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簌簌,寒霜瑟瑟。
長安城外,驛橋碼頭。
秦星和衛青穿著便裝,秦去病和李敢正幫著狐姬把行李裝上船。
蓬頭垢麵的田蚡裹著衣服,對著水裏的魚不停地叫喚,就像它們是田府門前曾經的門客一般。
秦星拿過一個小木箱子,遞給田恬。
“就這麽多了,再多也沒了,路上保重。”秦星道。
田恬苦笑一聲。
“騙了我家兩車,就還這麽點,算是安慰嗎?”田恬笑道。
衛青拍了拍田恬的肩膀。
“有些事你心裏明白就行了,你我身在大漢朝,好多事都是身不由己,夜郎國雖小,但是個自在地方,保重!”衛青道。
田恬長歎一聲,抱起了自己的兒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咱們王家的人早該相時而退了,可惜我爹——”
話沒說完,田恬搖了搖頭。
“衛青為了你家,已經盡力了,這算最好的結果了。”秦星勸道。
田恬流著淚點了點頭。
“皇上會放過我們嗎?”
“不重要了,田家的勢力已經被皇上連根拔了,那些往日依附你們家的王公大臣,皇上一個也沒留。不管你爹是真瘋還是假瘋,隻要不出夜郎國,不會有事的。”衛青安慰道。
田恬跳上船,拍了拍秦去病和李敢的腦袋。
“大漢軍界以後是你們的天下,哪天打到夜郎國,記得給我兒子留條命。”
田恬的眼淚滴落到船板上。
“哪能啊,田副將,夜郎國可是大漢的南疆,不能。”秦去病苦笑著迴道。
李敢拿出一把短匕首塞到田恬兒子手上。
“留個紀念,我爹被皇上派出去平叛了,我替他來送送田副將。”李敢道。
田恬看了看四人,抱著兒子,和狐姬一道進了船艙。
船緩緩駛出駁岸,一束陽光從雲層中射了出來,正好照到驛橋上。
秦星看著船漸漸消失在水道上,久久不願離去。
“走吧,我們也算仁至義盡了,大漢朝從此再也沒有田家了。”衛青拉著秦星道。
“先是竇家,現在是田家——”
秦星想說什麽,卻止住了話頭。
“想說啥?”衛青拍著秦星的背,“皇上是個明君,現在是他大展拳腳的時候,輪到咱們去北邊建功立業了。”
秦星苦笑一聲。
“你和去病該派上大用場了,我,我——”
秦星搖了搖頭。
“打匈奴可離不了你,這時候想退縮,來不及了。”衛青道。
秦星也流下了眼淚。
“我已經不是以前的秦星了,幫不了你們了,到了北邊,全靠你們自己了。”秦星道。
“說什麽呢?”衛青疑道,“皇上不是恢複你的官職了嗎?有些事別往心裏去,咱爺們一起去北邊,把匈奴趕出草原。”
秦星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
“隻怕真正上了戰場,我頂多跟你們打打下手,其他事我也幫不上忙。”
衛青定睛看了看秦星。
“你今天說話怎麽這麽喪氣,皇上已經做好準備,就等咱們興兵開拔了。”
秦星強裝笑容,點了點頭。
“走吧,迴去,去病娘還等著我,咱們等著皇上的詔令。”
說完,秦星拉著秦去病上了馬。
自從迴到長安城,秦星便安排掌櫃的和鐵匠發動所有的墨者,到處打探公孫敖的消息。
擁有了“天慧”係統的佟驍,實力已經完全在秦星之上。他必須奪迴“天慧”,更要徹底湮滅佟驍,否則,即便沒有寒星劍和方向針,佟驍也能憑借“天慧”,一步步改變曆史,讓自己成為地球永世的統治者。
失去了“天慧”係統,秦星變得和普通的漢朝人沒有分別,他再也不是那個足智多謀的“師爺”。有時候,特別是當他麵對劉徹的眼睛時,他完全沒有了往日的自信。
直到現在,公孫敖依然沒有音訊,秦星的心裏就像擱了一塊大石頭,時時壓得他喘不過氣。
田蚡被劉徹徹底收拾,未央宮裏也發生了變化。
王娡自知她的時代已經過去,自從田蚡倒台,她的椒房殿也變得冷冷清清,少有人問津。
皇後衛子夫誕下太子後,原先的宮殿已經很局促,劉徹好幾次都想把衛子夫的寢宮安排到建章宮,但衛子夫都以“夫妻不能離得太遠”為由拒絕了。
王娡的椒房殿漸漸成了冷宮,本已到風燭殘年的王娡越發感到孤獨寂寞冷。
後來,他幹脆主動向劉徹提出,自己思念先帝,想搬去建章宮。
劉徹就等著她自己提出來,好把椒房殿名正言順地安排給皇後衛子夫。
於是,王娡提出要去建章宮,劉徹立馬表示同意,為了表示孝心,還特意安排衛青把建章宮修繕一新。
臨近搬遷,劉徹還讓秦星去給王娡請安,說隻要皇太後看上的東西,都可以搬到建章宮。
王娡悻懨懨地列了個清單,交給了秦星。
一切準備妥當,衛子夫為了表示兒媳婦的孝心,親自前往椒房殿給王娡送行。
“皇後有心了,老婆子謝過皇後,哀家這就給皇後騰地方。”
一夜之間,王娡蒼老了許多。
衛子夫帶著太子和公主,恭恭敬敬地給王娡行了禮。
“若皇太後願意,可長居椒房殿,子夫必早晚請安,替皇上盡一份孝心。”衛子夫迴道。
王娡苦笑一聲,扶起了衛子夫。
“我們都是女人,都有人老枯黃的一天。皇後深受皇上恩寵,哀家就不奪人所愛了,皇後當好好教育太子,讓他將來順利繼承大漢的江山。”王娡道。
衛子夫點了點頭。
“建章宮離的並不遠,子夫有空就去陪皇太後說說話,太子想奶奶了,我會帶他去看望皇太後。”衛子夫道。
王娡笑著摸了摸太子劉據的腦袋。
“劉家有後了,我這個皇太後也算不負先帝所托。皇後是劉家的功臣,這椒房殿自當物歸正主。”王娡道。
說完,王娡在宮女的攙扶下,緩緩上了轎子,衛子夫帶著太子和公主,畢恭畢敬地立在轎子旁。
轎簾放下的那一刻,王娡迴頭看了看她生活了一輩子的椒房殿,眼角滾下了一滴淚珠。
長安城外,驛橋碼頭。
秦星和衛青穿著便裝,秦去病和李敢正幫著狐姬把行李裝上船。
蓬頭垢麵的田蚡裹著衣服,對著水裏的魚不停地叫喚,就像它們是田府門前曾經的門客一般。
秦星拿過一個小木箱子,遞給田恬。
“就這麽多了,再多也沒了,路上保重。”秦星道。
田恬苦笑一聲。
“騙了我家兩車,就還這麽點,算是安慰嗎?”田恬笑道。
衛青拍了拍田恬的肩膀。
“有些事你心裏明白就行了,你我身在大漢朝,好多事都是身不由己,夜郎國雖小,但是個自在地方,保重!”衛青道。
田恬長歎一聲,抱起了自己的兒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咱們王家的人早該相時而退了,可惜我爹——”
話沒說完,田恬搖了搖頭。
“衛青為了你家,已經盡力了,這算最好的結果了。”秦星勸道。
田恬流著淚點了點頭。
“皇上會放過我們嗎?”
“不重要了,田家的勢力已經被皇上連根拔了,那些往日依附你們家的王公大臣,皇上一個也沒留。不管你爹是真瘋還是假瘋,隻要不出夜郎國,不會有事的。”衛青安慰道。
田恬跳上船,拍了拍秦去病和李敢的腦袋。
“大漢軍界以後是你們的天下,哪天打到夜郎國,記得給我兒子留條命。”
田恬的眼淚滴落到船板上。
“哪能啊,田副將,夜郎國可是大漢的南疆,不能。”秦去病苦笑著迴道。
李敢拿出一把短匕首塞到田恬兒子手上。
“留個紀念,我爹被皇上派出去平叛了,我替他來送送田副將。”李敢道。
田恬看了看四人,抱著兒子,和狐姬一道進了船艙。
船緩緩駛出駁岸,一束陽光從雲層中射了出來,正好照到驛橋上。
秦星看著船漸漸消失在水道上,久久不願離去。
“走吧,我們也算仁至義盡了,大漢朝從此再也沒有田家了。”衛青拉著秦星道。
“先是竇家,現在是田家——”
秦星想說什麽,卻止住了話頭。
“想說啥?”衛青拍著秦星的背,“皇上是個明君,現在是他大展拳腳的時候,輪到咱們去北邊建功立業了。”
秦星苦笑一聲。
“你和去病該派上大用場了,我,我——”
秦星搖了搖頭。
“打匈奴可離不了你,這時候想退縮,來不及了。”衛青道。
秦星也流下了眼淚。
“我已經不是以前的秦星了,幫不了你們了,到了北邊,全靠你們自己了。”秦星道。
“說什麽呢?”衛青疑道,“皇上不是恢複你的官職了嗎?有些事別往心裏去,咱爺們一起去北邊,把匈奴趕出草原。”
秦星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
“隻怕真正上了戰場,我頂多跟你們打打下手,其他事我也幫不上忙。”
衛青定睛看了看秦星。
“你今天說話怎麽這麽喪氣,皇上已經做好準備,就等咱們興兵開拔了。”
秦星強裝笑容,點了點頭。
“走吧,迴去,去病娘還等著我,咱們等著皇上的詔令。”
說完,秦星拉著秦去病上了馬。
自從迴到長安城,秦星便安排掌櫃的和鐵匠發動所有的墨者,到處打探公孫敖的消息。
擁有了“天慧”係統的佟驍,實力已經完全在秦星之上。他必須奪迴“天慧”,更要徹底湮滅佟驍,否則,即便沒有寒星劍和方向針,佟驍也能憑借“天慧”,一步步改變曆史,讓自己成為地球永世的統治者。
失去了“天慧”係統,秦星變得和普通的漢朝人沒有分別,他再也不是那個足智多謀的“師爺”。有時候,特別是當他麵對劉徹的眼睛時,他完全沒有了往日的自信。
直到現在,公孫敖依然沒有音訊,秦星的心裏就像擱了一塊大石頭,時時壓得他喘不過氣。
田蚡被劉徹徹底收拾,未央宮裏也發生了變化。
王娡自知她的時代已經過去,自從田蚡倒台,她的椒房殿也變得冷冷清清,少有人問津。
皇後衛子夫誕下太子後,原先的宮殿已經很局促,劉徹好幾次都想把衛子夫的寢宮安排到建章宮,但衛子夫都以“夫妻不能離得太遠”為由拒絕了。
王娡的椒房殿漸漸成了冷宮,本已到風燭殘年的王娡越發感到孤獨寂寞冷。
後來,他幹脆主動向劉徹提出,自己思念先帝,想搬去建章宮。
劉徹就等著她自己提出來,好把椒房殿名正言順地安排給皇後衛子夫。
於是,王娡提出要去建章宮,劉徹立馬表示同意,為了表示孝心,還特意安排衛青把建章宮修繕一新。
臨近搬遷,劉徹還讓秦星去給王娡請安,說隻要皇太後看上的東西,都可以搬到建章宮。
王娡悻懨懨地列了個清單,交給了秦星。
一切準備妥當,衛子夫為了表示兒媳婦的孝心,親自前往椒房殿給王娡送行。
“皇後有心了,老婆子謝過皇後,哀家這就給皇後騰地方。”
一夜之間,王娡蒼老了許多。
衛子夫帶著太子和公主,恭恭敬敬地給王娡行了禮。
“若皇太後願意,可長居椒房殿,子夫必早晚請安,替皇上盡一份孝心。”衛子夫迴道。
王娡苦笑一聲,扶起了衛子夫。
“我們都是女人,都有人老枯黃的一天。皇後深受皇上恩寵,哀家就不奪人所愛了,皇後當好好教育太子,讓他將來順利繼承大漢的江山。”王娡道。
衛子夫點了點頭。
“建章宮離的並不遠,子夫有空就去陪皇太後說說話,太子想奶奶了,我會帶他去看望皇太後。”衛子夫道。
王娡笑著摸了摸太子劉據的腦袋。
“劉家有後了,我這個皇太後也算不負先帝所托。皇後是劉家的功臣,這椒房殿自當物歸正主。”王娡道。
說完,王娡在宮女的攙扶下,緩緩上了轎子,衛子夫帶著太子和公主,畢恭畢敬地立在轎子旁。
轎簾放下的那一刻,王娡迴頭看了看她生活了一輩子的椒房殿,眼角滾下了一滴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