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誌見康叔緊追不放,也悄聲迴道:“你且放寬心,咱是玩火藥的祖宗,但是這件事千萬不能傳出去,要不然咱們都危險了。”“火藥的威力怎樣?”


    “這樣說吧,弩弓射程150米,蠍子弩射程250米,用火藥製成的火槍射程500米,火炮800米,盔甲根本擋不住。你看風帆戰艦上麵那一排排的射擊窗,那是專門給火炮用的,幾架蠍子弩弓能有多大威力?”


    “乖乖,那可真不得了!”康叔大吃一驚,我就知道這唐九郎不簡單,同時也鬆了一口氣,這就不怕了,將來和朝廷翻臉了咱們也有依仗,“你打算什麽時候搞出來?”


    唐誌考慮了一下,“我本來不想拿出來的,但是朝廷現在鼓搗火藥,可由不得我們了。我準備想在菲律賓實驗這個,沒想到被海盜先占領了,慢慢來吧,日子還長,反正咱們不著急。”


    唐誌接下來去了南洋艦隊觀看他們訓練,唐誌的大舅哥崔綽、崔衡和山東世家弟子都在這裏,人都曬得又黑又瘦。唐誌不懂水軍,不好多做指點,隻是檢查甲板和船艙內的衛生情況、生活設施。唐誌特別交代要搞好海船和船員的衛生,預防傳染病的發生,特別是遠航在茫茫大海,人的活動範圍就這麽一點,如果誰發生了疾病,整個船隊可能都會傳染。勤搞衛生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讓船員忙碌起來,長期在大海上漂泊,麵對單一的海水,單一的麵孔,單一的生活,如果閑下來容易胡思亂想。


    遠航還要搞醃肉、鹹魚和餅幹,帶水的食物都容易發黴變質,還有就是因為沒有蔬菜,人體維生素的匱乏,長期在海上容易得壞血病,治療的特效藥當然是水果檸檬,如果能將蔬菜、水果脫水也不錯。大航海的艱辛不是常人能體會的,也許幾個月沒有任何新鮮的食物,儲存的餅幹已不是餅幹,而是爬滿蟲子、發出老鼠尿味的粉渣,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黃水,如果運氣不好還會碰上駭人聽聞的黑死病。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要操作兩三噸重的海軍加農炮和敵人奮力交火,能夠堅持到最後並全身而退的,一定是在海上磨礪多年的與大自然奮力抗爭的水手們。


    唐誌特別檢查了營地的食堂和宿舍,還有營區的菜地和養豬場,營地的夥食不錯,內務整齊幹淨,很明顯張璿把禦林軍的傳統帶過來了。唐誌問張璿還有什麽困難,張璿道:“就是泉州本地人文化都不高,底子也太差,搞文化培訓要花費不少時間。”


    對於這點唐誌也沒有辦法,“海軍是一門知識密集的軍種,需要高超的文化素質,我帶一批人過來把泉州高中辦起來。另外你要從全國各地招收戰士,比如廣州、浙江都可以,你專門招本地人,他們容易拉幫結派,對艦隊的未來建設不利。”


    張璿點點頭,創業艱難啊,以前凡事都有師父,不覺得有多困難,現在輪到自己白手起家,才發現千頭萬緒什麽事都得操心,真的很累。將來唐誌在泉州常駐,也終於讓他鬆了一口氣。


    為了便於管理,唐誌把軍銜製拿出來在南洋艦隊推廣。風帆時代,在西歐特別是英國皇家海軍,一艘風帆戰艦上的官兵等級製度是非常森嚴的。一艘戰艦最頂層的當然是艦長,他管理著船上一切,同時也對船上發生一切負責。艦長在他的戰艦上有著絕對權威。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質疑艦長權威,任何膽敢質疑艦長權威的人,無論他是軍官還是水手都會受到最嚴重的懲罰。


    在艦長下麵是一名副艦長、領航員、槍炮軍官,英國皇家海軍的軍艦上麵通常還有一批特殊的成員,其地位介於軍官和其他水手之間,這就是海軍生(見習軍官)。作為當時世界第一海軍來說,皇家海軍的成功與軍官培養製度分不開的。要想成為一名海軍軍官首先要當一名海軍實習生,一些成為海軍生的小孩子會離開學校父母和富裕的生活,隨著軍艦上跑到全世界去殺人放火。


    醫生在那軍艦上是一個特殊職位,因為有時候隨艦醫生並不是軍人而是海軍民間雇員身份。與在醫生在那時候是受人尊敬的職業一樣,他們在船上是有一定地位的,最起碼也是個士官長身份。


    軍官以下,就是各級士官長和士官,還有海軍陸戰隊隊長。陸戰隊除了在戰鬥中要用步槍和刺刀與敵人戰鬥外,那時候各國隨艦陸戰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自己水手嘩變。


    接下來就是船上“手藝人”——專業士官助手們,比如修補風帆的補帆工、木匠或者補給官的助手等。他們在待遇方麵雖然比水手強不了多少,但最大好處就是他們不用執勤,可以睡個安穩覺。而且某些職位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給自己一點點小便利,比如廚師,這是風帆戰列艦上麵普通水手最有油水的職位了。


    最後剩下的,就是軍艦上,也是整個皇家海軍最底層:人數最多的水手們了。他們的人數占了一艘戰艦的大部分,他們也是一艘戰艦能保持運轉的基石。他們通常分為甲板組和火炮組。


    甲板組顧名思義就是在甲板上幹活的人,在漫長航行中負責照顧船上那巨大風帆和無數密如蛛網的索具,在“接舷戰”時也要士兵那樣衝殺在前。他們的頭就是是水手長。火炮組就是在甲板下麵的炮艙裏操縱各型火炮的。戰列艦上麵的炮手在戰鬥的時候,通常由一名軍官指揮。小一些的軍艦,有的則有一名經驗豐富的資深士官擔任射擊指揮。但不打仗的時候,他們通常會分組在甲板上麵和艙內跟普通水手一樣幹活。


    雖然艦上軍官不必從水手做起,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艦長,要了解他軍艦上的每一個部位和工作程序,所以一般水手的技能還是都能掌握。這一套製度唐誌給張璿講解的非常清楚,同時把禦林軍的醫生也帶過來了。這些知識也是他泡網站的結果,在網絡時代,這些資料都非常豐富,一些風帆戰艦發燒友還在貼吧熱烈討論。近代和現代的震旦少了大航海和鐵甲重炮的曆史,這讓很多人引以為憾,隻有在網站上過過嘴癮。


    風帆戰艦交戰最重視組成編隊,而不是一窩蜂亂戰,最著名的就是占據上風口,排成一字縱隊,t字形進攻戰術,這就對於風帆戰艦的操縱技術提出很高的要求。現在沒有火炮,隻有弩弓,所以戰術需要哪些變動都要南洋艦隊重新摸索。


    唐誌要做的工作很多,除了開辦高級中學和技工學校,就是到機械廠和造船廠解決技術難題,帶出一批有技術的工人,建立嚴格的管理製度,節約成本。畢竟這是私人企業,唐誌和興業公司的所有家當都投在裏麵了,千萬不能出錯。


    唐誌還需要在泉州培養一批領航員,這些人都需要高中畢業,掌握天文知識,還要學會看六分儀,繪製海圖,計算經度和緯度。既然長期要在泉州居住,他也希望和工匠們一起把航海鍾搞出來,還有陀螺儀,雖然不可能像後世那樣精確,但是誤差盡量不要太大。說起來唐誌因為開辦學校,練兵花費了不少時間,自己的老本行機械製造差不多都沒用心,還好帶出一大批學生,他們都很聰明,開始搞發明創新了。


    唐誌接下來還要去廣州和河套轉轉,現在姐姐元珍和程咬金都在廣州,建設兵團也在這裏開展工作,大量的新科進士也安排進了這裏,唐誌考慮再辦一個政法學校,專門培養政工幹部。隨著唐誌出版的書籍和報刊越來越多,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模式,再也不是用釋道儒三家的理論去衡量世間萬物,這裏多了一個尺度,那就是民主科學,也就是後世文化運動倡導的德先生與賽先生。


    唐誌在泉州巡視的時候,寶琴和100多名文工團、瀟湘館人員在菲律賓馬尼拉灣的新手村,開始了海外異鄉的開荒生涯。他們是隨著100多艘滿載人員的帆船一起抵達的,沿途經過不少定居點補充水源和糧食,因為天氣炎熱和海上氣候等原因,有些人生病了,病重者都留在岸上,有些直接扔海裏,到達目的地的都奄奄一息,文工團和瀟湘館乘坐的船隻損失了20多人。


    海盜宋智把定居點建在馬尼拉灣的巴石河南岸,這裏是菲律賓少有的平原地區,盛產糧食、水果,宋智為準備這次移民的到來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廣州和膠州掠奪了很多糧食、農具,加上本地的水果,吃飯問題基本解決了。


    宋智把馬尼拉做了規劃,在自己和手下居住的港口規劃了一個小鎮,叫晉安鎮,新來的奴隸和俘虜圍著小鎮布置了幾十個村落,越往內陸越荒涼,先要放火燒山,開墾荒地,圍起柵欄,防止野獸和野人。因為張岩和隊友們因為在運輸過程中表現不錯,又有一幫人馬作幫底,所以也負責建了一個村,張岩做了村長,百戲團團長瑪納斯和得月樓掌櫃吳誌剛做了副村長,大家給自己的村莊取名叫唐家村。至於住房就要自己解決,不過四周樹木不少,天氣炎熱,根本不存在寒冷的問題,所以這個問題不大。


    最大的問題還是本地土著的襲擾,菲律賓島嶼眾多,不方便的交通自然造就了很多散落在各個島嶼的部落土著族群。菲律賓原生的土著沒有,都是從馬來群島遷徙過來的,極少是被海風吹過來的福建的漁民。當地人的建築和海南島的黎族差不多,用茅草鋪就的陡峭的屋頂,木頭作牆壁,地基都築得很高,這是因為地麵潮濕,而且毒蛇很多。


    與海南島黎族不同的是,菲律賓土著沒有掌握麻紡織和棉紡織技術,隻是用樹皮和茅草做裙子,臉上和身上紋上很多圖案,脖子上掛著貝殼、金子和動物的牙齒,能歌善舞,他們的武器就是用火燒過的尖銳的投槍和弓箭,這又和非洲土著差不多。


    和非洲部落一樣,這裏的土著發展出了比較高級的酋長,擁有幾百個族人,有最原始最豪華的宮殿。最原始是說這個宮殿也是草木結構,樣式和其他尖頂屋差不多,就是稍微大點;最豪華是說整個宮殿都是用檀香木建造的,也許當地人也發現檀香木很好聞,而且可以驅除蚊蟲。不過這支部落的酋長被宋智幹掉了,整個宮殿也被宋智完整繳獲,拆散之後重新建造了一座二層的小閣樓。


    瀟湘館的那些娘子軍遭了大罪,她們從來沒有幹過重活,現在卻要農婦一樣揮起鋤頭幹農活。這裏的椰子樹很多,椰子纖維用處很廣,可以做掃帚、毛刷、海上纜繩等等,這裏可以種麻織布,如果能從大唐引進桑樹、茶葉,天竺引進棉花,說不定還可以發展出絲綢、棉布等等商品生產行業。


    652年初,張岩組織大家刀耕火種,終於把100多頃畝土地開墾出來,種上水稻、熱帶水果、蔬菜和亞麻,亞麻是宋智從波斯引進的。亞麻是純天然纖維,由於其具有吸汗、透氣性良好和對人體無害等顯著特點,在熱帶地區穿這種衣服最舒服。油料主要是橄欖油,這裏的植物和野生動物太多,當地人不會種植,隻會采集和打獵,混個溫飽簡直太容易了。


    和大唐完全相反,這裏的糧食最不值錢,除了釀酒就沒有什麽大用,所以宋智要求大家交的糧食不多,但是麻布需要量大,還有就是是服兵役和勞役。兵役是在陸上驅逐土著,做海盜一般需要專業訓練;勞役是建城牆、修水渠,宋智在建設晉安鎮上花了不少心思。這裏真正值錢的是鐵器和銅器,從廣州城掠奪過來的市民都淪為奴隸,除少數會手藝的工匠之外,其他人都在種植園種甘蔗,或者在礦山采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閑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王子並收藏初唐閑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