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善識知道明天唐誌要編練護衛軍,迴頭和族長商量,準備派30名家族子弟參加,唐家的遠房親戚知道唐誌有出息了,把家族的弟子都往這邊送。古代為什麽這麽看重出仕?因為一人有出息了,可以給家族的弟子一條上升的路子。不過唐誌還是比較看重自己的幾個徒弟,家裏人能有幾個出息的還很難說。當然,唐家護衛隊的那些人因為沒有第一時間追隨唐誌,現在腸子都悔青了。人生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錯過了就沒有了。因為明年要開學,還有搞訓練營,很多世家前來拜訪,唐誌一個也不見,全是老爹負責接待。元珍知道弟弟被人行刺,急急忙忙趕過來,看到唐誌沒事才放心。
因為明年要練兵,計劃又要改變,唐誌準備讓家裏把所有的土地都用來種棉花,姐姐家裏就讓她自己考慮了,現在高家莊和唐家莊差不多,做豆腐、養豬、養雞鴨、進城盤火炕,大家都發財了,其他周圍的村莊也差不多,唐誌在這裏辦學堂辦訓練班,需要的蔬菜、肉食大增,周圍村莊都有樣學樣養起了豬,做起了豆芽豆腐。特別在冬季,基本上都是鹹菜,有豆芽、豆腐作調劑,可以說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唐家莊的養殖業蓬勃發展,帶動了周圍的村莊養豬、養雞、養鴨,堆肥、蚯蚓、地龍,這些先進的養殖技術讓唐家莊的肉食供應上了一個大台階,同時唐誌教給他們香腸、板鴨、烤鴨、皮蛋等一些年貨製作方法,極大地豐富了長安節日市場,同時遠銷洛陽、揚州。同時泉州的鹹魚、海帶、紫菜、海腸子等一些海貨也開始進入長安,進入尋常百姓的飯桌。可惜沒有辣椒,要不然唐誌準備把老幹媽弄出來。
冬天來了,得月樓又搞出火鍋這個新奇的玩意兒,現在唐家莊的炒鍋已經建立起了品牌,現在唐家莊的菜刀、剪刀、斧子、鋤頭等一些生活用品和勞動工具,全部都打上“九郎”的招牌,九郎出產,必屬精品。
因為泉州劃歸興業公司,這裏的糖廠將來全部轉移到泉州,騰出的位置都改造成機械公司。買來的奴隸全部都將轉變為平民,隻要他們把自己贖迴來,同時康有義聽從唐誌的勸告,買來大量的女奴給他們配對,讓他們成家立業,工作之餘還教他們唱歌,這樣人心安定,生產效率也提高很多。
明年開辦學校,唐誌準備搞一個班按照正常教學進度來,招收的都是附近莊園的孩子。親不親,故鄉人,唐誌開辦學校,沒道理把自己家鄉的孩子撇在一邊,那些工人的子弟一樣可以進學堂,有些幼兒還可以進幼稚園。
刺殺事件破案的進展不大,首先是高陽公主被禁足了,這樣讓唐誌鬆了一口氣,就怕這個瘋婆子沒完沒了。其次就是在街上謀殺唐誌的家夥都是長安的地痞,他們受雇於人,但是雇主不知道是誰。那個刺客掉進水渠一直沒有消息,丟棄在屋頂的弩弓被找到,沒有編號,做工精細,肯定是私自打造的。這件事件就成了一個無頭案。
劉旭找到唐誌,現在他的家屬已經在長安落戶,他本來也想過幾天清淨的日子,沒想到一紙公文把他發配到興業公司,作農墾事業部部長,主持河套地區的水利開發。河套啊!那個苦寒之地,挖水渠,沒有十年別想迴來,劉旭的心裏比黃連還苦。
唐誌也沒想到還有這一變故,隻考慮到開始,沒想到結尾,隻有讓他節哀順變了。不過朝廷也給他配齊了領導班子,他也不是孤軍作戰,還有準備遷徙的軍民。過了年他就要過去考察,先要把整個後套摸清楚,第一批準備安置1萬人,要盡快找到屯田的營地。
唐誌也隻有跟他說一些修渠的訣竅,比如下雨的時候要觀察水流方向,順著水流修渠是絕對準確的;水渠邊要植樹造林,柳樹是最好的;要造農田的防護林,河套地區的風很大,土壤容易被風吹走導致沙化;不要破壞山坡的植被,不要過度發展畜牧業,那些綿羊和山羊最好圈養……
另外唐誌準備給他設計一台水平儀,這樣測量高度更加準確,給他造了一具羅盤,讓他測量方位。還有就是在後套開辦水泥廠,這樣修水壩的時候事半功倍,看樣子要盡快把蒸汽機和碎石機搞出來,要不然很多事情都事倍功半。
劉旭治理河套也不一定是壞事,如果這件事情幹成了,那劉旭可以名垂千古,載入史冊。塞上江南啊,對於扞衛西北邊陲可謂舉足輕重。而且引黃河灌溉,旱澇保收,將來河北關中大旱,這裏還可以接濟安頓災民。
樊軍的事情也處理好了,唐誌讓李積的孫子李思順拿著英國公的名刺,找到錄事參軍吳參軍,昧了人家的錢還把人送進牢獄,這件事怎麽說?兩個方案:第一,把800匹娟吐出來,再補償1000貫錢,這事就算私了;第二,你若不承認,兵部馬上派人到安西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你和你的一家老小全部流放到安西,你就準備進先鋒營吧。
吳參軍看到英國公的名刺立馬慫了,別說這件事情屬實,就是不屬實,人家拿著英國公的名刺到安西都護府走一趟,沒有的事情也會有的,安西府充軍的人難道都是罪有應得?於是東借西湊,把這筆錢交了。至於他以後怎麽還債,唐誌不關心。
現在唐誌開始考慮青藏高原的攻略。青藏高原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地之一和中華文明的發詳地之一,在華夏文明史上流傳的伏羲、炎帝、黃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嶽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
青藏高原從地形上可分為藏北高原、藏南穀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峽穀區等6個部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曆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采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
西藏流傳著一些古老的傳說,與現代科學的結論不謀而合。藏文史籍中稱,遠古的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藏族曆史文學名著《賢者喜宴》就說:“上部阿裏三圍形如湖泊,中部衛藏四如狀似溝渠,下部多康三崗如同田地,所有這些地區都淹沒在大海中。”
古代的藏族先民不知從何得知,他們生活的大地原來是海洋,而且這種說法還一直流傳了下來。那海洋又因何變成陸地了呢?古代藏民無法解釋。
青藏高原幅員遼闊、山高路險,尤其是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藏文化。劃分的依據就是藏地的地形特征和自然條件。以方言區的不同,可以劃分為衛藏、康巴和青海三域。
藏北高原的阿裏地區在西藏的最西部,除了位置偏遠,阿裏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區域,人稱“世界屋脊的屋脊”。當地的諺語說道“這裏的土地如此荒蕪,通往它的門徑如此之高,隻有最親密的朋友和最深刻的敵人,才會前來探望我們。”無人區的可可西裏的藏羚羊就在這裏。
然而,就是這樣一片荒蕪之地卻擁有極致的風光,並且孕育出了神秘的古代文明——古象雄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象雄王朝和苯教。象雄王朝隻不過是阿裏地區一個部落聯盟,先於吐蕃王朝存在,後來吐蕃王朝統一藏地,把象雄王朝滅了。
但是國內很多磚家這樣描述象雄王朝:“古象雄王朝曾統一了號稱十八萬戶部落的十八國,建立起了威震中亞的古象雄王國。象雄王朝鼎盛之時,曾具有極強的軍事力量,人口眾多,疆域遼闊。象雄王國穆氏王子辛饒彌沃佛陀創建了完整的九乘教法和教義,就是古象雄佛法。”
國內磚家又在這裏造神了。象雄帝國威震中亞?怎麽史書上沒有記載?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為什麽沒有象雄帝國的影子。還有什麽“辛饒彌沃佛陀”,那是什麽玩意兒?佛法不是釋迦佛證悟後才傳出來的嗎?而且佛經說了,一個世界隻有一個佛陀出來傳法,怎麽會多出一個,而且是在釋迦佛之前,佛經也沒有授記?真相其實很簡單,就像震旦的道士們編造《老子化佛經》,把佛陀說成是老子的化身一樣,苯教的信徒們把辛饒彌沃說成是釋迦佛的老師。
唐朝時的青藏高原有一個原始宗教——苯教,是西藏本土最早出現的一種宗教,其早期信仰是薩滿式的原始信仰,提倡萬物有靈,與漢地的巫覡無異,此苯波教即如今為世人所知的黑教。巫覡在一般原始社會中地位最高,因此在西藏亦不例外,他們在藏地的影響力更高,能主宰一族人所有人的命運。在密宗沒有傳播到藏地以前,苯波的勢力傳播、擴展、以及滲透到藏地各階層。
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藏地的鬼神多且兇狠,所以苯教裏麵有一些降服和誅殺的法術,能驅鬼降魔,也能為害一方,為藏民所敬仰和恐懼。
鬆讚幹布讚普迎取了兩位信奉佛教的公主,即尼泊爾赤尊公主以及唐朝文成公主之後,深受她們的信仰影響,進而接受了佛教。自此以後,佛教與西藏結下不解的因緣,也與苯波結下了曆經千年的仇鬥。
藏文史籍中有不少關於藏王鬆讚幹布修建十二鎮魔寺以鎮壓女魔四肢關節的記載。關於西藏地形是魔女仰臥之形的傳說,可以遠溯到公元7世紀文成公主進藏的時代。
據說這是文成公主用八卦推算出來的:“於是由(文成)公主擺開卦具,運用八卦進行推算,推算結果是,拉薩這個地方並不具足八種吉祥之相,而且有八種或五種地煞。原來雪域吐蕃這個地方,形如一個仰臥的女子。”
經過文成公主進一步勘查,得知拉薩平地臥塘湖為女魔心血匯集之處,在瑪布日山(即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甲波日山(在布達拉紅山西南,孤峰聳出,俗稱藥王山)、帕瑪日山(在甲波日之西北,較低,俗稱魔盤山)三山之地為女魔心竅脈絡。為了鎮住魔女,故而決定在布達拉紅山上修建王宮,鎮住女魔心骨。
鬆讚幹布的另一位妻子尼泊爾赤尊公主根據文成公主的推算,以山羊馱土,填平臥塘湖,並在其上修建了大昭寺,供奉神像,鎮住女魔心骨。為了進一步鎮住這個仰臥的魔女,先在吐蕃王朝的四大重鎮衛藏四茹分別修建四大鎮寺。
因為明年要練兵,計劃又要改變,唐誌準備讓家裏把所有的土地都用來種棉花,姐姐家裏就讓她自己考慮了,現在高家莊和唐家莊差不多,做豆腐、養豬、養雞鴨、進城盤火炕,大家都發財了,其他周圍的村莊也差不多,唐誌在這裏辦學堂辦訓練班,需要的蔬菜、肉食大增,周圍村莊都有樣學樣養起了豬,做起了豆芽豆腐。特別在冬季,基本上都是鹹菜,有豆芽、豆腐作調劑,可以說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唐家莊的養殖業蓬勃發展,帶動了周圍的村莊養豬、養雞、養鴨,堆肥、蚯蚓、地龍,這些先進的養殖技術讓唐家莊的肉食供應上了一個大台階,同時唐誌教給他們香腸、板鴨、烤鴨、皮蛋等一些年貨製作方法,極大地豐富了長安節日市場,同時遠銷洛陽、揚州。同時泉州的鹹魚、海帶、紫菜、海腸子等一些海貨也開始進入長安,進入尋常百姓的飯桌。可惜沒有辣椒,要不然唐誌準備把老幹媽弄出來。
冬天來了,得月樓又搞出火鍋這個新奇的玩意兒,現在唐家莊的炒鍋已經建立起了品牌,現在唐家莊的菜刀、剪刀、斧子、鋤頭等一些生活用品和勞動工具,全部都打上“九郎”的招牌,九郎出產,必屬精品。
因為泉州劃歸興業公司,這裏的糖廠將來全部轉移到泉州,騰出的位置都改造成機械公司。買來的奴隸全部都將轉變為平民,隻要他們把自己贖迴來,同時康有義聽從唐誌的勸告,買來大量的女奴給他們配對,讓他們成家立業,工作之餘還教他們唱歌,這樣人心安定,生產效率也提高很多。
明年開辦學校,唐誌準備搞一個班按照正常教學進度來,招收的都是附近莊園的孩子。親不親,故鄉人,唐誌開辦學校,沒道理把自己家鄉的孩子撇在一邊,那些工人的子弟一樣可以進學堂,有些幼兒還可以進幼稚園。
刺殺事件破案的進展不大,首先是高陽公主被禁足了,這樣讓唐誌鬆了一口氣,就怕這個瘋婆子沒完沒了。其次就是在街上謀殺唐誌的家夥都是長安的地痞,他們受雇於人,但是雇主不知道是誰。那個刺客掉進水渠一直沒有消息,丟棄在屋頂的弩弓被找到,沒有編號,做工精細,肯定是私自打造的。這件事件就成了一個無頭案。
劉旭找到唐誌,現在他的家屬已經在長安落戶,他本來也想過幾天清淨的日子,沒想到一紙公文把他發配到興業公司,作農墾事業部部長,主持河套地區的水利開發。河套啊!那個苦寒之地,挖水渠,沒有十年別想迴來,劉旭的心裏比黃連還苦。
唐誌也沒想到還有這一變故,隻考慮到開始,沒想到結尾,隻有讓他節哀順變了。不過朝廷也給他配齊了領導班子,他也不是孤軍作戰,還有準備遷徙的軍民。過了年他就要過去考察,先要把整個後套摸清楚,第一批準備安置1萬人,要盡快找到屯田的營地。
唐誌也隻有跟他說一些修渠的訣竅,比如下雨的時候要觀察水流方向,順著水流修渠是絕對準確的;水渠邊要植樹造林,柳樹是最好的;要造農田的防護林,河套地區的風很大,土壤容易被風吹走導致沙化;不要破壞山坡的植被,不要過度發展畜牧業,那些綿羊和山羊最好圈養……
另外唐誌準備給他設計一台水平儀,這樣測量高度更加準確,給他造了一具羅盤,讓他測量方位。還有就是在後套開辦水泥廠,這樣修水壩的時候事半功倍,看樣子要盡快把蒸汽機和碎石機搞出來,要不然很多事情都事倍功半。
劉旭治理河套也不一定是壞事,如果這件事情幹成了,那劉旭可以名垂千古,載入史冊。塞上江南啊,對於扞衛西北邊陲可謂舉足輕重。而且引黃河灌溉,旱澇保收,將來河北關中大旱,這裏還可以接濟安頓災民。
樊軍的事情也處理好了,唐誌讓李積的孫子李思順拿著英國公的名刺,找到錄事參軍吳參軍,昧了人家的錢還把人送進牢獄,這件事怎麽說?兩個方案:第一,把800匹娟吐出來,再補償1000貫錢,這事就算私了;第二,你若不承認,兵部馬上派人到安西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你和你的一家老小全部流放到安西,你就準備進先鋒營吧。
吳參軍看到英國公的名刺立馬慫了,別說這件事情屬實,就是不屬實,人家拿著英國公的名刺到安西都護府走一趟,沒有的事情也會有的,安西府充軍的人難道都是罪有應得?於是東借西湊,把這筆錢交了。至於他以後怎麽還債,唐誌不關心。
現在唐誌開始考慮青藏高原的攻略。青藏高原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地之一和中華文明的發詳地之一,在華夏文明史上流傳的伏羲、炎帝、黃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嶽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
青藏高原從地形上可分為藏北高原、藏南穀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峽穀區等6個部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曆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采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
西藏流傳著一些古老的傳說,與現代科學的結論不謀而合。藏文史籍中稱,遠古的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藏族曆史文學名著《賢者喜宴》就說:“上部阿裏三圍形如湖泊,中部衛藏四如狀似溝渠,下部多康三崗如同田地,所有這些地區都淹沒在大海中。”
古代的藏族先民不知從何得知,他們生活的大地原來是海洋,而且這種說法還一直流傳了下來。那海洋又因何變成陸地了呢?古代藏民無法解釋。
青藏高原幅員遼闊、山高路險,尤其是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藏文化。劃分的依據就是藏地的地形特征和自然條件。以方言區的不同,可以劃分為衛藏、康巴和青海三域。
藏北高原的阿裏地區在西藏的最西部,除了位置偏遠,阿裏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區域,人稱“世界屋脊的屋脊”。當地的諺語說道“這裏的土地如此荒蕪,通往它的門徑如此之高,隻有最親密的朋友和最深刻的敵人,才會前來探望我們。”無人區的可可西裏的藏羚羊就在這裏。
然而,就是這樣一片荒蕪之地卻擁有極致的風光,並且孕育出了神秘的古代文明——古象雄文明,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象雄王朝和苯教。象雄王朝隻不過是阿裏地區一個部落聯盟,先於吐蕃王朝存在,後來吐蕃王朝統一藏地,把象雄王朝滅了。
但是國內很多磚家這樣描述象雄王朝:“古象雄王朝曾統一了號稱十八萬戶部落的十八國,建立起了威震中亞的古象雄王國。象雄王朝鼎盛之時,曾具有極強的軍事力量,人口眾多,疆域遼闊。象雄王國穆氏王子辛饒彌沃佛陀創建了完整的九乘教法和教義,就是古象雄佛法。”
國內磚家又在這裏造神了。象雄帝國威震中亞?怎麽史書上沒有記載?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為什麽沒有象雄帝國的影子。還有什麽“辛饒彌沃佛陀”,那是什麽玩意兒?佛法不是釋迦佛證悟後才傳出來的嗎?而且佛經說了,一個世界隻有一個佛陀出來傳法,怎麽會多出一個,而且是在釋迦佛之前,佛經也沒有授記?真相其實很簡單,就像震旦的道士們編造《老子化佛經》,把佛陀說成是老子的化身一樣,苯教的信徒們把辛饒彌沃說成是釋迦佛的老師。
唐朝時的青藏高原有一個原始宗教——苯教,是西藏本土最早出現的一種宗教,其早期信仰是薩滿式的原始信仰,提倡萬物有靈,與漢地的巫覡無異,此苯波教即如今為世人所知的黑教。巫覡在一般原始社會中地位最高,因此在西藏亦不例外,他們在藏地的影響力更高,能主宰一族人所有人的命運。在密宗沒有傳播到藏地以前,苯波的勢力傳播、擴展、以及滲透到藏地各階層。
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藏地的鬼神多且兇狠,所以苯教裏麵有一些降服和誅殺的法術,能驅鬼降魔,也能為害一方,為藏民所敬仰和恐懼。
鬆讚幹布讚普迎取了兩位信奉佛教的公主,即尼泊爾赤尊公主以及唐朝文成公主之後,深受她們的信仰影響,進而接受了佛教。自此以後,佛教與西藏結下不解的因緣,也與苯波結下了曆經千年的仇鬥。
藏文史籍中有不少關於藏王鬆讚幹布修建十二鎮魔寺以鎮壓女魔四肢關節的記載。關於西藏地形是魔女仰臥之形的傳說,可以遠溯到公元7世紀文成公主進藏的時代。
據說這是文成公主用八卦推算出來的:“於是由(文成)公主擺開卦具,運用八卦進行推算,推算結果是,拉薩這個地方並不具足八種吉祥之相,而且有八種或五種地煞。原來雪域吐蕃這個地方,形如一個仰臥的女子。”
經過文成公主進一步勘查,得知拉薩平地臥塘湖為女魔心血匯集之處,在瑪布日山(即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甲波日山(在布達拉紅山西南,孤峰聳出,俗稱藥王山)、帕瑪日山(在甲波日之西北,較低,俗稱魔盤山)三山之地為女魔心竅脈絡。為了鎮住魔女,故而決定在布達拉紅山上修建王宮,鎮住女魔心骨。
鬆讚幹布的另一位妻子尼泊爾赤尊公主根據文成公主的推算,以山羊馱土,填平臥塘湖,並在其上修建了大昭寺,供奉神像,鎮住女魔心骨。為了進一步鎮住這個仰臥的魔女,先在吐蕃王朝的四大重鎮衛藏四茹分別修建四大鎮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