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是個正方形,說小不小說大不大,大概三四十平米。


    上下左右皆沒有看到任何出入口,左側牆上似乎較為潮濕,長滿了青苔,右側和前後各刻有圖畫和字跡。


    感覺可能是什麽功法,於是林小哥兒隨口跟玲瓏解釋自己剛剛看到的東西,然後靠近了距離自己最近的一麵牆。


    牆的上半段是字跡,下半段為人物圖,僅僅看了幾塊,林天賜就能判斷這肯定是一套指法。


    圖上方的字跡多有損毀,很多地方都模糊不清。


    字用的是小篆,林天賜倒是也認識,畢竟誰也不知道修士會用什麽字體寫秘籍,所以光認識字還不行,這方麵也必須都要懂一些。


    因為不常用,加上損壞的地方太多,林天賜和玲瓏連蒙帶猜,隻猜出最後一小段。


    “……餘持劍縱橫,自恃修為甚高,又得神劍相助,以為天下無敵。然一飲一啄自有定理,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為神劍所迷,目空一切,便已鑄下大錯。縱使超脫凡間,也無力迴天。哀哉!哀哉!悔矣!悔矣!封殘垣斷壁三元之久,留鎮派神功與獨門神物天心金水華待有緣人傳遞衣缽,免重蹈覆轍。”


    落款寫著‘天劍派罪人留’。


    結合造化仙人曾經提過利空神劍決的故事背景,留字之人很可能正是那借助利空神劍之威成就劫仙,但卻給自己門下基業招來滅頂之災的天劍派掌門。


    興衰如潮起潮落何人都不可逆轉大勢,即使是現存的仙家門派,哪有萬年都不凋零的?


    縱然已經成就劫仙,但大勢已去,就該當此劫。


    林天賜對著字跡行了一大禮,無關禮貌,僅僅隻是心有感慨。


    ——然後這家夥就跟玲瓏撒著歡的去看所謂的神功秘籍了。


    廢話,有好處不拿瞎感慨有什麽用,人家天劍派掌門留下鎮派神功就是為了日後傳遞衣缽,免得斷了傳承。


    那指法的圖樣甚多,四麵牆中三麵都有,但圖樣僅僅隻是招數圖,鎮派神功若隻是招數,這也太low了。


    右側石壁上刻在招數圖上方則有一大片字跡,林天賜用手擦掉灰塵,字跡頓時顯露出來。


    最上方刻著‘蒼穹劍指’。


    劍派的鎮派神功,居然是指法……


    蒼穹劍指四字之下,另有一行標注。


    ‘何以為劍?何以做劍?有劍心無需用劍,有劍意無需造劍’


    意思倒是很明確,隻要劍法大乘,劍什麽的就已經不用拘泥於物,手裏有沒有劍,以什麽為劍,都無所謂。


    感覺有點近似於鐵劍門的宗旨,以劍道為重,有形之劍為輕,無劍勝有劍。


    從這點來看,鐵劍門還真可能就是天劍派被滅後由殘存弟子建立的。


    再往下看,另有一行道:


    ‘以氣禦劍,劍不執於物,意不執於神,劍氣可為劍,亦可為陣’


    這便就又類似於蓬萊劍派了,以氣禦劍,不僅僅能最大程度發揮仙劍的威力,最重要的是劍氣。


    前兩段隻能算個批注,下一行則天劍派掌門用六個字描述了修習蒼穹劍指的條件。


    ‘懂劍者,不可修’


    這讓林天賜一愣,隨即醒悟。


    但凡學過劍法的,都會劍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他們這種小修士,還都處於‘用劍’這一個層麵上。


    心裏有劍的形狀,有劍的經驗,再修劍指會不自覺的將經驗帶入其中,這就違反了蒼穹劍指‘無需劍,修劍氣’的理念。


    所以林天賜將腦子放空,不去想什麽劍法,也不去想什麽天劍派,就把這玩意當成拳腳功夫的口訣心法。


    事實上這樣做並無錯,蒼穹劍指的名字已經寫出來了,這就是一套指法。


    從頭開始,細細看來,林天賜越看越入神。


    好半晌,才長舒一口氣。


    口訣心法非常繁複,正麵牆的上半部分幾乎全都被填滿,又有整整22副招數圖,林天賜現在僅僅隻是看了一遍,便覺心馳神往。


    蒼穹劍指確實是字麵意思上的指法,攻招多以點、撥、拂為主,路數輕靈飄逸恍然若仙。


    但這‘指’又可為‘劍’,打出去的勁氣不再是單純的氣,而是劍氣。


    事實上把招數中的‘指’換成劍,你說它是劍法也一點問題都沒有,是可以雙相兼容的。


    正因為是指法,林天賜也完全沒有把它當劍法看,這套蒼穹劍指的招數修習起來也完全不像學劍法那樣悲催,而是跟學拳腳功夫一樣很快便入門。


    不過招數依舊是次要的,論精妙,方寸掌就能不多承讓,招數圖更多的僅僅隻是給林天賜一個參考,重點自然還是心法。


    蒼穹劍指同樣有三層,凝氣為劍,劍氣縱橫,以及萬劍歸宗。


    修至大乘,就等於修到了手中無劍勝有劍的境界。哪怕僅僅修到第二層,亦可用劍氣代替仙劍,也就是所謂的不滯於物,草木竹石皆可為劍。


    而第一層嘛……


    林天賜盤膝坐下,伸出右手並指成劍,按功法所述運轉法力,由於初學乍練,不夠純熟,足足運氣了快五分鍾,才見一抹金色的劍光從指尖騰起,好似實物,但卻是由法力凝成。


    現在的狀態說是劍那就太勉強了,這個長度連當匕首都不配,不過劍本身銳意十足。


    連鹹魚很久的係統都發來賀電提示學會‘蒼穹劍指’。


    林天賜一喜,隨即明白,難怪石刻上的字跡都像是用劍刻出來的,恐怕當年天劍派掌門留字之時,用的就是蒼穹劍指。


    “天賜你看!”


    玲瓏指尖騰起同樣的一道劍光,不過因為玲瓏是鬼修,那劍光不是金色,而是幽藍。


    這姑娘得意道:


    “所謂的鎮派神功也沒那麽難修嘛。”


    如果她有尾巴,怕是都快要翹上天了。


    蒼穹劍指的修習難度還真不是特別高,但要說低,那也不至於。


    換做鐵寧跟孟文彥來,就是累死他們都修不會,畢竟開頭就已經說了‘懂劍者,不得修’。


    此外,玲瓏和林天賜的資質也確實逆天,尤其是心法和拳腳功夫方麵的天賦。


    這在當初他倆學傲雪掌與暗香拳時就能看出來,兩人在這方麵的天賦驚人,尋常苦修一年半載才能入門的傲雪掌與暗香拳,這倆人學一個月就基本能用於實戰了。


    學會是一方麵,怎麽提高,以及後續修行就是另一方麵了。


    擁有凝氣為劍特性的功法可不僅僅隻有蒼穹劍指,光是林天賜聽說過的就有七八種,後續修為的加深才是重中之重。


    於是林天賜拿出紙筆,對著石刻仔仔細細一字不落的盡數抄下,還把招數圖樣拓印下來,供日後參考研究。


    修士的記憶力確實比凡人好得多,不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萬一有記錯的地方,那就是失之毫厘,謬之千裏。


    等抄完秘籍,林天賜又把視線移到左側石壁……


    還記得天劍派大門前瀑布上的石刻嗎?


    ‘劍指蒼穹問九霄’。


    連秘洞之前都刻著‘蒼穹高幾何,拔劍問九霄’。


    這兩段話皆暗暗隱喻了天劍派的鎮派神功,其一是蒼穹劍指。其二……


    站在左側石壁上,林天賜大感遺憾。


    石壁最頂端用模糊不清的字跡寫著‘問九霄’。


    下批注‘天有九重謂之九霄,人之力不可登天而上,唯劍方可’。


    又注:‘九重心法成,九重天可上’。


    很顯然,這是個內功心法。


    但遺憾就遺憾在,心法字跡已經被潮濕的青苔遮蓋了大半,即使刮掉青苔,下麵的字跡也無法辨認,不少地方都已經化作了土。


    剩下的隻言片語根本無法當成心法來練,u看書 .uukanshuo 真敢這個幹,走火入魔都算是好的。


    好好的神功心法沒了,實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算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林天賜在這方麵倒是很看得開,雖然遺憾的跺腳,卻也並不怎麽放在心上。


    畢竟他已經得了一門神功,做人不可太貪心,那‘問九霄’的功法得不到,隻能說是天意。


    好處拿了,下麵就該考慮怎麽出去。


    別忘了,他們在一個四麵皆是死胡同的石室內,根本無路可走,林天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進來的。


    摸出飛遁離俗符,這玩意兒倒是始終都有效,隻要灌入法力激活就能帶林天賜和玲瓏直接迴神符門。


    不過轉念一想,當年留下這些字跡的天劍派掌門肯定有所安排,不可能讓人進來學了神功結果被困住。


    不會是某武俠小說的套路吧?必須學了人家的神功才能出去?


    林天賜在是室內上下探尋,尋找機關出口。玲瓏就方便多了,反正她是鬼,沒有實體,可以直接從石壁上穿過去,看看後麵有什麽東西。


    沒多久,玲瓏就指著刻有‘問九霄’的那塊牆壁道:


    “天賜,這塊石壁後麵是空的,有個隧道。”


    林天賜聽聞,伸手摸了摸石壁上的裂縫,隱隱有空氣流動的感覺從石壁後麵傳來,感覺石壁本身並不厚。


    掌勁一吐,發出嗵的一聲響,石壁被打出道道裂痕,再重複一遍,整塊石壁就跟碎掉的餅幹一樣裂開個大洞,露出後麵的隧道。


    一股潮濕的空氣頓時穿過破洞,迎麵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漫仙路奇葩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傷不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傷不破並收藏漫漫仙路奇葩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