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人雖率先覺醒,然對所謂天道知之甚少,而眼前更為棘手者,乃信任之虞。


    此信任源於項羽,若項羽心生疑慮,那數人苦心孤詣,恐將事與願違。


    四十萬雄師在外,且不久之將來,一切權力皆操於外征大王之手,如此嚴峻考驗,非寬宏之胸懷所能容。


    深知任何帝王皆難全然信任,數人秉持心中堅定信念,亦唯有如此耳。


    …………


    楚十年春末,四十萬鐵騎曆經一年有餘之訓練,終在戰力上有所建樹。


    都城軍令既達,主帥項聲旋即下令大軍西進。


    四十萬騎兵規模甚巨,其自代地以北向西,先行經王單、王軻駐守之大月氏,先行為大軍補充糧草後,繼而向西展開滅國之戰。


    楚十年秋季將至,西征大軍先滅單桓國、烏貪訾、狐胡、劫國、小宛、且末、若羌等一眾小國。


    繼而馬不停蹄,繼續征討,楚十一年夏至,又相繼覆滅西夜、蒲犁、溫宿、樓蘭、莎車、疏勒、於闐、打彌、姑墨等一眾稍大之國度。


    因楚軍借鑒了項羽南征時以戰養戰之策,在滅亡諸多國家的進程中,不僅舍棄了後方的後勤補給,且越戰收獲越豐。


    此外,主帥項聲依此前之承諾,將所獲錢財抽取三成送歸楚國。


    待承諾達成,他又向項羽提出遷徙楚人之請。


    為免西征大軍所占領土荒廢,得此請求的項羽未作遲疑,果斷下令,凡自行遷往西域之百姓,將永久豁免一切賦稅。


    在如此優厚之承諾下,大量楚人紛紛舉家向西遷徙,此亦為後來楚人永據西方奠定了基礎。


    楚十二年春,西征大軍經短暫休整,繼續向西、西北挺進。


    八月滅焉耆國,十一月滅龜茲國。


    至楚十三年,數十萬楚軍兵臨西域烏孫國。


    此烏孫國異於此前所滅之國,其人口六十餘萬,兵力不下八萬,於西域列國中當屬唯一超級大國。


    為攻克烏孫國,主帥項聲采納了虞子期之建議,一麵遣大軍圍困其都城,一麵遣人四處劫掠百姓。


    當十來萬烏孫國百姓被驅至其都城後,因糧草匱乏,不出數月,整個烏孫國便沒入了曆史長河。


    攻克烏孫國後,楚軍稍作停歇,一邊養精蓄銳,一邊協助陸續抵達之楚人開墾田地。


    楚十五年,經近二年休養生息,數十萬楚軍再度西征。


    此次,楚軍一路向西、向南,相繼滅掉康居、大宛、悅般,並一舉占據楚國西麵之高原。


    繼而又滅十幾個部落,直接與強大之貴霜帝國正麵相遇。


    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長期對峙,爭雄不休。


    豈料,東方的楚軍於短時間內迅速崛起,不僅滅掉了近乎百餘國家,其強大的西征軍隊更是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自己的後方。


    為抵禦楚軍的威勢,貴霜帝國率先與安息帝國休戰,並向其示警楚國的威脅與強大。


    出於唇亡齒寒的無奈,兩大帝國捐棄前嫌,攜手合作,共同對抗楚國的西征大軍。


    首先,麵對楚國大軍的逼近,貴霜帝國不願率先應對,他們擔心安息帝國會隔岸觀火。


    在楚軍的強大壓力下,他們一路撤退,退出貴霜帝國後,與強大的安息帝國會師一處。


    楚軍順利攻占貴霜帝國後,四十萬騎兵繼續向西挺進,直接進入安息帝國境內。


    當雙方軍隊不期而遇時,廣袤的大地上,雙方近百萬大軍嚴陣以待。


    楚軍經過兵力補充後,規模仍保持在四十萬。


    而貴霜帝國和安息帝國聯軍的兵力,也不少於四十萬。


    雙方兵力旗鼓相當,為了各自的勝利,為了各自民族的前途,雙方都毫不猶豫地發起了攻擊。


    大戰一觸即發,首先,楚軍主帥項聲命令龍苴、桓楚率領五千鐵浮屠強行破陣。


    麵對密集的敵軍陣列,五千鐵浮屠甫一現身,便令對手心驚膽戰。


    其五千騎兵皆著鐵甲,無論弓箭亦或兵器,皆難傷其分毫。


    更為恐怖者,五千鐵浮屠衝鋒之際,僅一迴合,便將數十排陣列盡數摧毀。


    那三匹馬相連之鐵鏈錚錚作響,但凡鐵鏈所及之處,欲反擊之士卒皆被其巨力掀翻在地。


    欲起身,卻驚覺,黑壓壓之馬蹄已迎麵踏來。


    麵對此前所未見之鐵甲騎兵,四十餘萬聯軍實不堪一擊。


    大戰仍在繼續,五千鐵浮屠依舊衝鋒不止。


    其宛如一座移動之鋼鐵巨獸,在其持續攻擊下,無數聯軍士卒被無情吞噬、湮滅。


    僅五千鐵浮屠已將聯軍陣列衝得七零八落,更為致命者,餘下數十萬楚軍騎兵趁亂自兩側進行包抄合圍。


    那不斷射來之箭矢無需瞄準,在此密集陣型下,每一支羽箭皆為聯軍士卒難以承受之噩夢。


    漸而,大戰前看似旗鼓相當,經交手,方知乃一邊倒之屠殺。


    此戰自上午持續至天黑,直至四十餘萬聯軍士卒盡被消滅,兩國自以為是者亦將麵臨亡國之不甘。


    滅兩國主力後,楚軍經短暫休整,數日後迅速占領兩國廣袤之地。


    隨著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之覆滅,楚軍兵鋒直指南邊之最後帝國——羅馬帝國與匈奴殘部。


    至此,項聲方知,早已西遁數年之匈奴人非但未被西方國家剿滅,反而在與西方國家之征戰中逐漸強大。


    而今,匈奴人曆經多年苦戰,不僅於裏海以北占據大片土地,更在與羅馬帝國之相爭中屢屢獲勝。


    羅馬帝國雖擁兵數十萬,可麵對來去如風的匈奴人,他們不但沒有相應的抵抗,還一直被匈奴人利用機動能力放風箏。


    此時,楚國占據安息帝國的消息傳來,匈奴人如遭雷擊,感覺天都要塌了。


    此前,麵對從東方而來的匈奴人,他們就已經頗為頭疼。


    而今,曾經戰勝過匈奴人的楚國人,也接踵而至。


    兩個強敵相繼現身,在絕望之中,羅馬人皆認為匈奴人和楚人乃是上帝所遣,這兩波來自東方的騎兵仿若上帝之鞭,正狠狠地鞭笞著自己的國家,進行著嚴酷的懲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吹櫻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吹櫻花落並收藏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