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巧雲把桌子收拾幹淨,大家都幽怨地瞅著唐誌,讓唐誌一陣惡寒。這倒不是唐誌比他們都聰明,而是病急亂投醫,現在隻有唐誌這一根救命稻草了。和他一樣,大家的錢都是抵押來的、或者是借來的,要還不起大夥都得完蛋。唐誌也沒有好主意,問道:“你們說說這長安城有多少家青樓,不說平康坊,就說咱們西市,有幾家青樓,他們最拿手的是什麽,靠什麽吸引顧客?我們要賺錢,有什麽拿手的絕活?”


    呃,大家麵麵相覷,西市的青樓倒是不少,具體怎麽樣還真沒有想過,大家不都是一樣經營嗎?一個大廳,中間一個空地,幾十張幾案,上麵姑娘跳舞唱歌,下麵姑娘陪客人吃喝玩樂,高興了進裏麵住一宿,有錢的帶出外麵爽去。大家都不管事,整座瀟湘館都是顧四娘在打理。


    “你們什麽都不知道就敢盤下瀟湘館?”唐誌怒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基本的市場調查都沒有做,就敢投資下去,這是做生意,又不是敢死隊。


    嗯?大家都用怪異的眼光瞅著他。


    呃,是了,我也是敢死隊的,咱大哥別說二哥,都是一路貨。


    “這樣吧,你們都先迴去,我到西市上轉轉,做做市場調查,有了主意我會通知大家,也就兩三天的事。也別著急,辦法總比困難多,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大家互相看看,也隻有等結果了,死馬當活馬醫,也隻有指望唐九郎能力挽狂瀾,起死迴生,救大夥兒於水深火熱之中。


    “九郎,咱就指望您了。”眾人都拱手拜托唐誌,告辭出去。尉遲循儼臨走前哭喪著臉道:“九郎,你可得想辦法,我這錢是從我阿娘那裏借貸來的,要還不起我娘會拆了我的骨頭。”


    尉遲循儼虎背熊腰,大臉盤、高顴骨、細眼,這張臉長得跟他爺爺一個德行。他老娘也和公主們一起暗地裏放高利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是個狠角色。他這400貫錢就是從她老娘這裏借的,要還不上,他老娘可能不會廢了他,隻是幾年之後的零花錢沒有了,那可真是悲慘世界。


    唐誌拍拍他寬厚的肩膀,“放心,沒事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好好睡一覺,醒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每天的空氣都是甜美的。”唐誌不知不覺用上了前世的傳銷技巧,先把他哄住。


    尉遲十郎有點懵逼,點點頭,垂頭喪氣告辭出去。


    唐誌目送他們走遠,轉身迴屋,卻見巧雲和來福站在門前,擔心地看著自己。唐誌現在麵臨的困境他們都知道,如果這次生意失敗了,郎君將一無所有,今後有苦日子過了,連帶著大家都跟著受罪。


    “沮喪個臉幹啥?”唐誌擺出川普演講的經典姿勢,雙手在身前作蘭花指,似乎捏著一根絲線,“沒事,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你們也不用操心。”


    “郎君,要不咱們把莊園的學堂停下來吧?”巧雲給唐誌管賬,家裏的開銷都很清楚。豫章公主身前在莊園裏開義學,請了二個供奉教大家識字、算術,周圍很多孩子都在那裏上學,還有一些是孤兒,據說這是為長孫皇後修德。唐誌酒樓商鋪很大一份收入都投進了這個學堂。其他不說,筆墨紙硯這些東西都是學堂提供的,花費不少。


    唉,唐誌歎了口氣,這具身體的前任幹的好事,把我這繼任給坑苦了。


    “不用停,一切照舊,不差這一兩個錢。來福,你叫張浩過來,我們一起到西市走走。”


    唐誌的小院開了一道小門通小巷,連接大街,不用走正門,來往非常方便,所以他的那群小夥伴都喜歡上他這院子,這裏也就成為他們聚會的窩點。


    長安城東西、南北交錯的二十五條大街,將全城分為兩市一百零八坊。其中以朱雀大街為界將城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隸屬萬年縣,本應有五十五坊,因城東南角曲江風景區占去兩坊之地,故實領五十三坊;西部屬於長安縣,有一市五十五坊。


    唐誌三人騎著馬走在街上,大清早進城的商隊和駝隊早已融進萬家大小商鋪。除了東、西兩個集中的大市外,長安坊裏中也有許多小店鋪、小商販、手工業作坊和旅店。市民們買大件的、數量多的,或外來的物品,要去東、西市選購。而一般的日常用品和食品,便可以在街巷中就近購買了。


    延壽坊有金銀珠寶店,宜陽坊有給絲綢染花的彩纈鋪,豐邑坊有供應各種喪葬用品的店鋪,永昌坊有茶肆,昌樂坊產梨花蜜,輔興坊有胡麻餅店,平康坊有薑果攤,長興紡有畢羅店,倒也是百業紛陳。其中許多西域姑娘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不時有少年光顧。李白《少年行》就有“五陵少年金市東,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詩句。


    還有許多走街串巷的小商販絡繹不絕。賣油的、賣餅的、賣魚的、賣菜的、賣柴的、賣雜貨的,樣樣都有。這時候大唐的疏菜和魚都是生吃,日本的生魚片就是從大唐傳過去的。


    到了西市,雖然現在東西兩市還沒有開,但是店裏的夥計早已忙碌開來,幫運貨物,打掃衛生,把門窗和櫃台打掃得幹幹淨淨。


    午時,西市開市的鼓聲響過,店家都把門板卸下,開門做生意。來福把馬匹安置好,唐誌帶著兩人在市場商鋪轉悠。西市距離唐長安絲綢之路的起點開遠門較近,周圍坊裏居住有不少外商,這裏成為一個國際性的貿易市場。這裏有來自各國各地區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亞與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們多僑居於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裏。這些外國的客商以帶來的香料、珠寶、藥物,再從中國買迴絲織品和瓷器等等商品。


    西市中有許多外國商人開設的店鋪,波斯邸、珠寶店、貨棧、酒肆等。陶瓷行、布行、鐵器行、酒行……種類齊全,應有盡有,這裏像後世的批發市場。


    西市中央五個胡漢藝人站在一匹雙峰駱駝上彈奏樂器,載歌載舞,這是驚心動魄的雜技節目。唐代的百戲在民間很活躍,主要是通過絲綢之路從西域傳過來的,它不僅僅有音樂,民間歌舞、雜樂、雜技、幻術、武術和雜戲等都匯集其中。有橦木、盤杯、跳劍、吞劍、緣竿、獼猴緣竿、弄碗珠等等。這些表演其實和後世的雜技馬戲項目幾乎一樣。


    民間百戲由於內容豐富多彩,表演驚險刺激,觀賞性強,所以在唐朝的朝野內外都深受歡迎。在長安城熱鬧的商業區東市和西市就有專門的百戲班子,他們除自主演出外,人們還可以花錢雇演。


    唐誌看著大胡子的中亞人、大眼睛的胡姬和琳琅滿目的充滿異域風情的商品,心裏有點小興奮,這就是大唐盛世啊,中國古代最興盛的時期。大唐之後,漢族人再也不能重現昔日的雄風了。


    每個酒肆的大門旁邊都有一個大酒壇子,壇子邊上是一個窈窕的胡姬搔首弄姿,“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這有點像後世的車模,隻不過香車換成了酒壇子。綢緞衣帽肆、珠寶首飾行、胭脂花粉鋪、騾馬行、刀槍庫、鞍轡店、墳典書肆、鐵鋤陶碗、櫃坊……應有盡有。


    唐誌看到有興趣的店鋪都會進去看看,主要是為了找到一種感覺,融入大唐的日常生活去。除了酒樓。唐誌手上還有一個珠寶行,一個胭脂花粉鋪、一個米店。大唐的書都是雕版印刷,價格昂貴,現在想搞活字印刷都會虧死,除非把近代機床搞出來。


    大唐的酒主要是清酒和綠酒,度數都不高,最烈的酒也就30度封頂。綠蟻新醅酒;金樽清酒鬥十千……說的都是這種酒,更似黃酒,都是用糧食釀造的。綠酒渾濁,過濾之後就是清酒,現在蒸餾技術還沒有出現,正是可以利用這個賺大錢。不過用酒釀蒸餾太貴了,用稻穀、小麥、高粱發酵可以直接釀製高度酒,隻是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製作花露水也來不及了,夏天很快就會過去,製造香水需要花卉提煉植物精油,還要安排花卉種植基地的事情,這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不過可以把一些樣品試製出來,這裏有藥材店,花卉店,讓巧雲找到產地大量采購,能生產多少盡量生產。


    唐誌找到了石墨、矽石、臘石,再加上黏土,就能製成煉鋼用的坩堝。石墨坩堝具有良好的熱導性和耐高溫性,在高溫使用過程中,熱膨脹係數小,對急熱、急冷具有一定抗應變性能,對酸、堿性溶液的抗腐蝕性較強,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中國古代冶金很少用坩堝煉鐵,多數用陶製的坩堝煉金、銀,大規模用坩堝煉鋼是在明朝的時候,技術也是從西方傳過來的。


    西市還有做肥皂的生堿,還有煉鋼需要的一些礦石,可以說要什麽有什麽。這裏還有鐵匠鋪,打造鐮刀、鋤頭什麽的,至於說刀劍,則需要在官方的專賣店才能買到,是不允許私下打製的。特別是唐刀,那更是保密,每把唐刀都編了號,產品的流向都有記錄。


    唐誌買了三頂帷帽,把他們的臉遮住,神神秘秘的。帷帽高頂寬簷,在帽簷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麵紗,和後世閩南的惠安道女頭上的笠帽十分相似。古代女人是不能拋頭露麵的,特別是貴族女子,露臉被看作丟份的事。但是她們想出門逛街怎麽辦?就用帷帽遮住臉。


    張浩和來福很奇怪,今天不是去調查青樓嗎,怎麽到處亂轉?而且這帷帽是女人戴的,現在剛剛興起,整這玩意兒幹啥,準備男扮女裝還是打劫?


    唐誌也不跟你他們解釋,吩咐他們不要說話,帶著兩人進了一家鐵匠鋪,尖著嗓子跟打鐵的師傅定製了二個銅質蒸餾器,說好樣式尺寸,第二天來取。因為時間太緊,本來可以讓莊園裏的鐵匠打造的,隻是來往太費時間,而且唐誌比較懷疑他們的手藝。


    出了鐵匠鋪,走到偏僻處把帽子摘下,囑咐來福明天喬裝過來取貨,不要讓人認出來了。來福一頭霧水,隻有點頭。三人繼續逛街。這裏賣雜貨、家具的不少,唐誌進了一個買木材的堆場,四周瞅瞅,終於發現目標——白蠟杆。


    形意拳三大絕技之一就是大杆子,其實太極、八卦也都有大杆子的練習方法。中國古代由宋朝逐漸開始興起白蠟木做的槍,到明朝的時候成為軍隊最主要裝備。明末土家族名將秦良玉帶的兵就因為使用一水的白蠟杆長槍,而被人稱作白杆兵。白蠟杆通體潔白如玉、堅而不硬、柔而不折,杆身可彎曲到180度不劈裂,柔韌性強,自身纖維密度稠,有較強的自然拉力,在幹燥的地方不劈裂,在潮濕的地方不變形,其彈性、韌性是其它木質不可比擬的。


    唐誌來到白蠟樹幹前,仔細挑選起來。合格的白蠟杆必須沉重密實,表麵發青,沒有一點疤節,筆直如切,槍頭不比槍把細多少。發力一抖,杆身直震,杆頭振幅雖不大,但持久。


    後世的杆子,生長太快,裏麵的纖維少,存不住能量,一受力杆頭就彎,擺幾下又停了。真正的大槍杆要是按實戰軍器的要求來種植,必須從白蠟樹苗隻有一米高時就開始修剪,不允許長任何側枝,隻能保留樹頂的很少的幾片葉子,為的是限製其生長速度,並使樹幹筆直。


    當軍器用的杆子不可種在山上任其亂長,要時時關照著,萬不能長蟲,一受蟲害就留下疤了,還不能種得太密,如果光照不好,就會長彎。一片向陽地,種上一百根,十幾年關心下來,能成得了三十根就不錯了,這麽辛苦是要值那麽大的價錢。


    所以別看眼前這一大堆木頭,合格的很少。唐誌教張浩、來福挑選要領,張浩興奮起來,練習形意槍的,太好了。三人在堆場上亂翻,管事的不高興了,“咱們這裏賣木頭是一堆一堆賣的,沒見你們這樣的,都給我停下!”


    唐誌趕緊賠笑,“咱們不是搗亂,是真的需要,要不這麽著,一貫錢三十根,另外我再給您送一百酒錢,如何?”


    好不容易把管事擺平了,挑出30多根,唐誌付了錢,吩咐管事把木頭送到府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閑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蓮花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蓮花王子並收藏初唐閑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