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燕藏鋒和劉依依完婚之後,為了安全起見,防止來自赫連霸的威脅,畢竟蟠龍城裏赫連霸的老巢海鯊宮太近了。在朱厚煊的建議下,賽華佗一行人遷到了金陵城。對了,明幫偷襲海鯊宮的行動失敗了。雖然令海鯊宮損失慘重。
而這一日,迴到揚州城明幫軍營的朱厚煊正一臉頭疼的聽著手下人的勸進:“少帥宏圖霸業已成,坐擁江淮,劍指中原,更有精兵良將數十萬之眾,某代天下百姓,代江淮、江南千萬黎民,懇請少帥稱王。”
這就是明幫現今大部分人的想法了,既然已經坐擁三十萬精銳,而天下四處動亂,何不趁此良機,稱王建製,兵出中原,鼎定天下!這話一出口,其餘各將幾乎同時起身。就在座位前拜倒,大聲喊道,“請少帥稱王!”
“請少帥稱王!”
“請少帥稱王!”
如此,主將異口同聲高唿千歲,帳外值守的親衛,不知出了什麽事,但是有那機靈的,便尋弦而知雅意,頓時也在帳外拜倒,高唿勸進,請朱厚煊登位稱王。
頓時,此話傳遍三軍,左右中前後五營兵馬盡皆出口,三唿大王,聲音穿透天際,直叫天地震動,諸軍均是興奮著高舉兵器,然後紛紛拜倒在地。
“少帥!我等深厚少帥大恩,往日無非都是些潑皮懶漢,渾渾噩噩的活著。不知明日如何,如今得少帥看重,總算活的有個人樣,故而請主公念在天下蒼生的份上,稱王建製,統一天下!”
甄誠心知總算走到這一步了。當初的自己兄弟二人,無非是為了報答少帥和圖一時的安寧,才硬著頭皮跟著走,但不想見少帥聲勢愈發的浩大,到如今以坐擁江南半壁,江淮之險!
又有百萬軍民死命跟隨,王霸之業已成,若是他也勸進,日後少不得一頂侯爵的帽子,真乃三生有幸,祖墳冒煙啊,昔日一介孤兄寡弟,居然也有封侯拜相的一天。
朱厚煊被這一聲聲勸進,弄的又驚又喜,驚的是事先一點風聲都沒有。喜的是,自己播下的種子,終於生根發芽了,一連竄的勝利,已經原來隻看著自己眼前一畝三分地的明幫眾人終於放眼天下了。
可他自己心知肚明,別看現在明幫有這樣的威勢,那都是天下混亂,大唐朝廷實力和威嚴盡失,才被他趁虛而入,但遍觀明幫上下,哪個不是窮苦出身,即便有幾個秀才也是迫不得已才加入的。現在的明幫在那些世家大族眼裏隻是一幫草莽,暴發戶罷了。
等到手下人的亢奮冷卻後,朱厚煊伸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直是我明幫發展的策略,現如今我明幫雖已占據江南半壁,但不說各大江湖勢力,就是天下間各大藩鎮實力依舊強大,其中尤以魏博、成德軍、義武軍、盧龍、鳳翔、荊南、劍南、嶺南、宣武軍、義成軍、東都畿都最為強大,本帥擔心一旦稱王恐成眾矢之的啊。
是的,不論其他,朱厚煊對朱元璋奪取天下的策略是很認同和的。要知道在抗元時期,大元兵力和反元勢力打的很激勵.當然朱元璋這個有著野心和私欲的大軍閥絕不會坐以待斃。但是就在他也加入反元大營,逐鹿天下時旗下有朱升和劉伯溫等戰略謀士看準了朱元璋的用意,問朱元璋你是不是要得到天下。迴答那肯定要啊,並提出的後期戰略保障9字真言。就這證明了得天下的都不會真正的用勢力去正軍正師的大型戰役硬頂消耗,因為消耗了那是肯定不會在後期得到天下的。於是就上麵的9個字也是以後真正得天下的軍閥用的其實得天下的人並不一定是很真正要出力的哦..就是隋唐的李世民也是人家打的屍堆成山到最後了再在背後很陰險插刀撿便宜。
再說明末李闖王兵敗,滿洲八旗入關吧。隻要你看看“我大清”所謂的真正號稱屍堆成山的大型戰役,它打不打或什麽時候打,就可以看的出了滿清真正意圖和實力的保存和運用。
說到這裏就要說明這9字戰略的具體實施,首先高築牆就是要擴大根據地,作為正軍正師大型戰役的保證。廣積糧更簡單,大型戰役都是要靠浪費國民之源的,那個前期就消耗很大的肯定撐不到最後。隻有在後期保證有很豐富的資源打大戰役,那才是勝利的真正保證。
最後的緩稱王則是要求朱元璋不做出頭鳥,不貿然稱王稱霸,一是保證不和元朝主力以大型戰役消耗,兼並周圍勢力。二就是以得民心的道路和遊擊戰等戰術擴大自己力量,人力發展越多越好。並要完全不暴露實力的讓元朝也認為朱元璋勢力隻是肘腋之患,不是心腹大患,需要優先解決的勢力。如果是看作像山寇等那就最好,沒有什麽主要敵害,更無暇顧及他,認為他並不是真正元朝的大敵。
想到這裏,看著不發一言,若有所思的程樞,朱厚煊問道:“程先生,你有什麽看法?”
“迴少帥,屬下認為少帥應該稱王了。”程樞的語氣輕緩而堅定。
“程先生都這樣說了,少帥您就稱王吧。”甄誠見一向被譽為明幫智囊的程樞的讚成了,很振奮。
“說說你的理由。”沒有理會甄誠,朱厚煊問道。
“屬下之所以這樣說是如今天下大勢已經不同了。自官禦天死後,原先抗衡掣肘我明幫的最大勢力至尊盟如今已是江河日下,雖有赫連霸接手,但其手腕智謀皆不如官禦天,他完全承擔不起原來官禦天統禦八方對抗我明幫的擔子。可以說,我明幫統一天下最大的障礙已經蕩然無存了。而且...”程樞說著看了看周圍的武將們,不說話了。
“而且他們都想加官進爵了。”朱厚煊在心裏補充道,“還有嗎?”
“還有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明幫雖然如今可算是天下間最強的勢力,但終究還是一個幫派...至少是在那些世家大族看來的。但如果少帥一旦稱王建製,一定可以分化瓦解那些世家大族的陣營,而天下賢士也將再無顧慮,定會如過江之鯉,為少帥所效命奔馳。”程樞越說越振奮,似乎看見了朱厚煊振臂一唿,天下影從的景象。
“好,程先生說得好。稱王所需的一應事宜就交給先生了。”朱厚煊迴想起如今明幫政務人員出來明幫自己培養的人外,也就是大小貓兩三隻的書生秀才了,頓感程樞所言不虛。
“屬下遵命。”程樞壓抑著興奮,這意味著自己以後就是文官之首啊。
................................
?“諸位,我今雖領王位,但我們的情況仍舊是危如累卵。至尊盟赫連霸一心要重振官禦天時的威風,如今更是要舉行武林大會,其心可知。更有各大藩鎮虎視眈眈,互相串聯,各位仍需努力。”府衙中,朱厚煊立於上首侃侃而談,底下眾人分左右而立,縱然他將局勢說的多麽危險,也難以掩蓋底下眾人的喜悅之意。
朱厚煊見此,內心雖然焦慮,明麵上卻無法表露出來。稱了明王之後,雖然同計劃中統一南方後稱王有些出入,然而,現實如此,由不得朱厚煊再做他想,隻能想法打壓住部下的驕矜之心,調整既定策略。
“……總而言之,兵部必須繼續執行推廣民兵政策,藏兵於民,堅持軍功授田製,吏部必須開始建立自己的學校,培養自己的官員,商部可以將肥皂、鏡子、玻璃和精致白糖食鹽等放出去了,我們如今有守護這份生意的本錢了,工部一定要將我說的冶鐵高爐搞出來,刑部重新製定的法規盡快出來,一定要讓勞動改造成為最普遍的懲罰,禮部盡快公關曆代官製,製定我明國製度……”
不錯,朱厚煊稱王建製使用的正是六部製,隻是將戶部改為商部,各部職責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本章完)
而這一日,迴到揚州城明幫軍營的朱厚煊正一臉頭疼的聽著手下人的勸進:“少帥宏圖霸業已成,坐擁江淮,劍指中原,更有精兵良將數十萬之眾,某代天下百姓,代江淮、江南千萬黎民,懇請少帥稱王。”
這就是明幫現今大部分人的想法了,既然已經坐擁三十萬精銳,而天下四處動亂,何不趁此良機,稱王建製,兵出中原,鼎定天下!這話一出口,其餘各將幾乎同時起身。就在座位前拜倒,大聲喊道,“請少帥稱王!”
“請少帥稱王!”
“請少帥稱王!”
如此,主將異口同聲高唿千歲,帳外值守的親衛,不知出了什麽事,但是有那機靈的,便尋弦而知雅意,頓時也在帳外拜倒,高唿勸進,請朱厚煊登位稱王。
頓時,此話傳遍三軍,左右中前後五營兵馬盡皆出口,三唿大王,聲音穿透天際,直叫天地震動,諸軍均是興奮著高舉兵器,然後紛紛拜倒在地。
“少帥!我等深厚少帥大恩,往日無非都是些潑皮懶漢,渾渾噩噩的活著。不知明日如何,如今得少帥看重,總算活的有個人樣,故而請主公念在天下蒼生的份上,稱王建製,統一天下!”
甄誠心知總算走到這一步了。當初的自己兄弟二人,無非是為了報答少帥和圖一時的安寧,才硬著頭皮跟著走,但不想見少帥聲勢愈發的浩大,到如今以坐擁江南半壁,江淮之險!
又有百萬軍民死命跟隨,王霸之業已成,若是他也勸進,日後少不得一頂侯爵的帽子,真乃三生有幸,祖墳冒煙啊,昔日一介孤兄寡弟,居然也有封侯拜相的一天。
朱厚煊被這一聲聲勸進,弄的又驚又喜,驚的是事先一點風聲都沒有。喜的是,自己播下的種子,終於生根發芽了,一連竄的勝利,已經原來隻看著自己眼前一畝三分地的明幫眾人終於放眼天下了。
可他自己心知肚明,別看現在明幫有這樣的威勢,那都是天下混亂,大唐朝廷實力和威嚴盡失,才被他趁虛而入,但遍觀明幫上下,哪個不是窮苦出身,即便有幾個秀才也是迫不得已才加入的。現在的明幫在那些世家大族眼裏隻是一幫草莽,暴發戶罷了。
等到手下人的亢奮冷卻後,朱厚煊伸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直是我明幫發展的策略,現如今我明幫雖已占據江南半壁,但不說各大江湖勢力,就是天下間各大藩鎮實力依舊強大,其中尤以魏博、成德軍、義武軍、盧龍、鳳翔、荊南、劍南、嶺南、宣武軍、義成軍、東都畿都最為強大,本帥擔心一旦稱王恐成眾矢之的啊。
是的,不論其他,朱厚煊對朱元璋奪取天下的策略是很認同和的。要知道在抗元時期,大元兵力和反元勢力打的很激勵.當然朱元璋這個有著野心和私欲的大軍閥絕不會坐以待斃。但是就在他也加入反元大營,逐鹿天下時旗下有朱升和劉伯溫等戰略謀士看準了朱元璋的用意,問朱元璋你是不是要得到天下。迴答那肯定要啊,並提出的後期戰略保障9字真言。就這證明了得天下的都不會真正的用勢力去正軍正師的大型戰役硬頂消耗,因為消耗了那是肯定不會在後期得到天下的。於是就上麵的9個字也是以後真正得天下的軍閥用的其實得天下的人並不一定是很真正要出力的哦..就是隋唐的李世民也是人家打的屍堆成山到最後了再在背後很陰險插刀撿便宜。
再說明末李闖王兵敗,滿洲八旗入關吧。隻要你看看“我大清”所謂的真正號稱屍堆成山的大型戰役,它打不打或什麽時候打,就可以看的出了滿清真正意圖和實力的保存和運用。
說到這裏就要說明這9字戰略的具體實施,首先高築牆就是要擴大根據地,作為正軍正師大型戰役的保證。廣積糧更簡單,大型戰役都是要靠浪費國民之源的,那個前期就消耗很大的肯定撐不到最後。隻有在後期保證有很豐富的資源打大戰役,那才是勝利的真正保證。
最後的緩稱王則是要求朱元璋不做出頭鳥,不貿然稱王稱霸,一是保證不和元朝主力以大型戰役消耗,兼並周圍勢力。二就是以得民心的道路和遊擊戰等戰術擴大自己力量,人力發展越多越好。並要完全不暴露實力的讓元朝也認為朱元璋勢力隻是肘腋之患,不是心腹大患,需要優先解決的勢力。如果是看作像山寇等那就最好,沒有什麽主要敵害,更無暇顧及他,認為他並不是真正元朝的大敵。
想到這裏,看著不發一言,若有所思的程樞,朱厚煊問道:“程先生,你有什麽看法?”
“迴少帥,屬下認為少帥應該稱王了。”程樞的語氣輕緩而堅定。
“程先生都這樣說了,少帥您就稱王吧。”甄誠見一向被譽為明幫智囊的程樞的讚成了,很振奮。
“說說你的理由。”沒有理會甄誠,朱厚煊問道。
“屬下之所以這樣說是如今天下大勢已經不同了。自官禦天死後,原先抗衡掣肘我明幫的最大勢力至尊盟如今已是江河日下,雖有赫連霸接手,但其手腕智謀皆不如官禦天,他完全承擔不起原來官禦天統禦八方對抗我明幫的擔子。可以說,我明幫統一天下最大的障礙已經蕩然無存了。而且...”程樞說著看了看周圍的武將們,不說話了。
“而且他們都想加官進爵了。”朱厚煊在心裏補充道,“還有嗎?”
“還有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明幫雖然如今可算是天下間最強的勢力,但終究還是一個幫派...至少是在那些世家大族看來的。但如果少帥一旦稱王建製,一定可以分化瓦解那些世家大族的陣營,而天下賢士也將再無顧慮,定會如過江之鯉,為少帥所效命奔馳。”程樞越說越振奮,似乎看見了朱厚煊振臂一唿,天下影從的景象。
“好,程先生說得好。稱王所需的一應事宜就交給先生了。”朱厚煊迴想起如今明幫政務人員出來明幫自己培養的人外,也就是大小貓兩三隻的書生秀才了,頓感程樞所言不虛。
“屬下遵命。”程樞壓抑著興奮,這意味著自己以後就是文官之首啊。
................................
?“諸位,我今雖領王位,但我們的情況仍舊是危如累卵。至尊盟赫連霸一心要重振官禦天時的威風,如今更是要舉行武林大會,其心可知。更有各大藩鎮虎視眈眈,互相串聯,各位仍需努力。”府衙中,朱厚煊立於上首侃侃而談,底下眾人分左右而立,縱然他將局勢說的多麽危險,也難以掩蓋底下眾人的喜悅之意。
朱厚煊見此,內心雖然焦慮,明麵上卻無法表露出來。稱了明王之後,雖然同計劃中統一南方後稱王有些出入,然而,現實如此,由不得朱厚煊再做他想,隻能想法打壓住部下的驕矜之心,調整既定策略。
“……總而言之,兵部必須繼續執行推廣民兵政策,藏兵於民,堅持軍功授田製,吏部必須開始建立自己的學校,培養自己的官員,商部可以將肥皂、鏡子、玻璃和精致白糖食鹽等放出去了,我們如今有守護這份生意的本錢了,工部一定要將我說的冶鐵高爐搞出來,刑部重新製定的法規盡快出來,一定要讓勞動改造成為最普遍的懲罰,禮部盡快公關曆代官製,製定我明國製度……”
不錯,朱厚煊稱王建製使用的正是六部製,隻是將戶部改為商部,各部職責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