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銀子就在三皇子身邊,對太子的大唿小叫應的那叫一個歡:“太子妃啊,小的來,小的來為殿下擋刀!”
他叫的聲音挺大,可是腳下卻不快,反而一雙眼睛時不時的掃向三皇子身後,對汪輕侯並沒有放在心上。
自然,看他的模樣,也知道他並沒有心思真要去為太子擋刀,哪怕太子並不需要他去擋刀。
小金子那小子,應該走遠了吧?隻要再纏這些人一會兒,小金子那裏也就得手了——小銀子暗中點完了侍衛的人數,嗯,一個也不少,看來小金子沒有遇到麻煩。
他轉過頭來,卻還是三心兩意的大叫著要擋刀,腳下卻滑溜的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汪輕侯向東他就向西,汪輕侯奔向西邊他連忙就往東跑。
這刀擋的,還真挺累人的,不大一會兒功夫小銀子的頭上就滿是汗水了。
汪輕侯此時才發現,太子是真人不露相啊:拳腳功夫比他好的不少,居然讓他久攻不下。
太子有沈小小在身邊,按理說應該落於下風才是,看上去他也的確落在下風,但是隻有汪輕侯自己知道,隻要太子願意隨時一腳就能把他踢遠。
太子和汪輕侯近身相搏,又夾著一個太子妃,侍衛們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卻沒有機會上前幫忙,隻能把太子和汪輕侯圍在中間,人人睜大眼睛盯著找機會。
終於,太子好像是玩累了或是玩膩了,大叫一聲:“太子妃——!”
人人都看到太子一腳踹在了汪輕侯的腰上,可是汪輕侯的拳頭正好沈小小的後心!
如果沒有打中沈小小的話,那一拳就會擊在太子的胸口上:眾人看的清楚,沈小小的身子往東邊歪了歪,才擋下汪輕侯的拳。
就連影也不能斷定,是沈小小自己為太子擋的拳,還是太子用沈小小做了肉盾。
汪輕侯先出的拳,可是太子的腳是後發而先至,所以他的拳頭沾到沈小小衣邊時,因為腰間的巨痛拳上的力氣已經沒有了。
他不是打了沈小小一拳,而是輕輕的、輕輕的碰了碰沈小小,比任何人都友好的碰觸,絕對不可能傷到人的。
但是沈小小還是張口就吐出鮮血,然後人就暈倒在太子懷中!
汪輕侯倒在地上,馬上被刀劍指住了全身的要害,是一動也不敢動了;但是他依然想不明白,他怎麽可能會把沈小小打傷的。
“太子妃,太子妃reads();!”太子的聲音高亢入雲,但他叫的卻不是太子妃的閨名,還是正正經經的叫什麽太子妃。
天哥揚了揚眉毛,看著太子翻個白眼:這個太子的心眼兒,太多,怕天妹會吃虧哦。
他可沒有太多的妹妹,嗯,以後怕是不能當成妹妹了,但是感情上還是一樣:他豈能看著天妹被太子欺負?
他要好好的核計核計才成。
還有,太子和太子妃之間有秘密哦;不過他對人家的秘密不感興趣,因為天妹又不會害他。
天妹不會,那太子應該就不會吧?他偷瞄一眼正悲痛欲絕的太子:嘖,這小子就沒有半點破綻?!這戲演的,他都要認為是真的了。
如果他二十來年,不是在各種欺騙中活過來的,太子還真能騙過他去。嗯,瞧那個影,還說是什麽宮廷第一高手——這個是真的,但是在用腦上,這人怕是沒有長腦子吧?
天哥腹誹完太子,又腹誹了一番影,這才輕輕拍了拍柱一和樁二:為了僅餘的這兩個人,他也真的不能再躲下去了。
再說皇家裏不是有天妹了嘛,他也算是有個親人在嘛。
沈小小一動不動的任由太子抱著,都能感覺垂著的四肢,隨著太子的動作而蕩來蕩去:是的,她沒有暈,她現在很清醒。
嘴巴裏噴出來的血,她也不知道是什麽東西,也沒有什麽血腥氣,反而香香甜甜的:太子塞進她嘴裏的東西。
她還沒有來得及分辯是什麽,就被太子輕輕一拍,她忍不住就張開了嘴巴,一口豔紅似血的玩意兒就噴了出去!
說實話,就算沒有血腥味兒,她還是被嚇了一跳,因為那太像血了;不過她也跳不起來了,因為不知怎的她就不能動了,連眼皮都睜不開,卻又能把身周的一切聽的清清楚楚。
太子絕對在算計什麽,沈小小不清楚但並不擔心,因為太子不會算計她的;所以,她很安靜的聽著一切,聽著太子拉長聲音的厲叫。
她有點擔心,因為太子叫的再大聲再急,可是她能聽出來太子的聲音裏少一份真正的擔憂:旁人不會看穿嗎?
看穿就看穿吧,太子一直都那麽得意,也讓他有個馬失前蹄的時候,足夠她笑他一輩子:以後不管他做了什麽,隻要敢在她麵前得瑟,她馬上就可以用這事兒打擊他。
隻是想一想,沈小小就感覺不錯,嘴角也就彎了起來。
太子看的眼角抽了抽,心道我的太子妃,人家可是極賣力的,你就不能配合一上?還笑,生怕不穿梆是吧?
要不是怕你迴東宮後,被那些女人給吃了,我才懶的做這個戲呢:對付太子妃可是他親口暗示東宮妃嬪們的,那是為了教訓林素君。
但是東宮的那些女人們,如果敢對沈小小有半點的不敬,他絕對會把人丟去浣衣局的:不過,東宮裏現在還需要那些女人們,不然的話太子妃就太危險了。
要對付他太子的人,可能會把主意打到太子妃身上去;他不想太子妃涉險,隻想她能平平安安的。
等到他有完全的能力時,他就可以鄭重的給其一個承諾;嗯,他不會讓小小等太久的,因為沈小從來不是一個耐心十足的人reads();。
太子於是抱著太子妃更加傷心了:“太子妃,你救下了我就開心了?傷的這麽重還開心?我、我定不負你,定不負你!”
他那個感動啊,就好像沈小小真的為救他不顧一切了;如果他是女子的話,那眼淚肯定會嘩嘩的。
太子妃受了重傷,汪輕侯襲擊了太子:嘖,這事兒可真有點大。
三皇子抹了一把汗,雖然他想要謀算太子,可是太子真在他麵前被人刺殺,他怕是無法向皇帝交待,也無法讓皇帝相信此事和他無關。
還好還好,太子妃為太子擋下了那一拳——在他看來,汪輕侯是不要命也要殺一人。
本來,汪輕侯隻是要殺太子妃的,可是後來打著打著,汪輕侯就連太子也不放過了,招招致命啊:他不知道,那是汪輕侯用盡了渾身解數,才能稍稍保自己不被太子當場殺掉。
死的不是太子妃,屍體當然就交給官府的人去處理。
林夫人是信佛之人,說是人死燈滅,不管她生前做過什麽,死後都一筆勾銷了;所以她出銀要安葬妖女。
雖然有人奇怪於她的好心,但是倒也沒有人多想什麽,反正林夫人的信佛在京城是極為出名:官府也順手推舟,把處理屍體的麻煩交到了林夫人的手上。
就算能為林素君安排後事,可是在名義她不是林家人,更不是林夫人和林大人的女兒,所以他們夫妻都不可以流露出傷心來。
還有,哪怕林夫人再信佛,對於一個要害她女兒的惡人來說,也不可能給其厚葬,更不能為其選一塊好地方安葬了:花的心思太多就會引人生疑了。
所以林夫人能做的,也隻是讓人給林素君換一身幹淨的衣服,又給她一口薄棺,隨便找個地方就葬了下去。
就算如此大丞相也是很不滿的,因為正處在風口浪尖上,林夫人如此做很有可能就會引禍。
死掉的女兒,當然不能和他的身家性命相比,按他的話,就是被官府的人丟去亂葬崗也沒有什麽。
所以,林夫人原本想要給林素君點個長明燈,再讓高僧為其誦經的打算隻能作罷。
可倒底是自己的女兒,還是放在身邊疼愛了十幾年的女兒,最終林夫人還是不忍心,背著林大丞相找了一個小庵堂,花了銀子請尼姑為林素君誦四十九天的經文,以保佑她下輩子能投胎一個好人家。
太子終於迴宮了,不過先送了沈小小迴東宮,又讓香蘭三人好好的伺候著,他才急匆匆的去見皇帝了。
綠柳見到香蘭三人並沒有放在心上,對於宮外發生的一切,她自然是不知情的:林素君迴去把她留在宮中,為得就是讓她守著東宮的。
因此她還當迴來的人是她的三姑娘,在太子離開後,很是趾高氣揚的讓香蘭三人滾到一邊去:“等到太子妃醒了,有你們好受的!”
“你們趁著這個時候,還是想一想有什麽可以向太子妃說的,如果所說的事情能讓太子妃滿意,你們還能少受點皮肉之苦。”
她說到這裏看向瑚兒:“你,就不用想活著了reads();。但是想有個痛快的死法,卻要看你聰明不聰明了。”
從前,瑚兒可比她得寵,所以她一直被瑚兒壓一頭;後來瑚兒沒有吃什麽苦,反倒是她在林素君麵前吃盡了苦頭:所以,她莫名其妙的恨上了瑚兒。
認為,她所受的苦理應都是瑚兒的,是瑚兒花言巧語才離開了三姑娘,丟下她守在三姑娘身邊。
瑚兒聞言看了一眼床上的沈小小:她已經知道林素君死了,還是死在太子手上;所以,現在的她不但是死心塌地,而且絕對的隻認一個主子,那就是沈小小了。
沈小小睜開了一點眼睛,對瑚兒點了點頭,然後翻個身就想睡一覺:自她被人弄出宮,到現在她可沒有正經的睡一會兒呢。
也不知道太子怎麽弄的,反正她感覺太子自她手心裏度進了一股熱流來,然後禦醫們診守脈,一致宣稱她心脈受傷嚴重,定要好好的調理。
以後也萬萬不能生氣著急,因為這次受傷,她的心脈受損,隻要一激動就會對身子有極大的傷害:過於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危及性命。
沈小小完全不相信,認定禦醫們的話就是胡說八道:因為她很清楚,汪輕侯根本就沒有打疼她,還心脈受損!
太子給她打了一個眼色,那意思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因為太子急著去見皇帝:禦醫們是等在東宮裏的,一診完脈太子就走了,讓香蘭三人好好伺候著——他再不快點皇帝就真要急了。
最主要的是,沈小小好的很,半點傷也沒有,所以他才會放心大膽的走開;至於禦醫們的診斷,也不過是他的一點小手段罷了。
他不介意做個懼內的太子殿上,可是怕皇帝和皇後還有朝中的老古板們不答應;所以,他欠了太子妃一條命。
太子妃可是為救他才落下的病根兒,不能傷心、不能生氣、不能著惱……,反正以後他就算再遷就太子妃,也不會有人指責太子妃,更不會來為難太子妃了。
因為太子如果不感念太子妃的救命之恩,不對太子妃百般的愛護,那他可以服眾嗎?!知恩圖報,就是平常的百姓們都有這樣的認知。
綠柳當然不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就是沈小小累的也沒有細想:反正有太子在,東宮就是她的天下——一個綠柳,瑚兒三個人應付足夠了。
瑚兒微笑著看綠柳:“那依姐姐來看,我應該如何做才能保住性……”她的話還沒有說完,綠柳一掌就甩在了她的臉上。
香蘭和珠兒吃驚的眨了一下眼睛,看著綠柳的目光都變了。
珠兒和瑚兒都是林素君的人,但是跟在沈小小身邊這麽久,已經被香蘭接納成為自己人了;所以,不管是珠兒還是香蘭,都沒有認定綠柳一定是個壞的。
何況,綠柳還跟著林素君吃過很多苦頭:林素君的事情太子的人查的差不多了,她如何對待綠柳的,太子的人都告訴給了香蘭三人。
所以,就算是瑚兒一開始也沒有打算對綠柳如何,反而想著可能綠柳也會成為第二個自己。
卻沒有想到,綠柳和她們所想的都不同,居然還跋扈到抬手就打人的地步reads();。
瑚兒看一眼床上的沈小小,示意珠兒留下,她和香蘭拉著綠柳就往外走:她們不想擾的沈小小不能好好的睡一會兒。
香蘭認為瑚兒是要好好的收拾綠柳,畢竟她們三人在東宮之中,就算那些妃嬪也不能對她們想打就打的。
瑚兒撫了一下臉:“綠柳,這一掌倒是讓我想起了從前,從前的我。”以前跟在林素君的身邊,她對小丫頭們也是非打即罵。
所以綠柳的一掌倒沒有讓瑚兒生惱,她反而認真的看著綠柳:“你,當真要一條路走到黑?”
綠柳抬手又是一掌甩過來,見瑚兒躲開了,自頭上取下簪子來:“今兒不給你點教訓,你真不知道如今是誰了!”
“你放心,我不會讓你痛快的死掉,肯定會讓你好好的嚐一嚐死是什麽滋味兒。”綠柳被林素君折磨,她不但沒有因此而痛恨折磨,反而喜歡折磨其它人來平複林素君給她的傷害。
隻有她在折磨其它人時,她才能感覺到一種由衷的快樂。
瑚兒歎了口氣轉身就走:“她,就交給香蘭姐姐了。”本想著給綠柳一條活路,但是綠柳卻不是她們一路的人。
她雖然變了,但卻沒有變成濫好人,對於綠柳這樣的人她可不認為留下來會是好事兒。
綠柳知道的太多,不能成為自己人,那就不必讓太子妃手染鮮血了:不然的話,要她們三個丫頭是做什麽的。
香蘭也不答話,點點頭拎起綠柳就走了。
禦書房內,皇帝瞪著太子氣猶為全消:“你、你真是氣死朕了!看你素來是個穩的,沒有想到遇事如此的沒有分寸——難道旁人說什麽,朕就隻會聽不會分辯嗎?!”
“還有,手令的事情也的確是太魯莽了,你真讓人帶兵踏平了丞相府,哼!”他卻沒有再說下去。
因為太子差點做到的事情,也是他一直想做的;如果不是他深知太子沒有異心,此時哪裏還能容太子跪著聽訓。
幾個兒子都大了,兒子大了心思也就大了。他這個做父親的有什麽不懂,二皇兒他是極寵愛的,但是這兩年卻讓他有點冷了心。
三皇兒原本有幾英氣,可是這幾分英氣如果化成了殺氣,就算身為父親也不會喜歡的。
倒是太子和謹王一直都很讓他放心。
謹王很不成器,但卻不會讓他這個父親晚上睡不著覺啊;至於太子嘛,很中庸,是優點也是缺點,可是皇帝極愛的就是太子的不爭。
不過皇帝有時候不放心的也是他的不爭。做為父親,對於要繼承自己家業的兒子,當然會寄予厚望,希望兒子會是個讓他引為驕傲的後代。
可是做為皇帝,他又真的不希望看到兒子太過能幹,太有決斷——對他自己都會是一重危脅啊。
所以,皇帝看著幾個長大的兒子,心情向來都是複雜的,他自己有時候都弄不明白,倒底希望太子是個樣的人。
太子抿了一下唇:“林大人算計我東宮,想用太子妃來左右兒臣,兒臣還不能惱了?reads();!還有,太子妃在宮中被打,那可是打兒臣的臉,也是打父皇的臉,兒臣還不能去找人算帳了?!”
“不管是不是林家人做的,總和他們有點關係,哼。”太子哼了幾聲:“那林大人的夫人,被兒臣丟進火窟中,被救出來很正常。”
“可是她再見兒臣,沒有怨恨也沒有明顯的懼怕,反而還能冷靜的處理太子妃的事情——她就是在掩飾,可是越掩飾就越暴漏了林家的野心。”
“就憑這份忍,林家人也不能再讓他們猖狂下去。”太子的話深得皇帝的心,所以皇帝長長歎了一口氣,又訓斥了幾句,警告太子下不為例後就放過了太子。
當然了,明麵上皇帝還是要給林丞相一個交待的,所以罰了太子禁足三日。
可是當林大丞相來到禦書房聽聞後,連連叩頭說不可:“魏國使臣求婚,此時對太子責罰豈不讓人輕視大梁?有失國體啊,皇上。”
“哦,這樣啊,丞相說的有理。”皇帝是馬上從善如流,免了太子的責罰,卻還是讓太子向丞相施禮道歉:但是對太子毀掉了林府的事情,卻隻字未提。
更沒讓太子重修被他燒掉的佛堂了。
林大丞相也沒有提,就仿佛君臣都失憶了;所以禦書房裏很快就其樂融融,好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樣。
直到林大丞相請了魏國的使臣進來,皇帝和太子才端坐好。
“我國公主向貴國太子求婚,以我大魏靠近大梁的三千裏國土作為公主的陪嫁,請大梁陛下允婚,兩國從此結為秦晉之好,約定從此再不相犯。”魏國使臣很黑,而且長的粗粗大大,拜完皇帝就直接開口求婚。
太子聞言一口茶水噴了出來,噴了魏國使臣一臉。
他特別無辜的看著使臣,那眼神和一歲左右小孩子的眼神毫無差別——我不是故意的,全怪你:這句話明晃晃的寫在太子的臉上。
使臣抹了一把臉,瞪向太子皺了皺眉頭才道:“看來是太子殿下太過高興臣帶來的消息。相信太子殿下也知道,這對你我兩國來說都是最好的。”
林大丞相不得不開口了,雖然他也震驚於那三千裏國土的陪嫁,但現在大梁的太子妃可是他的“女兒”。
他自己當然清楚太子妃是沈小小,可是世人都還把太子妃當作林素君,那麽他就要在人前做一個慈父:他別無選擇啊。
“馮大人,”他招唿使臣:“魏國的提議極好,但是我們太子已經成親了。”他說到這裏微微一頓,就是想讓馮大人消化這個消息。
魏國做事不打聽一下的嗎?就這樣大刺刺的前來提親,真是替他們魏國君臣的智商捉急啊。
“太子妃正是我小女。”林大丞相還是很矜持的說出了太子妃的身份。
太子連忙點頭:“正是如此,孤已經成親有幾天了。如果使臣你在路上趕一趕,就能吃上孤的喜酒了。”
“不過現在也一樣,一會兒的國宴上孤多敬使臣一杯,祝我們大梁和你們魏國結為兄弟之邦reads();。”
什麽秦晉之好!他才不稀罕呢。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事獻殷勤絕對的非奸即盜——魏國會好好的出讓三千裏國土?
太子絕對不會把魏國人當傻子看,所以他也希望魏國的君臣不要把他當作傻子耍。
魏國使臣欠了欠身子,看一眼一言不發的皇帝,他心裏還是有幾分把握的:誰會對三千裏國土不動心呢?
做為皇帝,不廢一兵一卒就讓對方讓出讓三千裏國土,如此功績肯定會記入史冊。
“殿下,”馮大人輕咳兩聲:“我們出發之時,殿下還未大婚;按我們的腳程來算,我們趕到之時,殿下距大婚理應還有月餘的時間。”
“隻是世事難料,我們剛進入大梁便知道了殿下大婚。臣,即時修書上奏了我們陛下。我們陛下是一心想要和大梁修好,所以依然保持初衷不變,命臣保護我們公主日夜趕來。”
他說完對著太子抱拳:“殿下,此事不隻是因為太子英明神武,正是我們公主的良配,更是關係著兩國億萬人民的福祉。”
一頂大帽子先扣上再說:你不答應?那你就是不為老百姓著想啊,就是不顧和魏國交惡,有可能和魏國開戰,害的兩國老百姓要陷入戰禍啊。
一國太子不把百姓放在心中,還指望著朝中上下會擁戴他嗎?這太子之位,怕是有些不穩當了。
使臣說完看向皇帝,撩衣跪倒:“陛下,我們陛下是誠意求親,還望陛下三思。”
皇帝很為難。
他對三千裏國土極為滿意,能不發兵而屈人,那可是有史以來第一人啊;想一想,他娶了一位女王就得到了一個國家。
但是總有那麽一點點的遺憾,因為他歸國還是得人家相助,在史冊上不能為他增光添彩。
魏國的求婚就不同了,他們直接來求,獻出國土三千裏啊,肯定能讓他被後人稱許,也幾乎可以斷定不會再有人得此功績。
隻是人無信而不立:他的兒子已經迎娶了太子妃,就算魏國的條件再好,他也不能讓兒子休妻再娶,更不能把太子妃貶了讓太子再娶。
除了信字外,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太子妃可是他們大梁人;太子妃無錯,為了一個魏國女人而休棄大梁女子,此事肯定會上他和太子都背上罵名。
難啊,這事兒太難了,皇帝是真正的左右為難;他不能拒絕魏國,可是也無法讓太子妃讓賢。
哪怕此時林大丞相主動提出來,太子妃也不能換成魏國的公主。可是,三千裏啊,三千裏——皇帝的心裏就像貓抓一樣的難受。
“陛下,”一個聲音響起,就在使臣的身後;隻聽聲音是辯不出男女的,但是看其穿著應該是個男人——就男人來說,他長的還真的很好:“魏國公主凰見過大梁國皇帝陛下。”
魏國的公主?!
一時間禦書房裏的眾人都盯住了那人:他一直就跟在使臣之後,手裏捧著一些東西,大家都把其當作了使臣的侍從。
雖然今天隻是私會,魏國的國書不會在此時交上來,但是魏國皇帝的私信在此時交給大梁皇帝,卻是再合適不過reads();。
再有魏國妃嬪們送給大梁國皇後、妃嬪們的東西,此時交給大梁國皇帝也很合適。
約定俗成嘛,所以沒有人把使臣身後的侍從當迴事兒,隻認為他就是幫著使臣拿東西的。
太子看著魏國公主半晌,輕咳了兩聲打破了寂靜:“魏國的公主比我們大梁的公主黑啊。咳,太黑了。”
使臣猛的抬頭,一臉的怒氣;“殿下!”他這是在抗議,無論如何大梁國太子的話都很傷人,而他和公主殿下可是來使。
就算沒有求親一說,他和公主殿下都應該得到大梁國上下的尊重。
太子抿了一下唇:“孤失言了,馮愛卿莫怪。公主殿下也莫要放在心上,孤隻是失言、失言了。”
何謂失言,就是把不該說的說出來——魏國公主黑,那是事實啊;是事實魏國人還不讓說,嘖,真就是魏國人有那麽一點欺人太甚了。
凰公主抱拳向皇帝陛上施禮,不過她是按男人的禮節來的:“陛下,我父皇親筆書信予我,對於梁國太子已成親一事,並非無解。”
林大丞相的眉頭皺了起來,他極為不喜凰公主:一個女子,哪怕是貴為公主,在國事上豈有說話的餘地?在自己的婚事上,又豈有說話的餘地?
何況這位公主殿下不但說了,還沒有一點害羞的意思,理直氣壯的讓人都代她汗顏。
“公主殿下,兩國商談國事,有馮大人便足夠了。臣,安排人請公主殿下先去休息,一會兒就是國宴,有什麽事情公主盡可以對我大梁皇後說。”
凰公主看也不看林大丞相:“陛下,太子妃是太子妃,我是我。我們魏國的意思就是,太子可以娶兩妻。”
“分為左右兩宮就可以了,現在的太子妃在先就尊為左太子妃,我在後就做右太子妃好了。”
“陪嫁除了三千裏的國土外,還有我魏國的冶鐵秘術。”她看著皇帝的眼睛裏全是自信:她相信,世上並非無人能抗拒魏國的條件,但是這些人裏絕對無一人會是皇帝。
皇帝當下便有點坐不住了,當下身子微微前傾:“你這話,當真?嗯,還是說魏國送幾十、幾百個匠人做公主的陪嫁?!”
他也不是傻的,此時對魏國的條件開始了懷疑;因為換作是他的話,絕對不會如此做的。
凰公主欠身:“我魏國人說一不二,說是冶鐵的秘術便是秘術——除了成熟的匠人外,還有記錄著秘術抄錄一份,以及我魏國幾百年來所有冶鐵經驗抄錄一份。”
大梁皇帝的心彭彭跳了起來:如果魏國公主所說是真的,那大梁國就可以培養出自己的匠人來,能讓大梁的百萬雄師換上當世最好的兵器——戰鬥力少說也能增加三成啊。
大梁的兵馬就會成為當世名符其實的第一,看當今天下哪個國家還敢不向大梁稱臣!
霎間,大梁皇帝的心就沸騰了。
“不過,”魏國公主輕輕開口,中性的聲音平平穩穩:“我們魏國有兩個條件,還望陛下答應reads();。”
她站在禦房裏,雖然隻是一個女子,雖然她是前來求婚的,但她硬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場。
太子眯著眼睛盯著她,聽到她說“不過”時,唇微微一撇:這就是了,沒有目的話,魏國如此做就算國君瘋了,魏國的朝臣們也沒有瘋。
“第一個條件,”凰看著皇帝,沒有求人的委曲求全,反而有種主人放下身段的傲氣:“陛下及梁國要保我十一皇弟為帝。”
“以大軍相助我十一皇弟,在我父皇、在我父皇百年之後,保十一皇弟順利登基。當然,我嫁與梁國太子為太子妃,就已經約定兩國永不相犯。”
她說到這裏並沒有停頓,轉身看向太子:“以後太子登基,太子妃為左後我為右後,但是太子定要出自我。”
“此事要寫好詔書,由皇帝陛下詔告天下——太子百年之後,新帝須是我的兒子。”
林大丞相終於再也忍不住了,一個女子在這裏指手劃腳,讓他感覺自己的尊嚴被冒犯了:“大膽!”
“你們就算是魏國來使,也不能咒大梁皇帝和太子殿下!何況,我大梁國事,豈是你一個女子或是無幹的魏國可以左右的!”
他還真的是被氣到了。有七分是被魏國公主的狂言氣到,感覺大梁被魏國蔑視了;隻有三分是他氣魏國公主不把他和“他的女兒”放在眼中。
要知道,“他的女兒”才是正經的太子妃,將來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立太子當然要嫡啊。
哪怕魏國公主的可笑提議能成,沾了一個右字,哪怕她稱太子妃、哪怕也稱她為皇後,她所出的兒女在左字麵前就算不得嫡!
如今的太子妃沒有做錯什麽,而太子妃的兒子們還沒有出生,就被魏國公主一句話奪去了本應該屬於他們的一切。
何止是不把現在的太子妃放在眼中啊,此女霸道的讓林大丞相隻想到了一個詞:不可理喻。
凰公主看了一眼林大丞相:“我的話有什麽不對?我以魏國冶鐵秘術,增長了梁國的戰力;我以魏國的三千裏國土,增大了梁國的國土——以我之功,做太子妃做不得?以我之功,我的兒子做太子做不得?!”
理直氣壯。她挾潑天功勞而至,雖然是求親,但並不用自甘輕賤;為了她自己、也為了她的將來以及兒女們,還為了她的弟弟和母妃,她要求的並不過份。
不過份,自然是理直氣壯。
林大丞相被噎的一時間沒有換過氣來。倒不是他認為魏國公主說的在理,而是被氣狠了,一口氣憋的他難受才沒有馬上開口斥責。
皇帝看著凰,心中也有些不快;不但是凰說他百年之後的事情,而且他梁國的未來皇帝,憑什麽要由一個女子、還是一個他國女子指定?!
他也感覺自己被冒犯了。可是,魏國公主說的好處,他真的、真的難以抵抗,那誘惑太大了。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他認為已經沒有什麽能打動他,因為隻要他點頭,這天下還有什麽是他得不到的?
今天,他明白了,哪怕是一國之君也一樣可以被誘惑reads();。魏國,是真下了大本錢——不對,應該說是凰公主和其母妃,還有那個垂垂老矣、已經老到糊塗的魏國國君下了大本錢。
“這事兒——”他沉吟著看一眼太子。
除了對凰的態度有些不滿外,讓他沒有開口答應——就算什麽顧慮也沒有,他也不可能馬上答應;何況,他的顧慮還挺多:太子這個兒子,其實很有主意。
如果太子沒有胡鬧之前,他還真的以為隻要他開口,太子就會乖乖的順從;但是現在他很清楚,如果他這個兒子不同意,他開了口就會是自打臉。
太子咳了兩聲,把手裏的茶盞放下了:“我不喜歡男人,所以不會喜歡一個像男人的女子。”
這隻是托詞,也是他在點明大家對凰的不滿之處;如此強勢的女子,真的讓她成為大梁國母合適嗎?!
他想到了沈小小,然後微微一笑:嗯,如果眼前的女子是沈小小,她如此的強勢,嗯,嗯,自己會很喜歡。
咦?他又看一眼凰,然後很明白,並不是性子問題而是人不對;他也不清楚沈小小有什麽好,可是沈小小所為他就是看著順眼。
凰看一眼太子,眼中沒有敬重也沒有欣賞:“我不需要誰來喜歡,我要嫁的隻是太子。”
她的意思就是,本公主可沒有看上你——大梁國太子的確名聲不顯,而且隻要細細的打探,就會發現這個太子真的很有點窩囊。
所以,凰並沒有說謊,自始至終她都沒有看上過太子;隻不過,她的母妃、她的弟弟都需要梁國的幫助,而她自己也需要一個太子身份的男人做夫婿——她可是公主,自然隻有太子才能匹配得上她。
太子聞言看看林大丞相,又看看他的父皇,然後站起身來彈了彈衣袍:“魏國公主的提議要不要答應,由父皇做主。”
“如果公主殿下想聽我的意見,”他看向凰:“世上沒有男人不會為公主所言而心動,我也不例外。”
“身為大梁人,怎麽可能不希望得到公主殿下口中所言?我很想很想公主所提到的一切,馬上就歸我大梁所有。”
他更加的理直氣壯:你都送到門上來,我還不笑納之?有好處當然要拿,至於代價嘛,那可不是他應該考慮的。
因為他現在不是皇帝。
“太子殿下能這樣想還是不錯的。”凰眼睛眨也不眨:“既然我們達成了共識,現在就由陛下來做主吧。”
太子咳了兩聲:“我們是達成了共識,不過公主你想讓我父皇答應,還需要為你自己找到一個夫婿才成。”
“你要嫁的人是太子嘛。”他咳了兩聲:“不瞞公主殿下,你來之前我剛剛闖下大禍。”
“父皇雷霆之怒,本來要降旨廢了我的太子之位,隻是被公主你們一行人給打斷了。但,君無戲言啊,所以我如今已經不是太子了。”
他說完向皇帝跪倒叩頭,當然不忘遞了一個眼色過去:皇帝陛下如果不高興陪他演戲,那他就隻能來硬的——那多不好,是吧?
他雖然不懼皇帝真怒了,但是父子真正反目,好吧,也不會真正反目但是他父皇當真大大的發作,他的頭頂硬些是硬些,倒底還是有那麽一點壓力的reads();。
皇帝瞪他,這個兒子果然是不老實的!
在這個時候,在他的麵前,居然當著他就敢信口開河。什麽叫做廢了他——他什麽時候說過這個話。
太子之位事關大梁國的承繼,是國事當中頭一等的大事兒,他居然也敢拿來胡說八道:不就是娶一個魏國公主嘛,雖然她的確黑了點,但長的還算不錯啊。
這是一個威脅。
他明白太子這是在施拖延之計,但同時也是一個威脅:父皇你真要魏國的那些玩意兒,這太子你另換賢能吧。
反了他!可是皇帝再怒,也就是瞪瞪眼睛,不好在魏國公主麵前直接抽太子的大嘴巴。
“朕不過是氣急之語。”他看一眼魏國公主,在心中權衡了利弊,很清楚魏國公主是不會改變主意的,更不可能退一步。
以那樣的條件,魏國公主求的也是她弟弟、她母妃的性命安全罷了。
皇家就是如此,潑天的富貴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是不分彼此的,所以才會逼的很多人拚命。
太子歎口氣,他的父皇真是不好騙啊:“兒臣自知才疏學淺,無德無能,懇請父皇……”讓他再娶一個什麽右太子妃——那是太子妃嘛,那簡直就是太後!
而且,他憑什麽要被一個女子左右他和沈小小的日子,還包括他和沈小小的子女?!就算魏國公主一個條件也沒有,他也不會讓其來打擾他和沈小小的生活。
他東宮裏的女人,已經足夠多了,太多了!
如果現在就可以的話,他早把那些女子丟出東宮了:魏國公主還要進來攪和,那他是萬萬不會答應的。
皇帝一拍桌案:“胡鬧!”他是真怒了,太子翻了翻眼閉上了嘴巴,可是他的心思卻沒有變。
凰的臉黑中透紅了:被氣的。
她也是堂堂的一國公主,居然被一個廢物太子嫌棄了!就在她的麵前,寧可不要太子之位,也不要迎娶她!
哪怕她已經為他保住了現在的太子妃,他也絲毫不領情,一點點臉麵都沒有給她留啊。
馮大人看到自家公主紅了臉,這才慢吞吞的開口:“陛下,太子殿下——”他心裏說不出來的痛快,因為凰公主終於知道天下不是圍著她轉的了。
這一路上,他是受夠了這位自以為是的公主殿下,隻是因為身份所限,再多的不滿他也不能表達出來。
現在看到她在梁國太子麵前吃了虧、丟了臉,他心裏的氣一下子就順了過來:讓你不把天下男人放在眼中,讓你認為除了你全天下的人都是傻子!報應了吧?!
但是,他是正使,他家皇帝陛下交給他的任務他還是要乖乖的完成。
“我們公主向來心直口快,請陛下和太子殿下不要見怪reads();。”馮大人欠了欠身子:“今天隻是和陛下商量親事,不過臣認為今天少了一個人,所以事情才會遲遲未決。”
他說到這裏抬頭微笑:“魏國要和大梁結為秦晉之好,此事還要現在梁國的太子妃玉成才可以。”
“陛下,請現在的太子妃來,臣想,太子妃出自梁國丞相府,定然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上心憂天下的胸懷,定會玉成此事。”
太子不同意?那不要緊,反正隻要皇帝答應就可以了;至於太子的不願意,還不就是因為剛剛大婚,和太子妃正好的蜜裏調油嘛。
他就在太子妃身上下功夫,隻要太子妃同意了,太子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又有天下大義擺在那裏,太子還能再拒絕?
至於太子妃,天下大義擺在那裏,又有婦德擺在這裏:她能不答應嗎?不管她心裏有多少不快,也隻能微笑著答應,還要做出賢德的樣子來勸太子應下這門親事。
馮大人見過太多這樣的宮廷女子,很清楚這些女子的為人處世之道:梁國和魏國後宮的女子不同,但是心思等等都是一樣的。
太子的眉頭皺了起來:“是不是孤太給你們兩個人臉了?!”他忽然就不耐煩了,說出來的話也就極為不客氣。
按他從前的脾氣來說,是絕不可能如此相待他國的使臣。今天,他就算明知道魏國公主和姓馮的沒有安好心,也一直壓著脾氣。
可是姓馮的居然把沈小小要扯進來,那他就沒有了好脾氣;如果不是皇帝在這裏,他都要一個大嘴巴抽姓馮的。
當然,那隻是太子的心裏話,做為一國太子怎能失儀於他國使臣?所以他隻是對小金子笑了笑,眼神在姓馮的身上轉了轉。
小金子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把太子的話傳出去了:姓馮的這麽喜歡做媒,怎麽也要讓他多娶幾房啊。
左右兩房怎麽能夠,說什麽也要東南西北中娶五個才成——這是小金子想出來的,不過他認為這次鐵定能得到太子爺的誇獎。
總不能讓小銀子那小子天天得瑟吧?他小金子也一樣深知殿下的心思,同樣能把事情做的讓殿下滿意的笑出來。
所以馮大人在禦書房裏巧言如簧時,並不知道他家裏就要添人口了:嗯,關於這個以後的家業繼承,有他頭疼的,因為每一位妻房可都帶著對他馮家有大功而進門的,條件嘛自然是要她們所出的那個兒子接掌馮家。
太子看到小金子迴來遞上來的紙條,再看姓馮的時候也就露出了笑臉來:小子,這隻是開頭,讓你敢算計孤的太子妃!
他把紙團了丟迴給小金子,所有的動作並沒有隱瞞皇帝;所以皇帝也就看到了那紙條上的東西,忍不住又瞪了一眼太子:不過無傷大雅,他兒子也不算是害魏國使臣嘛。
“請太子妃前來吧。”皇帝想到沈小小還在病中:“用皇後的鳳輦去接太子妃,由禦醫伺候著。”
他想要那些好處,可是不想和太子鬧不愉快,更不想做個惡人;所以,他很認同姓馮的提議:隻要太子妃答應了,這事兒也就順利解決了。
到時候,他這個父皇也隻是順水推舟,太子有多大的怨氣也隻能迴去和太子妃算帳了:小夫妻嘛,床頭打架床尾和。
他叫的聲音挺大,可是腳下卻不快,反而一雙眼睛時不時的掃向三皇子身後,對汪輕侯並沒有放在心上。
自然,看他的模樣,也知道他並沒有心思真要去為太子擋刀,哪怕太子並不需要他去擋刀。
小金子那小子,應該走遠了吧?隻要再纏這些人一會兒,小金子那裏也就得手了——小銀子暗中點完了侍衛的人數,嗯,一個也不少,看來小金子沒有遇到麻煩。
他轉過頭來,卻還是三心兩意的大叫著要擋刀,腳下卻滑溜的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汪輕侯向東他就向西,汪輕侯奔向西邊他連忙就往東跑。
這刀擋的,還真挺累人的,不大一會兒功夫小銀子的頭上就滿是汗水了。
汪輕侯此時才發現,太子是真人不露相啊:拳腳功夫比他好的不少,居然讓他久攻不下。
太子有沈小小在身邊,按理說應該落於下風才是,看上去他也的確落在下風,但是隻有汪輕侯自己知道,隻要太子願意隨時一腳就能把他踢遠。
太子和汪輕侯近身相搏,又夾著一個太子妃,侍衛們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卻沒有機會上前幫忙,隻能把太子和汪輕侯圍在中間,人人睜大眼睛盯著找機會。
終於,太子好像是玩累了或是玩膩了,大叫一聲:“太子妃——!”
人人都看到太子一腳踹在了汪輕侯的腰上,可是汪輕侯的拳頭正好沈小小的後心!
如果沒有打中沈小小的話,那一拳就會擊在太子的胸口上:眾人看的清楚,沈小小的身子往東邊歪了歪,才擋下汪輕侯的拳。
就連影也不能斷定,是沈小小自己為太子擋的拳,還是太子用沈小小做了肉盾。
汪輕侯先出的拳,可是太子的腳是後發而先至,所以他的拳頭沾到沈小小衣邊時,因為腰間的巨痛拳上的力氣已經沒有了。
他不是打了沈小小一拳,而是輕輕的、輕輕的碰了碰沈小小,比任何人都友好的碰觸,絕對不可能傷到人的。
但是沈小小還是張口就吐出鮮血,然後人就暈倒在太子懷中!
汪輕侯倒在地上,馬上被刀劍指住了全身的要害,是一動也不敢動了;但是他依然想不明白,他怎麽可能會把沈小小打傷的。
“太子妃,太子妃reads();!”太子的聲音高亢入雲,但他叫的卻不是太子妃的閨名,還是正正經經的叫什麽太子妃。
天哥揚了揚眉毛,看著太子翻個白眼:這個太子的心眼兒,太多,怕天妹會吃虧哦。
他可沒有太多的妹妹,嗯,以後怕是不能當成妹妹了,但是感情上還是一樣:他豈能看著天妹被太子欺負?
他要好好的核計核計才成。
還有,太子和太子妃之間有秘密哦;不過他對人家的秘密不感興趣,因為天妹又不會害他。
天妹不會,那太子應該就不會吧?他偷瞄一眼正悲痛欲絕的太子:嘖,這小子就沒有半點破綻?!這戲演的,他都要認為是真的了。
如果他二十來年,不是在各種欺騙中活過來的,太子還真能騙過他去。嗯,瞧那個影,還說是什麽宮廷第一高手——這個是真的,但是在用腦上,這人怕是沒有長腦子吧?
天哥腹誹完太子,又腹誹了一番影,這才輕輕拍了拍柱一和樁二:為了僅餘的這兩個人,他也真的不能再躲下去了。
再說皇家裏不是有天妹了嘛,他也算是有個親人在嘛。
沈小小一動不動的任由太子抱著,都能感覺垂著的四肢,隨著太子的動作而蕩來蕩去:是的,她沒有暈,她現在很清醒。
嘴巴裏噴出來的血,她也不知道是什麽東西,也沒有什麽血腥氣,反而香香甜甜的:太子塞進她嘴裏的東西。
她還沒有來得及分辯是什麽,就被太子輕輕一拍,她忍不住就張開了嘴巴,一口豔紅似血的玩意兒就噴了出去!
說實話,就算沒有血腥味兒,她還是被嚇了一跳,因為那太像血了;不過她也跳不起來了,因為不知怎的她就不能動了,連眼皮都睜不開,卻又能把身周的一切聽的清清楚楚。
太子絕對在算計什麽,沈小小不清楚但並不擔心,因為太子不會算計她的;所以,她很安靜的聽著一切,聽著太子拉長聲音的厲叫。
她有點擔心,因為太子叫的再大聲再急,可是她能聽出來太子的聲音裏少一份真正的擔憂:旁人不會看穿嗎?
看穿就看穿吧,太子一直都那麽得意,也讓他有個馬失前蹄的時候,足夠她笑他一輩子:以後不管他做了什麽,隻要敢在她麵前得瑟,她馬上就可以用這事兒打擊他。
隻是想一想,沈小小就感覺不錯,嘴角也就彎了起來。
太子看的眼角抽了抽,心道我的太子妃,人家可是極賣力的,你就不能配合一上?還笑,生怕不穿梆是吧?
要不是怕你迴東宮後,被那些女人給吃了,我才懶的做這個戲呢:對付太子妃可是他親口暗示東宮妃嬪們的,那是為了教訓林素君。
但是東宮的那些女人們,如果敢對沈小小有半點的不敬,他絕對會把人丟去浣衣局的:不過,東宮裏現在還需要那些女人們,不然的話太子妃就太危險了。
要對付他太子的人,可能會把主意打到太子妃身上去;他不想太子妃涉險,隻想她能平平安安的。
等到他有完全的能力時,他就可以鄭重的給其一個承諾;嗯,他不會讓小小等太久的,因為沈小從來不是一個耐心十足的人reads();。
太子於是抱著太子妃更加傷心了:“太子妃,你救下了我就開心了?傷的這麽重還開心?我、我定不負你,定不負你!”
他那個感動啊,就好像沈小小真的為救他不顧一切了;如果他是女子的話,那眼淚肯定會嘩嘩的。
太子妃受了重傷,汪輕侯襲擊了太子:嘖,這事兒可真有點大。
三皇子抹了一把汗,雖然他想要謀算太子,可是太子真在他麵前被人刺殺,他怕是無法向皇帝交待,也無法讓皇帝相信此事和他無關。
還好還好,太子妃為太子擋下了那一拳——在他看來,汪輕侯是不要命也要殺一人。
本來,汪輕侯隻是要殺太子妃的,可是後來打著打著,汪輕侯就連太子也不放過了,招招致命啊:他不知道,那是汪輕侯用盡了渾身解數,才能稍稍保自己不被太子當場殺掉。
死的不是太子妃,屍體當然就交給官府的人去處理。
林夫人是信佛之人,說是人死燈滅,不管她生前做過什麽,死後都一筆勾銷了;所以她出銀要安葬妖女。
雖然有人奇怪於她的好心,但是倒也沒有人多想什麽,反正林夫人的信佛在京城是極為出名:官府也順手推舟,把處理屍體的麻煩交到了林夫人的手上。
就算能為林素君安排後事,可是在名義她不是林家人,更不是林夫人和林大人的女兒,所以他們夫妻都不可以流露出傷心來。
還有,哪怕林夫人再信佛,對於一個要害她女兒的惡人來說,也不可能給其厚葬,更不能為其選一塊好地方安葬了:花的心思太多就會引人生疑了。
所以林夫人能做的,也隻是讓人給林素君換一身幹淨的衣服,又給她一口薄棺,隨便找個地方就葬了下去。
就算如此大丞相也是很不滿的,因為正處在風口浪尖上,林夫人如此做很有可能就會引禍。
死掉的女兒,當然不能和他的身家性命相比,按他的話,就是被官府的人丟去亂葬崗也沒有什麽。
所以,林夫人原本想要給林素君點個長明燈,再讓高僧為其誦經的打算隻能作罷。
可倒底是自己的女兒,還是放在身邊疼愛了十幾年的女兒,最終林夫人還是不忍心,背著林大丞相找了一個小庵堂,花了銀子請尼姑為林素君誦四十九天的經文,以保佑她下輩子能投胎一個好人家。
太子終於迴宮了,不過先送了沈小小迴東宮,又讓香蘭三人好好的伺候著,他才急匆匆的去見皇帝了。
綠柳見到香蘭三人並沒有放在心上,對於宮外發生的一切,她自然是不知情的:林素君迴去把她留在宮中,為得就是讓她守著東宮的。
因此她還當迴來的人是她的三姑娘,在太子離開後,很是趾高氣揚的讓香蘭三人滾到一邊去:“等到太子妃醒了,有你們好受的!”
“你們趁著這個時候,還是想一想有什麽可以向太子妃說的,如果所說的事情能讓太子妃滿意,你們還能少受點皮肉之苦。”
她說到這裏看向瑚兒:“你,就不用想活著了reads();。但是想有個痛快的死法,卻要看你聰明不聰明了。”
從前,瑚兒可比她得寵,所以她一直被瑚兒壓一頭;後來瑚兒沒有吃什麽苦,反倒是她在林素君麵前吃盡了苦頭:所以,她莫名其妙的恨上了瑚兒。
認為,她所受的苦理應都是瑚兒的,是瑚兒花言巧語才離開了三姑娘,丟下她守在三姑娘身邊。
瑚兒聞言看了一眼床上的沈小小:她已經知道林素君死了,還是死在太子手上;所以,現在的她不但是死心塌地,而且絕對的隻認一個主子,那就是沈小小了。
沈小小睜開了一點眼睛,對瑚兒點了點頭,然後翻個身就想睡一覺:自她被人弄出宮,到現在她可沒有正經的睡一會兒呢。
也不知道太子怎麽弄的,反正她感覺太子自她手心裏度進了一股熱流來,然後禦醫們診守脈,一致宣稱她心脈受傷嚴重,定要好好的調理。
以後也萬萬不能生氣著急,因為這次受傷,她的心脈受損,隻要一激動就會對身子有極大的傷害:過於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危及性命。
沈小小完全不相信,認定禦醫們的話就是胡說八道:因為她很清楚,汪輕侯根本就沒有打疼她,還心脈受損!
太子給她打了一個眼色,那意思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因為太子急著去見皇帝:禦醫們是等在東宮裏的,一診完脈太子就走了,讓香蘭三人好好伺候著——他再不快點皇帝就真要急了。
最主要的是,沈小小好的很,半點傷也沒有,所以他才會放心大膽的走開;至於禦醫們的診斷,也不過是他的一點小手段罷了。
他不介意做個懼內的太子殿上,可是怕皇帝和皇後還有朝中的老古板們不答應;所以,他欠了太子妃一條命。
太子妃可是為救他才落下的病根兒,不能傷心、不能生氣、不能著惱……,反正以後他就算再遷就太子妃,也不會有人指責太子妃,更不會來為難太子妃了。
因為太子如果不感念太子妃的救命之恩,不對太子妃百般的愛護,那他可以服眾嗎?!知恩圖報,就是平常的百姓們都有這樣的認知。
綠柳當然不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就是沈小小累的也沒有細想:反正有太子在,東宮就是她的天下——一個綠柳,瑚兒三個人應付足夠了。
瑚兒微笑著看綠柳:“那依姐姐來看,我應該如何做才能保住性……”她的話還沒有說完,綠柳一掌就甩在了她的臉上。
香蘭和珠兒吃驚的眨了一下眼睛,看著綠柳的目光都變了。
珠兒和瑚兒都是林素君的人,但是跟在沈小小身邊這麽久,已經被香蘭接納成為自己人了;所以,不管是珠兒還是香蘭,都沒有認定綠柳一定是個壞的。
何況,綠柳還跟著林素君吃過很多苦頭:林素君的事情太子的人查的差不多了,她如何對待綠柳的,太子的人都告訴給了香蘭三人。
所以,就算是瑚兒一開始也沒有打算對綠柳如何,反而想著可能綠柳也會成為第二個自己。
卻沒有想到,綠柳和她們所想的都不同,居然還跋扈到抬手就打人的地步reads();。
瑚兒看一眼床上的沈小小,示意珠兒留下,她和香蘭拉著綠柳就往外走:她們不想擾的沈小小不能好好的睡一會兒。
香蘭認為瑚兒是要好好的收拾綠柳,畢竟她們三人在東宮之中,就算那些妃嬪也不能對她們想打就打的。
瑚兒撫了一下臉:“綠柳,這一掌倒是讓我想起了從前,從前的我。”以前跟在林素君的身邊,她對小丫頭們也是非打即罵。
所以綠柳的一掌倒沒有讓瑚兒生惱,她反而認真的看著綠柳:“你,當真要一條路走到黑?”
綠柳抬手又是一掌甩過來,見瑚兒躲開了,自頭上取下簪子來:“今兒不給你點教訓,你真不知道如今是誰了!”
“你放心,我不會讓你痛快的死掉,肯定會讓你好好的嚐一嚐死是什麽滋味兒。”綠柳被林素君折磨,她不但沒有因此而痛恨折磨,反而喜歡折磨其它人來平複林素君給她的傷害。
隻有她在折磨其它人時,她才能感覺到一種由衷的快樂。
瑚兒歎了口氣轉身就走:“她,就交給香蘭姐姐了。”本想著給綠柳一條活路,但是綠柳卻不是她們一路的人。
她雖然變了,但卻沒有變成濫好人,對於綠柳這樣的人她可不認為留下來會是好事兒。
綠柳知道的太多,不能成為自己人,那就不必讓太子妃手染鮮血了:不然的話,要她們三個丫頭是做什麽的。
香蘭也不答話,點點頭拎起綠柳就走了。
禦書房內,皇帝瞪著太子氣猶為全消:“你、你真是氣死朕了!看你素來是個穩的,沒有想到遇事如此的沒有分寸——難道旁人說什麽,朕就隻會聽不會分辯嗎?!”
“還有,手令的事情也的確是太魯莽了,你真讓人帶兵踏平了丞相府,哼!”他卻沒有再說下去。
因為太子差點做到的事情,也是他一直想做的;如果不是他深知太子沒有異心,此時哪裏還能容太子跪著聽訓。
幾個兒子都大了,兒子大了心思也就大了。他這個做父親的有什麽不懂,二皇兒他是極寵愛的,但是這兩年卻讓他有點冷了心。
三皇兒原本有幾英氣,可是這幾分英氣如果化成了殺氣,就算身為父親也不會喜歡的。
倒是太子和謹王一直都很讓他放心。
謹王很不成器,但卻不會讓他這個父親晚上睡不著覺啊;至於太子嘛,很中庸,是優點也是缺點,可是皇帝極愛的就是太子的不爭。
不過皇帝有時候不放心的也是他的不爭。做為父親,對於要繼承自己家業的兒子,當然會寄予厚望,希望兒子會是個讓他引為驕傲的後代。
可是做為皇帝,他又真的不希望看到兒子太過能幹,太有決斷——對他自己都會是一重危脅啊。
所以,皇帝看著幾個長大的兒子,心情向來都是複雜的,他自己有時候都弄不明白,倒底希望太子是個樣的人。
太子抿了一下唇:“林大人算計我東宮,想用太子妃來左右兒臣,兒臣還不能惱了?reads();!還有,太子妃在宮中被打,那可是打兒臣的臉,也是打父皇的臉,兒臣還不能去找人算帳了?!”
“不管是不是林家人做的,總和他們有點關係,哼。”太子哼了幾聲:“那林大人的夫人,被兒臣丟進火窟中,被救出來很正常。”
“可是她再見兒臣,沒有怨恨也沒有明顯的懼怕,反而還能冷靜的處理太子妃的事情——她就是在掩飾,可是越掩飾就越暴漏了林家的野心。”
“就憑這份忍,林家人也不能再讓他們猖狂下去。”太子的話深得皇帝的心,所以皇帝長長歎了一口氣,又訓斥了幾句,警告太子下不為例後就放過了太子。
當然了,明麵上皇帝還是要給林丞相一個交待的,所以罰了太子禁足三日。
可是當林大丞相來到禦書房聽聞後,連連叩頭說不可:“魏國使臣求婚,此時對太子責罰豈不讓人輕視大梁?有失國體啊,皇上。”
“哦,這樣啊,丞相說的有理。”皇帝是馬上從善如流,免了太子的責罰,卻還是讓太子向丞相施禮道歉:但是對太子毀掉了林府的事情,卻隻字未提。
更沒讓太子重修被他燒掉的佛堂了。
林大丞相也沒有提,就仿佛君臣都失憶了;所以禦書房裏很快就其樂融融,好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樣。
直到林大丞相請了魏國的使臣進來,皇帝和太子才端坐好。
“我國公主向貴國太子求婚,以我大魏靠近大梁的三千裏國土作為公主的陪嫁,請大梁陛下允婚,兩國從此結為秦晉之好,約定從此再不相犯。”魏國使臣很黑,而且長的粗粗大大,拜完皇帝就直接開口求婚。
太子聞言一口茶水噴了出來,噴了魏國使臣一臉。
他特別無辜的看著使臣,那眼神和一歲左右小孩子的眼神毫無差別——我不是故意的,全怪你:這句話明晃晃的寫在太子的臉上。
使臣抹了一把臉,瞪向太子皺了皺眉頭才道:“看來是太子殿下太過高興臣帶來的消息。相信太子殿下也知道,這對你我兩國來說都是最好的。”
林大丞相不得不開口了,雖然他也震驚於那三千裏國土的陪嫁,但現在大梁的太子妃可是他的“女兒”。
他自己當然清楚太子妃是沈小小,可是世人都還把太子妃當作林素君,那麽他就要在人前做一個慈父:他別無選擇啊。
“馮大人,”他招唿使臣:“魏國的提議極好,但是我們太子已經成親了。”他說到這裏微微一頓,就是想讓馮大人消化這個消息。
魏國做事不打聽一下的嗎?就這樣大刺刺的前來提親,真是替他們魏國君臣的智商捉急啊。
“太子妃正是我小女。”林大丞相還是很矜持的說出了太子妃的身份。
太子連忙點頭:“正是如此,孤已經成親有幾天了。如果使臣你在路上趕一趕,就能吃上孤的喜酒了。”
“不過現在也一樣,一會兒的國宴上孤多敬使臣一杯,祝我們大梁和你們魏國結為兄弟之邦reads();。”
什麽秦晉之好!他才不稀罕呢。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事獻殷勤絕對的非奸即盜——魏國會好好的出讓三千裏國土?
太子絕對不會把魏國人當傻子看,所以他也希望魏國的君臣不要把他當作傻子耍。
魏國使臣欠了欠身子,看一眼一言不發的皇帝,他心裏還是有幾分把握的:誰會對三千裏國土不動心呢?
做為皇帝,不廢一兵一卒就讓對方讓出讓三千裏國土,如此功績肯定會記入史冊。
“殿下,”馮大人輕咳兩聲:“我們出發之時,殿下還未大婚;按我們的腳程來算,我們趕到之時,殿下距大婚理應還有月餘的時間。”
“隻是世事難料,我們剛進入大梁便知道了殿下大婚。臣,即時修書上奏了我們陛下。我們陛下是一心想要和大梁修好,所以依然保持初衷不變,命臣保護我們公主日夜趕來。”
他說完對著太子抱拳:“殿下,此事不隻是因為太子英明神武,正是我們公主的良配,更是關係著兩國億萬人民的福祉。”
一頂大帽子先扣上再說:你不答應?那你就是不為老百姓著想啊,就是不顧和魏國交惡,有可能和魏國開戰,害的兩國老百姓要陷入戰禍啊。
一國太子不把百姓放在心中,還指望著朝中上下會擁戴他嗎?這太子之位,怕是有些不穩當了。
使臣說完看向皇帝,撩衣跪倒:“陛下,我們陛下是誠意求親,還望陛下三思。”
皇帝很為難。
他對三千裏國土極為滿意,能不發兵而屈人,那可是有史以來第一人啊;想一想,他娶了一位女王就得到了一個國家。
但是總有那麽一點點的遺憾,因為他歸國還是得人家相助,在史冊上不能為他增光添彩。
魏國的求婚就不同了,他們直接來求,獻出國土三千裏啊,肯定能讓他被後人稱許,也幾乎可以斷定不會再有人得此功績。
隻是人無信而不立:他的兒子已經迎娶了太子妃,就算魏國的條件再好,他也不能讓兒子休妻再娶,更不能把太子妃貶了讓太子再娶。
除了信字外,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太子妃可是他們大梁人;太子妃無錯,為了一個魏國女人而休棄大梁女子,此事肯定會上他和太子都背上罵名。
難啊,這事兒太難了,皇帝是真正的左右為難;他不能拒絕魏國,可是也無法讓太子妃讓賢。
哪怕此時林大丞相主動提出來,太子妃也不能換成魏國的公主。可是,三千裏啊,三千裏——皇帝的心裏就像貓抓一樣的難受。
“陛下,”一個聲音響起,就在使臣的身後;隻聽聲音是辯不出男女的,但是看其穿著應該是個男人——就男人來說,他長的還真的很好:“魏國公主凰見過大梁國皇帝陛下。”
魏國的公主?!
一時間禦書房裏的眾人都盯住了那人:他一直就跟在使臣之後,手裏捧著一些東西,大家都把其當作了使臣的侍從。
雖然今天隻是私會,魏國的國書不會在此時交上來,但是魏國皇帝的私信在此時交給大梁皇帝,卻是再合適不過reads();。
再有魏國妃嬪們送給大梁國皇後、妃嬪們的東西,此時交給大梁國皇帝也很合適。
約定俗成嘛,所以沒有人把使臣身後的侍從當迴事兒,隻認為他就是幫著使臣拿東西的。
太子看著魏國公主半晌,輕咳了兩聲打破了寂靜:“魏國的公主比我們大梁的公主黑啊。咳,太黑了。”
使臣猛的抬頭,一臉的怒氣;“殿下!”他這是在抗議,無論如何大梁國太子的話都很傷人,而他和公主殿下可是來使。
就算沒有求親一說,他和公主殿下都應該得到大梁國上下的尊重。
太子抿了一下唇:“孤失言了,馮愛卿莫怪。公主殿下也莫要放在心上,孤隻是失言、失言了。”
何謂失言,就是把不該說的說出來——魏國公主黑,那是事實啊;是事實魏國人還不讓說,嘖,真就是魏國人有那麽一點欺人太甚了。
凰公主抱拳向皇帝陛上施禮,不過她是按男人的禮節來的:“陛下,我父皇親筆書信予我,對於梁國太子已成親一事,並非無解。”
林大丞相的眉頭皺了起來,他極為不喜凰公主:一個女子,哪怕是貴為公主,在國事上豈有說話的餘地?在自己的婚事上,又豈有說話的餘地?
何況這位公主殿下不但說了,還沒有一點害羞的意思,理直氣壯的讓人都代她汗顏。
“公主殿下,兩國商談國事,有馮大人便足夠了。臣,安排人請公主殿下先去休息,一會兒就是國宴,有什麽事情公主盡可以對我大梁皇後說。”
凰公主看也不看林大丞相:“陛下,太子妃是太子妃,我是我。我們魏國的意思就是,太子可以娶兩妻。”
“分為左右兩宮就可以了,現在的太子妃在先就尊為左太子妃,我在後就做右太子妃好了。”
“陪嫁除了三千裏的國土外,還有我魏國的冶鐵秘術。”她看著皇帝的眼睛裏全是自信:她相信,世上並非無人能抗拒魏國的條件,但是這些人裏絕對無一人會是皇帝。
皇帝當下便有點坐不住了,當下身子微微前傾:“你這話,當真?嗯,還是說魏國送幾十、幾百個匠人做公主的陪嫁?!”
他也不是傻的,此時對魏國的條件開始了懷疑;因為換作是他的話,絕對不會如此做的。
凰公主欠身:“我魏國人說一不二,說是冶鐵的秘術便是秘術——除了成熟的匠人外,還有記錄著秘術抄錄一份,以及我魏國幾百年來所有冶鐵經驗抄錄一份。”
大梁皇帝的心彭彭跳了起來:如果魏國公主所說是真的,那大梁國就可以培養出自己的匠人來,能讓大梁的百萬雄師換上當世最好的兵器——戰鬥力少說也能增加三成啊。
大梁的兵馬就會成為當世名符其實的第一,看當今天下哪個國家還敢不向大梁稱臣!
霎間,大梁皇帝的心就沸騰了。
“不過,”魏國公主輕輕開口,中性的聲音平平穩穩:“我們魏國有兩個條件,還望陛下答應reads();。”
她站在禦房裏,雖然隻是一個女子,雖然她是前來求婚的,但她硬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場。
太子眯著眼睛盯著她,聽到她說“不過”時,唇微微一撇:這就是了,沒有目的話,魏國如此做就算國君瘋了,魏國的朝臣們也沒有瘋。
“第一個條件,”凰看著皇帝,沒有求人的委曲求全,反而有種主人放下身段的傲氣:“陛下及梁國要保我十一皇弟為帝。”
“以大軍相助我十一皇弟,在我父皇、在我父皇百年之後,保十一皇弟順利登基。當然,我嫁與梁國太子為太子妃,就已經約定兩國永不相犯。”
她說到這裏並沒有停頓,轉身看向太子:“以後太子登基,太子妃為左後我為右後,但是太子定要出自我。”
“此事要寫好詔書,由皇帝陛下詔告天下——太子百年之後,新帝須是我的兒子。”
林大丞相終於再也忍不住了,一個女子在這裏指手劃腳,讓他感覺自己的尊嚴被冒犯了:“大膽!”
“你們就算是魏國來使,也不能咒大梁皇帝和太子殿下!何況,我大梁國事,豈是你一個女子或是無幹的魏國可以左右的!”
他還真的是被氣到了。有七分是被魏國公主的狂言氣到,感覺大梁被魏國蔑視了;隻有三分是他氣魏國公主不把他和“他的女兒”放在眼中。
要知道,“他的女兒”才是正經的太子妃,將來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立太子當然要嫡啊。
哪怕魏國公主的可笑提議能成,沾了一個右字,哪怕她稱太子妃、哪怕也稱她為皇後,她所出的兒女在左字麵前就算不得嫡!
如今的太子妃沒有做錯什麽,而太子妃的兒子們還沒有出生,就被魏國公主一句話奪去了本應該屬於他們的一切。
何止是不把現在的太子妃放在眼中啊,此女霸道的讓林大丞相隻想到了一個詞:不可理喻。
凰公主看了一眼林大丞相:“我的話有什麽不對?我以魏國冶鐵秘術,增長了梁國的戰力;我以魏國的三千裏國土,增大了梁國的國土——以我之功,做太子妃做不得?以我之功,我的兒子做太子做不得?!”
理直氣壯。她挾潑天功勞而至,雖然是求親,但並不用自甘輕賤;為了她自己、也為了她的將來以及兒女們,還為了她的弟弟和母妃,她要求的並不過份。
不過份,自然是理直氣壯。
林大丞相被噎的一時間沒有換過氣來。倒不是他認為魏國公主說的在理,而是被氣狠了,一口氣憋的他難受才沒有馬上開口斥責。
皇帝看著凰,心中也有些不快;不但是凰說他百年之後的事情,而且他梁國的未來皇帝,憑什麽要由一個女子、還是一個他國女子指定?!
他也感覺自己被冒犯了。可是,魏國公主說的好處,他真的、真的難以抵抗,那誘惑太大了。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他認為已經沒有什麽能打動他,因為隻要他點頭,這天下還有什麽是他得不到的?
今天,他明白了,哪怕是一國之君也一樣可以被誘惑reads();。魏國,是真下了大本錢——不對,應該說是凰公主和其母妃,還有那個垂垂老矣、已經老到糊塗的魏國國君下了大本錢。
“這事兒——”他沉吟著看一眼太子。
除了對凰的態度有些不滿外,讓他沒有開口答應——就算什麽顧慮也沒有,他也不可能馬上答應;何況,他的顧慮還挺多:太子這個兒子,其實很有主意。
如果太子沒有胡鬧之前,他還真的以為隻要他開口,太子就會乖乖的順從;但是現在他很清楚,如果他這個兒子不同意,他開了口就會是自打臉。
太子咳了兩聲,把手裏的茶盞放下了:“我不喜歡男人,所以不會喜歡一個像男人的女子。”
這隻是托詞,也是他在點明大家對凰的不滿之處;如此強勢的女子,真的讓她成為大梁國母合適嗎?!
他想到了沈小小,然後微微一笑:嗯,如果眼前的女子是沈小小,她如此的強勢,嗯,嗯,自己會很喜歡。
咦?他又看一眼凰,然後很明白,並不是性子問題而是人不對;他也不清楚沈小小有什麽好,可是沈小小所為他就是看著順眼。
凰看一眼太子,眼中沒有敬重也沒有欣賞:“我不需要誰來喜歡,我要嫁的隻是太子。”
她的意思就是,本公主可沒有看上你——大梁國太子的確名聲不顯,而且隻要細細的打探,就會發現這個太子真的很有點窩囊。
所以,凰並沒有說謊,自始至終她都沒有看上過太子;隻不過,她的母妃、她的弟弟都需要梁國的幫助,而她自己也需要一個太子身份的男人做夫婿——她可是公主,自然隻有太子才能匹配得上她。
太子聞言看看林大丞相,又看看他的父皇,然後站起身來彈了彈衣袍:“魏國公主的提議要不要答應,由父皇做主。”
“如果公主殿下想聽我的意見,”他看向凰:“世上沒有男人不會為公主所言而心動,我也不例外。”
“身為大梁人,怎麽可能不希望得到公主殿下口中所言?我很想很想公主所提到的一切,馬上就歸我大梁所有。”
他更加的理直氣壯:你都送到門上來,我還不笑納之?有好處當然要拿,至於代價嘛,那可不是他應該考慮的。
因為他現在不是皇帝。
“太子殿下能這樣想還是不錯的。”凰眼睛眨也不眨:“既然我們達成了共識,現在就由陛下來做主吧。”
太子咳了兩聲:“我們是達成了共識,不過公主你想讓我父皇答應,還需要為你自己找到一個夫婿才成。”
“你要嫁的人是太子嘛。”他咳了兩聲:“不瞞公主殿下,你來之前我剛剛闖下大禍。”
“父皇雷霆之怒,本來要降旨廢了我的太子之位,隻是被公主你們一行人給打斷了。但,君無戲言啊,所以我如今已經不是太子了。”
他說完向皇帝跪倒叩頭,當然不忘遞了一個眼色過去:皇帝陛下如果不高興陪他演戲,那他就隻能來硬的——那多不好,是吧?
他雖然不懼皇帝真怒了,但是父子真正反目,好吧,也不會真正反目但是他父皇當真大大的發作,他的頭頂硬些是硬些,倒底還是有那麽一點壓力的reads();。
皇帝瞪他,這個兒子果然是不老實的!
在這個時候,在他的麵前,居然當著他就敢信口開河。什麽叫做廢了他——他什麽時候說過這個話。
太子之位事關大梁國的承繼,是國事當中頭一等的大事兒,他居然也敢拿來胡說八道:不就是娶一個魏國公主嘛,雖然她的確黑了點,但長的還算不錯啊。
這是一個威脅。
他明白太子這是在施拖延之計,但同時也是一個威脅:父皇你真要魏國的那些玩意兒,這太子你另換賢能吧。
反了他!可是皇帝再怒,也就是瞪瞪眼睛,不好在魏國公主麵前直接抽太子的大嘴巴。
“朕不過是氣急之語。”他看一眼魏國公主,在心中權衡了利弊,很清楚魏國公主是不會改變主意的,更不可能退一步。
以那樣的條件,魏國公主求的也是她弟弟、她母妃的性命安全罷了。
皇家就是如此,潑天的富貴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是不分彼此的,所以才會逼的很多人拚命。
太子歎口氣,他的父皇真是不好騙啊:“兒臣自知才疏學淺,無德無能,懇請父皇……”讓他再娶一個什麽右太子妃——那是太子妃嘛,那簡直就是太後!
而且,他憑什麽要被一個女子左右他和沈小小的日子,還包括他和沈小小的子女?!就算魏國公主一個條件也沒有,他也不會讓其來打擾他和沈小小的生活。
他東宮裏的女人,已經足夠多了,太多了!
如果現在就可以的話,他早把那些女子丟出東宮了:魏國公主還要進來攪和,那他是萬萬不會答應的。
皇帝一拍桌案:“胡鬧!”他是真怒了,太子翻了翻眼閉上了嘴巴,可是他的心思卻沒有變。
凰的臉黑中透紅了:被氣的。
她也是堂堂的一國公主,居然被一個廢物太子嫌棄了!就在她的麵前,寧可不要太子之位,也不要迎娶她!
哪怕她已經為他保住了現在的太子妃,他也絲毫不領情,一點點臉麵都沒有給她留啊。
馮大人看到自家公主紅了臉,這才慢吞吞的開口:“陛下,太子殿下——”他心裏說不出來的痛快,因為凰公主終於知道天下不是圍著她轉的了。
這一路上,他是受夠了這位自以為是的公主殿下,隻是因為身份所限,再多的不滿他也不能表達出來。
現在看到她在梁國太子麵前吃了虧、丟了臉,他心裏的氣一下子就順了過來:讓你不把天下男人放在眼中,讓你認為除了你全天下的人都是傻子!報應了吧?!
但是,他是正使,他家皇帝陛下交給他的任務他還是要乖乖的完成。
“我們公主向來心直口快,請陛下和太子殿下不要見怪reads();。”馮大人欠了欠身子:“今天隻是和陛下商量親事,不過臣認為今天少了一個人,所以事情才會遲遲未決。”
他說到這裏抬頭微笑:“魏國要和大梁結為秦晉之好,此事還要現在梁國的太子妃玉成才可以。”
“陛下,請現在的太子妃來,臣想,太子妃出自梁國丞相府,定然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上心憂天下的胸懷,定會玉成此事。”
太子不同意?那不要緊,反正隻要皇帝答應就可以了;至於太子的不願意,還不就是因為剛剛大婚,和太子妃正好的蜜裏調油嘛。
他就在太子妃身上下功夫,隻要太子妃同意了,太子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又有天下大義擺在那裏,太子還能再拒絕?
至於太子妃,天下大義擺在那裏,又有婦德擺在這裏:她能不答應嗎?不管她心裏有多少不快,也隻能微笑著答應,還要做出賢德的樣子來勸太子應下這門親事。
馮大人見過太多這樣的宮廷女子,很清楚這些女子的為人處世之道:梁國和魏國後宮的女子不同,但是心思等等都是一樣的。
太子的眉頭皺了起來:“是不是孤太給你們兩個人臉了?!”他忽然就不耐煩了,說出來的話也就極為不客氣。
按他從前的脾氣來說,是絕不可能如此相待他國的使臣。今天,他就算明知道魏國公主和姓馮的沒有安好心,也一直壓著脾氣。
可是姓馮的居然把沈小小要扯進來,那他就沒有了好脾氣;如果不是皇帝在這裏,他都要一個大嘴巴抽姓馮的。
當然,那隻是太子的心裏話,做為一國太子怎能失儀於他國使臣?所以他隻是對小金子笑了笑,眼神在姓馮的身上轉了轉。
小金子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把太子的話傳出去了:姓馮的這麽喜歡做媒,怎麽也要讓他多娶幾房啊。
左右兩房怎麽能夠,說什麽也要東南西北中娶五個才成——這是小金子想出來的,不過他認為這次鐵定能得到太子爺的誇獎。
總不能讓小銀子那小子天天得瑟吧?他小金子也一樣深知殿下的心思,同樣能把事情做的讓殿下滿意的笑出來。
所以馮大人在禦書房裏巧言如簧時,並不知道他家裏就要添人口了:嗯,關於這個以後的家業繼承,有他頭疼的,因為每一位妻房可都帶著對他馮家有大功而進門的,條件嘛自然是要她們所出的那個兒子接掌馮家。
太子看到小金子迴來遞上來的紙條,再看姓馮的時候也就露出了笑臉來:小子,這隻是開頭,讓你敢算計孤的太子妃!
他把紙團了丟迴給小金子,所有的動作並沒有隱瞞皇帝;所以皇帝也就看到了那紙條上的東西,忍不住又瞪了一眼太子:不過無傷大雅,他兒子也不算是害魏國使臣嘛。
“請太子妃前來吧。”皇帝想到沈小小還在病中:“用皇後的鳳輦去接太子妃,由禦醫伺候著。”
他想要那些好處,可是不想和太子鬧不愉快,更不想做個惡人;所以,他很認同姓馮的提議:隻要太子妃答應了,這事兒也就順利解決了。
到時候,他這個父皇也隻是順水推舟,太子有多大的怨氣也隻能迴去和太子妃算帳了:小夫妻嘛,床頭打架床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