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民間聞
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 作者:黎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予煥上午的課程剛結束,便看到了門口多了個沒見過的內官,似乎是朱瞻基身邊的,她微微一愣,先讓懷恩幫自己收好筆墨紙硯,這才上前開口問道:“你是……?”
內官掃了一圈裏麵的大臣,哪裏敢說話。
朱予煥隻當沒看到他的眼神,好奇地問道:“我記得你好像是爹爹身邊伺候的人,怎麽跑到我這邊了?”
內官見她一副“你不說我就不去”的樣子,隻好如實答道:“陛下請公主去乾清宮一趟,一同用午膳。”
朱予煥微微挑眉,道:“這樣於禮不合,若是讓禦史們知道,恐怕要上疏勸諫了。”說完她又看向身後的講官和侍講,露出一個笑容。
對上她的視線,講官訕訕一笑,道:“陛下召見公主必然有要事,臣等自然不會隨意透露。”
朱瞻基召見朱予煥也算是帝王行蹤,他們這樣的外臣本就不該知道,恨不得把耳朵全都堵上,怎麽可能會到處宣揚?上一個上疏宣揚的可都還在詔獄裏麵待著,被先帝命人打斷了三根肋骨,差一點就死於非命。
而如今朱瞻基對於胡善祥母女三人的態度微妙,眾人心裏都不免有些打鼓。
若是皇後能夠生下嫡長子,有朱予煥珠玉在前,自然是皆大歡喜。可朱瞻基連胡善祥可能會被廢黜的流言都沒有多加阻止,可見帝後離心,大臣們也都有點拿不準朱瞻基的想法了。
尤其是突然傳喚朱予煥到乾清宮,這有什麽事情需要朱瞻基特意把朱予煥傳入寢宮的?有什麽話直接去皇後的坤寧宮一說便是了。
更何況自從胡善祥要被廢黜的流言傳出後,緊隨而來的便是孫貴妃會被立為新後的傳言,更不用說這傳言是從孫貴妃的弟弟孫顯宗那裏傳出來的。
這話但凡從別人那裏傳出來,都沒什麽可信程度,偏偏是孫顯宗口中傳出,頓時引得百姓們都信以為真,紛紛感慨起來,便是天家對於無過的妻子那也是翻臉無情,這不就是《趙貞女》的皇家再現版本嗎?
朱予煥好像什麽都不知道一般,反而對著幾位先生安慰道:“爹爹找我應該不會有什麽大事,先生們放心吧。”
內官見幾人都是戰戰兢兢的樣子,這才道:“公主,是陛下有喜事要告訴您呢。”
朱予煥盈盈一笑,道:“我就知道爹爹肯定有好事要和我說。”她說完還看向幾位先生,道:“爹爹對我們幾個女兒一向是一視同仁、寵愛非常的,到時候我可得給兩位妹妹都討一份賞賜。”
幾人聽完朱予煥的話,訕訕一笑,也不知道眼前這位公主到底有沒有聽到外間的傳言,如今還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
尤其是曾鶴齡,他對外麵的事情一清二楚,也和朱予煥提過幾句,明顯聽出了朱予煥是故意這麽說,不由為她捏一把汗,又暗自感慨這種時候她也能坐得住,畢竟已經將近半年過去,朱瞻基還絲毫沒有冊封的意思,反而任由流言肆虐,可見是真的有廢後的心思。
朱予煥不是個尋常的小姑娘,正經開蒙、學習經史子集,學習章程幾乎要和皇太子無異,不可能對此一無所知,現如今還這麽淡然,讓曾鶴齡不得不多想。
難不成公主早就知道外麵的傳言了?
可他思來想去又覺得不可能,畢竟朱予煥就算再怎麽得寵也養在深宮,平日裏接觸的人並不算多,更何況他們這些教導朱予煥讀書學習的人,也不敢隨意和朱予煥說起宮外的事情。
至於錦衣衛,那可都是直屬於皇帝的軍隊,塞哈智更是因為繼任被太宗處死的紀綱的職位,一言一行都格外謹慎,錦衣衛誰敢和朱予煥一個公主隨意往來消息?
像是為了驗證他的想法,朱予煥接著問道:“到底是什麽喜事,還要去乾清宮才行。”
看起來她是真不知道……
內官見旁邊幾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答道:“陛下隻說是喜事,其他的都沒有說。”
其餘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們雖然也好奇,但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被迫得知這種消息,從而惹禍上身。
朱予煥隻是若有所思,道:“原來如此。”
朱予煥跟著內官走出文華殿,緊了緊身上的披風,這才坐入轎內。
朱瞻基特意賜予孫夢秋金寶,為的不僅是自己和孫夢秋的情分,同時也有提前為將胡善祥這個皇後拉下來而造勢的考慮,畢竟自從生下次女朱友桐之後,胡善祥便一直無所出。
身為皇後,膝下沒有可以繼承皇位的子嗣是大忌,這自然不是皇帝的過錯,而是皇後的失職,若一定要強加罪名,也不是不可以。民間有“三不去”,其中之一便是“與更三年喪”,胡善祥在後位待得越久,廢除的可能就越小。
本朝從未有兩宮太後並存的情況,到時候隻要等其他妃嬪誕下長子,朱瞻基便可以借機廢除胡善祥的皇後之位。
至於兩個女兒,身為皇家血脈,不管她們的母親是不是皇後,她們永遠是公主,又有什麽可擔心的?
朱予煥對朱瞻基在這件事上的看法一清二楚,所以才會選擇“以牙還牙”。
朱瞻基不管傳言,那就是助紂為虐,既然如此,她也跟著添一把火,把他和孫皇後也拉下水。
朱予煥別的不了解,但對於朱瞻基的“明君理想”卻是一清二楚,把胡善祥可能被廢的原因拎出來,把朱瞻基的小心思拿出來曬曬,大家一起沒臉。
所以朱瞻基才一大早就把孫夢秋叫了過去,想必是也已經聽到了外界從孫顯宗口中傳出去的流言。
朱予煥選擇孫顯宗,一方麵是增加傳言的真實性,另一方麵則是出於對自己和塞哈智的保護。
畢竟孫顯宗對於朱瞻基來說就是親小舅子,賞賜接連不斷,榮寵遠超胡善祥的兄弟們,朱瞻基最多是把小舅子訓斥一頓,這種事情輕輕揭過即可,讓塞哈智派人仔細調查,最後丟的還是朱瞻基自己的臉。
內官掃了一圈裏麵的大臣,哪裏敢說話。
朱予煥隻當沒看到他的眼神,好奇地問道:“我記得你好像是爹爹身邊伺候的人,怎麽跑到我這邊了?”
內官見她一副“你不說我就不去”的樣子,隻好如實答道:“陛下請公主去乾清宮一趟,一同用午膳。”
朱予煥微微挑眉,道:“這樣於禮不合,若是讓禦史們知道,恐怕要上疏勸諫了。”說完她又看向身後的講官和侍講,露出一個笑容。
對上她的視線,講官訕訕一笑,道:“陛下召見公主必然有要事,臣等自然不會隨意透露。”
朱瞻基召見朱予煥也算是帝王行蹤,他們這樣的外臣本就不該知道,恨不得把耳朵全都堵上,怎麽可能會到處宣揚?上一個上疏宣揚的可都還在詔獄裏麵待著,被先帝命人打斷了三根肋骨,差一點就死於非命。
而如今朱瞻基對於胡善祥母女三人的態度微妙,眾人心裏都不免有些打鼓。
若是皇後能夠生下嫡長子,有朱予煥珠玉在前,自然是皆大歡喜。可朱瞻基連胡善祥可能會被廢黜的流言都沒有多加阻止,可見帝後離心,大臣們也都有點拿不準朱瞻基的想法了。
尤其是突然傳喚朱予煥到乾清宮,這有什麽事情需要朱瞻基特意把朱予煥傳入寢宮的?有什麽話直接去皇後的坤寧宮一說便是了。
更何況自從胡善祥要被廢黜的流言傳出後,緊隨而來的便是孫貴妃會被立為新後的傳言,更不用說這傳言是從孫貴妃的弟弟孫顯宗那裏傳出來的。
這話但凡從別人那裏傳出來,都沒什麽可信程度,偏偏是孫顯宗口中傳出,頓時引得百姓們都信以為真,紛紛感慨起來,便是天家對於無過的妻子那也是翻臉無情,這不就是《趙貞女》的皇家再現版本嗎?
朱予煥好像什麽都不知道一般,反而對著幾位先生安慰道:“爹爹找我應該不會有什麽大事,先生們放心吧。”
內官見幾人都是戰戰兢兢的樣子,這才道:“公主,是陛下有喜事要告訴您呢。”
朱予煥盈盈一笑,道:“我就知道爹爹肯定有好事要和我說。”她說完還看向幾位先生,道:“爹爹對我們幾個女兒一向是一視同仁、寵愛非常的,到時候我可得給兩位妹妹都討一份賞賜。”
幾人聽完朱予煥的話,訕訕一笑,也不知道眼前這位公主到底有沒有聽到外間的傳言,如今還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
尤其是曾鶴齡,他對外麵的事情一清二楚,也和朱予煥提過幾句,明顯聽出了朱予煥是故意這麽說,不由為她捏一把汗,又暗自感慨這種時候她也能坐得住,畢竟已經將近半年過去,朱瞻基還絲毫沒有冊封的意思,反而任由流言肆虐,可見是真的有廢後的心思。
朱予煥不是個尋常的小姑娘,正經開蒙、學習經史子集,學習章程幾乎要和皇太子無異,不可能對此一無所知,現如今還這麽淡然,讓曾鶴齡不得不多想。
難不成公主早就知道外麵的傳言了?
可他思來想去又覺得不可能,畢竟朱予煥就算再怎麽得寵也養在深宮,平日裏接觸的人並不算多,更何況他們這些教導朱予煥讀書學習的人,也不敢隨意和朱予煥說起宮外的事情。
至於錦衣衛,那可都是直屬於皇帝的軍隊,塞哈智更是因為繼任被太宗處死的紀綱的職位,一言一行都格外謹慎,錦衣衛誰敢和朱予煥一個公主隨意往來消息?
像是為了驗證他的想法,朱予煥接著問道:“到底是什麽喜事,還要去乾清宮才行。”
看起來她是真不知道……
內官見旁邊幾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答道:“陛下隻說是喜事,其他的都沒有說。”
其餘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們雖然也好奇,但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被迫得知這種消息,從而惹禍上身。
朱予煥隻是若有所思,道:“原來如此。”
朱予煥跟著內官走出文華殿,緊了緊身上的披風,這才坐入轎內。
朱瞻基特意賜予孫夢秋金寶,為的不僅是自己和孫夢秋的情分,同時也有提前為將胡善祥這個皇後拉下來而造勢的考慮,畢竟自從生下次女朱友桐之後,胡善祥便一直無所出。
身為皇後,膝下沒有可以繼承皇位的子嗣是大忌,這自然不是皇帝的過錯,而是皇後的失職,若一定要強加罪名,也不是不可以。民間有“三不去”,其中之一便是“與更三年喪”,胡善祥在後位待得越久,廢除的可能就越小。
本朝從未有兩宮太後並存的情況,到時候隻要等其他妃嬪誕下長子,朱瞻基便可以借機廢除胡善祥的皇後之位。
至於兩個女兒,身為皇家血脈,不管她們的母親是不是皇後,她們永遠是公主,又有什麽可擔心的?
朱予煥對朱瞻基在這件事上的看法一清二楚,所以才會選擇“以牙還牙”。
朱瞻基不管傳言,那就是助紂為虐,既然如此,她也跟著添一把火,把他和孫皇後也拉下水。
朱予煥別的不了解,但對於朱瞻基的“明君理想”卻是一清二楚,把胡善祥可能被廢的原因拎出來,把朱瞻基的小心思拿出來曬曬,大家一起沒臉。
所以朱瞻基才一大早就把孫夢秋叫了過去,想必是也已經聽到了外界從孫顯宗口中傳出去的流言。
朱予煥選擇孫顯宗,一方麵是增加傳言的真實性,另一方麵則是出於對自己和塞哈智的保護。
畢竟孫顯宗對於朱瞻基來說就是親小舅子,賞賜接連不斷,榮寵遠超胡善祥的兄弟們,朱瞻基最多是把小舅子訓斥一頓,這種事情輕輕揭過即可,讓塞哈智派人仔細調查,最後丟的還是朱瞻基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