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原因,導致謝氏短時間內很難雇到更多的兵力,不得已,他們隻能將駐防的兵力收迴來一部分。
可這個舉動,卻讓包圍在星夜城外的青銅傭兵們心裏泛起小心思:謝氏在怕他們!
這種情況,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青銅傭兵基本可以算是社會的底層,他們為了生活,基本什麽髒活累活都能做,盡管他們識字,收入比普通貧民要高一些,但和中產階級相比,他們依舊是貧民。
所以對於謝氏這種大家族,他們從來都隻能仰望,即便他們這次過來包圍星夜城,很多人也都忐忑不安著,生怕謝氏突然把他們都一網打盡了。
可結果是謝氏隻是把兵力調迴星夜城駐防,但沒動他們任何一個人。
也就是說,謝氏也不敢輕易得罪數十萬聚集起來的青銅傭兵,這讓他們第一次覺得,自己或許也不是那麽沒用。
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謝氏竟然派人過來交涉,說願意給每一個聚集在這裏的青銅傭兵支付數千夜安幣讓他們離開這裏。
數千塊,對於青銅傭兵來說並不算小數目了,他們辛苦一個月也不一定能賺到這麽多。
所以大部分人都同意了,領到錢後美滋滋地離開了。
可過不了兩天,他們又迴來了,因為他們發現,物價都漲瘋了,幾千塊的購買力連之前的一兩百塊都達不到。
動亂的局麵導致人人自危,再加上持續的罷工讓產業鏈斷掉,物價上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謝氏有心調控,但卻力不從心,誰也沒預料到戰爭來得如此之快,來得如此之突然。年前剛把大量物資調往恆歌大陸的謝氏,現在所能掌控的物資也不多。
很快,暴亂發生了,但卻不是貧民引起的,而是普通民眾掀起的。
貧民雖然占據了整個夜安國將近七成的數量,但別忘了還有將近三成的普通民眾,物價漲成這種鬼樣,他們也撐不住啊。
趁著這個時機,潛藏在夜安國各個角落的烏托邦家族終於出手了,再次發動起義,大量的貧民隨之響應,他們靜了這麽久,就是為了這一刻。
同時響應的,還有不少青銅傭兵,他們有一部分依舊包圍在星夜城,也有一部分響應起義,跟隨烏托邦家族攻占邊遠的城市。
與此同時,大量的槍械和糧食從邊境運輸了過來,這些物資都來源於梧桐國,是烏托邦生物製藥公司的投資者運來的。
局勢頓時發生劇烈的變化,洶湧的戰爭頓時展開,這是資本紀元最近幾十年來,第一次由非傭兵主導的戰爭。
謝氏隨即派駐防的傭兵去鎮壓,可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些謝氏雇傭的傭兵剛一接觸就潰敗了!
怎麽迴事?這是可是職業的雇傭軍啊,居然連臨時組織起來的貧民兵和青銅傭兵都打不過?
但隻要細想便能知道,不是傭兵們打不過,而是他們不想打,原因無他,夜安幣貶值了,那他們之前拿到手的酬金也一樣值不了多少,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肯拚命了。
他們是來賺錢的,再有職業道德,也不能錢沒了,命也沒了吧!
以往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管打得多兇,都很少出現貨幣貶值得這麽誇張的情況,因為戰爭是傭兵之間的對戰,跟貧民沒多大關係。
可現在不同啊,國內絕大部分的貧民罷工,整個國家經濟最基礎的部分都崩塌掉了,那貨幣體係還能維持嗎。
謝氏雇傭軍的潰敗進一步增強了貧民反抗的信心,一時間烏托邦家族的隊伍一連攻下數座城市。
在博倫城前線的謝氏雇傭軍聽說到後方的情況後,也無心作戰,大部分人都申請取消任務,甚至有一些打算直接離開戰線了。
烏托邦軍隊趁機反攻,前線的謝氏雇傭軍節節敗退。
一時間,謝氏處於絕對的劣勢。
緊急時刻,謝氏現任理事會主席謝安瑩決定撤軍,並答應現在雇傭的傭兵,用硬通貨代替夜安幣,重新支付酬金,這才得以避免傭兵數量的進一步流失。
可是金銀珠寶這種硬通貨畢竟也是少數,以謝氏的儲備,根本不可能湊得到價值數百億的硬通貨,所以最後能夠維持的傭兵數量也隻有三四萬,想要覆滅烏托邦家族已經不再可能了。
所以謝安瑩決定,收縮陣線,主動放棄東北大部分罷工鬧得比較兇的城市,隻守住西南周邊的區域,這相當於把超過四分之一的領土讓給了烏托邦家族。
更糟的是,柳氏家族憑借他們之前雇傭的兩萬兵力,也分割走了東南四分之一的領土,他們已經不想再跟謝氏同處一國,既然現在局勢亂成這些,柳氏不如自己主導一個小國家。
也就是說,謝氏最後所能掌控的區域,連原來的一半都不到。而且這片區域的貧民同樣蠢蠢欲動,最後謝安瑩是許諾工資翻倍才讓那些貧民返迴崗位。
當然工資不再是支付夜安幣,而是支付等價的糧票,跟糧食掛鉤。
讓謝安瑩感到慶幸的是,她之前為謝氏構建的糧食供應鏈還在,這讓她暫時不用擔心糧食不夠。且他們對外的貨幣有一部分是恆歌幣,所以也不至於立馬完全崩潰掉。
至於柳氏主導的區域,貧民雖然罷工不多,但依舊存在貨幣不穩的情況,這也導致所掌控的雇傭兵戰鬥意誌低下。
相比較而言,烏托邦家族則是形式一片大好,他們掌控了東北近二十座城市之後,立馬有大量的貧民申請加入烏托邦家族,之後在亞德裏恩的調動下,他們很快又迴到了原有的工作崗位,不同的是,他們都獲得了所屬工廠的一小部分股權,工廠所得到的收益,他們能夠獲得分紅。
這驅使他們賣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所以短短幾天,烏托邦共和國很快就恢複了正常生產。緊接著,有大量的外國資本看好烏托邦組織這個新興國家,於是相繼湧了過來。
當然,亞德裏恩嚴格把關,他允許資本進入,但決不允許資本幹涉政治,也就是說,立法、政務和軍務三會,必須百分之百由烏托邦家族掌控。這一點,他用強硬的手段控製得很好。
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邵季以各種偽裝的身份旁觀著,他看得出來,烏托邦家族已經完全站穩了腳跟,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講,用不了一年,烏托邦共和國隻要經濟上去了,想要吞並謝氏和柳氏所統治的區域完全不在話下。
……
8月25日,博倫城。
邵季找到了亞德裏恩,笑道:“我準備離開了!”
可這個舉動,卻讓包圍在星夜城外的青銅傭兵們心裏泛起小心思:謝氏在怕他們!
這種情況,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青銅傭兵基本可以算是社會的底層,他們為了生活,基本什麽髒活累活都能做,盡管他們識字,收入比普通貧民要高一些,但和中產階級相比,他們依舊是貧民。
所以對於謝氏這種大家族,他們從來都隻能仰望,即便他們這次過來包圍星夜城,很多人也都忐忑不安著,生怕謝氏突然把他們都一網打盡了。
可結果是謝氏隻是把兵力調迴星夜城駐防,但沒動他們任何一個人。
也就是說,謝氏也不敢輕易得罪數十萬聚集起來的青銅傭兵,這讓他們第一次覺得,自己或許也不是那麽沒用。
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謝氏竟然派人過來交涉,說願意給每一個聚集在這裏的青銅傭兵支付數千夜安幣讓他們離開這裏。
數千塊,對於青銅傭兵來說並不算小數目了,他們辛苦一個月也不一定能賺到這麽多。
所以大部分人都同意了,領到錢後美滋滋地離開了。
可過不了兩天,他們又迴來了,因為他們發現,物價都漲瘋了,幾千塊的購買力連之前的一兩百塊都達不到。
動亂的局麵導致人人自危,再加上持續的罷工讓產業鏈斷掉,物價上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謝氏有心調控,但卻力不從心,誰也沒預料到戰爭來得如此之快,來得如此之突然。年前剛把大量物資調往恆歌大陸的謝氏,現在所能掌控的物資也不多。
很快,暴亂發生了,但卻不是貧民引起的,而是普通民眾掀起的。
貧民雖然占據了整個夜安國將近七成的數量,但別忘了還有將近三成的普通民眾,物價漲成這種鬼樣,他們也撐不住啊。
趁著這個時機,潛藏在夜安國各個角落的烏托邦家族終於出手了,再次發動起義,大量的貧民隨之響應,他們靜了這麽久,就是為了這一刻。
同時響應的,還有不少青銅傭兵,他們有一部分依舊包圍在星夜城,也有一部分響應起義,跟隨烏托邦家族攻占邊遠的城市。
與此同時,大量的槍械和糧食從邊境運輸了過來,這些物資都來源於梧桐國,是烏托邦生物製藥公司的投資者運來的。
局勢頓時發生劇烈的變化,洶湧的戰爭頓時展開,這是資本紀元最近幾十年來,第一次由非傭兵主導的戰爭。
謝氏隨即派駐防的傭兵去鎮壓,可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些謝氏雇傭的傭兵剛一接觸就潰敗了!
怎麽迴事?這是可是職業的雇傭軍啊,居然連臨時組織起來的貧民兵和青銅傭兵都打不過?
但隻要細想便能知道,不是傭兵們打不過,而是他們不想打,原因無他,夜安幣貶值了,那他們之前拿到手的酬金也一樣值不了多少,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肯拚命了。
他們是來賺錢的,再有職業道德,也不能錢沒了,命也沒了吧!
以往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管打得多兇,都很少出現貨幣貶值得這麽誇張的情況,因為戰爭是傭兵之間的對戰,跟貧民沒多大關係。
可現在不同啊,國內絕大部分的貧民罷工,整個國家經濟最基礎的部分都崩塌掉了,那貨幣體係還能維持嗎。
謝氏雇傭軍的潰敗進一步增強了貧民反抗的信心,一時間烏托邦家族的隊伍一連攻下數座城市。
在博倫城前線的謝氏雇傭軍聽說到後方的情況後,也無心作戰,大部分人都申請取消任務,甚至有一些打算直接離開戰線了。
烏托邦軍隊趁機反攻,前線的謝氏雇傭軍節節敗退。
一時間,謝氏處於絕對的劣勢。
緊急時刻,謝氏現任理事會主席謝安瑩決定撤軍,並答應現在雇傭的傭兵,用硬通貨代替夜安幣,重新支付酬金,這才得以避免傭兵數量的進一步流失。
可是金銀珠寶這種硬通貨畢竟也是少數,以謝氏的儲備,根本不可能湊得到價值數百億的硬通貨,所以最後能夠維持的傭兵數量也隻有三四萬,想要覆滅烏托邦家族已經不再可能了。
所以謝安瑩決定,收縮陣線,主動放棄東北大部分罷工鬧得比較兇的城市,隻守住西南周邊的區域,這相當於把超過四分之一的領土讓給了烏托邦家族。
更糟的是,柳氏家族憑借他們之前雇傭的兩萬兵力,也分割走了東南四分之一的領土,他們已經不想再跟謝氏同處一國,既然現在局勢亂成這些,柳氏不如自己主導一個小國家。
也就是說,謝氏最後所能掌控的區域,連原來的一半都不到。而且這片區域的貧民同樣蠢蠢欲動,最後謝安瑩是許諾工資翻倍才讓那些貧民返迴崗位。
當然工資不再是支付夜安幣,而是支付等價的糧票,跟糧食掛鉤。
讓謝安瑩感到慶幸的是,她之前為謝氏構建的糧食供應鏈還在,這讓她暫時不用擔心糧食不夠。且他們對外的貨幣有一部分是恆歌幣,所以也不至於立馬完全崩潰掉。
至於柳氏主導的區域,貧民雖然罷工不多,但依舊存在貨幣不穩的情況,這也導致所掌控的雇傭兵戰鬥意誌低下。
相比較而言,烏托邦家族則是形式一片大好,他們掌控了東北近二十座城市之後,立馬有大量的貧民申請加入烏托邦家族,之後在亞德裏恩的調動下,他們很快又迴到了原有的工作崗位,不同的是,他們都獲得了所屬工廠的一小部分股權,工廠所得到的收益,他們能夠獲得分紅。
這驅使他們賣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所以短短幾天,烏托邦共和國很快就恢複了正常生產。緊接著,有大量的外國資本看好烏托邦組織這個新興國家,於是相繼湧了過來。
當然,亞德裏恩嚴格把關,他允許資本進入,但決不允許資本幹涉政治,也就是說,立法、政務和軍務三會,必須百分之百由烏托邦家族掌控。這一點,他用強硬的手段控製得很好。
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邵季以各種偽裝的身份旁觀著,他看得出來,烏托邦家族已經完全站穩了腳跟,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講,用不了一年,烏托邦共和國隻要經濟上去了,想要吞並謝氏和柳氏所統治的區域完全不在話下。
……
8月25日,博倫城。
邵季找到了亞德裏恩,笑道:“我準備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