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兒知她是想去看大小姐治腿,有心想勸幾句,但一望見自家小姐撥弄珊瑚手串而露出的半個的側臉,神情懨懨、暮色沉沉。
丹兒不禁鼻頭一酸,哽在喉頭的話便咽了迴去。她記得小姐來燕京前的樣子,愛笑愛鬧愛騎著小馬駒在寬闊的馬場上打轉,愛纏著老爺夫人講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愛追著幾位少爺外出玩耍——和眼前總是沉默的,淡然的小姐,判若兩人。
“是。”她轉過身,揩了揩眼角,故作輕鬆說道:“婢子一定把馬車布置的暖暖和和,不讓小姐受一點風。”
翌日,天放晴了,但林翩翩卻未能及時從侯府角門而出,隻因侯夫人有幾日沒見她,掛念著,一大早便領著蘇四小姐過來坐了坐,關心她的飲食起居,又過問下人們伺候的盡不盡心……
一通應付下來,時間便過去了。
等她脫開身,匆匆趕到西時市,妙妙已經把老大爺的瘸腿折斷又接上了。因著這種診治難度極高,她先前說的話又狂妄,今日便圍了許多人在此處,除了看熱鬧的,還有幾個見識過那張咳疾藥方的大夫混在其中,她絲毫不為耳邊響起的那些挖苦的、辱罵的、質疑的聲音動容,鎮定自若地扶著信任自己的老大爺就近借了個店家的門麵施展醫術。
林翩翩到時,她正在給老大爺的腿上藥。
“妙,這小哥兒看著年紀輕,手法卻真是老練!”一位老大夫聲音激動地撫掌誇讚:“老朽行醫四十多載,沒見過誰正骨能正的這麽快準狠!”
看妙妙忙得差不多了,那老大夫忙擠進前方,行了一禮,請教道:“不知小大夫如何給這位老者止的痛?可是金針刺穴之術的功效?”
他態度十分恭謙,並不因自己年長許多就扯不下臉麵,望向妙妙的雙眼睿智卻清亮,不像個六七十的老者,倒似是遇著了心愛物的青年人,神情又激動又興奮。
人群裏立即有人驚唿出他的名號。
“是張老太醫!”
“這老者是個太醫?”
“是呀,醫藥世家張家的現今家主,以前是太醫院判呢!不過已經不再宮裏當差了,燕京裏一般的貴府,根本請不動他。”
被奉為醫者聖手的張老太醫居然向這個寫書信的小子請教問題,這說明了什麽?
說明,這小子是有真本事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腦海裏再簡單不過的推論有些不合道理……這小子,看起來就十幾歲,毛都怕沒長齊,怎麽能比張老太醫還厲害呢?
為了防備妙妙事後逃跑、主動借出店麵的雜貨店店主目瞪口呆,還沒進過他牙口的黑皮大瓜子嘩啦啦撒了一地,呐呐道:“我滴個乖乖,這還真是個小神醫啊?!”
大家所料不錯,打臉來的真的很快,不過,臉疼之人,換了個方向。
妙妙上藥的同時,與老大爺的兒子交代著注意事項,聽了張老太醫的問,請他進來,把固定骨頭的夾板遞給他,轉了轉手腕,道:“老者幫我上一下夾板,我便告知你如何給他止痛,又為何能斷骨重接。”
被恭維久了的張老太醫突然被一個毛頭小子使喚,也不生氣,樂顛顛地接過夾板就忙活去了。
妙妙淨了手,又提筆寫下一張方子,並一寫著“靈脂水”的小瓷瓶遞給老大爺的兒子:“按方服藥,小火熬,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服藥時取一滴靈脂同服,切記,一滴足了,過猶不及。”
叮囑完,又喝了半盞茶,張老太醫那邊才忙活完,她讓王五哥送老大爺一程,又讓鬆果給張老太醫倒了杯茶水。
“老者既知金針刺穴,那必然醫術不淺。”她全然不顧外頭烏泱泱的一圈人和那些驚歎的聲音,自然而然地和老者攀談起來:“但我剛剛那幾針,卻並非用於止疼,而是封了血管……患者腿斷之時便被診治過,隻是那醫者接骨療傷的本事不及我、接的不夠完美,血管通,骨頭正,筋絡卻沒連接好……我此次用的是‘破而後立’的治法,把他的腿先斷再接,那幾針下去,不為止疼,為得是止血。”
說著,示意鬆果把桌上的紅色藥瓶拿給老者:“這裏麵是我配的止疼散,患者不知疼痛,蓋因於此。”
她起身寫下止疼散的方子給張老太醫:“這是藥方,老者若是感興趣,可以拿迴去研究研究。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我經手的藥材經過炮製,配藥的手法也有講究,老者照方配出,效果定不及我。”
一盞茶不到的時間,張老太醫露出了前六十年都沒能露出過的驚詫,一為眼前人未及弱冠、醫術卻如此高超卓絕,一為她口中的那些類似於“藥材炮製”的聞所未聞的言論,一為她輕描淡寫間就贈予自己這麽珍貴的藥方。
他見了全過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這小大夫的一部分手法他看不出個究竟,但三兩下把骨頭接上他能看到,患者傷處未充血腫脹他能看到,患者全程輕鬆、不因疼痛汗出如漿他也能看到……
再加上這麽一番講解,即便剛診治完,這最終的效果還未能得見,但親自給老大爺上過夾板的張老太醫自然能看出那斷腿接的有多趨於完美,也信服小大夫有那接經脈,塑新骨的能耐。
張老太醫捏著輕飄飄的藥方,給世間最尊貴之人把脈也曾不慌亂過半分的手此時竟微微發抖:“小大夫認識老朽?”
妙妙詫異:“您很出名?”
這個問法有些不禮貌,她很快換了個句式:“我應該認識您?”
張老太醫心裏更是佩服她的胸襟與氣度。
小大夫根本不認識他!
隻因他搭了把是個大夫都能搭的手,就隨手送他一張止痛散方子,這樣的人,又哪裏會是為了求名求財而嘩眾於世人麵前的俗人呢!
他為先前狹隘的揣度而感到羞愧。
“小大夫該知這方子有多珍貴。”他強迫自己不去看紙上的字跡,把重逾千鈞的藥方往妙妙麵前伸了伸,雖不舍卻神情凜然:“老朽今日獲益匪淺,足夠了足夠了。”
丹兒不禁鼻頭一酸,哽在喉頭的話便咽了迴去。她記得小姐來燕京前的樣子,愛笑愛鬧愛騎著小馬駒在寬闊的馬場上打轉,愛纏著老爺夫人講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愛追著幾位少爺外出玩耍——和眼前總是沉默的,淡然的小姐,判若兩人。
“是。”她轉過身,揩了揩眼角,故作輕鬆說道:“婢子一定把馬車布置的暖暖和和,不讓小姐受一點風。”
翌日,天放晴了,但林翩翩卻未能及時從侯府角門而出,隻因侯夫人有幾日沒見她,掛念著,一大早便領著蘇四小姐過來坐了坐,關心她的飲食起居,又過問下人們伺候的盡不盡心……
一通應付下來,時間便過去了。
等她脫開身,匆匆趕到西時市,妙妙已經把老大爺的瘸腿折斷又接上了。因著這種診治難度極高,她先前說的話又狂妄,今日便圍了許多人在此處,除了看熱鬧的,還有幾個見識過那張咳疾藥方的大夫混在其中,她絲毫不為耳邊響起的那些挖苦的、辱罵的、質疑的聲音動容,鎮定自若地扶著信任自己的老大爺就近借了個店家的門麵施展醫術。
林翩翩到時,她正在給老大爺的腿上藥。
“妙,這小哥兒看著年紀輕,手法卻真是老練!”一位老大夫聲音激動地撫掌誇讚:“老朽行醫四十多載,沒見過誰正骨能正的這麽快準狠!”
看妙妙忙得差不多了,那老大夫忙擠進前方,行了一禮,請教道:“不知小大夫如何給這位老者止的痛?可是金針刺穴之術的功效?”
他態度十分恭謙,並不因自己年長許多就扯不下臉麵,望向妙妙的雙眼睿智卻清亮,不像個六七十的老者,倒似是遇著了心愛物的青年人,神情又激動又興奮。
人群裏立即有人驚唿出他的名號。
“是張老太醫!”
“這老者是個太醫?”
“是呀,醫藥世家張家的現今家主,以前是太醫院判呢!不過已經不再宮裏當差了,燕京裏一般的貴府,根本請不動他。”
被奉為醫者聖手的張老太醫居然向這個寫書信的小子請教問題,這說明了什麽?
說明,這小子是有真本事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腦海裏再簡單不過的推論有些不合道理……這小子,看起來就十幾歲,毛都怕沒長齊,怎麽能比張老太醫還厲害呢?
為了防備妙妙事後逃跑、主動借出店麵的雜貨店店主目瞪口呆,還沒進過他牙口的黑皮大瓜子嘩啦啦撒了一地,呐呐道:“我滴個乖乖,這還真是個小神醫啊?!”
大家所料不錯,打臉來的真的很快,不過,臉疼之人,換了個方向。
妙妙上藥的同時,與老大爺的兒子交代著注意事項,聽了張老太醫的問,請他進來,把固定骨頭的夾板遞給他,轉了轉手腕,道:“老者幫我上一下夾板,我便告知你如何給他止痛,又為何能斷骨重接。”
被恭維久了的張老太醫突然被一個毛頭小子使喚,也不生氣,樂顛顛地接過夾板就忙活去了。
妙妙淨了手,又提筆寫下一張方子,並一寫著“靈脂水”的小瓷瓶遞給老大爺的兒子:“按方服藥,小火熬,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服藥時取一滴靈脂同服,切記,一滴足了,過猶不及。”
叮囑完,又喝了半盞茶,張老太醫那邊才忙活完,她讓王五哥送老大爺一程,又讓鬆果給張老太醫倒了杯茶水。
“老者既知金針刺穴,那必然醫術不淺。”她全然不顧外頭烏泱泱的一圈人和那些驚歎的聲音,自然而然地和老者攀談起來:“但我剛剛那幾針,卻並非用於止疼,而是封了血管……患者腿斷之時便被診治過,隻是那醫者接骨療傷的本事不及我、接的不夠完美,血管通,骨頭正,筋絡卻沒連接好……我此次用的是‘破而後立’的治法,把他的腿先斷再接,那幾針下去,不為止疼,為得是止血。”
說著,示意鬆果把桌上的紅色藥瓶拿給老者:“這裏麵是我配的止疼散,患者不知疼痛,蓋因於此。”
她起身寫下止疼散的方子給張老太醫:“這是藥方,老者若是感興趣,可以拿迴去研究研究。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我經手的藥材經過炮製,配藥的手法也有講究,老者照方配出,效果定不及我。”
一盞茶不到的時間,張老太醫露出了前六十年都沒能露出過的驚詫,一為眼前人未及弱冠、醫術卻如此高超卓絕,一為她口中的那些類似於“藥材炮製”的聞所未聞的言論,一為她輕描淡寫間就贈予自己這麽珍貴的藥方。
他見了全過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這小大夫的一部分手法他看不出個究竟,但三兩下把骨頭接上他能看到,患者傷處未充血腫脹他能看到,患者全程輕鬆、不因疼痛汗出如漿他也能看到……
再加上這麽一番講解,即便剛診治完,這最終的效果還未能得見,但親自給老大爺上過夾板的張老太醫自然能看出那斷腿接的有多趨於完美,也信服小大夫有那接經脈,塑新骨的能耐。
張老太醫捏著輕飄飄的藥方,給世間最尊貴之人把脈也曾不慌亂過半分的手此時竟微微發抖:“小大夫認識老朽?”
妙妙詫異:“您很出名?”
這個問法有些不禮貌,她很快換了個句式:“我應該認識您?”
張老太醫心裏更是佩服她的胸襟與氣度。
小大夫根本不認識他!
隻因他搭了把是個大夫都能搭的手,就隨手送他一張止痛散方子,這樣的人,又哪裏會是為了求名求財而嘩眾於世人麵前的俗人呢!
他為先前狹隘的揣度而感到羞愧。
“小大夫該知這方子有多珍貴。”他強迫自己不去看紙上的字跡,把重逾千鈞的藥方往妙妙麵前伸了伸,雖不舍卻神情凜然:“老朽今日獲益匪淺,足夠了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