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不過幾十分鍾,天色就徹底的黑了下去。


    中山站位於南極的拉斯曼丘陵地帶,海拔較低,但是泰山站所在的位置地處南極高原的伊麗莎白公主地,距離中山站500多公裏,海拔落差上千米,一路向上還得翻越大量的冰山雪地。


    再加上極夜、狂風、暴雪組合在一起的惡劣天氣導致的能見度急劇下降,方向感丟失,使得吳晶這樣的經驗豐厚的科考人員也是有些提心吊膽的。


    透過防護鏡,吳晶一邊努力的辨認著導航儀上的圖像,一邊打量周圍得環境,為眾人指引著方向。


    看著深一腳淺一腳艱難行進的吳晶,李明直接讓他坐上了孟菲斯拉著的雪橇,然後又隨手套上了一個隔溫屏障。


    吳晶覺得自己這輩子能見到的離奇事情在今天都見了個齊全,先是那個古怪的口吐人言的蜥蜴,又到現在這個古怪的屏障。


    身處屏障之中的他完全感受不到外麵冰冷刺骨的風雪,甚至於還有點暖和。


    “麻煩你看清楚一下方向,我們要盡快趕到目的地,必須要加速了。”


    李明的聲音從對講機之中傳來,吳晶連忙給了個肯定的迴複。


    然後吳晶就見識了一下李明他們的速度。


    那個大蜥蜴拖著一大堆的補給物資的情況下,依舊能在雪地裏飛速奔騰,目測時速不低於一百公裏。


    更讓吳晶驚訝的是,李明他們一群看上去象是正常人一樣的家夥,竟然也能在這風雪之中跟上大蜥蜴的速度,而且看上去還很輕鬆。


    吳晶越來越好奇這幫人來南極的目的了。


    路上,李明捎帶著看了看這片傳說中的淨土。他們此時還處在冰川地帶,冰山垂直的邊沿看上去就像是某些大的難以置信的城堡的城牆。


    迴過頭去,那亮著微微光芒的中山站就像是這片充滿冰封和死亡的廣闊大陸的前沿哨站。


    在隊伍的右手邊是一條被冰雪覆蓋的雄偉山脈,它從視野的一段綿延貫穿到視野的另一端。


    這裏是中山站西麵的查爾斯王子山脈。從這裏一路前往泰山站甚至是更加深處的昆侖站的路途上,這片雄偉而貧瘠的神秘山脈始終都會陰沉的聳立在西麵。


    恐怖的狂風夾雜著冰雪不停的掃過荒涼的山巔,在這些淩冽的狂風製造出的韻律之中夾雜著某種如同音樂般的狂野吹奏。


    這陰暗荒閉的景色加上這詭異的音律,勾起了人類潛意識之中的某種原始恐懼。


    山峰如同披裹著白布的幽靈,默默的在黑暗處窺伺著這群黑暗冰原上的行者。


    翻過了一片冰蓋的壓力脊之後,眾人算是正式登上了南極高原,前方就是華國的泰山站。


    隻不過因為風雪太大的緣故,大家根本什麽都看不清楚。


    翻過壓力脊的時候,那從高原上席卷而下的狂風差點把孟菲斯都給刮起來了,隔著屏障李明都能感受到那狂暴的力量,絕對能輕易的將人吹飛,最終迷失在風雪之中。


    前進了六個多小時,中途校正了幾次位置之後,眾人終於抵達了泰山科考站。


    花費了好些功夫,李明才算是把已經被冰雪封死的科考站大門給打開了,時值冬季,泰山科考站裏沒有人員留守,都是靠著各種機器的自主運轉來維持。


    進屋之後,孟菲斯懶得理會吳晶打量他的好奇目光,直接鑽到了取暖器旁邊。


    這種地方對於喜歡高溫潮濕氣候的他來說簡直就是地獄,雖然有戰鬥裝甲進行保溫,但是冷風依舊能從不同的方向刮過他的身體,引起一陣陣的不適。


    尤其是,還被他們當成了雪橇犬用。


    太侮辱(蜥蜴)人格了。


    出發之前,李明他們就通過極地科考組織諮詢了各國科考站的成員們關於伊麗莎白公主地附近有沒有什麽特殊的地方或者事件,可惜並沒有得到什麽有價值的線索。


    極地考察還是這到現在也不過才百年多而已,南極腹地的考察更是最近這些年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對於五十多年前的事情,大家都是所知寥寥,特別是當時信號發出的時候也是南半球的冬天,當時附近唯一的前蘇聯科考站裏也沒有任何人員留守。


    從阿瑪卡聯邦的相關資料裏找到的關於那次高頻通訊信號的記載也是十分模糊,還是在聯係了毛熊之後,獲取了一些當時毛熊監視阿瑪卡聯邦登月進程的相關數據之後,進行了一番推算定位之後才把位置縮小到了這數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


    在泰山科考站簡單的休憩了一陣之後,一行人就再度出發了,孟菲斯不情願的從取暖器旁邊挪了窩,出門嘶牙咧嘴的繼續拉起了雪橇。


    時間緊迫,越早找到觀察者就能越早的確認對方身後那個文明的具體情況,才有可能找到一定的解決辦法。


    他們帶來的補給物資大部分都留在了泰山科考站裏,雪橇上隻準備了一些帳篷、食物、油料以及通訊設備。


    李明的空耳隻能維持在兩公裏範圍之內,而且在這種環境惡劣的區域裏限製太大,眾人之間的聯係還是要靠專業的通訊器材才行。


    這樣的風雪對於李明和馬爾克思他們來說都算不上太麻煩,孟菲斯也隻是不舒服而已,唯一需要照顧的就是吳晶這位向導,所以李明全程都把吳晶帶在身邊。


    幾天的搜索下來,結果很不盡如人意。


    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再加上這裏惡劣的環境,沒有任何與觀察者有關的蛛絲馬跡留下。


    這天,持續良久的暴風雪終於停了下來,周圍的環境突然之間變得無比空明,頭頂的星空清晰的仿佛伸手可摘。


    但是經驗豐富的吳晶明白,這是更加劇烈的暴風雪正在醞釀的預兆。


    最多三兩天的功夫,這場暴風雪就會席卷而來,環境就會比前幾天更加惡劣幾分。


    李明原本就有些低落的心情在聽到吳晶的預測之後不由得又下沉了幾分,不過他也明白,這項工作本來就不是幾天就能有結果的。


    當初何塞亞他們為了搜尋那名觀察者,可以說是耗費了百年多的時間才終於抓住了對方的尾巴。


    收拾了一下心情,李明決定再搜索兩天,沒有結果的話他就要返迴華國了。


    這裏的事情一時半會兒沒個結果,那邊的航空事業也不能跟著拖延下去,月球上的那艘飛船也是非常的重要。


    據孟菲斯交代,那艘飛船上麵是一批高科技器械,幾位歐安準備把它們轉賣到另一個新興文明,沒想到就這樣折在了半路。


    如果能得到那艘飛船或是上麵的器械,足以讓藍星科技實現質的飛躍,將來麵對觀察者背後的文明也能有更多的資本。


    現在隻等登月飛船建造完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形發動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嗒並收藏人形發動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