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實地考察結束之後,下午的會議上,華國代表就反重力引擎是使用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方案:


    首先,反重力引擎的所有權歸華國所有,這點毋庸置疑,各種所謂交由聯合保管,共同監管之類的提議都不會得到華國方麵的認同。


    其次,華國將擴大這個以反重力引擎為基礎的重力實驗室,升級成一個更加龐大、專業的重力研究所。研究所將設置各個相關專業的實驗室,歡迎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科研機構共同合作。


    名額方麵,華國暫時隻會放出百分之二十的名額共其他國家的科研機構使用,具體的分配就要看大家的誠意了。


    費用方麵,堅持底價不動搖,但是各國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來支付,諸如高端技術交流,


    華國代表很刻意的報出了諸如生物技術、芯片技術這類的華國目前的科技短板項目。表示如果用這些方麵的技術交換的話,可以獲得更多的名額。


    保持主導地位。


    高端技術交流。


    吸引外部投資。


    這是華國召開這次太空探索峰會的基調。


    原本華國就準備進行這次峰會,好為華國的航空事業大發展打好基礎,何塞亞和馬爾克思所說的藍星上可能還有其他觀察者的消息更是讓華國高層的危機感濃烈了起來。


    兩人和華國進行了上次的接觸之後就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野之中,他們去尋找那名可能存在的觀察者去了。


    華國方麵明白目前華國航天方麵和材料方麵的成就都是基於李明的存在,真實的技術積累還是有所欠缺的。


    雖然華國高層有信心,這些技術隻需要幾年的時間就能被攻克。


    但是誰都不知道,藍星還剩下幾個幾年的時間。


    藍星的氣候、地質問題隻要挨過去了,藍星依舊是人類的藍星。


    可如果那名觀察者帶來了殖民艦隊的話,人類的地位如何就很難說了。沒人會天真的認為,外星人來了藍星之後就會拉著人類一起發展。


    當初大航海時代的殖民掠奪,對於土著文明而言可以說是滅絕性的災難。且不看米利堅就是建立在狄安人的屍骨之上的嗎?


    所以,加大合作,共同發展就成了大勢所趨。


    大家一起合作加速人類的發展腳步,以期在未來的災難麵前獲得更多的資本。


    至於為什麽不把信息透露出去,一方麵是為了不打草驚蛇,讓那名可能存在的觀察者有所察覺。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證據不足,這些消息的來源都是來自李明和何塞亞他們,沒有更多的物證,公布這些消息的話,關於李明,關於何塞亞他們的消息勢必也要公布與眾,到時候相關的利益糾葛就是一團亂麻。


    而且他們現在都是藍星的頂尖力量,若是被那位新任觀察者盯上就太危險了。


    要知道為了擊殺當年那名觀察者,何塞亞和馬爾克思等人可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關於觀察者的實力他們也通報了華國方麵。


    一人成軍。


    簡單的四個字下麵蘊藏的是恐怖的力量。


    這可不是像蘭斯特那樣對付一個戰鬥小隊,作為高等文明的間諜,觀察者都是精挑細選過後,進行了全方位的訓練和改造的超級特工。


    就藍星的科技力量而言,單單觀察者自身就足以正麵對抗一支華國數百人級別全副武裝的軍隊。


    更別說他們還都精通刺殺潛伏,有著一整套專門的作戰工具。


    作為佐證,何塞亞在專門的場地裏為劉躍進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實力,看的劉躍進有些憂心。


    臨走前,何塞亞感慨,李明的實力其實猶在觀察者之上,但是沒有任何的戰鬥經驗。


    所以如果真的遇上了,以李明目前的狀態可以說是必死無疑。


    情況上報之後,關於李明的安全等級再度提高,就連峰會上操作反重力引擎的操作員也特意換了個生麵孔,李明隻是在暗中出手。


    接著就是關於李明的實力問題,上級也下達了命令:


    讓李明迅速開始相關的戰鬥技能培訓,研發部門也根據李明的情況,盡快製定出一套適合李明的作戰方案和作戰裝備。


    於是,李明原本清閑的工作時間變得緊湊起來。


    在每天的航天員模擬訓練,實驗室失重模擬完成之後,李明還要進行幾個小時的戰鬥訓練。


    擔任李明導師的是一位叫做方墨的中年人,身為什刹海的超級保鏢,方墨的身手絕對的頂尖水平。


    在戰鬥技巧和戰鬥經驗方麵,方墨更是大師中的大師。


    尤其是人體強化實驗取得了顯著成果之後,方墨這類特種人員也是第一批的受益者。即便是在和那些同樣進行了人體強化的軍人進行格鬥對抗,方墨依舊可以同時以一敵三。


    雖然李明的戰鬥力更多的來自於他的念力,但是近身格鬥訓練可以有效的增強李明的戰鬥素質,提升李明在麵對危機時的反應能力。


    而靠著念力感官的幫助,李明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方墨的各種發力技巧,學習起來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醫武不分家,李明同時也跟著方墨學習了大量的戰場救護,緊急治療等方麵的知識,配合念力使用起來更是得心應手。


    至於李明的主要戰鬥力:念力方麵,科研部門提出了幾款方案,加班加點的做出了幾套樣品來,李明也在適應之中。


    所以這些天,航天員訓練中心的人總能感覺到地麵有些輕微的顫動,但是又沒有什麽大的動靜。


    幾天下來,大家也就都習慣了。


    李明在不斷增強自己戰鬥力的同時,太空探索峰會也一直都在緊張的進行著。


    經過了七天的爭吵、辯論、協議、談話、反複之後,初步的共識終於算是達成了。


    藍星第一個大型重力研究所將會在華國成立,各國的尖端科研機構都將在這個研究所設立專門的實驗室並且派遣常駐人員。


    華國方麵也把名額從原來的百分之二十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五,算是做出了一定的讓步。


    相應的,其他國家關於生物科技、芯片等領域將會對華國開放技術,用以抵消使用重力實驗室的費用。


    忙碌了七天的華國代表此刻也是口幹舌燥,嘴巴裏都快能噴出火來了。


    但是看著這份初步共識草案,他知道這些天的幸苦都是值得的。


    與以往不同的是,每次都是最早離場的阿瑪卡聯邦代表這次半天沒有動作,等到其他國家的代表都離開之後他依舊坐在座位上。


    華國代表看著對方,這些天阿瑪卡聯邦代表都是冷暴力不合作,所以這份初步共識上麵對方也沒有簽字。


    阿瑪卡聯邦代表看著其他人都離開之後,淡淡的開口了:


    “我們阿瑪卡聯邦要百分之四十的名額。”


    前麵已經分出去百分之二十五,阿瑪卡聯邦如果拿了百分之四十,那也就意味著阿瑪卡聯邦將在重力研究所占據主導。


    華國代表沒有憤怒或是諷刺,而是平淡的看著對方,等著他繼續說。


    “在我們的51區,有一艘外星飛船,但是有很多部件缺失了,沒猜錯的話這個反重力引擎也是它的一部分。”


    阿瑪卡聯邦代表的話語在空曠的會場中響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形發動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嗒並收藏人形發動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