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劉老太爺拗不過女兒,咬牙成全了兩人。可他到底還是不忍女兒受委屈,又給女兒在村裏建了宅子,自己拿錢養著女兒女婿。
兩輩人離的近了,時間長了總會有些不合意的地方。
偏倪大牛是個硬氣的,被劉老太爺說了幾句之後,就丟下了妻子一人偷偷跑了。
這個時候倪太太已經懷孕四五個月了,倪大牛狠心拋棄了妻兒,一走就是七八年。等他在迴來的時候,大兒子都好幾歲了。
而倪大牛非但改名倪鴻誌,還搖身一變成了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光兵就帶了好幾百,把整個劉家村都圍住了,那叫一個氣派。
這些君瑤後來經常聽劉家的下人念叨,但是劉老太爺那裏卻從未聽過關於倪大牛風光氣派的任何隻言片語。
後來倪太太被接去了倪大牛身邊,不過在倪太太在將軍府過了沒到兩年,就又被劉家人接了迴來。
迴來的原因不詳。
不過,劉老太爺在君瑤跟前曾說:“倪大牛就不是個東西,有點臉了就開始娶小老婆不說,還看著那小老婆害你娘。你那時候還在懷裏抱著,才這麽點大。”劉老太爺說著還帶比劃著,“那姓倪的這麽狠心,沒有人『性』,你以後可別認他!”
每每這個時候,君瑤隻負責認真的點頭即可,偶爾也調皮道:“我聽您的,不認他。可我聽說,您嘴裏的那位如今可是倪大帥了,您就不怕倪大帥一個不高興了給您吃槍子兒?”
劉老太爺手中煙袋鍋子往屁股下的門檻石上一磕,霸氣道:“他敢!在我麵前他要敢動一下,看我不拿大煙袋鍋子砸破他倪大牛的腦袋!”
君瑤想著,倪太太迴來的原因,大約跑不了妻妾之爭吧!
自君瑤記事起,從沒見過這個父親,更不談有什麽感情。不過她也知道,這夫妻兩人之間應該是有聯係的。至少她跟倪太太還有李媽這些年的花銷,倪大帥從未斷過。
再比如這次,眼看任務的時間就快要到了,君瑤這個打人者還遠在幾百裏外的鄉下。
君瑤還尋思著怎麽才能有個借口離開去完成任務。沒想到她還沒開口,倪太太就在大半個月前跟她提了一下,近期倪大帥可能要過來的消息。
這段時間,連君瑤自小就穿的男裝都不讓她穿了。
君瑤被迫改穿了這標配的學生裝,心裏卻在想著,這多半是一個離開的機會。
田間地頭,偶爾幾個人還在地裏忙著秋收。
君瑤一路穿過幾條田埂,看到忙碌的村人就打個招唿,說幾句話的功夫就到了私塾。
因為私塾在鄉下,而鄉下孩子大多抱著識幾個字,明白一點事理就好,又不是真的要做什麽大學問。況且鄉下孩子也是家裏的勞力輸出,在讀書的同時都要幫家裏做農活。
所以私塾裏,並不像別地兒那樣一早上天不亮就要開始晨讀。一般都是太陽升起老高了,讀書的孩子才漸漸進入私塾。
現在這個季節,大部分人家秋收已經快結束了。是以君瑤趕到私塾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都到了。
講學的夫子姓南,人稱南夫子。雖然隻是前朝的一個落地秀才,但在這鄉下也是難得一見的人才。
南夫子已經來了,君瑤禮貌的跟夫子打了聲招唿,就直接進了隔壁的那間屋子。
在這裏,女子是可以出來讀書認字。雖不似前朝,講究什麽男女大防,但還是會跟私塾裏其他男子分開來坐。
君瑤知道,如今外麵大城市裏風氣已經開放多了,不過這裏到底隻是鄉下,大部分人思想上還是有些守舊。
君瑤的同學裏麵,女生連她一起隻有三人。一個是南夫子的女兒南雲,另外一個是南夫子的侄女南星。
南雲南星姐妹兩人見君瑤來了,兩人齊聲誇君瑤這身衣裳好看,又連忙給君瑤讓座。
君瑤拿出裝滿書包的柿子分給了兩人,然後老規矩的接過兩人遞來的茶水。接下來的時間,南夫子在隔壁講學,她就在這邊小聲給兩姐妹講外麵的一些新鮮事。
其實她們三個在這裏也就是湊個熱鬧,這姐妹兩人都是衝著君瑤說的外麵那些新鮮事來的。
君瑤自小被當成男孩子養著,也曾跟著舅舅以及劉承俊去過縣裏好幾次,這姐妹兩人就喜歡聽君瑤說些外麵的事情。
尤其南雲,更是對這個村莊外麵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向往。
倪太太原本也想讓君瑤去縣裏的女子學校正正經經的讀書。
但君瑤覺得不用,就隨意找了個借口給拒了。
倪太太想著如今她們母女帶著李媽,一共就三個人過日子。若女兒真離家去縣裏的話,就剩她跟李媽大眼瞪小眼,可能還真的會不適應。
如此一來,見女兒也不願,倪太太也就沒有勉強。
一個上午很快過去,中午下學之後,君瑤謝絕了南雲南星姐妹的挽留,直接奔迴了家。下午高興就去,不高興也可以不去,連跟南夫子告假都不用。
上學於君瑤來說,不過是用來打發時間而已,習武才是她的重心。
午飯時候,李媽果真蒸了幾隻螃蟹,可惜君瑤就吃了兩隻,便被倪太太限製了。
這東西雖然好吃,但這寒『性』的東西吃多了到底不好,倪太太哪敢讓女兒多吃。隻哄她說想吃晚上還有,之後又哄著君瑤喝了兩杯溫熱的黃酒,這才放心不少。
出了大兒子那事,倪太太多少年沒緩過來,如今看著唯一的女兒,更是小心翼翼的照顧著。雖然這個女兒身體因習武的原因,一向壯的跟牛一樣,但是有些事情已經習慣,一時很難改變。
她們在鄉下雖說不缺吃喝,但日子也不算多富裕。倪大帥每年都給錢,不過偶爾也會有遲些的時候,倪太太隻能盡量讓女兒吃喝方麵精細著,不讓女兒發現什麽。
下午的時候,君瑤閑著沒事,也沒興致去私塾。換了身男裝就溜到武館去看舅舅,順便找一下劉承俊。
兩輩人離的近了,時間長了總會有些不合意的地方。
偏倪大牛是個硬氣的,被劉老太爺說了幾句之後,就丟下了妻子一人偷偷跑了。
這個時候倪太太已經懷孕四五個月了,倪大牛狠心拋棄了妻兒,一走就是七八年。等他在迴來的時候,大兒子都好幾歲了。
而倪大牛非但改名倪鴻誌,還搖身一變成了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光兵就帶了好幾百,把整個劉家村都圍住了,那叫一個氣派。
這些君瑤後來經常聽劉家的下人念叨,但是劉老太爺那裏卻從未聽過關於倪大牛風光氣派的任何隻言片語。
後來倪太太被接去了倪大牛身邊,不過在倪太太在將軍府過了沒到兩年,就又被劉家人接了迴來。
迴來的原因不詳。
不過,劉老太爺在君瑤跟前曾說:“倪大牛就不是個東西,有點臉了就開始娶小老婆不說,還看著那小老婆害你娘。你那時候還在懷裏抱著,才這麽點大。”劉老太爺說著還帶比劃著,“那姓倪的這麽狠心,沒有人『性』,你以後可別認他!”
每每這個時候,君瑤隻負責認真的點頭即可,偶爾也調皮道:“我聽您的,不認他。可我聽說,您嘴裏的那位如今可是倪大帥了,您就不怕倪大帥一個不高興了給您吃槍子兒?”
劉老太爺手中煙袋鍋子往屁股下的門檻石上一磕,霸氣道:“他敢!在我麵前他要敢動一下,看我不拿大煙袋鍋子砸破他倪大牛的腦袋!”
君瑤想著,倪太太迴來的原因,大約跑不了妻妾之爭吧!
自君瑤記事起,從沒見過這個父親,更不談有什麽感情。不過她也知道,這夫妻兩人之間應該是有聯係的。至少她跟倪太太還有李媽這些年的花銷,倪大帥從未斷過。
再比如這次,眼看任務的時間就快要到了,君瑤這個打人者還遠在幾百裏外的鄉下。
君瑤還尋思著怎麽才能有個借口離開去完成任務。沒想到她還沒開口,倪太太就在大半個月前跟她提了一下,近期倪大帥可能要過來的消息。
這段時間,連君瑤自小就穿的男裝都不讓她穿了。
君瑤被迫改穿了這標配的學生裝,心裏卻在想著,這多半是一個離開的機會。
田間地頭,偶爾幾個人還在地裏忙著秋收。
君瑤一路穿過幾條田埂,看到忙碌的村人就打個招唿,說幾句話的功夫就到了私塾。
因為私塾在鄉下,而鄉下孩子大多抱著識幾個字,明白一點事理就好,又不是真的要做什麽大學問。況且鄉下孩子也是家裏的勞力輸出,在讀書的同時都要幫家裏做農活。
所以私塾裏,並不像別地兒那樣一早上天不亮就要開始晨讀。一般都是太陽升起老高了,讀書的孩子才漸漸進入私塾。
現在這個季節,大部分人家秋收已經快結束了。是以君瑤趕到私塾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都到了。
講學的夫子姓南,人稱南夫子。雖然隻是前朝的一個落地秀才,但在這鄉下也是難得一見的人才。
南夫子已經來了,君瑤禮貌的跟夫子打了聲招唿,就直接進了隔壁的那間屋子。
在這裏,女子是可以出來讀書認字。雖不似前朝,講究什麽男女大防,但還是會跟私塾裏其他男子分開來坐。
君瑤知道,如今外麵大城市裏風氣已經開放多了,不過這裏到底隻是鄉下,大部分人思想上還是有些守舊。
君瑤的同學裏麵,女生連她一起隻有三人。一個是南夫子的女兒南雲,另外一個是南夫子的侄女南星。
南雲南星姐妹兩人見君瑤來了,兩人齊聲誇君瑤這身衣裳好看,又連忙給君瑤讓座。
君瑤拿出裝滿書包的柿子分給了兩人,然後老規矩的接過兩人遞來的茶水。接下來的時間,南夫子在隔壁講學,她就在這邊小聲給兩姐妹講外麵的一些新鮮事。
其實她們三個在這裏也就是湊個熱鬧,這姐妹兩人都是衝著君瑤說的外麵那些新鮮事來的。
君瑤自小被當成男孩子養著,也曾跟著舅舅以及劉承俊去過縣裏好幾次,這姐妹兩人就喜歡聽君瑤說些外麵的事情。
尤其南雲,更是對這個村莊外麵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向往。
倪太太原本也想讓君瑤去縣裏的女子學校正正經經的讀書。
但君瑤覺得不用,就隨意找了個借口給拒了。
倪太太想著如今她們母女帶著李媽,一共就三個人過日子。若女兒真離家去縣裏的話,就剩她跟李媽大眼瞪小眼,可能還真的會不適應。
如此一來,見女兒也不願,倪太太也就沒有勉強。
一個上午很快過去,中午下學之後,君瑤謝絕了南雲南星姐妹的挽留,直接奔迴了家。下午高興就去,不高興也可以不去,連跟南夫子告假都不用。
上學於君瑤來說,不過是用來打發時間而已,習武才是她的重心。
午飯時候,李媽果真蒸了幾隻螃蟹,可惜君瑤就吃了兩隻,便被倪太太限製了。
這東西雖然好吃,但這寒『性』的東西吃多了到底不好,倪太太哪敢讓女兒多吃。隻哄她說想吃晚上還有,之後又哄著君瑤喝了兩杯溫熱的黃酒,這才放心不少。
出了大兒子那事,倪太太多少年沒緩過來,如今看著唯一的女兒,更是小心翼翼的照顧著。雖然這個女兒身體因習武的原因,一向壯的跟牛一樣,但是有些事情已經習慣,一時很難改變。
她們在鄉下雖說不缺吃喝,但日子也不算多富裕。倪大帥每年都給錢,不過偶爾也會有遲些的時候,倪太太隻能盡量讓女兒吃喝方麵精細著,不讓女兒發現什麽。
下午的時候,君瑤閑著沒事,也沒興致去私塾。換了身男裝就溜到武館去看舅舅,順便找一下劉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