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超哈哈大笑,說道,“丁大帥,事到如今,恐怕不能由你作主了!”點了丁兆庸的
穴道,說道:“咱們正用得著這個大帥,就讓他繼續做大帥吧。對大帥應該優待一些,把我
的坐騎給他坐。”
盂元超點穴功夫甚為奇巧,丁兆庸著了他的重手法點穴,全身肌肉僵硬,放在馬上,腰
板挺得筆直,若然不是來到他的身前,很難看出異狀。
龍靈珠笑道:“他這副模樣,倒是很像個神氣威嚴的大將軍,就隻怕他坐不穩雕鞍。孟
元超道“我自有辦法擺布他。”取出一卷鋼絲,把丁兆庸縛在馬上。鋼絲和普通的縫衣棉線
一般粗細,燈火下肉眼都幾乎看不出來,這卷鋼絲拉開來有七八丈長,孟元超拿著鋼絲的另
一頭,笑道:“如今這位大帥已是變成了我手中的傀儡,不怕他不任由我的擺布了。”
當下孟元超這隊人馬,扮作丁兆庸的親兵,俞唿後擁,奔向戰場。孟元超換了一匹坐騎
,與他並轡驅馳。他原來那匹坐騎是經他親自訓練出來的戰馬,他在旁邊,一樣可以指揮如
意。
戰場已經向山上推移,萬馬德軍,正在展開混戰。
大部份清兵都已投入戰楊,但按照丁兆庸的部署,還有三個最精銳的騎兵營是留下來保
護他的。這三個營隻有在兩種情況之下,方準開動,一是在敵人已經殺到來的時候;一是有
主帥親臨發出號令,才能出戰。
戰場雖然已經擴展到了山上,但還未殺到帥帳的附近。亦即是說第一種情況還未出現。
孟元超在高處望下去,新的情況又出現了。隻見附近山頭,烽煙四起,對著魯特安旗城
門那一麵,火把婉蜒,人馬如潮。
看這情形,孟元超立即可以作出判斷。迴疆的十八個部落,雖然不知道有多少部落出去
,但確信已是有援兵四麵來到。
但援兵來到,堅守魯特安旗的羅海部隊,亦已開城殺出來了。
戰鬥越來越激烈,援兵亦已投入戰楊了。火光中可以看見刀槍如雪,戰烏奔馳,黎明前
的山穀也仿佛給慘烈的喊殺聲撼動了,當真是地動山搖。
孟元超知道,清兵有五萬之多,援兵加上羅海原來的部隊再加上柴達木來的義軍,數量
上恐怕還是比不上清兵的。而且各個部落的迴人兵士,未經兵法部勒,隻憑氣血之勇,嚴格
說來,乃是烏合之眾,戰鬥力恐怕也未必比得久經訓練的清軍。
孟元超當機立斷,押著丁兆庸在留守最後一道防線的三個大營的營門馳過,大聲喝道:
“大帥有令,三大營速向後山撤退!留守部隊,改作前頭部隊,天明之前!必須離開成場三
十裏地,不得有誤!”他用深厚的內功傳令,三營清兵,聽得清清楚楚。
士兵誰想真個賣命?一聽此令,都是喜出望外,當然是立即執行了,其中雖然有幾個
比
較細心的長官有點懷疑,疑點之一,這個傳令的“中軍”他們從未見過,疑點之二,丁兆庸
沒傳他們進見,按常理說,他們是統兵的將領,縱然是在緊急關頭,丁兆庸也該接見他們,
吩咐幾句;三來丁兆庸叫他們撤退,他自己反而率領親兵奔趕戰場。
但疑點雖多,他們親眼看見丁兆庸騎在馬上,也絕計不敢疑心命令是假。他們隻能如此
想道:丁兆庸是主帥身分,為了要表示他是盡忠朝廷,他必須親臨陣地,指揮餘部突圍。如
此一想,他們倒是不能不佩服丁兆庸了。而且,可以避開慘烈的戰鬥,兵和官都是人同此心
的,又有誰願意“多事”去問主帥呢?
孟元超這隊人馬踏入戰場,已是拂曉時分。
戰場在擴展,戰鬥更激烈!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處是一群一簇滾動的人潮。有捉對的廝殺,有小隊的混戰,有
騎兵的衝鋒,有步兵的搏鬥,甚至還有赤手空拳的扭打……沒有保持完整的隊形,雙方亦沒
有固定的陣地。
在這樣情形底下,根本不可能像兩軍對陣那樣鳴金收兵,也不可能把官兵召集來傳達撤
退的命令。殺聲震天,孟元超多好的內功,他的聲音亦已不能及遠。
不過,騎在馬背上的丁兆庸還是很快就給發現了。有義軍方麵的亂箭射未,也有尚未陷
入包圍的清軍軍官,為了保護主帥,帶領他們的衛士跑來。孟元超一麵撥打亂箭,一麵向這
些要來效忠主帥的軍官傳達撤退命令。可惜戰地太過廣闊,消息雖在迅速傳開,戰鬥還未能
阻抑。
忽地有一隊騎兵奔來,為首的少年軍官叫道:“爹爹,咱們並沒打敗仗,為何你要撤退
?”這個少年軍官是丁兆庸的兒子丁顯武。他對撤退的命令半信半疑,特地來向父親問個明
白的。
他是丁兆庸的兒子,孟元超當然不能阻止他和父親麵談,隻要給他跑到丁兆庸麵前,破
綻立即就顯露,不過,孟元超亦早已有了主意。待他走近,孟元超陡地一聲大喝,楊炎立即
把他活捉過來。
丁顯武這隊清兵大驚失色,還未弄清楚是什麽事情,已是給孟元超人馬衝得七零八落,
人人隻顧逃命!天色已經大亮,這個“奇峰突起”的變化,兩邊的兵士,都有許多人看見了。
從柴達木來的義軍已經知道是怎麽一迴事情;各個部落的援軍,看了“清兵”斬殺清兵
這幕,雖然莫名其妙,但也知道孟元超這隊‘韃子兵”不是他們的敵人了,亂箭登時停止向
他們射來。
但孟元超仍然是在和丁兆庸並轡驅馳,附近的清兵思疑不定,縱然想得到他們可能是被
敵人挾侍,也不敢上前攔阻。
不遠處有個山崗,山崗上有個平滑如鏡的大石台,石台上有三五十名清兵正在圍攻十多
名義軍。
孟元超殺散清兵,笑道:“咱們可以恢複本來麵目啦!”一聲令下,手下幾百多人立即
脫下清兵的號衣,恢複了義軍裝束。
穴道,說道:“咱們正用得著這個大帥,就讓他繼續做大帥吧。對大帥應該優待一些,把我
的坐騎給他坐。”
盂元超點穴功夫甚為奇巧,丁兆庸著了他的重手法點穴,全身肌肉僵硬,放在馬上,腰
板挺得筆直,若然不是來到他的身前,很難看出異狀。
龍靈珠笑道:“他這副模樣,倒是很像個神氣威嚴的大將軍,就隻怕他坐不穩雕鞍。孟
元超道“我自有辦法擺布他。”取出一卷鋼絲,把丁兆庸縛在馬上。鋼絲和普通的縫衣棉線
一般粗細,燈火下肉眼都幾乎看不出來,這卷鋼絲拉開來有七八丈長,孟元超拿著鋼絲的另
一頭,笑道:“如今這位大帥已是變成了我手中的傀儡,不怕他不任由我的擺布了。”
當下孟元超這隊人馬,扮作丁兆庸的親兵,俞唿後擁,奔向戰場。孟元超換了一匹坐騎
,與他並轡驅馳。他原來那匹坐騎是經他親自訓練出來的戰馬,他在旁邊,一樣可以指揮如
意。
戰場已經向山上推移,萬馬德軍,正在展開混戰。
大部份清兵都已投入戰楊,但按照丁兆庸的部署,還有三個最精銳的騎兵營是留下來保
護他的。這三個營隻有在兩種情況之下,方準開動,一是在敵人已經殺到來的時候;一是有
主帥親臨發出號令,才能出戰。
戰場雖然已經擴展到了山上,但還未殺到帥帳的附近。亦即是說第一種情況還未出現。
孟元超在高處望下去,新的情況又出現了。隻見附近山頭,烽煙四起,對著魯特安旗城
門那一麵,火把婉蜒,人馬如潮。
看這情形,孟元超立即可以作出判斷。迴疆的十八個部落,雖然不知道有多少部落出去
,但確信已是有援兵四麵來到。
但援兵來到,堅守魯特安旗的羅海部隊,亦已開城殺出來了。
戰鬥越來越激烈,援兵亦已投入戰楊了。火光中可以看見刀槍如雪,戰烏奔馳,黎明前
的山穀也仿佛給慘烈的喊殺聲撼動了,當真是地動山搖。
孟元超知道,清兵有五萬之多,援兵加上羅海原來的部隊再加上柴達木來的義軍,數量
上恐怕還是比不上清兵的。而且各個部落的迴人兵士,未經兵法部勒,隻憑氣血之勇,嚴格
說來,乃是烏合之眾,戰鬥力恐怕也未必比得久經訓練的清軍。
孟元超當機立斷,押著丁兆庸在留守最後一道防線的三個大營的營門馳過,大聲喝道:
“大帥有令,三大營速向後山撤退!留守部隊,改作前頭部隊,天明之前!必須離開成場三
十裏地,不得有誤!”他用深厚的內功傳令,三營清兵,聽得清清楚楚。
士兵誰想真個賣命?一聽此令,都是喜出望外,當然是立即執行了,其中雖然有幾個
比
較細心的長官有點懷疑,疑點之一,這個傳令的“中軍”他們從未見過,疑點之二,丁兆庸
沒傳他們進見,按常理說,他們是統兵的將領,縱然是在緊急關頭,丁兆庸也該接見他們,
吩咐幾句;三來丁兆庸叫他們撤退,他自己反而率領親兵奔趕戰場。
但疑點雖多,他們親眼看見丁兆庸騎在馬上,也絕計不敢疑心命令是假。他們隻能如此
想道:丁兆庸是主帥身分,為了要表示他是盡忠朝廷,他必須親臨陣地,指揮餘部突圍。如
此一想,他們倒是不能不佩服丁兆庸了。而且,可以避開慘烈的戰鬥,兵和官都是人同此心
的,又有誰願意“多事”去問主帥呢?
孟元超這隊人馬踏入戰場,已是拂曉時分。
戰場在擴展,戰鬥更激烈!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處是一群一簇滾動的人潮。有捉對的廝殺,有小隊的混戰,有
騎兵的衝鋒,有步兵的搏鬥,甚至還有赤手空拳的扭打……沒有保持完整的隊形,雙方亦沒
有固定的陣地。
在這樣情形底下,根本不可能像兩軍對陣那樣鳴金收兵,也不可能把官兵召集來傳達撤
退的命令。殺聲震天,孟元超多好的內功,他的聲音亦已不能及遠。
不過,騎在馬背上的丁兆庸還是很快就給發現了。有義軍方麵的亂箭射未,也有尚未陷
入包圍的清軍軍官,為了保護主帥,帶領他們的衛士跑來。孟元超一麵撥打亂箭,一麵向這
些要來效忠主帥的軍官傳達撤退命令。可惜戰地太過廣闊,消息雖在迅速傳開,戰鬥還未能
阻抑。
忽地有一隊騎兵奔來,為首的少年軍官叫道:“爹爹,咱們並沒打敗仗,為何你要撤退
?”這個少年軍官是丁兆庸的兒子丁顯武。他對撤退的命令半信半疑,特地來向父親問個明
白的。
他是丁兆庸的兒子,孟元超當然不能阻止他和父親麵談,隻要給他跑到丁兆庸麵前,破
綻立即就顯露,不過,孟元超亦早已有了主意。待他走近,孟元超陡地一聲大喝,楊炎立即
把他活捉過來。
丁顯武這隊清兵大驚失色,還未弄清楚是什麽事情,已是給孟元超人馬衝得七零八落,
人人隻顧逃命!天色已經大亮,這個“奇峰突起”的變化,兩邊的兵士,都有許多人看見了。
從柴達木來的義軍已經知道是怎麽一迴事情;各個部落的援軍,看了“清兵”斬殺清兵
這幕,雖然莫名其妙,但也知道孟元超這隊‘韃子兵”不是他們的敵人了,亂箭登時停止向
他們射來。
但孟元超仍然是在和丁兆庸並轡驅馳,附近的清兵思疑不定,縱然想得到他們可能是被
敵人挾侍,也不敢上前攔阻。
不遠處有個山崗,山崗上有個平滑如鏡的大石台,石台上有三五十名清兵正在圍攻十多
名義軍。
孟元超殺散清兵,笑道:“咱們可以恢複本來麵目啦!”一聲令下,手下幾百多人立即
脫下清兵的號衣,恢複了義軍裝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