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睡個好覺啦。“葉遊躺在舒軟的床上,頗為滿意,同時又在迴想著今天的對話。
“致良知之學?哪是種什麽學問?難道不是儒學?“
葉遊心裏盤算著,覺得伍修德就是因為自己不知道什麽叫致良知之學而突然冷淡了的,而伍修德是朱舜水的學生,那麽朱舜水應該也知道什麽是致良知之學,可是明朝,也沒有什麽致良知之學啊,葉遊自持熟讀史書,確實沒有在書本上提到過什麽致良知之學。
“哎呀不想了,今天睡個好覺,明天再說吧。“葉遊心想著,便一頭唿唿大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葉遊便被衙役叫到了正堂,見到了伍修德,伍修德拿著封信給葉遊,說道:
“王府就在府衙後麵,你拿著這封信後,可以徑直去王府找張書堂,然後把錢交給他,他自然會為你辦理一切的。“
“真是太謝謝知府大人了。“葉遊趕緊作了個揖,還特意看了看是不是左手抱在右手上。
“葉先生言重了,朱先生所敬重的人,自然值得伍某盡效犬馬之勞。“
葉遊拜過伍修德之後,便徑直來到了府衙後麵的王府,穿過一條靜謐悠長、綠柳蔭蔭的街巷,看就看到王府兩旁的大獅子,五間三開的王府大門在宣泄著它的尊貴與奢華,在塞給王府邊的衛兵一腚銀子後,衛兵接過書信,徑直的走了進去。
“幸好跟知府大人要了點碎銀子,不然今天這門還進不去了。“葉遊洋洋得意了起來,雖然他沒有在古代生活過,但平日裏的哪些清宮劇啊之類的電視劇早已讓他知曉,有錢能使鬼摧磨啊。
不一會兒,侍衛便跑了出來,這一次明顯要恭敬了許多。
“原來是葉先生,長史大人有請。“
“恩,好。“葉遊看到侍衛恭敬的樣子,心情好了許多,背著手,信步了進走了進去。
進了王府之後,葉遊邊走邊看,隻見這處宮殿建的是金碧輝煌,金黃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耀眼的光芒,厚重的宮門古色古香,使然油然而生一種莊重之感。
穿過前麵的幾道門之後,來到了一個小廣場前,就到了王府屬官日常辦公的地方了,這裏也很是華麗,到處都是雕樓畫棟,殿的四角高高翹起,優美的像隻展翅欲飛的燕子。
進了大殿以後,裏麵很是開闊,大殿內的立著多根用紅色巨木做成的柱子,殿高數丈,每根柱子上又都刻著一條迴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金龍,分外壯觀。
葉遊不覺得看呆,他曾一萬次的想過古代帝王生活的奢華,以為自己有足夠的定力,但真的展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根本就不堪一擊。
“葉先生請跟上腳步,張大人就在前麵。“見葉遊在四目的張望,侍衛小心的提醒道。
“奧,好的好的。“葉遊趕緊應承道,然後急步匆匆的趕上了侍衛,又不知道走過了幾道小門,在一處優雅的書房前麵停了下來。
“葉先生請在此稍候,等小的進去稟報一聲。“
葉遊趕緊拱了拱手,然後開始在外間等待,不一會兒,侍衛出來稟報道:
“葉先生,張大人有請。“
葉遊趕緊整了整衣冠,昂首挺胸的走了進去,隻見在一個古樸的書桌上坐著一個頭發花白的人。
“張大人。“
“葉先生。“
二人行完禮之後,便坐了下來,葉遊環顧了四周,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書房,裏麵裝飾擺設俱為典雅,散落的書籍畫卷顯示出主人也是個文雅之人。
“知府大人的信中說,葉先生想在王府裏謀個差事?“張書堂首先開口說道。
“正是。“
“可以葉先生之才學,應當應舉科考為國效力才對,為何要來這小小的王府裏,隨便謀個差事呢?“
“餓…這個?“葉遊顯然是忘記思考這一事情了,自己一直裝的身負才學,又在這樣一個科舉氣息濃厚的明朝,不去應試,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啊。
“難道也是?屢次考試不中而自棄了?“張書堂試探著問道。
“啊….餓….“葉遊欲言又止,不知道這樣解釋是否合理。
見葉遊欲言又止的樣子,張書堂不覺得微微一笑,站起了身來,走到窗戶邊上,繼續說道:
“其實,我又何嚐不是呢,我從三歲就開始苦讀,苦窗三十載,屢試屢敗,屢敗屢試,一直考到兩鬢斑白,卻依舊隻是個舉人,無奈,而家中父母已老,我也尚未婚配,隻得去吏部報告,補缺補了這麽個差事,哎。“
“舉人也可以做官?”葉遊不解的問道。
張書堂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若是你不想繼續應試,可以以舉人身份,去吏部報告,吏部會篩選全國的官員空缺,若有合適的自然會補你上位,隻不過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我就是等了五年,才等到這麽個差事。”
“奧,原來這樣。“葉遊有點意外,卻又實在是不知道如何安慰,便手足無措的茫然看著張大人。
張書堂迴過身來,又繼續對葉遊說道:
“你還如此年輕,不應該放棄大好的年華,若是再苦讀幾年,說不定也能殿試奪魁,到時候為朝廷效力,其不比在這個偏僻王府裏埋沒一生的好啊。“
“額…這個…“實在是有點尷尬,葉遊隻得苦笑。
“難道葉先生有什麽難言之隱?“
見葉遊還是左右為難的樣子,張書堂似乎略有所悟,便說道:
“我與伍大人也算是老相識了,伍大人從未找過我辦過事,你是第一件,既然伍大人把你托付給我了,也請葉先生放心,若有什麽我能幫得上忙的,能力範圍內,我一定在所不辭。“
見張大人如此誠懇,葉遊心想,告訴他也無妨,或許他還能幫自己一把呢,於是就正言的向張書堂說道:
“既然張大人如此誠懇,那葉某也就直說了。“
“但說無妨。“
“哎,葉某機緣巧合,在河中不慎落水,被衝到了一個村莊裏,幸得一對父女相救,才撿此大命,後又得此父女精心照顧,才慢慢恢複身體,本想好生報答此二人,乃何此女又被唐府中人強搶而去,其父不堪打擊,吐血而亡,臨死之前求我務必救他小女,你說我堂堂男人之軀,受人如此大的恩惠,又其能不視不管?於是便冒險前來,想在王府中謀個差事,一來暗中保護女子,二來看是否有機會將此女救出,也算還我心中大願。“
“原來是這樣。“張書堂聽後,不覺得點了點頭。
”先生能有如此大義,實乃張某的傍樣啊,可恨這幫宮中奴才,閹狗,我都訓戒過他們多少次了,還是喜歡幹這害人的勾當,哎。“張書堂恨恨的說道。
“那張大人可有辦法解救?“葉遊似乎聽到了希望,連忙問道。
張書堂搖了搖頭,說道:
”王府之中,雖然我也算是朝廷命官,但還是王爺說了算,而承奉司的那幫奴才又是王爺身邊最信任的人,惟王爺號令是從,而我空有朝廷命官的架子,但在王府裏麵卻還是抵不過王命啊。“
“難道就任由他們這樣胡作非為嗎?“葉遊激動的說道。
“哎,你不懂啊,我朝藩王,自太祖而立,至成祖永樂皇帝靖難成功以後,便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隻要不碰槍炮,但行享樂,就算把惡事做絕,皇帝也頂多會訓誡,減些俸祿,也絕不會趕盡殺絕的。“
“致良知之學?哪是種什麽學問?難道不是儒學?“
葉遊心裏盤算著,覺得伍修德就是因為自己不知道什麽叫致良知之學而突然冷淡了的,而伍修德是朱舜水的學生,那麽朱舜水應該也知道什麽是致良知之學,可是明朝,也沒有什麽致良知之學啊,葉遊自持熟讀史書,確實沒有在書本上提到過什麽致良知之學。
“哎呀不想了,今天睡個好覺,明天再說吧。“葉遊心想著,便一頭唿唿大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葉遊便被衙役叫到了正堂,見到了伍修德,伍修德拿著封信給葉遊,說道:
“王府就在府衙後麵,你拿著這封信後,可以徑直去王府找張書堂,然後把錢交給他,他自然會為你辦理一切的。“
“真是太謝謝知府大人了。“葉遊趕緊作了個揖,還特意看了看是不是左手抱在右手上。
“葉先生言重了,朱先生所敬重的人,自然值得伍某盡效犬馬之勞。“
葉遊拜過伍修德之後,便徑直來到了府衙後麵的王府,穿過一條靜謐悠長、綠柳蔭蔭的街巷,看就看到王府兩旁的大獅子,五間三開的王府大門在宣泄著它的尊貴與奢華,在塞給王府邊的衛兵一腚銀子後,衛兵接過書信,徑直的走了進去。
“幸好跟知府大人要了點碎銀子,不然今天這門還進不去了。“葉遊洋洋得意了起來,雖然他沒有在古代生活過,但平日裏的哪些清宮劇啊之類的電視劇早已讓他知曉,有錢能使鬼摧磨啊。
不一會兒,侍衛便跑了出來,這一次明顯要恭敬了許多。
“原來是葉先生,長史大人有請。“
“恩,好。“葉遊看到侍衛恭敬的樣子,心情好了許多,背著手,信步了進走了進去。
進了王府之後,葉遊邊走邊看,隻見這處宮殿建的是金碧輝煌,金黃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耀眼的光芒,厚重的宮門古色古香,使然油然而生一種莊重之感。
穿過前麵的幾道門之後,來到了一個小廣場前,就到了王府屬官日常辦公的地方了,這裏也很是華麗,到處都是雕樓畫棟,殿的四角高高翹起,優美的像隻展翅欲飛的燕子。
進了大殿以後,裏麵很是開闊,大殿內的立著多根用紅色巨木做成的柱子,殿高數丈,每根柱子上又都刻著一條迴旋盤繞、栩栩如生的金龍,分外壯觀。
葉遊不覺得看呆,他曾一萬次的想過古代帝王生活的奢華,以為自己有足夠的定力,但真的展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根本就不堪一擊。
“葉先生請跟上腳步,張大人就在前麵。“見葉遊在四目的張望,侍衛小心的提醒道。
“奧,好的好的。“葉遊趕緊應承道,然後急步匆匆的趕上了侍衛,又不知道走過了幾道小門,在一處優雅的書房前麵停了下來。
“葉先生請在此稍候,等小的進去稟報一聲。“
葉遊趕緊拱了拱手,然後開始在外間等待,不一會兒,侍衛出來稟報道:
“葉先生,張大人有請。“
葉遊趕緊整了整衣冠,昂首挺胸的走了進去,隻見在一個古樸的書桌上坐著一個頭發花白的人。
“張大人。“
“葉先生。“
二人行完禮之後,便坐了下來,葉遊環顧了四周,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書房,裏麵裝飾擺設俱為典雅,散落的書籍畫卷顯示出主人也是個文雅之人。
“知府大人的信中說,葉先生想在王府裏謀個差事?“張書堂首先開口說道。
“正是。“
“可以葉先生之才學,應當應舉科考為國效力才對,為何要來這小小的王府裏,隨便謀個差事呢?“
“餓…這個?“葉遊顯然是忘記思考這一事情了,自己一直裝的身負才學,又在這樣一個科舉氣息濃厚的明朝,不去應試,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啊。
“難道也是?屢次考試不中而自棄了?“張書堂試探著問道。
“啊….餓….“葉遊欲言又止,不知道這樣解釋是否合理。
見葉遊欲言又止的樣子,張書堂不覺得微微一笑,站起了身來,走到窗戶邊上,繼續說道:
“其實,我又何嚐不是呢,我從三歲就開始苦讀,苦窗三十載,屢試屢敗,屢敗屢試,一直考到兩鬢斑白,卻依舊隻是個舉人,無奈,而家中父母已老,我也尚未婚配,隻得去吏部報告,補缺補了這麽個差事,哎。“
“舉人也可以做官?”葉遊不解的問道。
張書堂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若是你不想繼續應試,可以以舉人身份,去吏部報告,吏部會篩選全國的官員空缺,若有合適的自然會補你上位,隻不過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我就是等了五年,才等到這麽個差事。”
“奧,原來這樣。“葉遊有點意外,卻又實在是不知道如何安慰,便手足無措的茫然看著張大人。
張書堂迴過身來,又繼續對葉遊說道:
“你還如此年輕,不應該放棄大好的年華,若是再苦讀幾年,說不定也能殿試奪魁,到時候為朝廷效力,其不比在這個偏僻王府裏埋沒一生的好啊。“
“額…這個…“實在是有點尷尬,葉遊隻得苦笑。
“難道葉先生有什麽難言之隱?“
見葉遊還是左右為難的樣子,張書堂似乎略有所悟,便說道:
“我與伍大人也算是老相識了,伍大人從未找過我辦過事,你是第一件,既然伍大人把你托付給我了,也請葉先生放心,若有什麽我能幫得上忙的,能力範圍內,我一定在所不辭。“
見張大人如此誠懇,葉遊心想,告訴他也無妨,或許他還能幫自己一把呢,於是就正言的向張書堂說道:
“既然張大人如此誠懇,那葉某也就直說了。“
“但說無妨。“
“哎,葉某機緣巧合,在河中不慎落水,被衝到了一個村莊裏,幸得一對父女相救,才撿此大命,後又得此父女精心照顧,才慢慢恢複身體,本想好生報答此二人,乃何此女又被唐府中人強搶而去,其父不堪打擊,吐血而亡,臨死之前求我務必救他小女,你說我堂堂男人之軀,受人如此大的恩惠,又其能不視不管?於是便冒險前來,想在王府中謀個差事,一來暗中保護女子,二來看是否有機會將此女救出,也算還我心中大願。“
“原來是這樣。“張書堂聽後,不覺得點了點頭。
”先生能有如此大義,實乃張某的傍樣啊,可恨這幫宮中奴才,閹狗,我都訓戒過他們多少次了,還是喜歡幹這害人的勾當,哎。“張書堂恨恨的說道。
“那張大人可有辦法解救?“葉遊似乎聽到了希望,連忙問道。
張書堂搖了搖頭,說道:
”王府之中,雖然我也算是朝廷命官,但還是王爺說了算,而承奉司的那幫奴才又是王爺身邊最信任的人,惟王爺號令是從,而我空有朝廷命官的架子,但在王府裏麵卻還是抵不過王命啊。“
“難道就任由他們這樣胡作非為嗎?“葉遊激動的說道。
“哎,你不懂啊,我朝藩王,自太祖而立,至成祖永樂皇帝靖難成功以後,便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隻要不碰槍炮,但行享樂,就算把惡事做絕,皇帝也頂多會訓誡,減些俸祿,也絕不會趕盡殺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