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一行人沒有騎馬,他們步行而來,也不用顧慮太多。


    草地裏,他們匍匐在地,屏住唿吸的同時,靜靜的注視著遠處的官道。


    漫長的等待中,夜風瑟瑟,雜草輕撫。


    突然,桓楚瞪大了眼睛,他伸手拍了一下身旁的項羽。


    桓楚沒有說話,他收迴手指向了前方。


    順著桓楚手指的方向看去,項羽驚呆了。


    在月光的映射下,一隊黑壓壓的物體緩緩向著番禺城行進著。


    雖看不真切,可一眼看去,竟發覺那些物體異常的龐大。


    在緩慢行進中,還能聽到鞭子的抽打聲,和龐然大物發出的“哞哞”聲。


    仔細看去,龐然大物的四周明顯還有許多人。


    聽著鞭子發出的“啪啪”聲,他們仿佛在在驅趕著龐然大物。


    那些人未點火把,很明顯,他們定然是為了秘密行進。


    “大象否?”


    項羽直視前方時,龍苴發出了疑問。


    迴頭看向龍苴,項羽又趕忙看向官道。


    再次看去,他點了點頭。


    這些龐然大物,足有小房子大小,不是大象還能是什麽?


    “哦,寡人知曉也!”


    這時,項羽斷定大象後,他儼然明白了一切。


    南越國久久不提投降一事,未曾想,他們竟暗中調集了大象。


    對於大象,項羽了解不多。


    畢竟,在曆史上,利用大象作戰的史實非常罕見。


    在迴轉的記憶裏,他有一點印象,那就是‘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


    後世裏,王玄策作為唐朝使節出使印度,正巧遇到印度戒日王朝發生政變,新王阿羅那順攻擊了王玄策使團。


    王玄策逃脫後,沒有返迴唐朝,而是前往尼泊爾和吐蕃借兵,憑借借來的少量兵力,擊敗了阿羅那順。


    平定印度,又將阿羅那順帶迴了長安。


    這次戰爭裏,王玄策好像同大象軍團作戰過。


    可惜的是,項羽對唐代曆史並沒有興趣。


    因此,他雖知大象軍團的出現,卻不知王玄策是如何戰勝的。


    知曉多日來的不明怪叫是大象發出的,項羽沒有馬上行動。


    為了不打草驚蛇,他選擇帶領千餘人返迴。


    一路又繞了一大圈,項羽方才迴到楚軍大營。


    徑直的迴到中軍大帳,他趕忙召集了眾將領。


    當項羽說出番禺城有大象時,眾將領神情自若,並沒有想象中的驚訝。


    對此,項羽心生疑惑。


    他看向韓信,發出了疑問。


    “韓親王,象為何物,…汝不覺驚訝否?”


    韓信麵色平靜,他搖了搖頭。


    “陛下,象乃常物,…吾楚國雖不多,…亦不屬稀罕之物。”


    “…哦?…吾楚國亦有象?”


    “魏地便有,隻因土地多被開墾,因此,…象亦逐漸稀少。”


    魏地有大象,項羽略感驚訝。


    他萬萬沒想到,如今的魏地竟然還有大象。


    想到後世‘魏地的簡稱’,他默默的點點頭,仿佛一下子明白過來了。


    可如何應對大象,他有點沒了主意。


    在他的記憶裏,大象無比巨大。


    若是利用大象群強行破陣,在那一往無前的碾壓下,己方軍陣豈不如同地上的螻蟻一般。


    想到這,他心有顧慮。


    帶著擔憂,他再次看向韓信。


    “韓親王,汝既知曉象,…不知可有應對此物之策略?”


    韓信略微沉思,他看向蒯通時,兩人一同笑了起來。


    兩人同時發笑,項羽心生好奇。


    “汝等是否已有良策?”


    蒯通搖了搖頭,他又一臉的不屑。


    “陛下,象雖大,可自古以來,…吾中原人亦不屑使用。”


    “…哦?…為何不屑使用?”


    “象不如馬,笨重不言,…又極其難以馴服。…若欲破其象,…需知曉其象之短方可!”


    “…象之短?”


    說到大象的缺陷,項羽知道的並不多。


    在他看來,大象如此龐大,應不懼老虎、獅子。


    連百獸之王都不懼,那大象還能怕什麽呢?


    這時,韓信一臉自信的笑了笑。


    “陛下,小王已有一計。”


    聽聞韓信有了計謀,項羽麵露喜色。


    “韓親王,速速道來!”


    “陛下,……………如此這般,定可一舉破之!”


    韓信說完,眾將領齊齊起身。


    他們麵麵相覷一陣,暗自尋思間,都不由得點起頭來。


    項羽連連點頭的同時,他頓感韓信的辦法極為靠譜。


    “如此甚妙,韓親王果然大才也!”


    “陛下讚譽也!”


    接下來,項羽按照韓信的提議,他令龍苴和桓楚聚集了兩萬騎兵。


    騎兵聚集後,項羽給兩人下達了任務。


    這個任務很簡單,那就是在南越境內四處劫掠。


    臨行前,項羽一再交代,不可殺人放火,不可做出奸淫之事。


    另外,不可戀戰,主以劫掠為主。


    至於劫掠的目的,除了劫掠糧食外,那就是搶奪牛、羊、豬等牲畜。


    其中,項羽特意提到,【搶來的牲畜需活物,不可隨意斬殺】。


    接到命令的兩人興奮異常,沒有耽擱,第二天~天一亮,他們便各自帶著一萬騎兵出營而去。


    帶著任務,龍苴領軍向西,而桓楚則選擇向東而去。


    這兩萬騎兵出了大營,所過之處皆是風卷殘湧一般。


    遇到少量南越兵馬,他們便一路殺將過去。


    待擊敗南越大軍,便開始四處劫掠。


    若遇到大量南越兵力,他們便利用馬匹的速度轉往它處。


    幾日下來,兩萬騎兵攪的南越國四處大亂、狼藉一片。


    …………


    番禺城,南越王宮。


    當趙佗得知此事,他氣的是暴跳如雷。


    他本想著再拖延幾日,未曾想,楚軍竟提前有了動作。


    明知楚軍騎兵四處劫掠,他卻沒有絕佳的應對策略。


    首先,南越國本就不產馬匹,為數不多的馬匹還是從夜郎國購買的。


    夜郎國的馬匹矮小不說,體型還不如毛驢,奔跑起來又豈能追趕上楚國騎兵。


    即便追上楚國騎兵,那數量上和戰力上也不是一個級別。


    隻需楚國騎兵一個衝鋒下來,已方少量的騎兵簡直如同送人頭一般。


    明知不敵楚軍騎兵,多地又頻頻傳來噩耗,對此,趙佗頓感頭疼。


    期間,他聽從呂嘉的建議,派出大量步兵進行埋伏。


    可氣人的是,楚軍碰到硬茬子便速速撤退,並不願多做理會。


    更加氣人的是,楚軍離開這裏,下一刻又將出現何地,竟難以預料。


    多日下來,兩軍的損失雖微乎其微,可南越國的百姓卻是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最終沒了辦法,趙佗下令,讓百姓帶著財物齊齊上山躲避。


    自南越百姓上了山,楚軍的劫掠行為方才告一段落。


    ……………


    當楚軍騎兵返迴時,他們不但搶來了大量的糧食,還圓滿的完成了項羽交代的任務。


    看到搶來的糧食,項羽很是滿意。


    相對於糧食,項羽則更加看中搶來的‘老牛’。


    這些老牛雖不多,也足有五百多頭。


    其中,多數是南方的水牛,剩餘的則是黃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吹櫻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吹櫻花落並收藏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