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鐵器時代
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 作者:風吹櫻花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暗自驚歎之際,項羽將信件內容公之於眾。
眾人聞得喜訊,除龍苴外,餘者皆麵色凝重。
他們未曆後世,對鐵器取代銅器之事,皆存疑慮。
鍾離昧遂發問,其言鐵器雖已有所見,然其易鏽蝕之弊,遠遜於銅器。
且言鐵器冶煉不易,而銅製兵器於軍中已然普及,且有成熟冶煉之術。
若即刻以鐵器代銅器,其不可靠之性能,恐將給楚軍帶來難以預料之惡果。
為求穩妥,不妨先普及部分為宜。
鍾離昧言罷,龍苴起身駁斥。
其言辭犀利,句句皆讚鐵器之精良。
又提議打造鐵浮屠,配以馬凳、馬鞍,便可憑其強大衝擊力,一舉殲滅楚國之外的敵手。
言及鐵浮屠,龍苴更主動請命,願為鐵浮屠統帥,為楚國開拓疆土。
龍苴所言自信滿滿,又言之鑿鑿,然除項羽麵露笑容外,餘人皆麵露迷茫之色。
對於鐵浮屠,他們實不知為何物。
觀其名,確有駭人之感。
而其真實模樣與戰力,他們實難苟同。
對此,龍苴一再懇求。
在龍苴的堅持下,項羽滿口應承。
此事項羽應允後,即命項聲與灌嬰率十萬大軍留守此地。
安排妥二人後,為求早日光芒萬丈,他旋即率領其餘眾人返迴彭城。
一路無話,楚八年深秋。
曆經大半月行軍,近二十萬楚軍在項羽統率下凱旋而歸。
於都城百姓夾道歡迎中,項羽心情甚佳。
他隻是略作停留,便率部返迴了皇宮。
剛一抵達正殿,相國項襄告知一事。
因楚國局勢大定,天下間因戰亂隱匿山林之能人紛紛前來投靠。
這些人裏,大多皆是原諸國之謀才。
他們身懷抱負,前來麵見項羽,皆為其各家所學發揚光大。
其中,比較著名和有影響力的有: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主張“仁”“禮”,強調道德修養和社會秩序。
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代表,提倡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墨家:墨子是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強調平等、互助和反對戰爭。
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韓非等,主張以法治國,強調嚴刑峻法和君主集權。
兵家:孫武、孫臏等為代表,研究戰爭策略和軍事理論。
名家:注重辯論和邏輯,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孫龍。
陰陽家:以鄒衍為主要代表,強調陰陽五行學說。
縱橫家:蘇秦、張儀等,擅長外交和政治策略。
這些學派的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相互爭鳴、交流和影響,對曾經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抱著良才難得的觀念,項羽一一招見了各學派的【傳承人】。
相談中,項羽隻帶著耳朵,他仔仔細細的聽著,凡是可以用到的學術,他都交代蒯通詳細記下。
在他誠懇的態度下,諸子百家各盡其能,紛紛強調己方治國之道。
待所有學術講述完畢,項羽隻是令人重賞了他們,而他們的學術,並未能得到重用。
對此,諸家學派倍感失望,也隻得默默離去。
眾人相繼離去,一旁記錄的蒯通麵露疑惑。
他看向項羽,嘴巴微動,隨即放下了毛筆。
“陛下,他等皆乃治國良才,…為何不曾挽留他等?”
項羽側目,他淡然一笑。
“寡人認為,治國如治水,…刻意為之豈非禁錮世人思想之舉?”
“呃,這……”
蒯通微愣,他低頭看了一眼剛剛記錄的竹簡。
抬頭間,再次看向項羽。
“陛下,儒家如何,…其強調道德修養,…又可穩住天下之民。”
“強調道德修養雖好,…不知此學術如何穩住天下之民?”
“盡收天下利刃,以君主為核心……”
“不可,百姓失去兵刃,…又怎可抵抗皇權?”
“…抵抗皇權?”
蒯通猛然站起身,難以置信的看向項羽,此時此刻,他竟有些懷疑起自己的耳朵來。
“陛下正乃皇權,為何又欲令百姓持刃抵抗?”
“…呃,寡人善待百姓,不需多念,…他等定然衷心擁戴寡人。…可蒯先生有所不知,寡人雖可善待百姓,一旦寡人離去,…後世之君又豈能代代英明?”
“這……”
蒯通嘴巴張的老大,聽說過加強皇權的,對於削弱皇權的做法,他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聽聞。
這種說法炸裂至極,不亞於天宮中出現了幽靈,令人不可思議又無比的震撼。
帶著震驚,蒯通看向項羽。
“陛下,以小可所怎,前朝秦國主張依法治國,…其商君馭民五術當可令吾大楚速速圖強!”
“不妥,不妥。…愚民之舉,…非寡人所能為!”
“…愚民之舉?”
“蒯先生,汝需謹記,民隻可善待,絕不可愚弄!…另之,汝速速起草詔令,命羋家、景家、薑家等氏族發展工商業之時,…需善待其工匠、勞役。”
“…呃,此乃小事,望陛下放心!”
“不,善待之舉,…汝需一一傳達。”
“陛下,…不知將如何善待?”
“…呃,其一,工錢食宿皆以吾楚軍為標準,…不可以次充良,…更不可克扣勞役所得錢財。”
“是陛下。”
“其二,暫以五日勞作為周期,…每隔五日則必需令其休息兩日。”
“…休息?”
“寡人正乃此意!”
“不,陛下,…怎有休作之說?”
“不可否?”
“不不,小可略感詫異。”
“嗯,其三,…每日勞作不可逾越四個時辰。”
“…每日勞作不可逾越四個時辰?”
此時,蒯通嘴巴張的老大,足已塞下一顆雞蛋。
他屬實震驚到了,在他的認知裏,自古以來雇傭的工人除了極少的錢財,根本不可能有休息時間和高額的錢財。
那秦始皇為了修建陵墓、築造城牆,不但不給錢,還需要勞役自帶錢糧的。
若依照項羽的意思,他不但令工人做五休二,還給勞役們楚軍士卒的豐厚待遇。
楚軍待遇如何,蒯通自然再清楚不過。
那普通士卒參軍一年,便足以供應一家老小三五年的開銷。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每天隻需勞作四個時辰。
當代,四個時辰就是後世的八個小時。
蒯通驚訝不已,若不是待遇豐厚的難以想象,他都準備辭職前往勞作了。
看著項羽言辭灼灼,並不像開玩笑,蒯通收迴思緒,他趕忙起草詔令。
忙完手裏工作後,蒯通又麵露擔憂。
“陛下,如此禮遇勞役,…各家氏族又豈能勞有所獲?”
項羽起身,他淡然一笑。
“治國如治水,水流通暢則國運亨通也!百姓富裕,金錢方可流通自如,…若一潭死水,…久而久之便將惡臭撲鼻!另之,未來之百越之地、西南諸國皆乃處處生金之所,…若不可令各氏族有所收獲,…寡人又豈能有此用意?”
蒯通徹底無語了,本是擇選各家治國之道,未曾想,項羽不但語出驚人,還將治國比喻成了治水。
震驚之餘,蒯通心中雖依舊不解,可他卻不敢違抗項羽的善民之舉。
看向項羽時,他已滿臉皆是敬意。
“陛下,陛下,有人於宮外求見陛下。”
一聲慌裏慌張的大喊,令項羽和蒯通齊齊看去。
看著匆忙跑來的傳令官,項羽麵色一橫。
“誰人求見寡人,汝竟如此焦躁?不知此地乃何處否?”
在項羽的接連訓斥下,傳令官趕忙低頭。
偷偷看向項羽,他依舊麵露驚慌。
“陛下,殿外落下眾人,…其從天而降,卑職從未見此神跡,…望陛下恕罪!”
“…從天而降之眾人?”
低吟一句,項羽眼眸微轉,他嘴角微微上揚。
“可乃五十四人?”
“呃,卑職數目未察,…其人數應為數十人。”
“…嗯,令其前來!”
“諾!”
眾人聞得喜訊,除龍苴外,餘者皆麵色凝重。
他們未曆後世,對鐵器取代銅器之事,皆存疑慮。
鍾離昧遂發問,其言鐵器雖已有所見,然其易鏽蝕之弊,遠遜於銅器。
且言鐵器冶煉不易,而銅製兵器於軍中已然普及,且有成熟冶煉之術。
若即刻以鐵器代銅器,其不可靠之性能,恐將給楚軍帶來難以預料之惡果。
為求穩妥,不妨先普及部分為宜。
鍾離昧言罷,龍苴起身駁斥。
其言辭犀利,句句皆讚鐵器之精良。
又提議打造鐵浮屠,配以馬凳、馬鞍,便可憑其強大衝擊力,一舉殲滅楚國之外的敵手。
言及鐵浮屠,龍苴更主動請命,願為鐵浮屠統帥,為楚國開拓疆土。
龍苴所言自信滿滿,又言之鑿鑿,然除項羽麵露笑容外,餘人皆麵露迷茫之色。
對於鐵浮屠,他們實不知為何物。
觀其名,確有駭人之感。
而其真實模樣與戰力,他們實難苟同。
對此,龍苴一再懇求。
在龍苴的堅持下,項羽滿口應承。
此事項羽應允後,即命項聲與灌嬰率十萬大軍留守此地。
安排妥二人後,為求早日光芒萬丈,他旋即率領其餘眾人返迴彭城。
一路無話,楚八年深秋。
曆經大半月行軍,近二十萬楚軍在項羽統率下凱旋而歸。
於都城百姓夾道歡迎中,項羽心情甚佳。
他隻是略作停留,便率部返迴了皇宮。
剛一抵達正殿,相國項襄告知一事。
因楚國局勢大定,天下間因戰亂隱匿山林之能人紛紛前來投靠。
這些人裏,大多皆是原諸國之謀才。
他們身懷抱負,前來麵見項羽,皆為其各家所學發揚光大。
其中,比較著名和有影響力的有: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主張“仁”“禮”,強調道德修養和社會秩序。
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代表,提倡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墨家:墨子是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強調平等、互助和反對戰爭。
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韓非等,主張以法治國,強調嚴刑峻法和君主集權。
兵家:孫武、孫臏等為代表,研究戰爭策略和軍事理論。
名家:注重辯論和邏輯,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孫龍。
陰陽家:以鄒衍為主要代表,強調陰陽五行學說。
縱橫家:蘇秦、張儀等,擅長外交和政治策略。
這些學派的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相互爭鳴、交流和影響,對曾經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抱著良才難得的觀念,項羽一一招見了各學派的【傳承人】。
相談中,項羽隻帶著耳朵,他仔仔細細的聽著,凡是可以用到的學術,他都交代蒯通詳細記下。
在他誠懇的態度下,諸子百家各盡其能,紛紛強調己方治國之道。
待所有學術講述完畢,項羽隻是令人重賞了他們,而他們的學術,並未能得到重用。
對此,諸家學派倍感失望,也隻得默默離去。
眾人相繼離去,一旁記錄的蒯通麵露疑惑。
他看向項羽,嘴巴微動,隨即放下了毛筆。
“陛下,他等皆乃治國良才,…為何不曾挽留他等?”
項羽側目,他淡然一笑。
“寡人認為,治國如治水,…刻意為之豈非禁錮世人思想之舉?”
“呃,這……”
蒯通微愣,他低頭看了一眼剛剛記錄的竹簡。
抬頭間,再次看向項羽。
“陛下,儒家如何,…其強調道德修養,…又可穩住天下之民。”
“強調道德修養雖好,…不知此學術如何穩住天下之民?”
“盡收天下利刃,以君主為核心……”
“不可,百姓失去兵刃,…又怎可抵抗皇權?”
“…抵抗皇權?”
蒯通猛然站起身,難以置信的看向項羽,此時此刻,他竟有些懷疑起自己的耳朵來。
“陛下正乃皇權,為何又欲令百姓持刃抵抗?”
“…呃,寡人善待百姓,不需多念,…他等定然衷心擁戴寡人。…可蒯先生有所不知,寡人雖可善待百姓,一旦寡人離去,…後世之君又豈能代代英明?”
“這……”
蒯通嘴巴張的老大,聽說過加強皇權的,對於削弱皇權的做法,他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聽聞。
這種說法炸裂至極,不亞於天宮中出現了幽靈,令人不可思議又無比的震撼。
帶著震驚,蒯通看向項羽。
“陛下,以小可所怎,前朝秦國主張依法治國,…其商君馭民五術當可令吾大楚速速圖強!”
“不妥,不妥。…愚民之舉,…非寡人所能為!”
“…愚民之舉?”
“蒯先生,汝需謹記,民隻可善待,絕不可愚弄!…另之,汝速速起草詔令,命羋家、景家、薑家等氏族發展工商業之時,…需善待其工匠、勞役。”
“…呃,此乃小事,望陛下放心!”
“不,善待之舉,…汝需一一傳達。”
“陛下,…不知將如何善待?”
“…呃,其一,工錢食宿皆以吾楚軍為標準,…不可以次充良,…更不可克扣勞役所得錢財。”
“是陛下。”
“其二,暫以五日勞作為周期,…每隔五日則必需令其休息兩日。”
“…休息?”
“寡人正乃此意!”
“不,陛下,…怎有休作之說?”
“不可否?”
“不不,小可略感詫異。”
“嗯,其三,…每日勞作不可逾越四個時辰。”
“…每日勞作不可逾越四個時辰?”
此時,蒯通嘴巴張的老大,足已塞下一顆雞蛋。
他屬實震驚到了,在他的認知裏,自古以來雇傭的工人除了極少的錢財,根本不可能有休息時間和高額的錢財。
那秦始皇為了修建陵墓、築造城牆,不但不給錢,還需要勞役自帶錢糧的。
若依照項羽的意思,他不但令工人做五休二,還給勞役們楚軍士卒的豐厚待遇。
楚軍待遇如何,蒯通自然再清楚不過。
那普通士卒參軍一年,便足以供應一家老小三五年的開銷。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每天隻需勞作四個時辰。
當代,四個時辰就是後世的八個小時。
蒯通驚訝不已,若不是待遇豐厚的難以想象,他都準備辭職前往勞作了。
看著項羽言辭灼灼,並不像開玩笑,蒯通收迴思緒,他趕忙起草詔令。
忙完手裏工作後,蒯通又麵露擔憂。
“陛下,如此禮遇勞役,…各家氏族又豈能勞有所獲?”
項羽起身,他淡然一笑。
“治國如治水,水流通暢則國運亨通也!百姓富裕,金錢方可流通自如,…若一潭死水,…久而久之便將惡臭撲鼻!另之,未來之百越之地、西南諸國皆乃處處生金之所,…若不可令各氏族有所收獲,…寡人又豈能有此用意?”
蒯通徹底無語了,本是擇選各家治國之道,未曾想,項羽不但語出驚人,還將治國比喻成了治水。
震驚之餘,蒯通心中雖依舊不解,可他卻不敢違抗項羽的善民之舉。
看向項羽時,他已滿臉皆是敬意。
“陛下,陛下,有人於宮外求見陛下。”
一聲慌裏慌張的大喊,令項羽和蒯通齊齊看去。
看著匆忙跑來的傳令官,項羽麵色一橫。
“誰人求見寡人,汝竟如此焦躁?不知此地乃何處否?”
在項羽的接連訓斥下,傳令官趕忙低頭。
偷偷看向項羽,他依舊麵露驚慌。
“陛下,殿外落下眾人,…其從天而降,卑職從未見此神跡,…望陛下恕罪!”
“…從天而降之眾人?”
低吟一句,項羽眼眸微轉,他嘴角微微上揚。
“可乃五十四人?”
“呃,卑職數目未察,…其人數應為數十人。”
“…嗯,令其前來!”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