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1月17號,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漢城正式的被誌願軍接管了。韓城這邊趕緊坐著卡車到了漢城,他手裏可拿著啟功先生寫好的到此一遊,馬上就要塗在總統府的門前。同時還借了幾個記者,一大卷的膠片,記錄下清晰的影像時刻到時候用來鞭屍。


    朝鮮的總統府就是古建築改的,古香古色的,這樣一個好地方不留點紀念怎麽可以呢?韓國政府撤退的太匆忙了,有些文件可能都沒有拿走,韓城也不管那些文件有用沒用,在總統府門口找了一麵牆,可以在遠處很直觀的看到。隻要韓國人敢拆,那自然是看不見了。不過沒有關係,韓城還準備了好多地方呢,漢城那麽多名勝古跡怎麽也得找兩個不是,這可是啟功先生的字兒,用在這地方實在是有點兒可惜了。


    “看清楚這麵牆了嗎?給我好好的弄弄,把那麵兒弄穿了,到時候咱們直接拿洋灰給填上去,這樣就不用咱們去搞什麽油漆了。”


    韓城拿著這兒遞給工兵,工兵是石匠出身,鑿牆跟鑿石頭都是一迴事兒。反正不僅牆上要有,地麵上也要給他做出一個,反正現在美國人一時半會兒打不過來,那叫可勁兒的在文物上亂寫亂畫了。


    “好嘞,您瞧好吧。”


    工兵準備妥當之後,韓城拿著字兒就走啦,因為他要在城門樓子上也要寫上。這些字兒還不能讓他們看的太清,除非是他們用航空拍攝拍出來,不然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城門上也有到此一遊四個字兒,下麵是落款中國人民誌願軍。


    惡心人嘛,自然要貫徹到底,師長們也都派人過來了,等候的韓城的調遣。在韓國總統府的局麵大牆上都要寫上到此一遊,不然的話他們記憶不深刻,真當中國人好欺負。


    “來記者同誌,拍一下電影吧。”


    對於輿論宣傳,韓城一般都是作為最後一手的,這東西二十年內拿不出來。但是照片可以拿出來,電影就等到韓國人什麽時候不要臉了,咱們就公開大規模上映一次,給國人民看看咱們到底在哪些地方寫了到此一遊,讓他們自己到地方找。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這裏是美麗的韓國首都漢城,誌願軍於1951年1月17日占領了這裏。現在,我帶大家參觀一下總統府的內部景色,來看看啊,這裏有一個花壇裏麵的花都是名貴物種啊!我都叫不上什麽名字。那邊那個建築就是韓國總統的辦公地,那邊兒還沒清理出來,一會兒我再去。”


    “來看看這麵牆,這麵牆是總統府的大門兒,這是我們手下的工兵,正在往上麵寫到此一遊。以後我們來參觀的都可以看一下這個大門兒,有字兒的肯定是古建築,什麽時候大家看的時候沒有啦,這就是新蓋的。”


    韓城熱情的給大家介紹各個建築的景色,介紹完之後工兵就上去鑿牆了,至於城市的景色根本不用拍,因為占領不了多長時間就要撤退了,看多了沒什麽用,反正他們也不認,隻有到此一遊他們才認。


    “我估計咱們還能占著半個多月時間,找人刻一塊兒碑吧。”


    “也行,刻簡單一點兒,別刻了太複雜。到時候合影留個念,證明咱們爺們兒沒有白來一趟。”


    幾個團長雞嘴鴨一嘴的出了一個主意,然後一窩蜂的都跑了,估計是去找石頭了。合影留念這個事兒韓城已經跟上麵報備過了,所以說沒等一會兒,幾個師長坐著車都來了。


    “這就是總統府啊!跟南京的總統府比起來太小家子氣了。”


    “行了,行了,沒關係的,飛機還在頭頂上呢,趕緊照照片,照完照片也能走了。”


    嗯,一個記者在那兒拍照片,另一個記者舉著膠片攝像機在那裏拍電影。外麵的部位約束的很好,不擾民,美國人總是把誌願軍宣傳的像日本人一樣。搞得韓國人見著誌願軍就磕頭,實在是沒轍。!


    “記者同誌,那個拍完電影的膠片到時候給我弄一份,我得好好保存著。”


    韓城自己也要留一份兒,以便於以後開博物館的時候給國內的韓國人一個警告,老子當年也是沒有拿簽證直接進漢城的,那時候是真沒有人攔著。


    “這個您放心,我都聽說了,抗戰的時候,你每一天的報紙都收的整整齊齊的,肯定到時候要給您留一份了。”


    膠片這東西不值錢,這些東西都是史料,史料是無價的。現在的韓城就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在古建築上亂寫亂畫,隻不過這是正義的行動,給韓國人和美國人留一個紀念。


    “韓成同誌,你這叫什麽戰法呀?”


    “這叫輿論戰啊,省的以後韓國人說咱們沒有到過人家首都,不信咱們。咱們死了這麽多人,總得留點兒什麽東西吧。燒殺搶掠咱做不出來,但是刻字兒咱還是做的出來的。”


    “當年霍去病不也是勒石記功嘛,各位不也是共和國的霍去病嘛,咱們的功勞,我就不應該被人忘記,刻塊兒碑放那兒,以後咱們國家的人來到這兒就能看見,這是誌願軍來過的地方。”


    任務分配下去之後,韓城也就沒有什麽事情了,部隊的其他人都開始在城市布防。城投上麵還留著幾門美製大炮,要不是還有炮彈的話早就給他炸了。國內的報紙早就刊登了這則消息,照片也已經發迴到了國內,韓城特意的要了一份報紙收起來,用做以後紀念。


    韓城在這裏待了幾天,該做的事情也做了,該拍的電影也拍了。剩下的就是要開始撤退了,部隊雖然不能撤,但是韓城已經開始撤了,這地方待不住的。要是現在的軍力有美國那樣的水平,別說是占領了,直接統一朝鮮半島那都是沒問題的。


    “這座城市還是留不住我呀!”


    韓城笑著登上了歸去的卡車,啟功先生的那幅字兒被韓城保留了下來,這可是個相當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書法也寫得好,你看這書法寫的多有力,隻不過可惜的是郭沫若先生的字兒太難求了,沒有第一時間到韓城手裏。不過沒有關係,馬上就會到別的人手裏,他們會拿那個在找地方刻字兒。


    “韓廠長,您有什麽高興的呀?”


    “沒什麽高興的,我老婆今天生孩子。”


    韓城一個勁兒的傻樂,不過該做的事兒還是要做的,這一段時間攻擊停滯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休整時間。自行火炮的維護保養時間又要到了,現在他們都停在工廠裏等待維修。雖然帶出來一部分維護工人,但是相比於美國人那種專業的維護工兵,從技術層麵和知識層麵都差的太多,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他們都可以直接上手了,有技術含量的韓城不敢讓他們碰,因為替換件太少。


    “這仗還能打多長時間呢?”


    “你放心快結束了,美國人這是把臉都丟盡了,剩下的就是咱們和美國人拚消耗了。誰也不可能再進一步,我們也打不過漢城以南了,畢竟人家的飛機和炮彈不要錢。”


    基本上美國人的飛機炮彈不要錢,已經是誌願軍達成的一個共識,所有部隊都吃過這個虧,沒辦法自己太弱了。因為防空火炮的原因,米格走廊被向前移動了五十公裏,在這一片區域成了最大的禁飛區,整個戰局的改變就是因為這個防空火炮,部隊運輸的物資越來越多,但是所遇到阻力也越來越大。


    堅挺了幾天之後,邁克阿瑟還是下台了,取代它的是李微奇。麵對這樣焦灼的局勢,唯一能做的隻有拖,然後循序漸進。有了具體進攻方式的美隊用了比以前更大的彈藥量,用炮火一寸一寸的轟擊著每一片土地,迫使誌願軍一寸一寸的向後退。


    本來策劃的第四次反擊被無疾而終了,拚藥量是無論如何拚不過美國人的,隻能是逐步的放棄一些不重要的地區,比如說漢城的總統府。從一月份兒進入漢城,到所有部隊徹底撤離漢城,中間過去了一個多月,反正漢城裏邊兒所有的重要建築能寫到此一遊的,都寫到此一遊了。不識字的士兵都已經會寫這四個字了,可想而知他們在裏麵寫了多少?


    後麵的戰爭是極其單調乏味的,誌願軍的後勤補給線也被迫縮短了,拚彈藥拚消耗完拚得起。炮兵就幹脆跟他們對轟,自行火炮就像是打遊擊戰一樣,一個又一個的摧毀美國人的炮兵陣地。聯合的部隊其實還是有不少的,能發揮作用的也不多,基本上前期都給打的差不多了。


    俘虜營裏的美國俘虜似乎真的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每天和他們的政治老師交流的十分激烈,教材是韓城親自指點政治老師寫的,因為在後市美國社會基本上都已經被分析透了,要講就要講他們的痛點。首先要確定的就是人人平等,對吧?美國社會他真是人人平等嗎?不一定吧!


    隔三差五還給部分美國人來一個訴苦大會,反正這也算是給美國種下了的火種不是。韓城有時候也會過去聽,他想要的是達到一種脫胎換骨的效果,要讓這些人從根本上意識到他們所在的意識形態有問題,這就足夠了。


    至於那些刺兒頭,還有那些人,那是對他們進行了特殊照顧。隔三差五給他們上個報紙,編一下感想,輿論自由嘛,咱們就要貫徹到底。戰爭已經到了末期階段,談判也進入了實質性的進展,美國人還是想要一個台階,問題是我們不想給。


    對於輿論管控十分自由的美國,他們也撐不住這麽長時間的戰爭了,人家的反戰情緒是印在骨子裏的。要不是二戰出了一個羅斯福總統,人家未必真的就敢參與二戰,說不定還在兩頭兒做買賣掙錢呢。杜魯門總統的功力和羅斯福總統比起來差太遠了,整天動不動的叫囂核打擊,光過過嘴癮他也不敢放。


    韓城在朝鮮也待不了多長時間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喝喝可樂,靜靜的等待前線的戰鬥停止。戰鬥再往下打下去誰也得不到好,反正可以預見的是杜魯門總統無法連任了,馬上就要被艾森豪威爾總統端了。


    “美國人又在報紙上鼓吹原子彈了,那原子彈是個什麽玩意啊?”


    在修理車間一個學服工拿著報紙問到,對於他們來說,原子彈還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東西。


    “原子彈是一個威力很大的炮彈,對,就是一個炮彈。因為那個東西不大,但是它能讓一個城市部毀掉,而且幾十年之內無法住人。”


    “師傅有那麽玄乎嗎?”


    “小日本兒都挨了兩顆,你說有沒有那麽厲害,你以為是日本人真撐不住啦?他怕的是美國人往他每個城市都丟,到時候整個國家都留不下幾個人,他還不投降嗎?”


    原子彈的確是促使了日本人投降,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國內實在是沒有資源去繼續戰爭了。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原子彈就可以了,深層次的東西就沒有必要再講了,隻要告訴他們那個東西很厲害。


    “那咱們國家有沒有啊?”


    “咱們國家還沒有,這個東西隻有美國人和蘇聯人有,那東西可浪費錢了。而且也不是錢能解決的事兒,需要很多的專家去搞研究,成年累月的搞實驗才行。”


    “那師傅您能做出來嗎?”


    “你這就想的有點兒多了,那東西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韓成歎息一聲,這都算軍事機密了,哪怕後世的物理課都給你解釋明白了,你照樣做不出來,純理論的東西很容易就能得到,具體到實際的話,那是數十個門類的學科一塊兒努力的。做原子彈的從來不是一個人,那是一批人,甚至是一代人。


    隻不過現在國家還不具備研製這種武器的條件,但是中國人一定要有,沒有的話那就成不了強國。杜魯門天天跟個暴躁老哥一樣,隔三差五說一次,說的腦袋都疼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我的長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導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導軌並收藏抗戰之我的長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