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誌把蜀山的峨眉派改為青城山也不行,因為青城山在東晉時期曾經是天師道教主範長生的道場,而範長生之所以能成為蜀中天師道教主,是因為他幫助巴氐族李雄在成都立國,史稱“成漢”,這是東晉時期建立的第一個少數民族國家。至於金庸說郭襄在宋朝創立了峨眉派,那更是扯淡了。所以唐誌把《蜀山》的峨眉派改為巴山派,道場在巴山摩天嶺。除了修仙小說,洪荒和修真網文也可以出版幾本,加上《封神榜》,早一點把各路神仙都安排就位,當然西方聖教不會歸入洪荒一脈,算是域外傳承。
後世網文陰謀論盛行,把全世界的宗教都禍害了一遍,其中受害最深的莫過於佛教,佛教協會不吭聲,景教協會卻提出抗議,所以那些人不敢碰景教,而道教因為是本土宗教,被他們捧高到天上去了,稱為正麵人物,而佛教稱為反角,其實曆代造反的多是天師道或者打著道教的旗號。
大概是唐誌的身份特殊,襄陽府的辦事效率很快,第二天襄陽刺史吳成文來了,吳成文50多歲,精明強幹,這次竟然親自登門,姿態放的很低。案情審訊有了結果,事情很簡單,有陌生人給錢老板10貫錢讓他造謠,給錢的人不知所終,這就成為一件無頭案,吳刺史表示府衙將在整個襄州範圍內對造謠生事者予以嚴厲打擊,唐誌表示感謝,同時對吳刺史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表示讚賞。
謠言之事處理完畢,吳刺史和唐誌說起另外一件事,話語中透著客氣,“襄陽黎民受漢江之苦很久了。如果漢江上遊降雨,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溝、黃龍溝、黑龍溝等地的山洪暴發,整個襄陽城外一片汪洋。老夫在襄陽為官3年,本想在漢江兩岸修建堤壩,可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九郎號稱長安財神,有何教我?”
唐誌暗自腹誹,奶奶的,化緣來了,我說這老頭怎麽這麽熱情。遂道,“財神不敢當。漢江源遠流長,流域麵積大,如果降雨集中,危害不淺。襄陽兩岸修建堤壩,耗資巨大,僅僅靠襄陽本地財力很難負擔啊,何不問朝廷要錢呢?”
刺史歎一口氣,“朝廷現在也沒有錢啊,你那個束水衝沙治黃河之策,現在已經考察完成,完全可行,可是就是因為沒有錢,工程被耽擱了。再加上你在青海結古發起的戰役,加上廣州遭海盜掠劫,現在戶部的倉庫也是空空如也。修河堤的批文拿下來了,一文錢沒有。”
去年是多事之秋,廣州事件朝廷損失大筆銀子,現在唐朝的水軍還在海上和海盜爭鬥,想打通海外商路,又是消耗銀子的,難怪戶部現在一毛不拔。
唐誌思考片刻,斟酌道:“襄陽也不是沒有優勢,襄陽自古即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吳刺史何不把襄陽四通八達的水陸運輸搞好,過路稅也能收獲不少。吳刺史可以召集本地商戶成立一個物流公司,總理水陸交通和修築河堤事宜,河堤修好以後,可以建港口。同時可以興辦一些新興企業,比如水泥廠、磚瓦廠,機械加工廠,這些都是納稅大戶,這樣襄陽的財政可以有個大的增長……”
唐誌囉囉嗦嗦說了一大通,都是後世的老生常談,但是也引起了吳刺史的重視。襄陽曆來因地處七省通衢,舟車四達,商旅幅輳,屹然為楚北巨鎮,然而曆年的漢江洪水的侵害對襄陽兩岸的公館、商號帶來了巨大損失。早期社會生產力低下,可以想見,“堤”很多時候可能隻是原生態的土埂,偶爾有石砌,大概也隻是簡單堆放,一遇漢水暴漲,便被衝蕩殆盡,所以曆史上屢毀屢修,屢修屢毀,猶如春風野火,代代不絕。堤上的碼頭經常因為江洪的侵擾,而無法正常運轉,商貿往來逐漸減少,百姓的生活也無法進一步改善。
如果能在漢江兩岸修建修兩條水泥石堤,襄陽和樊城的商賈肯定萬分欣喜,漢水兩岸的碼頭才是商品運輸最實惠的地段。如果襄陽有了牢不可破的大堤,那麽船隻停泊、抗擊洪水都不再是空話,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啊!
如果如唐九郎所說,由襄陽府召集商人成立集船舶、碼頭、倉儲、物流、房產於一體的公司,由興業銀行擔保,發行股票和債券,募集5萬緡錢,資用於修建襄陽和樊城兩岸的河堤,而且沿著河堤修一條沿江大道,修建港口商鋪,那得賺多少錢啊!襄陽城的各大會館、商行、豪族、工廠、寺廟等等,肯定會慷慨解囊,踴躍購買。擁有物流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在襄陽有了一塊旱澇保收的水田啊!後代子孫不愁餓肚子了。
今天是來對了,吳刺史心道,站起身對唐誌長揖,“唐九郎天縱之才,請九郎來襄陽組建襄陽公司,老夫一定盡力配合。”
唐誌連忙迴禮道:“不敢擔。這件事情還要朝廷拿主意,由你們本地商戶出麵。這樣吧,你先給朝廷上一個奏折,同時讓商家組團去長安唐家鎮考察一番,看看機械廠、物流公司和銀行是如何運作的,如果需要興業銀行和興業公司投資,讓他們直接聯係洽談,如果他們自己能把事情談成,吳刺史也能坐享其成。”
吳刺史歡天喜地告辭出來,如果漢江堤壩能夠修好,出來造福當地,自己的政績也能出彩,還能爭取進步。
唐誌和刺史聊天的時候,慧君一直在廂房呆著,客棧是木板隔間,想不聽都不行,見唐誌進來,調笑道:“小李子,沒想到你還挺能忽悠人啊,這吳刺史被你忽悠得找不著北了,竟然想把興業公司引入襄陽,真不簡單。”
唐誌笑道,“不是我忽悠,是這吳老頭真想留下政績,襄陽要先走一步,肯定會成為一個商品集散中心,弄不好能取代武昌的地位。這就像當初改革開放初期,先動手就有先發優勢,一步先則步步先,當初浙江省對私人企業放得很寬,這才有後來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興旺,後來其他地方想學都學不來了。”
後世江蘇、浙江和廣東一帶放開私營企業的時候,其他地方都在卡著私營企業營業執照,唐誌聽他舅舅說過,當時江浙人在全國跑業務,一張發票隻要交一元錢的稅,發票可以隨便開,其他地方根本沒法比,結果浙江人賺全國的錢,最後賺全世界的錢,這是富則愈富,窮則愈窮。
現在興業公司也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棉布銷售對於地方經濟的衝擊很大,很多農婦因為麻布滯銷引發對興業公司不滿,有的城市開始要求府衙驅逐棉布的進入,這樣的事情會越演越烈。襄陽是東西南北貿易中心,這個地方拿下,為興業公司的商品打開了銷售渠道。
離開襄陽,唐誌乘船隨著漢江而下進入長江,過潯陽至馬鞍山鋼鐵廠,劉武勝在這裏任廠長。現在煤炭和鐵礦都找到了,現在正在建設煉鋼高爐和轉爐,還有機械廠都在上馬,預計年底能出產品,這個速度還是很快的。現在蒸汽機、軋機等一些大型機械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利潤豐厚,劉武勝早就垂涎三尺。雖然馬鞍山鋼鐵廠投資巨大,但是5年內就能迴本,現在馬鞍山鋼鐵廠已經進入興業公司揚州證券交易所,江東的那些大財主踴躍購買馬鞍山的股票和債券,資金充裕。
轉爐煉鋼成功,毛用和劉勝武的團隊平分了這筆錢,毛用現在是太原鋼鐵廠的廠長,算是熬出頭了。唐誌到港口和各個車間轉了一圈,對劉勝武說,“從港口到高爐車間,還有車間與車間之間都可以鋪設鋼軌,這樣提高勞動效率,也為將來搞火車積累技術。”
劉勝武一聽鐵軌,咋舌道:“那得用多少好鋼啊!現在造蒸汽機的鋼材都不夠,哪裏舍得用來鋪鐵軌?再說這老毛頭也不同意啊。”
“沒什麽不同意的,隻有把鋼廠的勞動效率提高了才能解決根本問題,毛老頭那邊我會給他去信,先把鐵軌建起來。還有就是農具,你們要優先生產出一批農具賣給莊戶人家,農業效率提高了,可以多打糧食,農民有了錢購買力,無形中可以消費我們的商品,這都是環環相扣的,你學了經濟學,眼界要放寬,不要老是盯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現在太原鋼鐵廠和機械廠代替莆田鹽場成為興業公司的利潤大戶,目前禦林軍和泉州造船廠全靠這些新興企業撐著。現在鋼材還是遠遠不夠,蒸汽機、軋機、碎石機、製磚機等等新式機械,還有冷鍛甲和陌刀、唐刀,需要的鋼材多去了,這還是在沒有火槍火炮和鐵甲艦的情況下,難怪後世的近代社會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就看你的鋼產量。
從馬鞍山乘船而下,到揚州和古麗匯合,三人一起乘海船至泉州,沒想到這時慧君有了身孕,在船上吐得天昏地暗,到泉州上岸才好了一些,此時已經是五月中旬。
唐誌臨時買了一個庭院,除了跟過來的丫鬟和老媽子,又買了四個老媽子專門伺候慧君。剛懷上容易小產,唐誌不得不小心。安頓好慧君,唐誌、古麗和張漩在康有義的陪同下巡查了泉州船廠和機械廠,船廠兼並了本地的一個海船製造廠,有一幫工匠,現在又招收了大批的學徒進來,職工達到3000多人。
造船廠的配套企業就有30多家,有附屬的木材幹燥廠、手工業工場等配套企業,加工帆篷、繩索、鐵鏈、鐵釘等零部件,還有木材、桐漆、麻類等的堆放倉庫,造船材料的驗收,以及船隻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製度。興業公司的造船廠專門生產風帆戰艦。目前就一個船塢,船塢上的那艘風帆戰艦已經搭好主體建築,現在準備吊裝桅杆。
廠長崔軒介紹這裏實行嚴格的技術等級評定管理製度,把工人分成不同的等級,鼓勵技術創新和技術發明。船廠還開辦了一個子弟學校,還創辦了一個技術學校,專門培養技術工人,這裏成為另一個技術密集的製造中心。
唐誌看著擺在船塢上的風帆戰艦的甲板上抬頭仰望,激動不已。這艘船高如城,底尖上挑,首昂尾翹,艦長60米,艦寬13米。可容納700戰士,60門火炮。船的艏艉設計較為狹窄,一般隻能安裝一兩門輕炮,主要的火炮一般裝在戰艦的兩側,通過兩舷開設的炮孔射擊。可惜現在沒有火炮給這艘戰艦裝備了,隻有床弩和蠍子弩,不過60架蠍子弩也夠嚇人的。
風帆戰艦全部複雜的機動都仰賴於頭頂迷宮般的“桅、桁、帆、索”,低矮的船體上豎立高高的桅杆、桅杆上懸掛橫跨兩舷、比船寬還寬的橫桁,帆桁上垂掛一麵麵帆,通過各種纜繩索具支撐桅杆、抵禦風力,同時控製桁與帆的偏轉運動,從而使得八麵來風。戰艦上林林總總好幾公裏長的粗細大小麻繩,這一整套桅桁帆索就是風帆戰艦的推進係統。
一艘戰列艦的典型標配,就是前、主、後三根桅杆外加一根首斜桁。主要的掛帆麵積都來自前桅杆、主桅杆兩根的貢獻。前、主這兩根桅杆是船的“推力”;而艦首前方的首斜桁和艦艉比較矮的後桅杆,主要作用是操縱戰艦轉向,依靠其上的帆作為“空氣舵”,隻能輔助推進。
前、主兩根桅杆都很高,都是從船的龍骨一直延伸到天際。前桅杆和主桅杆全都蹲座在龍骨上紅色的結實桅杆座裏,這樣才能讓風推動桅杆的巨大力量結結實實傳遞到船體上、拖著戰艦前進。首斜桁是插進船體裏的,後桅杆則立在最下層炮甲板上,有的也是立在龍骨上的。
後世網文陰謀論盛行,把全世界的宗教都禍害了一遍,其中受害最深的莫過於佛教,佛教協會不吭聲,景教協會卻提出抗議,所以那些人不敢碰景教,而道教因為是本土宗教,被他們捧高到天上去了,稱為正麵人物,而佛教稱為反角,其實曆代造反的多是天師道或者打著道教的旗號。
大概是唐誌的身份特殊,襄陽府的辦事效率很快,第二天襄陽刺史吳成文來了,吳成文50多歲,精明強幹,這次竟然親自登門,姿態放的很低。案情審訊有了結果,事情很簡單,有陌生人給錢老板10貫錢讓他造謠,給錢的人不知所終,這就成為一件無頭案,吳刺史表示府衙將在整個襄州範圍內對造謠生事者予以嚴厲打擊,唐誌表示感謝,同時對吳刺史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表示讚賞。
謠言之事處理完畢,吳刺史和唐誌說起另外一件事,話語中透著客氣,“襄陽黎民受漢江之苦很久了。如果漢江上遊降雨,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溝、黃龍溝、黑龍溝等地的山洪暴發,整個襄陽城外一片汪洋。老夫在襄陽為官3年,本想在漢江兩岸修建堤壩,可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九郎號稱長安財神,有何教我?”
唐誌暗自腹誹,奶奶的,化緣來了,我說這老頭怎麽這麽熱情。遂道,“財神不敢當。漢江源遠流長,流域麵積大,如果降雨集中,危害不淺。襄陽兩岸修建堤壩,耗資巨大,僅僅靠襄陽本地財力很難負擔啊,何不問朝廷要錢呢?”
刺史歎一口氣,“朝廷現在也沒有錢啊,你那個束水衝沙治黃河之策,現在已經考察完成,完全可行,可是就是因為沒有錢,工程被耽擱了。再加上你在青海結古發起的戰役,加上廣州遭海盜掠劫,現在戶部的倉庫也是空空如也。修河堤的批文拿下來了,一文錢沒有。”
去年是多事之秋,廣州事件朝廷損失大筆銀子,現在唐朝的水軍還在海上和海盜爭鬥,想打通海外商路,又是消耗銀子的,難怪戶部現在一毛不拔。
唐誌思考片刻,斟酌道:“襄陽也不是沒有優勢,襄陽自古即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吳刺史何不把襄陽四通八達的水陸運輸搞好,過路稅也能收獲不少。吳刺史可以召集本地商戶成立一個物流公司,總理水陸交通和修築河堤事宜,河堤修好以後,可以建港口。同時可以興辦一些新興企業,比如水泥廠、磚瓦廠,機械加工廠,這些都是納稅大戶,這樣襄陽的財政可以有個大的增長……”
唐誌囉囉嗦嗦說了一大通,都是後世的老生常談,但是也引起了吳刺史的重視。襄陽曆來因地處七省通衢,舟車四達,商旅幅輳,屹然為楚北巨鎮,然而曆年的漢江洪水的侵害對襄陽兩岸的公館、商號帶來了巨大損失。早期社會生產力低下,可以想見,“堤”很多時候可能隻是原生態的土埂,偶爾有石砌,大概也隻是簡單堆放,一遇漢水暴漲,便被衝蕩殆盡,所以曆史上屢毀屢修,屢修屢毀,猶如春風野火,代代不絕。堤上的碼頭經常因為江洪的侵擾,而無法正常運轉,商貿往來逐漸減少,百姓的生活也無法進一步改善。
如果能在漢江兩岸修建修兩條水泥石堤,襄陽和樊城的商賈肯定萬分欣喜,漢水兩岸的碼頭才是商品運輸最實惠的地段。如果襄陽有了牢不可破的大堤,那麽船隻停泊、抗擊洪水都不再是空話,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啊!
如果如唐九郎所說,由襄陽府召集商人成立集船舶、碼頭、倉儲、物流、房產於一體的公司,由興業銀行擔保,發行股票和債券,募集5萬緡錢,資用於修建襄陽和樊城兩岸的河堤,而且沿著河堤修一條沿江大道,修建港口商鋪,那得賺多少錢啊!襄陽城的各大會館、商行、豪族、工廠、寺廟等等,肯定會慷慨解囊,踴躍購買。擁有物流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在襄陽有了一塊旱澇保收的水田啊!後代子孫不愁餓肚子了。
今天是來對了,吳刺史心道,站起身對唐誌長揖,“唐九郎天縱之才,請九郎來襄陽組建襄陽公司,老夫一定盡力配合。”
唐誌連忙迴禮道:“不敢擔。這件事情還要朝廷拿主意,由你們本地商戶出麵。這樣吧,你先給朝廷上一個奏折,同時讓商家組團去長安唐家鎮考察一番,看看機械廠、物流公司和銀行是如何運作的,如果需要興業銀行和興業公司投資,讓他們直接聯係洽談,如果他們自己能把事情談成,吳刺史也能坐享其成。”
吳刺史歡天喜地告辭出來,如果漢江堤壩能夠修好,出來造福當地,自己的政績也能出彩,還能爭取進步。
唐誌和刺史聊天的時候,慧君一直在廂房呆著,客棧是木板隔間,想不聽都不行,見唐誌進來,調笑道:“小李子,沒想到你還挺能忽悠人啊,這吳刺史被你忽悠得找不著北了,竟然想把興業公司引入襄陽,真不簡單。”
唐誌笑道,“不是我忽悠,是這吳老頭真想留下政績,襄陽要先走一步,肯定會成為一個商品集散中心,弄不好能取代武昌的地位。這就像當初改革開放初期,先動手就有先發優勢,一步先則步步先,當初浙江省對私人企業放得很寬,這才有後來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興旺,後來其他地方想學都學不來了。”
後世江蘇、浙江和廣東一帶放開私營企業的時候,其他地方都在卡著私營企業營業執照,唐誌聽他舅舅說過,當時江浙人在全國跑業務,一張發票隻要交一元錢的稅,發票可以隨便開,其他地方根本沒法比,結果浙江人賺全國的錢,最後賺全世界的錢,這是富則愈富,窮則愈窮。
現在興業公司也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棉布銷售對於地方經濟的衝擊很大,很多農婦因為麻布滯銷引發對興業公司不滿,有的城市開始要求府衙驅逐棉布的進入,這樣的事情會越演越烈。襄陽是東西南北貿易中心,這個地方拿下,為興業公司的商品打開了銷售渠道。
離開襄陽,唐誌乘船隨著漢江而下進入長江,過潯陽至馬鞍山鋼鐵廠,劉武勝在這裏任廠長。現在煤炭和鐵礦都找到了,現在正在建設煉鋼高爐和轉爐,還有機械廠都在上馬,預計年底能出產品,這個速度還是很快的。現在蒸汽機、軋機等一些大型機械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利潤豐厚,劉武勝早就垂涎三尺。雖然馬鞍山鋼鐵廠投資巨大,但是5年內就能迴本,現在馬鞍山鋼鐵廠已經進入興業公司揚州證券交易所,江東的那些大財主踴躍購買馬鞍山的股票和債券,資金充裕。
轉爐煉鋼成功,毛用和劉勝武的團隊平分了這筆錢,毛用現在是太原鋼鐵廠的廠長,算是熬出頭了。唐誌到港口和各個車間轉了一圈,對劉勝武說,“從港口到高爐車間,還有車間與車間之間都可以鋪設鋼軌,這樣提高勞動效率,也為將來搞火車積累技術。”
劉勝武一聽鐵軌,咋舌道:“那得用多少好鋼啊!現在造蒸汽機的鋼材都不夠,哪裏舍得用來鋪鐵軌?再說這老毛頭也不同意啊。”
“沒什麽不同意的,隻有把鋼廠的勞動效率提高了才能解決根本問題,毛老頭那邊我會給他去信,先把鐵軌建起來。還有就是農具,你們要優先生產出一批農具賣給莊戶人家,農業效率提高了,可以多打糧食,農民有了錢購買力,無形中可以消費我們的商品,這都是環環相扣的,你學了經濟學,眼界要放寬,不要老是盯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現在太原鋼鐵廠和機械廠代替莆田鹽場成為興業公司的利潤大戶,目前禦林軍和泉州造船廠全靠這些新興企業撐著。現在鋼材還是遠遠不夠,蒸汽機、軋機、碎石機、製磚機等等新式機械,還有冷鍛甲和陌刀、唐刀,需要的鋼材多去了,這還是在沒有火槍火炮和鐵甲艦的情況下,難怪後世的近代社會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就看你的鋼產量。
從馬鞍山乘船而下,到揚州和古麗匯合,三人一起乘海船至泉州,沒想到這時慧君有了身孕,在船上吐得天昏地暗,到泉州上岸才好了一些,此時已經是五月中旬。
唐誌臨時買了一個庭院,除了跟過來的丫鬟和老媽子,又買了四個老媽子專門伺候慧君。剛懷上容易小產,唐誌不得不小心。安頓好慧君,唐誌、古麗和張漩在康有義的陪同下巡查了泉州船廠和機械廠,船廠兼並了本地的一個海船製造廠,有一幫工匠,現在又招收了大批的學徒進來,職工達到3000多人。
造船廠的配套企業就有30多家,有附屬的木材幹燥廠、手工業工場等配套企業,加工帆篷、繩索、鐵鏈、鐵釘等零部件,還有木材、桐漆、麻類等的堆放倉庫,造船材料的驗收,以及船隻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製度。興業公司的造船廠專門生產風帆戰艦。目前就一個船塢,船塢上的那艘風帆戰艦已經搭好主體建築,現在準備吊裝桅杆。
廠長崔軒介紹這裏實行嚴格的技術等級評定管理製度,把工人分成不同的等級,鼓勵技術創新和技術發明。船廠還開辦了一個子弟學校,還創辦了一個技術學校,專門培養技術工人,這裏成為另一個技術密集的製造中心。
唐誌看著擺在船塢上的風帆戰艦的甲板上抬頭仰望,激動不已。這艘船高如城,底尖上挑,首昂尾翹,艦長60米,艦寬13米。可容納700戰士,60門火炮。船的艏艉設計較為狹窄,一般隻能安裝一兩門輕炮,主要的火炮一般裝在戰艦的兩側,通過兩舷開設的炮孔射擊。可惜現在沒有火炮給這艘戰艦裝備了,隻有床弩和蠍子弩,不過60架蠍子弩也夠嚇人的。
風帆戰艦全部複雜的機動都仰賴於頭頂迷宮般的“桅、桁、帆、索”,低矮的船體上豎立高高的桅杆、桅杆上懸掛橫跨兩舷、比船寬還寬的橫桁,帆桁上垂掛一麵麵帆,通過各種纜繩索具支撐桅杆、抵禦風力,同時控製桁與帆的偏轉運動,從而使得八麵來風。戰艦上林林總總好幾公裏長的粗細大小麻繩,這一整套桅桁帆索就是風帆戰艦的推進係統。
一艘戰列艦的典型標配,就是前、主、後三根桅杆外加一根首斜桁。主要的掛帆麵積都來自前桅杆、主桅杆兩根的貢獻。前、主這兩根桅杆是船的“推力”;而艦首前方的首斜桁和艦艉比較矮的後桅杆,主要作用是操縱戰艦轉向,依靠其上的帆作為“空氣舵”,隻能輔助推進。
前、主兩根桅杆都很高,都是從船的龍骨一直延伸到天際。前桅杆和主桅杆全都蹲座在龍骨上紅色的結實桅杆座裏,這樣才能讓風推動桅杆的巨大力量結結實實傳遞到船體上、拖著戰艦前進。首斜桁是插進船體裏的,後桅杆則立在最下層炮甲板上,有的也是立在龍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