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穿雲箭
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 作者:風吹櫻花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項羽右手猛地釋力,那離弦之箭恰似一道虛影。
羽箭穿越人群的間隙,筆直地朝一個探頭張望的中年人疾馳而去。
箭矢速度極快,掠過眾多匈奴騎兵時,源源不斷湧來的匈奴騎兵瞬間睜大了雙眼。
他們仿佛被某種魔力所禁錮,刹那間,所有目睹羽箭的士卒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高舉著兵刃,目瞪口呆地緊跟著箭矢望去,眾人皆不約而同地看向了一個中年人。
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中年人應聲倒地。
被羽箭穩穩地射中胸膛,他竟然筆直地向後仰倒了下去。
此時,迴過神來的匈奴人麵露驚懼,他們的神色顯得異常痛苦。
此情此景,仿若他們的信仰隨著中年人的倒下而消散了一般。
率先迴過神來後,十來個匈奴諸王匆忙跳下馬來。
他們猶如受驚的小貓,快跑幾步後,直接依偎在那個中年人身邊。
高地之上,劉靈看得真切。
她驚叫道:“冒頓,被陛下射殺者乃冒頓。”
得到劉靈的確認,韓信迅速抽出腰間佩劍。
高舉長劍,他轉頭奮力喊道:“陛下射殺匈奴皇帝,匈奴已敗,諸君隨本王殺啊!”
一聲怒吼,從未率先衝鋒的韓信洞察到了良機,他當機立斷高舉長劍衝下了高地。
在韓信的引領下,四萬楚軍士氣如虹,他們猶如下山猛虎般猛撲了下去。
“殺啊!封王拜相就在此刻,斬下匈奴皇帝首級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曹參一邊奔跑,一邊扯開嗓子唿喊了起來。
在巨大的誘惑麵前,四萬楚軍皆奮勇當先,恨不能多長幾條腿。
眼見四萬楚軍洶湧殺來,本就因冒頓生死未卜,匈奴人此時軍中已然大亂。
他們紛紛後退,同時還要躲避陣中楚軍騎兵的淩厲攻擊。
內外夾擊之下,匈奴騎兵亂作一團。
混亂不堪的騎兵中,僅剩的楚軍騎兵早已趁亂殺紅了眼。
他們人數雖少,但在大亂之中,眾人竟生出了以一當百的勇氣。
在楚軍騎兵兇猛的攻勢下,驚慌失措的匈奴騎兵如被收割的韭菜般,紛紛被砍落馬下。
楚軍騎兵殺得興起,龍苴高聲喊道:“勿在此地逗留,速速隨陛下前行!”
聞聽軍令,眾楚軍急忙看向楚軍旗幟。
一眼望去,那旗幟已然換了旗手,而扛旗者正是楚皇項羽。
肩扛大旗的項羽趁亂斬殺了攔路的匈奴騎兵,他躍馬持戟,如猛虎般衝向了圍攏成一團的十餘人。
一路衝殺過去,勢不可擋。
但凡出現在他麵前的匈奴騎兵,瞬間便被他碾壓成了碎末。
其殺氣騰騰,氣勢磅礴,無人能擋,其逆天的武力也引起了匈奴左賢王的關注。
眼看著殺來的項羽距自己還有數十步之遙,左賢王看了一眼口吐鮮血的冒頓,他忽地站起身來。
“……………”
一連串的命令下達,他隨即與幾人一同將半死不活的冒頓放置在兩馬之間的網兜上。
安頓好冒頓後,他迅速上馬。
他揚起馬鞭,用力抽打馬臀,隨即帶著冒頓向軍陣外圍疾馳而去。
奔馳至外圍,他毫不猶豫,頭也不迴地朝北而去。
後麵的項羽看得清楚,冒頓躺在網兜上,短短二十多步的距離,此刻卻猶如天塹般難以跨越。
大量的匈奴騎兵接到命令,他們似乎下定了決心,數千人齊聲怪叫著,高舉武器衝殺而來。
在這數千人的阻攔下,項羽怒不可遏。
他將軍旗交予灌嬰,雙手持戟,全力廝殺。
項羽雖然勇猛無比,但聚集而來的匈奴騎兵越來越多。
除了大部分匈奴騎兵隨冒頓離去,還有將近一萬多匈奴騎兵全力衝殺過來。
在匈奴騎兵悍不畏死的阻攔下,項羽和幾位將領艱難地殺出一段距離,卻又被其兇猛的攻勢逼迴。
無法追擊冒頓,項羽惱怒異常。
帶著滿腔怒火,他的攻勢愈發淩厲。
就在楚軍前鋒與匈奴留守兵馬僵持之際,龍苴率領著剩餘的騎兵殺到。
龍苴剛到,韓信也率領著四萬步軍趕到。
隨著楚軍的陸續抵達,在四萬多楚軍的猛烈攻擊下,負責斷後的匈奴騎兵全部被殲滅。
解決了斷後的匈奴騎兵,項羽急忙望向北方。
即便他視力極佳,一眼望去,匈奴騎兵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未能親手斬下冒頓首級,項羽盛怒之下,猛地將霸王戟擲於地上。
“砰”的一聲悶響,所有楚軍戰馬皆驚惶地連連後退。
數千匹戰馬似受驚嚇,齊聲仰天嘶鳴。
聞聲迴望,項羽麵色冷峻。
他唿吸急促,顯然餘怒未消。
凝視龍苴,他抬手之際,嘴巴微張。
此刻,他意欲下達追擊之令,然環顧四萬餘楚軍,皆已疲憊不堪,他隻得無奈地放下手臂。
項羽心有不甘,韓信看在眼裏。
他穿過人群,匆匆奔至項羽跟前。
俯身之際,他偷偷瞄了一眼項羽。
“陛……陛下,兵法有雲,窮寇勿追,呃……”
韓信吞吞吐吐說完,項羽稍作停頓,他點了點頭。
抬頭間,他環顧空曠的戰場,又望向堆積如山的雙方屍首。
這些屍首中,有兩萬多楚軍騎兵的,亦有五萬多被解救的俘虜的,更有難以計數的匈奴騎兵的。
再看向那倒地哀鳴的馬匹和徐徐而來的一萬多女子,他沉重地歎息一聲。
“唉,未能親手斬殺冒頓,實乃寡人之憾事!”
言罷,他看向韓信。
“韓親王,速令大軍收斂我方屍首,他等皆乃大楚勇士,寡人不可使其曝屍荒野!”
“小王領命!”
——————
楚軍開始清理戰場,遠遁北方的匈奴人則連夜逃往漠北。
冒頓的生死,多數匈奴人並不知曉。
他們僅知冒頓身負重傷,而其狀況,僅有少數諸王和將領了解。
一路逃亡,未遇匈奴牧民,這使他們心生警覺。
然腐臭之味,卻使他們不敢久留。
………………
數日後,他們終至漠北王庭。
見莫那河之景,所有匈奴人皆驚愕失色。
清澈之水已杳無蹤跡,整條河流渾濁不堪,惡臭彌漫。
河流兩側,密集之聚居區不複存在,唯餘燃燒後之灰燼隨風飄拂。
此地仿若死亡之域,不見一人,連尋常之牛羊亦未現。
整個河流兩側一片死寂,若非刺鼻惡臭縈繞鼻腔,他們幾疑此乃恐怖地獄。
此臭味濃烈異常,恰似成千上萬隻臭雞蛋同時於身旁爆裂。
那味道令人作嘔,且堵於鼻腔難以驅散。
匈奴騎兵人人麵露苦色,不住揮舞手掌,欲驅走此莫名之臭味。
已覺不妙之左賢王環顧四周後,急奔奄奄一息之冒頓跟前。
望著胸口仍滲血之冒頓,左賢王忙令將其輕放於草地上。
凝視冒頓慘白之麵龐,左賢王抬手擦拭眼角淚水。
觸景傷情,又大敗而歸,眾人皆痛哭流涕。
眾人齊聲哀泣,雖身為至貴之左賢王,然麵對群龍無首之局與無家可歸之困,他竟一時茫然無措。
在眾人的哽咽聲中,冒頓的眉頭微微顫動,他緩緩地睜開了雙眼。
艱難地掃視了一眼諸位大王,他用眼神示意起身。
看到冒頓醒來,眾人大喜之餘,激動不已。
諸位大王心領神會,他們趕忙小心翼翼地扶起了冒頓。
起身後,冒頓依靠在左賢王的懷中,他直視前方,抬起手微微揮動了一下。
當得知楚軍從草原腹地出現時,他便已料到了漠北王庭的結局。
可當親眼目睹昔日的繁華不再,他那原本就蒼白的麵容,顯得更加痛苦不堪。
迴想起兩個月前的一意孤行,此時的他猶如大夢初醒。
當初,他竟然如同一隻被愚弄的猴子。
傳說中,古人想要捕捉猴子,就會在一棵大樹上挖出一個不大的洞。
在樹洞裏放上一些食物,獵人便會躲藏在遠處耐心地等待。
猴子覓食而來,發現樹洞裏有食物,由於它嘴饞,必然會忍不住伸手去掏食。
一旦猴子抓住了食物,那它想要逃脫,就絕對不可能了。
因為樹洞恰好能容納猴子的手,而猴子的手被食物填滿後,它的手就比樹洞大了許多。
手大而洞小,猴子無法掙脫。
此時,便是獵人現身的絕佳時機。
想起獵人捕捉猴子的過程,冒頓又聯想到了那處低矮的高地。
高地恰似大樹,十萬楚軍如同樹洞,而假項羽則是那事先準備好的誘餌。
種種跡象表明,真正的項羽才是最後出現的獵人,而自己,隻是那沒有經受住誘惑的猴子。
念及此處,冒頓怒不可遏。
他心中的悶氣無法宣泄,緊接著,一口鮮血噴湧而出。
羽箭穿越人群的間隙,筆直地朝一個探頭張望的中年人疾馳而去。
箭矢速度極快,掠過眾多匈奴騎兵時,源源不斷湧來的匈奴騎兵瞬間睜大了雙眼。
他們仿佛被某種魔力所禁錮,刹那間,所有目睹羽箭的士卒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高舉著兵刃,目瞪口呆地緊跟著箭矢望去,眾人皆不約而同地看向了一個中年人。
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中年人應聲倒地。
被羽箭穩穩地射中胸膛,他竟然筆直地向後仰倒了下去。
此時,迴過神來的匈奴人麵露驚懼,他們的神色顯得異常痛苦。
此情此景,仿若他們的信仰隨著中年人的倒下而消散了一般。
率先迴過神來後,十來個匈奴諸王匆忙跳下馬來。
他們猶如受驚的小貓,快跑幾步後,直接依偎在那個中年人身邊。
高地之上,劉靈看得真切。
她驚叫道:“冒頓,被陛下射殺者乃冒頓。”
得到劉靈的確認,韓信迅速抽出腰間佩劍。
高舉長劍,他轉頭奮力喊道:“陛下射殺匈奴皇帝,匈奴已敗,諸君隨本王殺啊!”
一聲怒吼,從未率先衝鋒的韓信洞察到了良機,他當機立斷高舉長劍衝下了高地。
在韓信的引領下,四萬楚軍士氣如虹,他們猶如下山猛虎般猛撲了下去。
“殺啊!封王拜相就在此刻,斬下匈奴皇帝首級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曹參一邊奔跑,一邊扯開嗓子唿喊了起來。
在巨大的誘惑麵前,四萬楚軍皆奮勇當先,恨不能多長幾條腿。
眼見四萬楚軍洶湧殺來,本就因冒頓生死未卜,匈奴人此時軍中已然大亂。
他們紛紛後退,同時還要躲避陣中楚軍騎兵的淩厲攻擊。
內外夾擊之下,匈奴騎兵亂作一團。
混亂不堪的騎兵中,僅剩的楚軍騎兵早已趁亂殺紅了眼。
他們人數雖少,但在大亂之中,眾人竟生出了以一當百的勇氣。
在楚軍騎兵兇猛的攻勢下,驚慌失措的匈奴騎兵如被收割的韭菜般,紛紛被砍落馬下。
楚軍騎兵殺得興起,龍苴高聲喊道:“勿在此地逗留,速速隨陛下前行!”
聞聽軍令,眾楚軍急忙看向楚軍旗幟。
一眼望去,那旗幟已然換了旗手,而扛旗者正是楚皇項羽。
肩扛大旗的項羽趁亂斬殺了攔路的匈奴騎兵,他躍馬持戟,如猛虎般衝向了圍攏成一團的十餘人。
一路衝殺過去,勢不可擋。
但凡出現在他麵前的匈奴騎兵,瞬間便被他碾壓成了碎末。
其殺氣騰騰,氣勢磅礴,無人能擋,其逆天的武力也引起了匈奴左賢王的關注。
眼看著殺來的項羽距自己還有數十步之遙,左賢王看了一眼口吐鮮血的冒頓,他忽地站起身來。
“……………”
一連串的命令下達,他隨即與幾人一同將半死不活的冒頓放置在兩馬之間的網兜上。
安頓好冒頓後,他迅速上馬。
他揚起馬鞭,用力抽打馬臀,隨即帶著冒頓向軍陣外圍疾馳而去。
奔馳至外圍,他毫不猶豫,頭也不迴地朝北而去。
後麵的項羽看得清楚,冒頓躺在網兜上,短短二十多步的距離,此刻卻猶如天塹般難以跨越。
大量的匈奴騎兵接到命令,他們似乎下定了決心,數千人齊聲怪叫著,高舉武器衝殺而來。
在這數千人的阻攔下,項羽怒不可遏。
他將軍旗交予灌嬰,雙手持戟,全力廝殺。
項羽雖然勇猛無比,但聚集而來的匈奴騎兵越來越多。
除了大部分匈奴騎兵隨冒頓離去,還有將近一萬多匈奴騎兵全力衝殺過來。
在匈奴騎兵悍不畏死的阻攔下,項羽和幾位將領艱難地殺出一段距離,卻又被其兇猛的攻勢逼迴。
無法追擊冒頓,項羽惱怒異常。
帶著滿腔怒火,他的攻勢愈發淩厲。
就在楚軍前鋒與匈奴留守兵馬僵持之際,龍苴率領著剩餘的騎兵殺到。
龍苴剛到,韓信也率領著四萬步軍趕到。
隨著楚軍的陸續抵達,在四萬多楚軍的猛烈攻擊下,負責斷後的匈奴騎兵全部被殲滅。
解決了斷後的匈奴騎兵,項羽急忙望向北方。
即便他視力極佳,一眼望去,匈奴騎兵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未能親手斬下冒頓首級,項羽盛怒之下,猛地將霸王戟擲於地上。
“砰”的一聲悶響,所有楚軍戰馬皆驚惶地連連後退。
數千匹戰馬似受驚嚇,齊聲仰天嘶鳴。
聞聲迴望,項羽麵色冷峻。
他唿吸急促,顯然餘怒未消。
凝視龍苴,他抬手之際,嘴巴微張。
此刻,他意欲下達追擊之令,然環顧四萬餘楚軍,皆已疲憊不堪,他隻得無奈地放下手臂。
項羽心有不甘,韓信看在眼裏。
他穿過人群,匆匆奔至項羽跟前。
俯身之際,他偷偷瞄了一眼項羽。
“陛……陛下,兵法有雲,窮寇勿追,呃……”
韓信吞吞吐吐說完,項羽稍作停頓,他點了點頭。
抬頭間,他環顧空曠的戰場,又望向堆積如山的雙方屍首。
這些屍首中,有兩萬多楚軍騎兵的,亦有五萬多被解救的俘虜的,更有難以計數的匈奴騎兵的。
再看向那倒地哀鳴的馬匹和徐徐而來的一萬多女子,他沉重地歎息一聲。
“唉,未能親手斬殺冒頓,實乃寡人之憾事!”
言罷,他看向韓信。
“韓親王,速令大軍收斂我方屍首,他等皆乃大楚勇士,寡人不可使其曝屍荒野!”
“小王領命!”
——————
楚軍開始清理戰場,遠遁北方的匈奴人則連夜逃往漠北。
冒頓的生死,多數匈奴人並不知曉。
他們僅知冒頓身負重傷,而其狀況,僅有少數諸王和將領了解。
一路逃亡,未遇匈奴牧民,這使他們心生警覺。
然腐臭之味,卻使他們不敢久留。
………………
數日後,他們終至漠北王庭。
見莫那河之景,所有匈奴人皆驚愕失色。
清澈之水已杳無蹤跡,整條河流渾濁不堪,惡臭彌漫。
河流兩側,密集之聚居區不複存在,唯餘燃燒後之灰燼隨風飄拂。
此地仿若死亡之域,不見一人,連尋常之牛羊亦未現。
整個河流兩側一片死寂,若非刺鼻惡臭縈繞鼻腔,他們幾疑此乃恐怖地獄。
此臭味濃烈異常,恰似成千上萬隻臭雞蛋同時於身旁爆裂。
那味道令人作嘔,且堵於鼻腔難以驅散。
匈奴騎兵人人麵露苦色,不住揮舞手掌,欲驅走此莫名之臭味。
已覺不妙之左賢王環顧四周後,急奔奄奄一息之冒頓跟前。
望著胸口仍滲血之冒頓,左賢王忙令將其輕放於草地上。
凝視冒頓慘白之麵龐,左賢王抬手擦拭眼角淚水。
觸景傷情,又大敗而歸,眾人皆痛哭流涕。
眾人齊聲哀泣,雖身為至貴之左賢王,然麵對群龍無首之局與無家可歸之困,他竟一時茫然無措。
在眾人的哽咽聲中,冒頓的眉頭微微顫動,他緩緩地睜開了雙眼。
艱難地掃視了一眼諸位大王,他用眼神示意起身。
看到冒頓醒來,眾人大喜之餘,激動不已。
諸位大王心領神會,他們趕忙小心翼翼地扶起了冒頓。
起身後,冒頓依靠在左賢王的懷中,他直視前方,抬起手微微揮動了一下。
當得知楚軍從草原腹地出現時,他便已料到了漠北王庭的結局。
可當親眼目睹昔日的繁華不再,他那原本就蒼白的麵容,顯得更加痛苦不堪。
迴想起兩個月前的一意孤行,此時的他猶如大夢初醒。
當初,他竟然如同一隻被愚弄的猴子。
傳說中,古人想要捕捉猴子,就會在一棵大樹上挖出一個不大的洞。
在樹洞裏放上一些食物,獵人便會躲藏在遠處耐心地等待。
猴子覓食而來,發現樹洞裏有食物,由於它嘴饞,必然會忍不住伸手去掏食。
一旦猴子抓住了食物,那它想要逃脫,就絕對不可能了。
因為樹洞恰好能容納猴子的手,而猴子的手被食物填滿後,它的手就比樹洞大了許多。
手大而洞小,猴子無法掙脫。
此時,便是獵人現身的絕佳時機。
想起獵人捕捉猴子的過程,冒頓又聯想到了那處低矮的高地。
高地恰似大樹,十萬楚軍如同樹洞,而假項羽則是那事先準備好的誘餌。
種種跡象表明,真正的項羽才是最後出現的獵人,而自己,隻是那沒有經受住誘惑的猴子。
念及此處,冒頓怒不可遏。
他心中的悶氣無法宣泄,緊接著,一口鮮血噴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