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的心思瞬間飛到了長安,仿佛已經看到了長安城中眾人聽聞這一喜訊時的歡欣鼓舞。


    那熱鬧非凡的場景,那百姓的歡唿雀躍,那滿朝文武的驚喜交加,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


    那渴望將這重大消息盡快傳遞迴去的急切心情溢於言表,他的額頭甚至因為焦急而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連一頓飯都沒吃完,李泰便迫不及待地起身。


    一把將秦俊送給自己的前隋降書和玉璽緊緊抱在懷中,仿佛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生怕有一絲一毫的閃失。


    他顧不上整理自己那有些淩亂的衣衫,便急匆匆地向秦俊告辭,飛速向門外衝去。


    連夜趕迴長安!


    ……


    大唐長安,宏偉壯麗的皇城太極宮。


    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中,聽完李泰的奏報後,目光先是落在了龍案之上的前隋降書,隨後緩緩移向了手中那枚意義非凡的前隋玉璽。


    這顆前隋玉璽,非同小可。它可不是普通的玉璽,而是承載著無數曆史厚重與王朝正統象征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乃是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刻而成。其在中國曆史長河中,被視為王朝正統的至高象征。


    想當年,秦王統一天下,稱始皇帝,命李斯用篆文精心雕刻傳國玉璽。


    那玉璽的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字體蒼勁有力,仿佛訴說著上天賦予的使命與永恆的昌盛;


    環刻“雙龍戲珠圖案“,那兩條龍栩栩如生,張牙舞爪,仿佛要從玉璽中騰飛而出;


    最下麵有三道尖波浪線,象征著波瀾壯闊的大海,寓意著皇權的廣闊無垠;


    雙邊的設計也是獨具匠心,內邊線較細、外邊線較粗,彰顯出其尊貴與獨特。


    傳國玉璽整個圖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現雙龍,充滿了神秘而莊嚴的氣息。


    這一玉璽,自古以來便是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信物。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世人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唐朝建立至今,曆經風雨,卻一直沒能將這傳國玉璽收入囊中。


    而且李世民又是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才奪得的帝位。


    所以難免,民間多有流言蜚語,說李唐得位不正,李世民得位不正。


    而如今,這傳國玉璽卻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了自己的手裏。


    太上皇都未曾擁有的傳國玉璽,自己卻成功握在了掌心!


    這豈不是意味著,自己才是上天承認的真命天子!


    這一刻,大唐皇帝李世民心潮澎湃,激動萬分。


    他的胸膛劇烈起伏,雙眼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與滿足。


    “這果真是傳國玉璽!


    來,來,來,各位愛卿,你們都傳閱鑒賞一下,傳國玉璽!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李世民興奮得難以自抑,那洪亮的聲音在朝堂之上迴蕩。


    他的臉上洋溢著無比的自豪與喜悅,迫不及待地想要與群臣分享這份榮耀。


    於是當即便招唿群臣近前,挨個展示了手中的傳國玉璽。


    “啊!竟然真是傳國玉璽!”


    “果真是傳國玉璽!”


    ……


    群臣也是紛紛上前,個個睜大了眼睛,神情激動而又專注,仔細觀瞧著這傳說中的寶物,興奮異常,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此乃真真切切的傳國玉璽啊,我大唐之幸!”


    “陛下洪福齊天,方能得此寶物!”


    一炷香之後,待群臣全都被李世民炫耀夠一遍之後,李世民再次重迴龍椅,昂首挺胸,身姿筆直如鬆,站在龍案之前,高高舉起了手中的傳國玉璽,再次鏗鏘有力地,念出來那八個大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群臣見狀,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唿,那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朝堂。


    “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刻,大唐朝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統一景象,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世民和那傳國玉璽之上,充滿了敬畏與尊崇。


    這一刻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威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仿佛他的身影無限高大,散發著令人不敢直視的光芒。


    這一刻,仿佛大唐,才終於成為一個繼隋朝之後的,被上天承認的,真正的皇朝!


    那恢弘的氣勢,那莊嚴的氛圍,讓每一個人都深深感受到了大唐的強盛與榮耀。


    李世民在炫耀完傳國玉璽後,心情愉悅至極,那滿臉的喜色猶如春日裏綻放的繁花。


    隨即又召見了後隋皇帝楊政道。因李世民得了傳國玉璽,從而得到了群臣和世家的一致認可,此刻他的心情可謂是好到了極點。


    因此,對待後隋皇帝不僅沒有絲毫為難之意,甚至還頗為慷慨地封了楊政道一個官職:員外散騎侍郎。


    至於其他後隋百官,也全都交給吏部,吩咐其務必根據各人的才能與功績,酌情各有任用。


    在妥善處理完前隋之事後,心情極好的李世民,再次大宴群臣。


    並且在這熱鬧非凡的酒宴之上,下旨對此次帶迴傳國玉璽的魏王李泰予以封賞。


    魏王李泰原本便是從一品的尊貴身份,然而這一次,竟是直接提升到了正一品親王。


    不僅如此,還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督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等十六州軍事揚州刺史。


    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其封地多達22州之廣!


    並且,李泰無需前往外地真的赴任,依然可以留在京城,盡享榮華。


    這對於一位皇子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恩寵。


    正因如此,魏王李泰的地位,也因此迅速攀升,成為了太子李承乾之下的第一親王。


    而且其權勢之盛、所受恩寵之厚,隱約之間已經超過了太子李承乾。


    在封賞完魏王李泰後,大唐皇帝李世民再次,發出了封賞聖旨。


    這次的聖旨,著實是有點打李世民自己的臉。


    要知道,上一次的聖旨,剛剛嚴明對秦俊永不錄用。


    可這才剛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被李世民自己重新打破。


    著實是因為,這一次,秦俊的滅國之功,以及找迴傳國玉璽之功實在是太大了!


    李世民若不予以重賞,恐怕滿朝文武都會心生不滿,看不下去了。


    於是,一道封賞的聖旨,快馬傳到夏州!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秦俊,其功甚偉,朕心甚悅。


    晉升其為從四品下文散官:中大夫,以彰其能。


    晉升為從四品下武散官:明威將軍,以顯其威。


    晉升為從四品下職官:夏州別駕、折衝都尉,以任其責。


    晉升為從四品上文散官:太中大夫,以表其賢。


    晉升為從四品上武散官:宣威將軍,以揚其名。


    晉升為從四品上勳:輕車都尉,以崇其勳。


    晉升為從四品上職官:太府少卿,以增其位。


    晉升為正四品下文散官:通議大夫,以嘉其績。


    晉升為正四品下武散官:壯武將軍,以壯其勢。


    晉升為正四品下職官:夏州刺史,以掌其地。


    晉升為正四品上文散官:正議大夫,以顯其德。


    晉升為正四品上武散官:忠武將軍,以頌其勇。


    晉升為正四品上勳:上輕車都尉,以榮其身。


    晉升為正四品上職官:吏部侍郎,夏州刺史,以重其權。


    晉爵:開國伯,以賜其榮。


    望其再接再厲,為大唐再建奇功,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社稷安康。


    欽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真的沒想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牽著老虎曬月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牽著老虎曬月亮並收藏大唐:我真的沒想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