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痛失愛將
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 作者:風吹櫻花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冒頓心急如焚,一口鮮血噴湧而出。
諸王與諸將憂心忡忡,紛紛聚攏過來。
他們將冒頓團團圍住,密不透風,唯恐冒頓一時氣急,墜於馬背。
“………………”
在眾人的急切詢問中,冒頓唿吸急促,難以接受唿罕的死訊。
唿罕乃其愛將,更是草原無敵猛士,忠心耿耿,實乃冒頓最為倚重之猛將與心腹。
其地位,堪比項羽之龍苴。
昔日項羽失龍苴,雖早有心理準備,然聞其死訊,仍難以接受。
觀彼時項羽,便知此刻冒頓心境。
在眾人的拍打之下,冒頓又咳出一口鮮血,方才艱難抬頭。
望向仍在斬殺己方士卒的項羽,他怒不可遏,當即下令全軍衝殺,為其最忠誠的愛將報仇雪恨。
軍令既下,無盡匈奴大軍舍棄斬殺中原俘虜,皆驅馬向殺來的項羽圍攻而去。
項羽斬殺唿罕,麵對洶湧而至的匈奴大軍,隻得奮力拚殺。
抽空瞥了一眼地上的唿罕,項羽方知此人於匈奴人中地位極其重要。
若非如此,匈奴人豈會不顧生死,前來報複。
項羽雖知唿罕重要,卻無暇深思。
此時,後方的龍苴解決數名匈奴騎兵後,抽空看向項羽後背,又瞧了一眼地上血肉模糊的唿罕,再望向桓楚、虞子期幾人時,他瞠目結舌,驚愕當場。
他無言以對,震撼不已。
適才項羽兩招斬殺唿罕之經過,他盡收眼底。
以他之見,自己雖不敵項羽,然亦可抵擋其三招。
而匈奴猛將之實力,他身為敵手,自然比任何人都更為明晰。
數百迴合之鏖戰,若非他心思較唿罕略為機敏,無論如何他亦絕無可能成為唿罕之敵手。
即便二人戰至難分勝負,那亦是他善用己之長避己之短之成效。
而項羽僅用兩招便硬生生將對方斬殺,其武力之強橫,令龍苴心生懼意,更令他深感後怕。
幸而他死命追隨之陛下,若為敵手,那後果實難設想。
懷著震驚與敬畏,龍苴急忙驅馬衝向最前方之項羽。
在龍苴、桓楚、虞子期等人之協助下,匈奴人之攻勢漸止,兩軍遂進入相持之階段。
覺匈奴抵禦之力甚強,項羽轉頭看了一眼遭屠殺之六萬中原人。
略加審視,他頓感痛心疾首。
原本可解救六萬餘人,經匈奴騎兵突襲,此時僥幸存生者已寥寥無幾。
帶著心中之悲憤,他留下大部人抵禦匈奴人之進攻,自己則率一部分人離此而去。
策馬疾馳一段距離,踏過死狀淒慘之男男女女,他一眼望見了相擁而泣之女子。
置身匈奴騎兵陣中,他不敢有絲毫耽擱。
強忍內心之痛,他躍下馬背奔了過去。
行至近前,受驚之女子聞聲驚叫起來。
不敢看向項羽,她們竟以為匈奴人再度折返歸來。
目視人群,項羽垂首。
“寡人至矣,速速隨寡人撤離此地!”
熟悉之聲傳來,眾女子齊齊迴頭望來。
她們見是項羽,眾人皆喜極而泣。
項羽魁偉的身軀仿若一座山,他的現身恰似為他們帶來無盡的安全感。
隻要項羽在,那存活便不再是奢望。
眾女子起身時,項羽一眼望見了人群中的劉靈。
她雖未死,卻似受了驚嚇,此刻整個人仿若失神。
心懷愧疚,項羽闊步上前。
至劉靈跟前,俯身之際,他徑直將劉靈嬌小的身軀攔腰抱起。
感受到那雄壯的身軀,劉靈眼睛輕眨,她仰頭凝視著項羽堅毅的麵龐。
憶起適才匈奴人的殺戮,一滴清淚滑落,她緊緊地依偎在項羽的胸膛上。
聞聽劉靈的啜泣聲,一段迴憶湧上心頭。
他將劉靈視作虞姬,懷著對虞姬的思念,大步向前,又謹小慎微地將其放置於馬背上。
繼而,他躍上了戰馬。
調轉馬頭後,策馬離去。
後麵的灌嬰等將士紛紛效仿,他們將部分無法行動的女子抱上戰馬,匆匆又帶著其餘人緊隨項羽。
歸途中,更多的匈奴人再度襲來。
迎著匈奴騎兵的衝鋒,項羽單手緊摟劉靈的小腹,他另一隻手高舉霸王戟。
一路行進中,霸王戟不停揮動,但凡不懼生死者,皆被其盛怒之下斬殺。
斬殺眾多匈奴騎兵,其鮮血四濺。
熾熱的血花濺落在兩人麵龐,項羽神情沉穩,他視若無睹。
鮮血濺灑在劉靈臉頰,她緊緊抱住項羽的腰身,始終側過頭去,隻是癡癡地凝視項羽剛毅的麵容。
在這血雨腥風的沙場上,她看得如癡如醉。
每個女子心中,都有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
曾經無法掌控命運的劉靈,又何嚐不是這般。
夢中,她渴望自己的男子能夠高大威猛,能夠成為她最為依賴的依靠。
可現實中,冒頓雖是她的男人,在利益麵前,她卻淪為了其等價交換的籌碼。
相較毫無底線的冒頓,項羽的擔當和舉世無雙的英雄氣魄令她心馳神往、癡迷不已。
明知身為皇帝的項羽不缺女人,明知自身難以與那些女子皆仰慕的項羽相配,可她依然難以從幻想中掙脫。
這一刻雖身陷絕境,她緊緊地擁抱著項羽,卻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她深信,隻要有項羽在身旁,即便天崩地裂,她也毫不在意。
雙眼微閉間,她更加用力地擁抱著項羽。
莫名的幸福感湧上心頭,她竟有一種融入項羽身軀的衝動。
項羽這邊率先撤離,後方的楚軍紛紛擊潰匈奴騎兵,他們也急忙裹挾著幸存的女子衝了出來。
當項羽再次見到迎來的曹參時,他迅速斬殺了最後兩名匈奴騎兵。
收起霸王戟,他凝視曹參,沉聲道:
“速帶眾人撤往高地,不得有片刻耽擱!”
“諾!”
曹參領命,即刻率領大軍護送趕來的女子登上高地。
匈奴追兵緊逼,龍苴身為最後撤離的將領,率部拚死阻擊。
眾多楚軍在寡不敵眾中戰死,僅餘的一萬多女子方得脫險。
一萬多女子脫離虎口,韓信急忙下了高地,
他來到項羽跟前,滿臉憂色。
“陛下,高地關乎全局,萬望陛下勿以微臣未到而怪罪。”
項羽頷首,麵露欣慰之色,看向韓信。
“韓親王深謀遠慮,若失高地,我等必陷絕境!”
慨歎韓信慮事周全之際,項羽趕忙輕拍緊抱自己的劉靈。
“罷了,你速隨韓親王離去,寡人要為我楚人報仇雪恥。”
劉靈聞聲,如夢初醒。
再次仰望項羽那英氣逼人的麵容,她頷首應道。
被項羽緩緩放下後,劉靈甫一著地,又戀戀不舍地迴首望向項羽。
“陛下保重。”
輕聲的叮囑,項羽僅微微頷首。
側首間,他便望向了焦急等待的桓楚。
“傳朕旨意,令所有騎兵集結於此,……報楚國亡人之血海深仇,……朕欲在此與匈奴人做個了斷。”
“諾!”
項羽一聲令下,四萬楚軍步兵迅速登上高地。
他們並非騎兵,項羽賦予他們的使命,乃是占據高地,守護一萬多名女子的安全。
須臾之間,僅剩的兩萬騎兵亦集結完畢。
兩萬騎兵以項羽為核心,於高地之下列陣以待。
與之相對的,不甘心的匈奴騎兵亦有所行動。
雙方相隔數百步,就規模而言,楚軍兩萬騎兵顯然處於劣勢。
反觀匈奴騎兵,其兵力仍多達二十餘萬。
二萬對二十多萬,這兵力對比超過了一比十。
然而,項羽毫無畏懼,已然放開束縛,全然不顧其他。
對麵的冒頓已恢複不少,雖尚未完全從唿罕之死的陰影中走出,但麵對膽敢迎戰的兩萬楚軍,他心中深埋已久的征服欲望再度被點燃。
兩軍對峙片刻,楚軍鋒矢陣成型後,項羽凝視著遠處堆積如山的楚人屍體。
那些男女本已脫離險境,豈料,眼看著故鄉近在咫尺,卻在此處再度遭受磨難。
憶及他們所經曆的苦難,以及楚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項羽淚目。
須臾,他斂悲為勁,撥轉馬頭,審視兩萬楚軍鐵騎。
“諸位,吾大楚自巨鹿一役起,……縱敵勢如何強盛,……可曾見吾楚人麵露懼色?”
“無有,吾楚人無懼!………”
“現今敵眾我寡,吾等是否欲避其鋒芒?”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朕欲一戰,汝等可願相隨?”
“吾等願誓死追隨陛下,願誓死效忠大楚!………”
“甚好,汝等高舉手中利刃,隨朕誅其王、斬其將、揚吾軍威!殺!”
諸王與諸將憂心忡忡,紛紛聚攏過來。
他們將冒頓團團圍住,密不透風,唯恐冒頓一時氣急,墜於馬背。
“………………”
在眾人的急切詢問中,冒頓唿吸急促,難以接受唿罕的死訊。
唿罕乃其愛將,更是草原無敵猛士,忠心耿耿,實乃冒頓最為倚重之猛將與心腹。
其地位,堪比項羽之龍苴。
昔日項羽失龍苴,雖早有心理準備,然聞其死訊,仍難以接受。
觀彼時項羽,便知此刻冒頓心境。
在眾人的拍打之下,冒頓又咳出一口鮮血,方才艱難抬頭。
望向仍在斬殺己方士卒的項羽,他怒不可遏,當即下令全軍衝殺,為其最忠誠的愛將報仇雪恨。
軍令既下,無盡匈奴大軍舍棄斬殺中原俘虜,皆驅馬向殺來的項羽圍攻而去。
項羽斬殺唿罕,麵對洶湧而至的匈奴大軍,隻得奮力拚殺。
抽空瞥了一眼地上的唿罕,項羽方知此人於匈奴人中地位極其重要。
若非如此,匈奴人豈會不顧生死,前來報複。
項羽雖知唿罕重要,卻無暇深思。
此時,後方的龍苴解決數名匈奴騎兵後,抽空看向項羽後背,又瞧了一眼地上血肉模糊的唿罕,再望向桓楚、虞子期幾人時,他瞠目結舌,驚愕當場。
他無言以對,震撼不已。
適才項羽兩招斬殺唿罕之經過,他盡收眼底。
以他之見,自己雖不敵項羽,然亦可抵擋其三招。
而匈奴猛將之實力,他身為敵手,自然比任何人都更為明晰。
數百迴合之鏖戰,若非他心思較唿罕略為機敏,無論如何他亦絕無可能成為唿罕之敵手。
即便二人戰至難分勝負,那亦是他善用己之長避己之短之成效。
而項羽僅用兩招便硬生生將對方斬殺,其武力之強橫,令龍苴心生懼意,更令他深感後怕。
幸而他死命追隨之陛下,若為敵手,那後果實難設想。
懷著震驚與敬畏,龍苴急忙驅馬衝向最前方之項羽。
在龍苴、桓楚、虞子期等人之協助下,匈奴人之攻勢漸止,兩軍遂進入相持之階段。
覺匈奴抵禦之力甚強,項羽轉頭看了一眼遭屠殺之六萬中原人。
略加審視,他頓感痛心疾首。
原本可解救六萬餘人,經匈奴騎兵突襲,此時僥幸存生者已寥寥無幾。
帶著心中之悲憤,他留下大部人抵禦匈奴人之進攻,自己則率一部分人離此而去。
策馬疾馳一段距離,踏過死狀淒慘之男男女女,他一眼望見了相擁而泣之女子。
置身匈奴騎兵陣中,他不敢有絲毫耽擱。
強忍內心之痛,他躍下馬背奔了過去。
行至近前,受驚之女子聞聲驚叫起來。
不敢看向項羽,她們竟以為匈奴人再度折返歸來。
目視人群,項羽垂首。
“寡人至矣,速速隨寡人撤離此地!”
熟悉之聲傳來,眾女子齊齊迴頭望來。
她們見是項羽,眾人皆喜極而泣。
項羽魁偉的身軀仿若一座山,他的現身恰似為他們帶來無盡的安全感。
隻要項羽在,那存活便不再是奢望。
眾女子起身時,項羽一眼望見了人群中的劉靈。
她雖未死,卻似受了驚嚇,此刻整個人仿若失神。
心懷愧疚,項羽闊步上前。
至劉靈跟前,俯身之際,他徑直將劉靈嬌小的身軀攔腰抱起。
感受到那雄壯的身軀,劉靈眼睛輕眨,她仰頭凝視著項羽堅毅的麵龐。
憶起適才匈奴人的殺戮,一滴清淚滑落,她緊緊地依偎在項羽的胸膛上。
聞聽劉靈的啜泣聲,一段迴憶湧上心頭。
他將劉靈視作虞姬,懷著對虞姬的思念,大步向前,又謹小慎微地將其放置於馬背上。
繼而,他躍上了戰馬。
調轉馬頭後,策馬離去。
後麵的灌嬰等將士紛紛效仿,他們將部分無法行動的女子抱上戰馬,匆匆又帶著其餘人緊隨項羽。
歸途中,更多的匈奴人再度襲來。
迎著匈奴騎兵的衝鋒,項羽單手緊摟劉靈的小腹,他另一隻手高舉霸王戟。
一路行進中,霸王戟不停揮動,但凡不懼生死者,皆被其盛怒之下斬殺。
斬殺眾多匈奴騎兵,其鮮血四濺。
熾熱的血花濺落在兩人麵龐,項羽神情沉穩,他視若無睹。
鮮血濺灑在劉靈臉頰,她緊緊抱住項羽的腰身,始終側過頭去,隻是癡癡地凝視項羽剛毅的麵容。
在這血雨腥風的沙場上,她看得如癡如醉。
每個女子心中,都有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
曾經無法掌控命運的劉靈,又何嚐不是這般。
夢中,她渴望自己的男子能夠高大威猛,能夠成為她最為依賴的依靠。
可現實中,冒頓雖是她的男人,在利益麵前,她卻淪為了其等價交換的籌碼。
相較毫無底線的冒頓,項羽的擔當和舉世無雙的英雄氣魄令她心馳神往、癡迷不已。
明知身為皇帝的項羽不缺女人,明知自身難以與那些女子皆仰慕的項羽相配,可她依然難以從幻想中掙脫。
這一刻雖身陷絕境,她緊緊地擁抱著項羽,卻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她深信,隻要有項羽在身旁,即便天崩地裂,她也毫不在意。
雙眼微閉間,她更加用力地擁抱著項羽。
莫名的幸福感湧上心頭,她竟有一種融入項羽身軀的衝動。
項羽這邊率先撤離,後方的楚軍紛紛擊潰匈奴騎兵,他們也急忙裹挾著幸存的女子衝了出來。
當項羽再次見到迎來的曹參時,他迅速斬殺了最後兩名匈奴騎兵。
收起霸王戟,他凝視曹參,沉聲道:
“速帶眾人撤往高地,不得有片刻耽擱!”
“諾!”
曹參領命,即刻率領大軍護送趕來的女子登上高地。
匈奴追兵緊逼,龍苴身為最後撤離的將領,率部拚死阻擊。
眾多楚軍在寡不敵眾中戰死,僅餘的一萬多女子方得脫險。
一萬多女子脫離虎口,韓信急忙下了高地,
他來到項羽跟前,滿臉憂色。
“陛下,高地關乎全局,萬望陛下勿以微臣未到而怪罪。”
項羽頷首,麵露欣慰之色,看向韓信。
“韓親王深謀遠慮,若失高地,我等必陷絕境!”
慨歎韓信慮事周全之際,項羽趕忙輕拍緊抱自己的劉靈。
“罷了,你速隨韓親王離去,寡人要為我楚人報仇雪恥。”
劉靈聞聲,如夢初醒。
再次仰望項羽那英氣逼人的麵容,她頷首應道。
被項羽緩緩放下後,劉靈甫一著地,又戀戀不舍地迴首望向項羽。
“陛下保重。”
輕聲的叮囑,項羽僅微微頷首。
側首間,他便望向了焦急等待的桓楚。
“傳朕旨意,令所有騎兵集結於此,……報楚國亡人之血海深仇,……朕欲在此與匈奴人做個了斷。”
“諾!”
項羽一聲令下,四萬楚軍步兵迅速登上高地。
他們並非騎兵,項羽賦予他們的使命,乃是占據高地,守護一萬多名女子的安全。
須臾之間,僅剩的兩萬騎兵亦集結完畢。
兩萬騎兵以項羽為核心,於高地之下列陣以待。
與之相對的,不甘心的匈奴騎兵亦有所行動。
雙方相隔數百步,就規模而言,楚軍兩萬騎兵顯然處於劣勢。
反觀匈奴騎兵,其兵力仍多達二十餘萬。
二萬對二十多萬,這兵力對比超過了一比十。
然而,項羽毫無畏懼,已然放開束縛,全然不顧其他。
對麵的冒頓已恢複不少,雖尚未完全從唿罕之死的陰影中走出,但麵對膽敢迎戰的兩萬楚軍,他心中深埋已久的征服欲望再度被點燃。
兩軍對峙片刻,楚軍鋒矢陣成型後,項羽凝視著遠處堆積如山的楚人屍體。
那些男女本已脫離險境,豈料,眼看著故鄉近在咫尺,卻在此處再度遭受磨難。
憶及他們所經曆的苦難,以及楚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項羽淚目。
須臾,他斂悲為勁,撥轉馬頭,審視兩萬楚軍鐵騎。
“諸位,吾大楚自巨鹿一役起,……縱敵勢如何強盛,……可曾見吾楚人麵露懼色?”
“無有,吾楚人無懼!………”
“現今敵眾我寡,吾等是否欲避其鋒芒?”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朕欲一戰,汝等可願相隨?”
“吾等願誓死追隨陛下,願誓死效忠大楚!………”
“甚好,汝等高舉手中利刃,隨朕誅其王、斬其將、揚吾軍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