性命,平時大多數人都吃米粥的時候,趙成武緊巴巴的給他們大口吃肉,這個時候也該他們效命了!
這個時候城牆上的守軍早就筋疲力盡了,被選鋒隊一個仰頭衝鋒,直接殺上了城牆,腦子靈活的早就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