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衛是南軍的精銳,而恰巧這個精銳是皇帝直接統轄的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忠誠度和戰鬥力卻是大漢軍隊序列中絕對的王牌。
李廣擔任未央宮衛尉多年,羽林衛幾乎是他一手創立,所以,當他站在未央宮前振臂一唿時,所有的羽林衛才找到真正的指揮官。
更何況,此時的李廣和衛青在大漢軍界,完全是偶像級別的存在。大漢軍人苦憋多年,就想找個機會沙場建功,而如今,完成開疆擴土,威震邊疆的,卻隻有二人。
正是劉徹這種看似不經意的提早布局,還有在軍隊運作體係之外的大膽用人,才讓他從根源上,真正控製了大漢的主力軍團。
衛青兵不血刃地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李廣更是憑借一己威名,迅速控製了羽林衛。
未央宮內氣氛緊張,竇嬰控製了大漢朝的權力中樞,殊不知,未央宮外,劉徹已經掃清他親政的一切障礙。
同時,竇嬰已經被逼上了絕路。那個象征軍權的虎符雖然此時正拿在他的手中,未央宮依然被南軍主力團團圍住,但他心裏很清楚,竇家從文帝始,一直到今天,都是大漢朝除了皇室以為的第一家族,而今日這樣的局麵將結束。
竇家和劉家之間,曆史將做出選擇。
竇嬰原先計劃換掉劉徹,保全竇家的地位,但如今他已經沒有機會。當他聽說北軍以拉練的名義出了上林苑後,他心裏明白勝利的天平已經傾斜。
當衛青帶著北軍到達長安城外時,他不得不孤注一擲,想用虎符控製北軍,掃除外圍的不確定性,讓和自己預謀在先的諸侯王順利進入長安城。
但竇嬰實在低估了衛青的威望和膽識,關鍵,他太小看禦座之上的劉徹。
劉徹以自己做誘餌,把竇嬰牢牢焊死在未央宮,然後讓衛青在外圍大殺四方。就算到了現在這個局麵,他依然氣定神閑,微閉著眼睛和群臣對峙。
要論比耐心,劉徹已經等了好些年。
就在李廣準備提劍殺進未央宮的時候,秦星卻攔住了他。
“怎麽?”李廣的眼中充滿殺氣,“這時候慫了,你不敢,我一個人衝進去。”
秦星壓住李廣的肩膀,示意他再等等。
“等什麽?再等皇上就沒命了,你怕,我可不怕,羽林衛都是以一當十的主,他們的使命就是保護皇上,今天就是我們這些人盡忠的時候,就算拚到最後一滴血,也要在未央宮為皇上殺開一條路。”
秦星怔怔地看著李廣。
“我絕對相信驍騎將軍的忠心和勇氣,但現在還不是時候。”秦星點了點頭,“未央宮外圍所有的威脅已經解除,皇上已經勝券在握,我們必須掌握好時機,否則隻會害了皇上。”
李廣疑惑地看著秦星。
“竇嬰並無改朝換代,自立為王的心思,否則不會等到現在,太皇太後殯天之時,他就動手了,他不過是想要挾皇上。如今,未央宮以外已經被皇上控製,如果我們此時殺進去,隻會逼得竇嬰狗急跳牆,對皇上動手。”
李廣頓了頓。
“那你說我們怎麽辦?”
秦星笑了笑。
“皇上是一代聖主,咱們應該相信他,等皇上的信號,我們再殺進去。”
“皇上的信號?”
秦星深吸一口氣,此時,他又賭上了自己和劉徹的默契。
“你我隻需密切關注,會有信號的。”
劉徹若無其事地在禦座上摟了一覺。當他睜開眼時,群臣一個個木著臉,已經跪得顫顫巍巍。
劉徹站起身,圍著群臣轉了一圈,最後停在竇嬰身旁。
“丞相,都累了,讓群臣都收了吧,太皇太後還等著出殯了。”
“皇上,天意所歸,民心所向,今日皇上如不給群臣一個交代,將使朝綱崩潰。”
“黃老還是孔孟,就真的那麽重要嗎?”
“皇上,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群臣退無可退。”
劉徹笑著指了指群臣。
“他們代表天意,還是民心?”
“皇上,既是天意,也是民心。”
“既然天意民心皆在黃老一邊,那為何這些儒生偏偏要傳抄禁書?百家之學為何屢禁不止?”
“皇上,曆史早已證明,孔孟之道禍國殃民,唯有與民無爭的黃老一派才是長治久安之策。這些儒生妖言惑眾,誤國害民,必須徹底鏟除。”
劉徹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我們今天就讓群臣做個選擇,看看到底是黃老一派深得民心,還是孔孟之道上達天意。”
“皇上,事實清楚,群臣已經做了選擇。”
“朕要的是他們發自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受人脅迫的無奈之舉。”
劉徹龍目圓瞪,掃視了群臣一遍。
“群臣皆發自內心。”
“臣等發自內心。”
竇嬰說完,群臣附議。
就在這時,未央宮外突然升起三支火箭,伴隨火箭升天的還有驚空破雲的鳴笛聲。
劉徹端正地坐到禦座之上。
“知道這三聲響箭意味著什麽嗎?”劉徹低吼道。
群臣麵麵相覷,臉色慌張。
“朕來告訴你們,朕的期門軍和羽林衛已經控製了長安城。”劉徹朗聲道。
群臣發出陣陣驚唿。
“皇上不必驚慌,南軍已將未央宮團團圍住,全體南軍將士誓死保衛皇上安危。”竇嬰高聲道。
群臣瞬間低下頭去。
“皇上,天意和民心都擺在皇上麵前,請皇上下令,殺掉天下儒生,順應天意民心。”
“哈哈哈……”劉徹大笑一聲,“丞相要朕殺了天下學子,這不是讓朕和天下人為敵嗎?”
“皇上,群臣在此,天意民心在此,不殺才是與天下人為敵。”
劉徹怒目圓瞪地看著竇嬰。
“你今日果真要逼朕就範?”
“皇上,天意不可違背,民心不可踐踏。”
“丞相!”劉徹死死盯著竇嬰,“朕來告訴你什麽是天意。”
劉徹走到群臣中間。
“我大漢中興,朕天命所歸,群夷臣服,萬邦景仰,這就是天意。爾等逼宮要挾,為了一己私利,陷我大漢於危機之中,就是逆天而行。”
劉徹掃視著群臣。
“今日我們君臣坦誠相見,朕要的是你們的真心。”劉徹緩聲道。
“皇上,不必說了,群臣的心早就刨給皇上了。”竇嬰道。
這時,未央宮內突然爆發出一陣衝殺聲。
“我們要見皇上!”
喊聲越來越大。群臣轉頭望去,發現一群人正朝法會現場衝過來。
李廣擔任未央宮衛尉多年,羽林衛幾乎是他一手創立,所以,當他站在未央宮前振臂一唿時,所有的羽林衛才找到真正的指揮官。
更何況,此時的李廣和衛青在大漢軍界,完全是偶像級別的存在。大漢軍人苦憋多年,就想找個機會沙場建功,而如今,完成開疆擴土,威震邊疆的,卻隻有二人。
正是劉徹這種看似不經意的提早布局,還有在軍隊運作體係之外的大膽用人,才讓他從根源上,真正控製了大漢的主力軍團。
衛青兵不血刃地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李廣更是憑借一己威名,迅速控製了羽林衛。
未央宮內氣氛緊張,竇嬰控製了大漢朝的權力中樞,殊不知,未央宮外,劉徹已經掃清他親政的一切障礙。
同時,竇嬰已經被逼上了絕路。那個象征軍權的虎符雖然此時正拿在他的手中,未央宮依然被南軍主力團團圍住,但他心裏很清楚,竇家從文帝始,一直到今天,都是大漢朝除了皇室以為的第一家族,而今日這樣的局麵將結束。
竇家和劉家之間,曆史將做出選擇。
竇嬰原先計劃換掉劉徹,保全竇家的地位,但如今他已經沒有機會。當他聽說北軍以拉練的名義出了上林苑後,他心裏明白勝利的天平已經傾斜。
當衛青帶著北軍到達長安城外時,他不得不孤注一擲,想用虎符控製北軍,掃除外圍的不確定性,讓和自己預謀在先的諸侯王順利進入長安城。
但竇嬰實在低估了衛青的威望和膽識,關鍵,他太小看禦座之上的劉徹。
劉徹以自己做誘餌,把竇嬰牢牢焊死在未央宮,然後讓衛青在外圍大殺四方。就算到了現在這個局麵,他依然氣定神閑,微閉著眼睛和群臣對峙。
要論比耐心,劉徹已經等了好些年。
就在李廣準備提劍殺進未央宮的時候,秦星卻攔住了他。
“怎麽?”李廣的眼中充滿殺氣,“這時候慫了,你不敢,我一個人衝進去。”
秦星壓住李廣的肩膀,示意他再等等。
“等什麽?再等皇上就沒命了,你怕,我可不怕,羽林衛都是以一當十的主,他們的使命就是保護皇上,今天就是我們這些人盡忠的時候,就算拚到最後一滴血,也要在未央宮為皇上殺開一條路。”
秦星怔怔地看著李廣。
“我絕對相信驍騎將軍的忠心和勇氣,但現在還不是時候。”秦星點了點頭,“未央宮外圍所有的威脅已經解除,皇上已經勝券在握,我們必須掌握好時機,否則隻會害了皇上。”
李廣疑惑地看著秦星。
“竇嬰並無改朝換代,自立為王的心思,否則不會等到現在,太皇太後殯天之時,他就動手了,他不過是想要挾皇上。如今,未央宮以外已經被皇上控製,如果我們此時殺進去,隻會逼得竇嬰狗急跳牆,對皇上動手。”
李廣頓了頓。
“那你說我們怎麽辦?”
秦星笑了笑。
“皇上是一代聖主,咱們應該相信他,等皇上的信號,我們再殺進去。”
“皇上的信號?”
秦星深吸一口氣,此時,他又賭上了自己和劉徹的默契。
“你我隻需密切關注,會有信號的。”
劉徹若無其事地在禦座上摟了一覺。當他睜開眼時,群臣一個個木著臉,已經跪得顫顫巍巍。
劉徹站起身,圍著群臣轉了一圈,最後停在竇嬰身旁。
“丞相,都累了,讓群臣都收了吧,太皇太後還等著出殯了。”
“皇上,天意所歸,民心所向,今日皇上如不給群臣一個交代,將使朝綱崩潰。”
“黃老還是孔孟,就真的那麽重要嗎?”
“皇上,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群臣退無可退。”
劉徹笑著指了指群臣。
“他們代表天意,還是民心?”
“皇上,既是天意,也是民心。”
“既然天意民心皆在黃老一邊,那為何這些儒生偏偏要傳抄禁書?百家之學為何屢禁不止?”
“皇上,曆史早已證明,孔孟之道禍國殃民,唯有與民無爭的黃老一派才是長治久安之策。這些儒生妖言惑眾,誤國害民,必須徹底鏟除。”
劉徹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我們今天就讓群臣做個選擇,看看到底是黃老一派深得民心,還是孔孟之道上達天意。”
“皇上,事實清楚,群臣已經做了選擇。”
“朕要的是他們發自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受人脅迫的無奈之舉。”
劉徹龍目圓瞪,掃視了群臣一遍。
“群臣皆發自內心。”
“臣等發自內心。”
竇嬰說完,群臣附議。
就在這時,未央宮外突然升起三支火箭,伴隨火箭升天的還有驚空破雲的鳴笛聲。
劉徹端正地坐到禦座之上。
“知道這三聲響箭意味著什麽嗎?”劉徹低吼道。
群臣麵麵相覷,臉色慌張。
“朕來告訴你們,朕的期門軍和羽林衛已經控製了長安城。”劉徹朗聲道。
群臣發出陣陣驚唿。
“皇上不必驚慌,南軍已將未央宮團團圍住,全體南軍將士誓死保衛皇上安危。”竇嬰高聲道。
群臣瞬間低下頭去。
“皇上,天意和民心都擺在皇上麵前,請皇上下令,殺掉天下儒生,順應天意民心。”
“哈哈哈……”劉徹大笑一聲,“丞相要朕殺了天下學子,這不是讓朕和天下人為敵嗎?”
“皇上,群臣在此,天意民心在此,不殺才是與天下人為敵。”
劉徹怒目圓瞪地看著竇嬰。
“你今日果真要逼朕就範?”
“皇上,天意不可違背,民心不可踐踏。”
“丞相!”劉徹死死盯著竇嬰,“朕來告訴你什麽是天意。”
劉徹走到群臣中間。
“我大漢中興,朕天命所歸,群夷臣服,萬邦景仰,這就是天意。爾等逼宮要挾,為了一己私利,陷我大漢於危機之中,就是逆天而行。”
劉徹掃視著群臣。
“今日我們君臣坦誠相見,朕要的是你們的真心。”劉徹緩聲道。
“皇上,不必說了,群臣的心早就刨給皇上了。”竇嬰道。
這時,未央宮內突然爆發出一陣衝殺聲。
“我們要見皇上!”
喊聲越來越大。群臣轉頭望去,發現一群人正朝法會現場衝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