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引怪,林天賜也算是頗有心得,簡而言之就是開個嘲諷趕緊跑罷了。


    艾薩克很可能是個吟遊詩人,他引怪或許會使用那些和仙樂一樣具備種種特效的魔法樂曲。


    如果林天賜沒有穿越在東神州,而是穿越到了西方稱為吟遊詩人可能也會很牛逼,他那破鑼嗓子配合詩人的種種神奇能力說不定殺傷力成倍提升……


    不過艾薩克並沒有像林天賜想的那樣去撥弄手裏抱著的裏拉琴,而是打開腰包,從裏麵取出一支裝在試管裏,呈現出乳白色如同乳膠似的液體。


    這是聖水,通常隻有牧師能夠製造的特殊消耗品。


    冒險者出門在外,碰上骷髏僵屍這種有實體的怪物還好說,劍之類的利器不好使可以上錘子去砸,但如果碰上幽靈這種物理攻擊完全無效的怪物,那就十分蛋疼了。


    這時候隻要把聖水抹在武器上,就能實現短時間內起效的附魔,必要的時候還能丟出去當手榴彈用。同類物品還有熾火膠和強酸扁瓶,不過後者抹武器上,就要做好武器用完隻能扔了的打算。


    其他地方可不像東神州有修士整天轉來轉去等著驅鬼,野外旅行中撞上不死生物的概率非常高,所以聖水哪怕不算便宜,隻要有能力,冒險者手裏都會準備一點。


    艾薩克並沒有像正常使用聖水那樣抹在自己的刺劍上,而是拔掉塞子朝身前五六米遠的空地上撒過去,地麵積累的一層灰塵似的負能量遇到聖水立刻如同沸騰了一樣翻滾起來,聖潔的粘液落在地上,也快速變黑,最終變成了一團如同黑膠泥似的玩意兒。


    和東神州崇尚的五行不同,也與四元素互相克製的理論不一致,正能量和負能量即光與暗是互相克製的,也就是說雙方打對方都能打出暴擊,重點是看誰的體量更大一些。


    所以落入種植園的陽光會出現一種冷光的感覺,落地的聖水也會被龐大的負能量給侵蝕掉。


    大質量的正負能量對撞的話,在互相淨化侵蝕的過程中會迅速爆發出更加強大的無屬性能量,通常是以爆炸的形式釋放出來,這個過程中是十分危險的。


    一瓶聖水的量還遠不到會爆炸的階段,不過這對負能量而言就如同開了嘲諷的挑釁。


    不死生物本質上就是靠負能量驅動的屍體,周圍負能量的變化以及對正能量的感知都非常敏銳。


    本來白天應該躲在暗處的不死生物,很可能會察覺到聖水所帶來的正能量,同時也會發現種植園進來兩個活人。


    不死生物也同樣都極為仇視生者,簡而言之,艾薩克撒了瓶聖水的舉動,對於不死生物而言比什麽嘲諷引怪都好用。


    話說迴來,艾薩克絕對是經驗豐富的冒險者,如果是那種很少出門的家夥,不會想到用聖水引怪這一招。


    而且他提出引怪這一提議本身,也說明他對種植園這附近的情況十分熟悉。


    兩人始終都沒有太深入種植園內部,還在門口附近的位置,加上又是白天,這種情況下不會遇到任何不死生物才是正常的。


    但艾薩克卻提議引怪,說明他覺得繼續深入的話,有可能陷入包圍之中從而神作。


    這人真的是單純因為任務順路才湊過來的本性自來熟,還是另有目的?


    林天賜一般不會懷著惡意去揣測別人,不過出門在外,多長幾個心眼總是沒錯的。


    也就當聖水被腐化成一團黑膠泥的同時,艾薩克耳朵一動:


    “來了,林先生可要多注意。”


    艾薩克是吟遊詩人,‘聲音’是吃飯的根本,自然耳聰目明,畢竟貝多芬那種隻能算極少數。


    林天賜隨著修為的提高,六識的感知比以前同樣靈敏了不少。哪怕以肉眼觀察並沒有看到任何除了枯木以外的東西,但就在艾薩克提醒的時候,林天賜有一種被什麽東西盯上了個感覺。


    腰間的告警玉牌也從羊脂玉般的白色,慢慢轉變成了胭脂紅,且紅色的程度正在逐漸加深。


    最終,當顏色逼近深紅的時候,林天賜聽到了一陣如同水下翻滾出氣泡的聲音,而聲音的來源就在地下。


    一隻隻渾身慘白成半透明的幽靈從地下鑽出來,他們的臉部已經完全沒有五官的存在了,就剩下一張可怖的大嘴空洞的虛張著。


    這是無貌惡靈,不算多強大的不死生物,等級約為15~20級左右,對林小哥兒來說叫他們五毛惡靈其實也沒差,反正都是打醬油的。


    數量倒是有點多,從地下浮現的蒼白色鬼影密密麻麻的排成一個圈,把林天賜和艾薩克給圍在裏麵,粗略一算少說也有二三十隻。


    不死生物對生者的仇恨取代了理智,幾乎在冒出來的同時紛紛長大大嘴,無聲的咆哮著朝兩人衝了過來,像是慘白色的浪潮。


    對付幽靈係的不死生物其實比對付骷髏或僵屍要麻煩一些,最蛋疼的地方在於不含魔法效果的武器無法對它們造成任何傷害,就跟打一團空氣似的。


    缺點是幽靈係不死生物的攻擊力和攻擊手段普遍弱雞,這一點無貌惡靈也是一樣的。


    它們撲過來,就是唯一的攻擊手段,主要靠身上的負能量去侵蝕活物。


    先不說林天賜,麵對潮水般湧來的無貌惡靈,初出茅廬的新手冒險者肯定手忙腳亂,但艾薩克一點都不慌,像是見慣了這種小場麵。


    他沒有去摸腰上的細劍,而是慢條斯理的摸上了自己的裏拉琴。


    手指輕輕撥動著琴弦,叮叮咚咚空靈的音符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


    聲音本質上就是一種震動,而當空氣中的震動逐漸隨著特定的規律以及在魔力的引導下,最終就變成了具備神奇效果的魔法樂曲。


    音色叮咚空靈,但曲目聲勢宏大,猶如莊嚴巍峨的教堂立在麵前。


    衝向他的無貌惡靈在靠近他身邊五六米的範圍時,一個個就像在跟空氣角力一樣,音波猶如狂風,吹的無貌惡靈無法靠近哪怕一步。


    這是守護曲,特點是阻止邪惡生物靠近。


    不過單單不讓惡靈靠近還是不夠的,畢竟曲目總有演奏完的時候。


    艾薩克看無貌惡靈之中沒有隱藏著什麽特別牛逼的角色,很放心的變了一下指法。


    原本氣勢恢宏的守護曲立刻變成了激昂的戰鬥樂章,如果閉上眼睛聆聽,你仿佛能看到撲閃著聖潔羽翼的天使手持神劍從天而降,正在對惡靈發起攻擊。


    天使什麽的確實是幻覺,但惡靈正在挨打,那就是事實了。


    一圈神聖力量從裏拉琴上爆發,混合在音符當中,隨著一個有一個的曲調蹦出來,原本試圖靠近的無貌惡靈像是被看不見的攻擊打了一樣,瞬間千瘡百孔,不少無貌惡靈直接散成一地青煙,最終完全消失。


    破邪曲,專門針對邪惡生物的一種魔法曲目。


    吟遊詩人所用的魔法曲目和修士們的仙樂其實是同樣的原理,雙方僅僅隻是叫法和彈奏的細節略有不同,其優缺點都差不多。


    優點是覆蓋範圍大,功能多樣,且防不勝防。


    缺點嘛……


    那就是消耗真的不算小。


    守護曲還差點意思,破邪曲已經算是大招了,演奏到一半艾薩克額頭上就已經滲出汗水,畢竟這世上真沒幾個人有林天賜那麽龐大的‘藍條’。


    單憑破邪曲足夠消滅所有的無貌惡靈,可這麽一來對魔力的考驗就比較嚴峻了。恐怕艾薩克也沒有想到丟個聖水引怪居然會引來這麽多的無貌惡靈。


    不過作為冒險者,有兩手準備絕對是非常有必要的常態。


    破邪曲消耗過大,他還有別的辦法。


    把鍍金的裏拉琴隨手一丟,那上麵拴著一截能伸縮的繩索,在腰上轉輪的作用下跟魚竿似的自動縮迴,裏拉琴並沒有落在地上,而是掛在了自己的腰上。


    同時,艾薩克抽出細劍,伸手見劍脊上一抹。


    “火刃術!”


    唿的一聲,細長的劍刃上騰起一層細密的烈焰,焰芯成金紅色,散發著熾烈的熱度,不過對施法者本人來說這點熱量不僅不會覺得熱,甚至感覺十分溫暖。


    沒了破邪曲的攻擊,殘餘的無貌惡靈就像是找到了突破口,一股腦的再度湧來。


    艾薩克舞了個劍花,不退反進,從正麵迎上來襲的無貌惡靈。


    細劍本身擅長靈活迅捷的刺擊,並不擅長斬擊,畢竟那個形狀一旦用斬的方式砍人很可能會折斷。uu看書uukasu.c


    但對手一幫沒有實體的幽靈,用斬擊配合火刃術的效果反而更好。


    劍刃橫著一掃,高溫甚至在空氣中留下一道扭曲的紅色劍痕,任何碰到攻擊的無貌惡靈就會立刻哀嚎著化作青煙消失。


    艾薩克肯定是專門學習過細劍的戰法,絕非那種仗著身體素質自己胡來的類型,招式雖然比起東神州的修士們差了不少,卻極為靈活迅捷。


    重中之重的步法也是一樣,乍一看沒什麽章法,但走位精準,多一分少一分都會出錯的情況下居然能被他hold得住,甚至還顯得有幾分優雅如同舞蹈的姿態。


    與梅麗那種大開大合大巧不工的技法完全相反,艾薩克的戰鬥方式應該說比較接近林天賜,都是以靈活見長,加上法術的配合,這些最高隻有20級的無貌惡靈完全不是對手,幾乎開戰不到三分鍾就已經被殺的差不多了。


    而說到林天賜……


    他那邊已經完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漫仙路奇葩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傷不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傷不破並收藏漫漫仙路奇葩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