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成了大漢朝最熱鬧的地方。天下稍微認幾個字的都跑到樂府門口碰碰運氣,就連平日在城牆根唱蓮花落的都說自己是“文化人”,吵著要進去作幾首詩。
天下的學習氣氛被調動起來,可忙壞了衛青,白天當麵試官,晚上還要迴家抱著《詩經》、《楚辭》惡補。最後,弄得劉娉那邊都耍起了小脾氣,羞怪他“辦事”不盡心,有點敷衍的意思。
衛青的木頭腦袋在“文化”的熏陶下,迅速開了竅,麵對劉娉勾魂的眼,也耍起了“文化流氓”那一套。
今天一小詩,明天一駢句,給兩人的閨房之樂增加了不少別樣的情趣。
話說情人眼裏出西施,兩個相愛的人,什麽“技術手段”都是多餘,隻要兩心相悅,隨時都能上巔峰。
到了後來,兩人索性放棄了息肌丸和相思鎖。
看到劉娉對自己的文才很“受用”,衛青越來越有自信,漸漸的,劉娉的粉帳之內成了他檢驗學習成果的地方。
就這樣,衛青忙裏忙外,劉徹期待的天下才子匯聚長安的場麵也漸漸形成。
每天樂府裏都是“高歌猛進”,雅辭聲聲。偶爾出幾篇佳作,劉徹都興奮地到處宣讀,弄得整個未央宮都成了學堂。
剛剛得了兒子的衛子夫都吵著鬧著要劉徹安排了教師,好讓兒子贏在起跑線上。
話說天下想作詩的人多了,但實際會這門手藝的卻不多。於是,教師這個已經被世人遺忘的職業漸漸被皇家想了起來。
所以,如董仲舒之流的儒士成了市麵上的搶手貨。達官貴族一早就把這些平日不受待見的先生們收羅門下,成了私塾先生。
以至於,當衛子夫提出給兒子請個家教的時候,連劉徹都犯了難。
就在劉徹犯難的時候,田蚡突然屁顛地跳了出來。
他向劉徹舉薦了董仲舒,說這老頭有兩把刷子。就這樣,董仲舒成了劉家的私人教師,負責教衛子夫兒子學說話。
看見董仲舒混出了名堂,尤其衛子夫對老頭讚不絕口,說他說話就是比太監好聽,田蚡又趁熱打鐵,給劉徹上了奏折。
說是天下的儒生不都是嚼舌根子的隊伍,裏麵不乏有真學問的,建議朝廷破除成見,讓這些儒生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去,提高樂府作詩的水平,也讓那些貴族子弟以後別一開口就是“啊,黃河你真tm黃。”
此議一出,竇嬰抱著肥油肚,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兩人直接在朝堂上打起了嘴巴官司。
“武安侯,我日——”竇嬰差點爆粗口,“儒生亂國,先秦諸國就是被孔丘蠱惑才一一亡國,你讓儒生登堂入室,你想幹啥?”
“魏其侯,你好粗魯。”田蚡眨巴著小眼睛,“儒道之爭,高祖早有定論,你今日舊調重彈是何居心?”
“呀——”竇嬰聳了聳肉坨坨的胸肌,“你居然倒打一耙,明明是你慫恿儒生入朝。”
“嗯……”田蚡跳上前,“我隻說讓儒生充實樂府,教人識字,可沒說讓他們入朝。”
“啊!呸!”竇嬰頂到田蚡麵前,“入樂府就是入朝,你當我們滿朝文武不知道朝綱啊?”
“不不不!”田蚡給禦台上的劉徹行了個禮,“滿朝文武隻有你不懂,我們大家都很明白。樂府乃我朝專修雅樂之地,從不幹政。”
竇嬰差點被懟一跟頭。
“你放——”竇嬰咬牙把個“屁”字吞了下去,“讓儒生出頭就是不行,就是違背祖宗國策,你大逆不道,你想造反,必須把你廢了。”
田蚡也不示弱,上去和竇嬰麵對麵。
“大漢這麽美好,魏其侯如此暴躁,儒生挖你家祖墳了嗎?讓儒生教我們孩子認幾個字,如何違背祖宗國策。當朝誣陷本官,還叫囂廢掉田某,你可把皇太後放在眼裏,你可把皇上放在眼裏,你可把大漢朝綱法度放在眼裏,我看是你要造反,要反對皇上。你這個敗類。”
田蚡罵完,唾沫星子噴了竇嬰一臉。
竇嬰被懟得身上的肉直顫,他沒想到平日隻在下半身下功夫的田蚡,嘴皮子也不弱。
“田蚡,你口口聲聲認幾個字,難道老莊門徒就是文盲嗎?你分明影射老莊,影射太皇太後,影射高祖皇帝。”
竇嬰努力伸長脖子,叉腰罵了迴去。
“皇上啊!”田蚡突然跪在地上哭了起來,“皇上,臣下奏請皇上好好懲治魏其侯,他這是往太皇太後,還有高祖皇帝身上潑髒水啊。這個人,用心何其毒也。必須殺了他們全家呀!啊……”
竇嬰見狀,跳上前也跪了下去。
“皇上!”竇嬰像個肉球往前拱了兩步,“儒生入駐樂府,斷不可行,千萬別聽武安侯胡說八道,此人一定是中了儒生的毒啊。”
劉徹看兩個人演得差不多了,打了個哈欠,示意他們閉嘴。
“不就請幾個老師嘛!”劉徹揉了揉眼睛,“值得兩位國之重臣爭個臉紅脖子粗嗎?”
劉徹起身撐了個懶腰。
“我看這麽著,儒生請一部分,道人請一部分,樂府那些學人各自選擇,大家一起切磋切磋,豈不更好。”
劉徹說完,田蚡笑了笑。竇嬰摳了摳腦袋,感覺哪裏不對,但又沒什麽理由反對。
於是,兩人帶著群臣高唿“皇上高明”,隨後各自一甩袖子,誰也不理誰。
就在大家準備散朝的時候,當值太監火急火燎地跑了過來。
“啟奏皇上,大事不好啦!”
劉徹眼珠子轉了一圈。
“什麽事?講”
“啟奏皇上,太皇太後快不行了。”
劉徹吃了一驚。
“快傳太醫啊!”
“皇上,太醫正在椒房殿伺候,他們都說束手無策呀!”
“太皇太後到底什麽病?”
竇嬰一聽自己靠山要倒了,嚇得臉色煞白,忙扭到太監身旁,急切地問道。
“雙眼模糊,抽搐不止,什麽也吃不進去啊。”
“太醫如何診治?”竇嬰問道。
“太醫個個搖頭,說是脈象紊亂,氣血淤阻,怕是——”
太醫話沒說完,便抽泣起來。
這時,田蚡突然跳了出來。
“皇上,臣記得虎賁中郎將秦星醫術高明,曾給太皇太後治療眼疾,不妨讓他試試。”
劉徹眉頭一皺,衝衛青叫了一聲。
“快傳秦星!”
天下的學習氣氛被調動起來,可忙壞了衛青,白天當麵試官,晚上還要迴家抱著《詩經》、《楚辭》惡補。最後,弄得劉娉那邊都耍起了小脾氣,羞怪他“辦事”不盡心,有點敷衍的意思。
衛青的木頭腦袋在“文化”的熏陶下,迅速開了竅,麵對劉娉勾魂的眼,也耍起了“文化流氓”那一套。
今天一小詩,明天一駢句,給兩人的閨房之樂增加了不少別樣的情趣。
話說情人眼裏出西施,兩個相愛的人,什麽“技術手段”都是多餘,隻要兩心相悅,隨時都能上巔峰。
到了後來,兩人索性放棄了息肌丸和相思鎖。
看到劉娉對自己的文才很“受用”,衛青越來越有自信,漸漸的,劉娉的粉帳之內成了他檢驗學習成果的地方。
就這樣,衛青忙裏忙外,劉徹期待的天下才子匯聚長安的場麵也漸漸形成。
每天樂府裏都是“高歌猛進”,雅辭聲聲。偶爾出幾篇佳作,劉徹都興奮地到處宣讀,弄得整個未央宮都成了學堂。
剛剛得了兒子的衛子夫都吵著鬧著要劉徹安排了教師,好讓兒子贏在起跑線上。
話說天下想作詩的人多了,但實際會這門手藝的卻不多。於是,教師這個已經被世人遺忘的職業漸漸被皇家想了起來。
所以,如董仲舒之流的儒士成了市麵上的搶手貨。達官貴族一早就把這些平日不受待見的先生們收羅門下,成了私塾先生。
以至於,當衛子夫提出給兒子請個家教的時候,連劉徹都犯了難。
就在劉徹犯難的時候,田蚡突然屁顛地跳了出來。
他向劉徹舉薦了董仲舒,說這老頭有兩把刷子。就這樣,董仲舒成了劉家的私人教師,負責教衛子夫兒子學說話。
看見董仲舒混出了名堂,尤其衛子夫對老頭讚不絕口,說他說話就是比太監好聽,田蚡又趁熱打鐵,給劉徹上了奏折。
說是天下的儒生不都是嚼舌根子的隊伍,裏麵不乏有真學問的,建議朝廷破除成見,讓這些儒生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去,提高樂府作詩的水平,也讓那些貴族子弟以後別一開口就是“啊,黃河你真tm黃。”
此議一出,竇嬰抱著肥油肚,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兩人直接在朝堂上打起了嘴巴官司。
“武安侯,我日——”竇嬰差點爆粗口,“儒生亂國,先秦諸國就是被孔丘蠱惑才一一亡國,你讓儒生登堂入室,你想幹啥?”
“魏其侯,你好粗魯。”田蚡眨巴著小眼睛,“儒道之爭,高祖早有定論,你今日舊調重彈是何居心?”
“呀——”竇嬰聳了聳肉坨坨的胸肌,“你居然倒打一耙,明明是你慫恿儒生入朝。”
“嗯……”田蚡跳上前,“我隻說讓儒生充實樂府,教人識字,可沒說讓他們入朝。”
“啊!呸!”竇嬰頂到田蚡麵前,“入樂府就是入朝,你當我們滿朝文武不知道朝綱啊?”
“不不不!”田蚡給禦台上的劉徹行了個禮,“滿朝文武隻有你不懂,我們大家都很明白。樂府乃我朝專修雅樂之地,從不幹政。”
竇嬰差點被懟一跟頭。
“你放——”竇嬰咬牙把個“屁”字吞了下去,“讓儒生出頭就是不行,就是違背祖宗國策,你大逆不道,你想造反,必須把你廢了。”
田蚡也不示弱,上去和竇嬰麵對麵。
“大漢這麽美好,魏其侯如此暴躁,儒生挖你家祖墳了嗎?讓儒生教我們孩子認幾個字,如何違背祖宗國策。當朝誣陷本官,還叫囂廢掉田某,你可把皇太後放在眼裏,你可把皇上放在眼裏,你可把大漢朝綱法度放在眼裏,我看是你要造反,要反對皇上。你這個敗類。”
田蚡罵完,唾沫星子噴了竇嬰一臉。
竇嬰被懟得身上的肉直顫,他沒想到平日隻在下半身下功夫的田蚡,嘴皮子也不弱。
“田蚡,你口口聲聲認幾個字,難道老莊門徒就是文盲嗎?你分明影射老莊,影射太皇太後,影射高祖皇帝。”
竇嬰努力伸長脖子,叉腰罵了迴去。
“皇上啊!”田蚡突然跪在地上哭了起來,“皇上,臣下奏請皇上好好懲治魏其侯,他這是往太皇太後,還有高祖皇帝身上潑髒水啊。這個人,用心何其毒也。必須殺了他們全家呀!啊……”
竇嬰見狀,跳上前也跪了下去。
“皇上!”竇嬰像個肉球往前拱了兩步,“儒生入駐樂府,斷不可行,千萬別聽武安侯胡說八道,此人一定是中了儒生的毒啊。”
劉徹看兩個人演得差不多了,打了個哈欠,示意他們閉嘴。
“不就請幾個老師嘛!”劉徹揉了揉眼睛,“值得兩位國之重臣爭個臉紅脖子粗嗎?”
劉徹起身撐了個懶腰。
“我看這麽著,儒生請一部分,道人請一部分,樂府那些學人各自選擇,大家一起切磋切磋,豈不更好。”
劉徹說完,田蚡笑了笑。竇嬰摳了摳腦袋,感覺哪裏不對,但又沒什麽理由反對。
於是,兩人帶著群臣高唿“皇上高明”,隨後各自一甩袖子,誰也不理誰。
就在大家準備散朝的時候,當值太監火急火燎地跑了過來。
“啟奏皇上,大事不好啦!”
劉徹眼珠子轉了一圈。
“什麽事?講”
“啟奏皇上,太皇太後快不行了。”
劉徹吃了一驚。
“快傳太醫啊!”
“皇上,太醫正在椒房殿伺候,他們都說束手無策呀!”
“太皇太後到底什麽病?”
竇嬰一聽自己靠山要倒了,嚇得臉色煞白,忙扭到太監身旁,急切地問道。
“雙眼模糊,抽搐不止,什麽也吃不進去啊。”
“太醫如何診治?”竇嬰問道。
“太醫個個搖頭,說是脈象紊亂,氣血淤阻,怕是——”
太醫話沒說完,便抽泣起來。
這時,田蚡突然跳了出來。
“皇上,臣記得虎賁中郎將秦星醫術高明,曾給太皇太後治療眼疾,不妨讓他試試。”
劉徹眉頭一皺,衝衛青叫了一聲。
“快傳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