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誌會的唐詩宋詞不多,上次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但是會的流行歌曲不少,特別是鄧麗君的歌。在亞洲,鄧麗君的歌可謂曆久彌新,甜美的笑容,明媚的氣質,優雅的聲線,舞台上的鄧麗君光芒四射。八十年代初,德高望重的磚家們在西山召開會議,專門展開對鄧麗君歌曲的討論與批判,他們認為,鄧麗君的一些歌曲內容比較灰暗、頹廢,屬於“靡靡之音”、“****”。鄧麗君的歌曲裏麵確實有這方麵的元素,大概是繼承了宋詞的一些風格,要知道給鄧麗君填詞的作者很多具有非常深厚的古代文學修養,他們都是從大陸移民彎彎的,古典文化沒有中斷。而鄧麗君的離世,標誌著一個優雅的時代的結束,取而代之的是狂躁、叛逆和浮誇。
夜上海歌舞廳裏麵的那種昏暗、曖昧、迷醉的氣氛給唐誌留下深刻印象,燈紅酒綠,醉生夢死,混濁的空氣中彌漫著香粉和酒的味道,男女在燈光迷離的音樂裏翩翩起舞。這種別具一格的風情相信在大唐應該有一席之地。
唐誌掏出一疊稿子,裏麵全部是鄧麗君唱的歌曲:《甜蜜蜜》、《夜來香》、《往事隻能迴味》……要多經典有多經典,要多少有多少。讓瀟湘館的姑娘們穿著旗袍,燙著波浪形的頭發,纖纖細腰,曼妙多姿,相擁起舞,這是天上人間啊!哪個男人能抵擋這個誘惑?
“咱們還是老辦法,邀請一些民間領袖來這裏,讓他們開開眼界,也給我們多做宣傳。另外我會讓一些老板過來捧場,應該很快就能火起來。後麵咱們再搞一個的室內大遊泳池,貼上瓷磚,姑娘們穿著遊泳衣,在水中像美人魚一樣遊動,比什麽都賞心悅目,肯定很受歡迎。”
四娘和吳老麵麵相覷,瓷磚、遊泳衣、這是嘛?不過池子倒是知道,夏天還可以,冬天不冷嗎?
“到時候我搞一個大鍋爐來燒熱水,冬天也沒問題,不過今年肯定不行,趕不上了。瓷磚我已經讓人開始燒了,應該很快就會出貨。周圍有哪家準備出讓的,你們盡管盤下來,越多越好。”
唐誌想搞瓷磚是因為他想在華陰縣和唐家莊各修一座別墅,裏麵有花園、遊泳池、秋千、網球場……唐誌就是個窮屌絲,以前在電影上看到上海大佬的公館和香港富豪的別墅,羨慕不已,總想著自己也來一套,算是了卻前世的心願。可惜沒有溫泉,要不然就和驪山皇家別墅差不多了。遊泳池子也不用漢白玉,一個是太貴,第二是顯得老土,貼上瓷磚最好。
康有義答應給唐誌修建一座羅馬風格的石頭建築,算是這四個姑娘的嫁妝。古希臘羅馬的石頭建築可以說是西方建築的典範和祖宗,他們的石頭神廟可以說獨樹一幟,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處於地震帶卻屹立2000年不倒,在後世地震摧毀了現代建築也沒有摧毀神廟,這裏自然有希臘人的秘密。
建築神廟的大理石塊之間沒有灰漿,它們之間有一些插槽,裏麵是一些鐵夾,構成神廟柱子的鼓狀柱子之間有很多木製契形物和釘栓,這些金屬和木狀品在地震中可以保護神廟。古希臘人把插槽挖得大一些,在插槽和鐵夾之間灌滿鉛,鉛使鐵夾和空氣之間隔絕,鐵夾不容易生鏽,鉛在地震防護時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鉛的材質較軟,易於彎折,使得大理石在地震時可以活動,而鐵夾可以使牆壁防止倒塌。
保護石柱的設計更加精妙,構成石柱的鼓狀大理石之間有一些木製部件,被稱為榫眼和原木銷,這些木製部件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地震會使鼓狀柱段不成直線,最終倒塌,但是榫卯結構阻止了這種情況發生。榫卯結構在鼓柱段之間,像柔軟的木製關節,部件特殊的形狀使得石柱在地震中搖晃,但始終讓鼓狀柱段保持成一條直線,不會倒塌。
無獨有偶,北京故宮已經走過六百年風雨滄桑,其間有過數次強地震,但沒有任何建築因地震倒塌。鬥栱,是震旦古建築的重要構件,可以在受力後有個活動空間。在地震中,它就起到了減震器的作用。故宮大殿的大柱“不生根”,底部有柱礎,但並不固定在地下。當強震來襲,柱子會搖擺,同時會移位。這就避免了“寧折不動”的現象。故宮的建築在地震中“牆倒屋不塌”,也就是這些建築都是榫卯結構。不過故宮是木製建築,所以不怕地震怕火。
既然是石頭建築,當然耗費巨大,而且時間很長,需要耐心等待。因為星月教和拂菻的戰爭,昭武九國就有不少拂菻的石匠滯留,現在康有義正在招聘他們,相信很快就會來到長安。將來還有銀行、公司總部、劇院、鍾樓,這些標誌性建築都準備用石頭建築,需要的石匠非常多。
自從唐誌給他出主意,讓他網羅東羅馬的鐵匠、銀匠、石匠和波斯的地毯編織工,他開始留意這方麵的生意。其他不說,波斯的地毯是特別有名的,剛好和唐誌的河套戰略相配套,前途一片光明。特別是唐誌準備開辦的銀行,準備搞一個羅馬風格的石頭建築,四根大柱子、拱形玻璃窗、黑色大理石櫃台,莊重威嚴,別具一格,讓人印象深刻。
唐誌不怕地盤大,地盤越大可以展開的業務就越多,撲克牌、麻將館、桌球館……可以玩的東西多著呢。麻將現在已經讓珠寶店開示生產,象牙的,要多精貴有多精貴,當然也有竹子的,雅俗共賞。不過唐誌不敢搞博彩業,大唐對賭博禁得很嚴,發現賭者杖一百,並沒收家籍浮財。若是設賭抽頭漁利者,律定“計贓準盜論”。而如在京城設賭被抓獲處以極刑,民間設賭抓獲則處以充軍。
“現在那些樂器搞得怎麽樣了?”
過了這麽些日子,雅音居的樂器不知道搞出多少。其他不說,搞舞廳這個薩克斯可不能少,要不然就沒那個味道了。
“很多都做出樣品來了,隻是音還是不準,需要再修改,大多數都要年後才行,大概二月份就可以全部搞好,這算快的了。”吳老迴答道。
確實很快,樂器的大概形狀造好之後,還需要調音,這是最麻煩的,還好張先生的技術夠力。
“新樂器出來之後讓她們盡快掌握,這是吃飯的家什,早點把歌舞廳辦起來……”
唐誌和兩人談了很久,主要是《絲綢之路》的排演,因為涉及的人很多,舞台造型、演員造型、服裝都要開始準備,寶琴是主角,她的任務最重,唐誌準備專門給她輔導一陣子。
“東家,還有件事情想問問你,麗娟姑娘想要自贖,你看怎麽辦?”
麗娟?都快忘了,“按規矩來吧,好合好散。”
中秋節這麽一鬧,瀟湘館的姑娘是大大出名,很多地方都請她們去教習,身價也上了幾個台階。年後的《絲綢之路》也需要她們出演,看樣子幾年內不愁沒有出路了。
最後顧四娘提起正月十五上元節掛花燈之事。京城平時實行宵禁,夜裏是不允許行人喧嘩和騎馬奔馳的,隻有正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可以盡情載歌載舞,歡度良宵佳節。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以觀燈為主,又叫燈節,上元之夜以長安城裏最為精彩,各種彩燈爭奇鬥豔,觀燈的人們傾城而出,前唿後擁,人聲鼎沸,場麵熱烈。
到了上元節各家各戶照例是要掛燈的,瀟湘館也不例外,今年賺了大錢,顧四娘特地定製了一個琉璃宮燈準備掛在門前,這是這個對聯或者燈謎不知道選什麽為好。長安有一個風俗,如果燈謎被猜中或者對聯被對上,掛燈謎的人家要敲鑼打鼓歡送。這樣就形成一種攀比,看誰家的燈能掛到最後。如果門前宮燈一直沒有拿走,這家必定名聲大作,響徹長安。
求人不如求己,顧四娘首先想到唐九郎,所以請他代擬兩個。要說燈謎對聯,後世簡直泛濫成災,但是很多都是劍走偏鋒,有的對聯專門是偏旁部首的,讓人絞盡腦汁,要說絕對的對聯當然是沒有,因為世界上的事情一陽就有一陰,有上聯就有下聯,沒有對不上的,隻是我們沒有想到而已。
有人把唐朝李賀詩中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作為上聯,下聯很難對,據說宋朝一個叫石延年的對出下聯“月如無恨月常圓。”要不把這一句放上去?除了瀟湘館,還有其他商鋪都要,要好好考慮一下。看來自己也要做一些宮燈湊熱鬧,放在得店鋪上,就做跑馬燈,現在初唐跑馬燈還沒有出來,要等到宋朝才開始盛行。
唐誌把“天若有情天亦老”抄寫出來交給顧四娘,便告辭迴家。這時寶琴早已把自己的包裹收拾好了,由侍女阿蘭背著,瀟湘館的姑娘們都在門口等著唐誌,鶯鶯燕燕地圍成一圈,各個雍容華貴,看樣子都混得可以。她們要唐誌作詩,還有《絲綢之路》的排演,她們都想扮演其中的角色,唐誌招架不住,隻好答應下來。
出了大門,寶琴和阿蘭上了馬車,唐誌把康武介紹給張漩,三人一起騎馬向城外走去,準備今天趕迴莊園。巧雲和張洪還有其他事情,所以留在長安。
此時太陽有點偏西,街市行人卻一點也沒有少,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還有奇裝異服的域外商人。
唐誌幾人跟著人流慢慢向前走去,迎麵走來一個騎馬的貴公子,後麵跟著四個壯仆,公子左顧右盼,似乎沒有注意前邊,突然馬頭一歪,直接撞向唐誌的馬匹,公子尖叫一聲倒下,摔在地上口吐白沫。
“撞死人了!撞死人了!”四個壯仆大喊起來,將唐誌團團圍住,四周行人都圍將過來。
唐誌有點奇怪,這人怎麽這麽不經摔?眾目睽睽之下隻好下馬,低頭查看公子的傷勢。突然他感覺一股銳利的殺氣刺向腰間,身體下意識像蛇一樣彎曲扭轉讓開殺氣方向,隻見一把黑色牛角刀從身體旁刺出來。唐誌身體一個迴擺,將握刀之手甩在一邊。
這是形意十二形中的蛇形,練至極處,能盡蛇之性能,迴身停式,身形宛如蛇盤一團;開步走趟,身形委曲彎轉,又如蛇之撥草蜿蜒而行。
“小心!”康武的提醒剛剛傳到唐誌耳邊。
此時躺在地上的公子雙腿縮於身前,猛力一蹬襲向唐誌的小腹,其他三人也抽出腰刀殺向唐誌,唐誌一個旱地拔蔥跳出包圍,身在半空時,瞥見街邊酒樓的窗戶上一個黑衣人拿著一把弩弓對準自己,箭頭散發懾人心魄的寒光。
倏!弩箭朝唐誌急速射來。
唐誌汗毛炸開,似乎能聽見弩箭穿破空氣的嘯聲,時間在這一刻忽然變得緩慢而遲滯,唐誌全身真氣鼓動,淩空一個鷂子翻身堪堪避過嗚咽疾馳的弩箭,三角箭頭的棱角劃破他的衣服,釘在對麵商鋪的窗戶上,唐誌則重重地摔在地上。
黑衣人一擊不中沒有戀戰,馬上從窗口消失。唐誌卻知道這個家夥極度危險,不能讓他溜了。他抽出寶劍一躍而起,兩腳點在壯仆的頭上,借力撲向酒樓的窗戶。唐誌也是藝高人膽大,不怕對方伏擊,下腳兩點把兩人廢了,剩下的三個人唐誌相信康武和張漩能夠對付。
黑衣人果然沒有留下,而是從另一邊窗戶逃走,酒樓的食客還沒反應過來,卻見窗戶裏又衝進一人,腳在酒桌上一點,燕子掠水般劃過酒樓,從窗戶一躍而出。
“哇!這是高人!”眾人都擠到窗口,卻見兩道人影一黑一白在屋頂騰空跳躍,迅若閃電,向遠處奔去。
眾人納悶了,光天化日之下誰敢在長安城鬧騰,不怕金吾衛的逮了去?大夥正瞅著呢,忽然被一股大力甩在一邊,一個藍影衝了出去,追趕前麵兩人。
夜上海歌舞廳裏麵的那種昏暗、曖昧、迷醉的氣氛給唐誌留下深刻印象,燈紅酒綠,醉生夢死,混濁的空氣中彌漫著香粉和酒的味道,男女在燈光迷離的音樂裏翩翩起舞。這種別具一格的風情相信在大唐應該有一席之地。
唐誌掏出一疊稿子,裏麵全部是鄧麗君唱的歌曲:《甜蜜蜜》、《夜來香》、《往事隻能迴味》……要多經典有多經典,要多少有多少。讓瀟湘館的姑娘們穿著旗袍,燙著波浪形的頭發,纖纖細腰,曼妙多姿,相擁起舞,這是天上人間啊!哪個男人能抵擋這個誘惑?
“咱們還是老辦法,邀請一些民間領袖來這裏,讓他們開開眼界,也給我們多做宣傳。另外我會讓一些老板過來捧場,應該很快就能火起來。後麵咱們再搞一個的室內大遊泳池,貼上瓷磚,姑娘們穿著遊泳衣,在水中像美人魚一樣遊動,比什麽都賞心悅目,肯定很受歡迎。”
四娘和吳老麵麵相覷,瓷磚、遊泳衣、這是嘛?不過池子倒是知道,夏天還可以,冬天不冷嗎?
“到時候我搞一個大鍋爐來燒熱水,冬天也沒問題,不過今年肯定不行,趕不上了。瓷磚我已經讓人開始燒了,應該很快就會出貨。周圍有哪家準備出讓的,你們盡管盤下來,越多越好。”
唐誌想搞瓷磚是因為他想在華陰縣和唐家莊各修一座別墅,裏麵有花園、遊泳池、秋千、網球場……唐誌就是個窮屌絲,以前在電影上看到上海大佬的公館和香港富豪的別墅,羨慕不已,總想著自己也來一套,算是了卻前世的心願。可惜沒有溫泉,要不然就和驪山皇家別墅差不多了。遊泳池子也不用漢白玉,一個是太貴,第二是顯得老土,貼上瓷磚最好。
康有義答應給唐誌修建一座羅馬風格的石頭建築,算是這四個姑娘的嫁妝。古希臘羅馬的石頭建築可以說是西方建築的典範和祖宗,他們的石頭神廟可以說獨樹一幟,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處於地震帶卻屹立2000年不倒,在後世地震摧毀了現代建築也沒有摧毀神廟,這裏自然有希臘人的秘密。
建築神廟的大理石塊之間沒有灰漿,它們之間有一些插槽,裏麵是一些鐵夾,構成神廟柱子的鼓狀柱子之間有很多木製契形物和釘栓,這些金屬和木狀品在地震中可以保護神廟。古希臘人把插槽挖得大一些,在插槽和鐵夾之間灌滿鉛,鉛使鐵夾和空氣之間隔絕,鐵夾不容易生鏽,鉛在地震防護時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鉛的材質較軟,易於彎折,使得大理石在地震時可以活動,而鐵夾可以使牆壁防止倒塌。
保護石柱的設計更加精妙,構成石柱的鼓狀大理石之間有一些木製部件,被稱為榫眼和原木銷,這些木製部件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地震會使鼓狀柱段不成直線,最終倒塌,但是榫卯結構阻止了這種情況發生。榫卯結構在鼓柱段之間,像柔軟的木製關節,部件特殊的形狀使得石柱在地震中搖晃,但始終讓鼓狀柱段保持成一條直線,不會倒塌。
無獨有偶,北京故宮已經走過六百年風雨滄桑,其間有過數次強地震,但沒有任何建築因地震倒塌。鬥栱,是震旦古建築的重要構件,可以在受力後有個活動空間。在地震中,它就起到了減震器的作用。故宮大殿的大柱“不生根”,底部有柱礎,但並不固定在地下。當強震來襲,柱子會搖擺,同時會移位。這就避免了“寧折不動”的現象。故宮的建築在地震中“牆倒屋不塌”,也就是這些建築都是榫卯結構。不過故宮是木製建築,所以不怕地震怕火。
既然是石頭建築,當然耗費巨大,而且時間很長,需要耐心等待。因為星月教和拂菻的戰爭,昭武九國就有不少拂菻的石匠滯留,現在康有義正在招聘他們,相信很快就會來到長安。將來還有銀行、公司總部、劇院、鍾樓,這些標誌性建築都準備用石頭建築,需要的石匠非常多。
自從唐誌給他出主意,讓他網羅東羅馬的鐵匠、銀匠、石匠和波斯的地毯編織工,他開始留意這方麵的生意。其他不說,波斯的地毯是特別有名的,剛好和唐誌的河套戰略相配套,前途一片光明。特別是唐誌準備開辦的銀行,準備搞一個羅馬風格的石頭建築,四根大柱子、拱形玻璃窗、黑色大理石櫃台,莊重威嚴,別具一格,讓人印象深刻。
唐誌不怕地盤大,地盤越大可以展開的業務就越多,撲克牌、麻將館、桌球館……可以玩的東西多著呢。麻將現在已經讓珠寶店開示生產,象牙的,要多精貴有多精貴,當然也有竹子的,雅俗共賞。不過唐誌不敢搞博彩業,大唐對賭博禁得很嚴,發現賭者杖一百,並沒收家籍浮財。若是設賭抽頭漁利者,律定“計贓準盜論”。而如在京城設賭被抓獲處以極刑,民間設賭抓獲則處以充軍。
“現在那些樂器搞得怎麽樣了?”
過了這麽些日子,雅音居的樂器不知道搞出多少。其他不說,搞舞廳這個薩克斯可不能少,要不然就沒那個味道了。
“很多都做出樣品來了,隻是音還是不準,需要再修改,大多數都要年後才行,大概二月份就可以全部搞好,這算快的了。”吳老迴答道。
確實很快,樂器的大概形狀造好之後,還需要調音,這是最麻煩的,還好張先生的技術夠力。
“新樂器出來之後讓她們盡快掌握,這是吃飯的家什,早點把歌舞廳辦起來……”
唐誌和兩人談了很久,主要是《絲綢之路》的排演,因為涉及的人很多,舞台造型、演員造型、服裝都要開始準備,寶琴是主角,她的任務最重,唐誌準備專門給她輔導一陣子。
“東家,還有件事情想問問你,麗娟姑娘想要自贖,你看怎麽辦?”
麗娟?都快忘了,“按規矩來吧,好合好散。”
中秋節這麽一鬧,瀟湘館的姑娘是大大出名,很多地方都請她們去教習,身價也上了幾個台階。年後的《絲綢之路》也需要她們出演,看樣子幾年內不愁沒有出路了。
最後顧四娘提起正月十五上元節掛花燈之事。京城平時實行宵禁,夜裏是不允許行人喧嘩和騎馬奔馳的,隻有正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可以盡情載歌載舞,歡度良宵佳節。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以觀燈為主,又叫燈節,上元之夜以長安城裏最為精彩,各種彩燈爭奇鬥豔,觀燈的人們傾城而出,前唿後擁,人聲鼎沸,場麵熱烈。
到了上元節各家各戶照例是要掛燈的,瀟湘館也不例外,今年賺了大錢,顧四娘特地定製了一個琉璃宮燈準備掛在門前,這是這個對聯或者燈謎不知道選什麽為好。長安有一個風俗,如果燈謎被猜中或者對聯被對上,掛燈謎的人家要敲鑼打鼓歡送。這樣就形成一種攀比,看誰家的燈能掛到最後。如果門前宮燈一直沒有拿走,這家必定名聲大作,響徹長安。
求人不如求己,顧四娘首先想到唐九郎,所以請他代擬兩個。要說燈謎對聯,後世簡直泛濫成災,但是很多都是劍走偏鋒,有的對聯專門是偏旁部首的,讓人絞盡腦汁,要說絕對的對聯當然是沒有,因為世界上的事情一陽就有一陰,有上聯就有下聯,沒有對不上的,隻是我們沒有想到而已。
有人把唐朝李賀詩中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作為上聯,下聯很難對,據說宋朝一個叫石延年的對出下聯“月如無恨月常圓。”要不把這一句放上去?除了瀟湘館,還有其他商鋪都要,要好好考慮一下。看來自己也要做一些宮燈湊熱鬧,放在得店鋪上,就做跑馬燈,現在初唐跑馬燈還沒有出來,要等到宋朝才開始盛行。
唐誌把“天若有情天亦老”抄寫出來交給顧四娘,便告辭迴家。這時寶琴早已把自己的包裹收拾好了,由侍女阿蘭背著,瀟湘館的姑娘們都在門口等著唐誌,鶯鶯燕燕地圍成一圈,各個雍容華貴,看樣子都混得可以。她們要唐誌作詩,還有《絲綢之路》的排演,她們都想扮演其中的角色,唐誌招架不住,隻好答應下來。
出了大門,寶琴和阿蘭上了馬車,唐誌把康武介紹給張漩,三人一起騎馬向城外走去,準備今天趕迴莊園。巧雲和張洪還有其他事情,所以留在長安。
此時太陽有點偏西,街市行人卻一點也沒有少,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還有奇裝異服的域外商人。
唐誌幾人跟著人流慢慢向前走去,迎麵走來一個騎馬的貴公子,後麵跟著四個壯仆,公子左顧右盼,似乎沒有注意前邊,突然馬頭一歪,直接撞向唐誌的馬匹,公子尖叫一聲倒下,摔在地上口吐白沫。
“撞死人了!撞死人了!”四個壯仆大喊起來,將唐誌團團圍住,四周行人都圍將過來。
唐誌有點奇怪,這人怎麽這麽不經摔?眾目睽睽之下隻好下馬,低頭查看公子的傷勢。突然他感覺一股銳利的殺氣刺向腰間,身體下意識像蛇一樣彎曲扭轉讓開殺氣方向,隻見一把黑色牛角刀從身體旁刺出來。唐誌身體一個迴擺,將握刀之手甩在一邊。
這是形意十二形中的蛇形,練至極處,能盡蛇之性能,迴身停式,身形宛如蛇盤一團;開步走趟,身形委曲彎轉,又如蛇之撥草蜿蜒而行。
“小心!”康武的提醒剛剛傳到唐誌耳邊。
此時躺在地上的公子雙腿縮於身前,猛力一蹬襲向唐誌的小腹,其他三人也抽出腰刀殺向唐誌,唐誌一個旱地拔蔥跳出包圍,身在半空時,瞥見街邊酒樓的窗戶上一個黑衣人拿著一把弩弓對準自己,箭頭散發懾人心魄的寒光。
倏!弩箭朝唐誌急速射來。
唐誌汗毛炸開,似乎能聽見弩箭穿破空氣的嘯聲,時間在這一刻忽然變得緩慢而遲滯,唐誌全身真氣鼓動,淩空一個鷂子翻身堪堪避過嗚咽疾馳的弩箭,三角箭頭的棱角劃破他的衣服,釘在對麵商鋪的窗戶上,唐誌則重重地摔在地上。
黑衣人一擊不中沒有戀戰,馬上從窗口消失。唐誌卻知道這個家夥極度危險,不能讓他溜了。他抽出寶劍一躍而起,兩腳點在壯仆的頭上,借力撲向酒樓的窗戶。唐誌也是藝高人膽大,不怕對方伏擊,下腳兩點把兩人廢了,剩下的三個人唐誌相信康武和張漩能夠對付。
黑衣人果然沒有留下,而是從另一邊窗戶逃走,酒樓的食客還沒反應過來,卻見窗戶裏又衝進一人,腳在酒桌上一點,燕子掠水般劃過酒樓,從窗戶一躍而出。
“哇!這是高人!”眾人都擠到窗口,卻見兩道人影一黑一白在屋頂騰空跳躍,迅若閃電,向遠處奔去。
眾人納悶了,光天化日之下誰敢在長安城鬧騰,不怕金吾衛的逮了去?大夥正瞅著呢,忽然被一股大力甩在一邊,一個藍影衝了出去,追趕前麵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