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來的很快,第二天,送到養心殿的奏折就比平時多了好幾倍。


    司禮監的幾個太監,全都來到了養心殿,開始對這些奏折分門別類。


    讚成的,部分讚同的,還有朱由校明令不可以牽扯其他,卻偏偏牽扯的。


    這樣的人不是沒有,比如一個言官便說,葉向高這是沽名釣譽,之前擔任首輔七年,很少提出這樣的建議,現在遼東戰事剛剛結束。


    天下氣候異常,正是應該讓百姓休養生息的時候,此時葉向高提出的這些建議,完全就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不顧百姓死活。


    對於這樣的奏折,朱由校看了之後,便讓司禮監嚴厲申斥,朝堂之上已經說明隻能就事論事,下次再犯,絕不輕饒。


    看著幾個筐子裏的奏折,朱由校不由的點了點頭,看來還是讚成的占多數。


    就像剛才說的,這是政治正確,這幾條建議誰都不好明著反對。


    至於部分讚同的,也都是說什麽,遼東戰事才結束,應該以穩為主,不宜勞民傷財。


    “咱們去乾清宮,另外派人叫孫師傅來。”


    朱由校坐了一會,便對魏朝說道。


    來到乾清宮,坐下沒多久,孫承宗便也來到了乾清宮。


    “孫師傅對於首輔昨天上的奏疏,如何看?”


    沒有什麽客套,朱由校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三天前是臣和首輔一起值夜,首輔大人詢問了臣,陛下是一個怎麽樣的人,可有成祖之誌。”


    孫承宗沒有直接迴答朱由校的問題,而是說起來葉向高和他談話的事情。


    “哦,孫師傅是如何迴答的?”


    一聽這話,朱由校來了興趣。


    “臣以陛下學習西學為例,說陛下是一個務實的人。”


    孫承宗笑著迴答。


    “難怪首輔會上這道奏折。”


    朱由校略一思索,也明白了兩人問答背後的意義。


    一個務實的人,也就是說不會好大喜功,因此葉向高的建議,都是從事關國本來考慮,沒有再說那些如何對待言官之類,有些假大空的建議。


    “是啊,其實臣也沒想到,他會上這道奏疏,尤其是最後一條,首輔大人跟臣說,五軍都督府正廳都掛著萬國坤輿全圖。”


    “他原本還以為陛下是想學成祖,開疆拓土。”


    孫承宗點了點頭。


    “朕當然也想像成祖那樣,動則發動幾十萬大軍,開疆拓土。”


    “可這樣除了加重朝廷的負擔,實際意義並不大。”


    “就像蓋房子一樣,首先要夯實地基,對於我大明而言,這地基便是賦稅。”


    “若是朝廷每年能征收八九千萬兩白銀,朕也不甘心強漢、盛唐專門與前。”


    這些話,在別人麵前,朱由校肯定是不會說的,不過在孫承宗麵前,就沒有這麽多的顧忌的。


    “八九千萬兩,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啊。”


    聽到朱由校說出來的數字,孫承宗嚇了一跳。


    “這個數字的確不小,除非一斤食鹽征稅百文。”


    朱由校笑著搖了搖頭。


    “既然陛下知道,為何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孫承宗奇怪的問道。


    “寶和店現在出售玻璃,孫師傅應該知道了吧?”


    朱由校沒有直接迴答,反而看著孫承宗反問。


    “當然知道,如今傳的紛紛揚揚,不瞞陛下,臣都想購買幾塊安在家裏。”


    孫承宗點了點頭。


    “孫師傅想要,朕讓他們送到你府上便是。”


    朱由校不以為意的說道。


    “臣隻是說說而已。”


    孫承宗有些尷尬的說道。


    “這都是小事,朕要說的是,三尺見方的玻璃,成本不過二十兩,如今賣六十兩,依舊供不應求。”


    “單單靠這些玻璃,寶和店每天可以為朕賺三千兩白銀。”


    “一年下來,大概是百萬兩。”


    “當然皇家的店鋪不需要交稅,可即便是交稅,三十稅一,朕需要繳納三萬兩白銀即可。”


    “其餘九十七萬兩,都進入了朕的口袋之中。”


    “誠然,像寶和店這樣賺錢的店鋪,全天下可能僅此一個,不過全天下的店鋪加在一起,每年賺的錢何止三千兩,三十萬兩恐怕也不止吧。”


    “若以三十萬兩算,每年能賺萬萬兩白銀,即便是這些店鋪全部依法納稅,朝廷每年可以收的稅銀也有三百萬兩。”


    “可現在有多少?三十萬兩?”


    “朕之前聽徐師傅說,泰西教會聖經中,有一條十分之一歸屬上帝,因此教會向百姓征收什一稅。”


    “若是按照這個標準,商稅能收千萬兩。”


    “給地主種地的佃農,土地的產出,要交多少地租?”


    “三成,四成,還是五成?”


    “若是按三成來算商稅,每年增收三千萬兩,這也不算多吧。”


    朱由校一想到這些,就覺得當初朱由校定的商稅太低。


    “雖然臣也覺得不公平,可若是首輔大人所說七條完全執行之下,朝廷每年起碼多征收幾百萬兩的稅,也足以應付朝廷開支了。”


    “隻怕是現在都無法完全執行,更不用說提高稅收了。”


    孫承宗聽了朱由校的話,不由的苦笑道。


    “朕也是這麽想的,如果沒辦法提高稅率,那麽能做的就隻有增加收稅的土地、店鋪了。”


    朱由校也知道並不容易,在交通、通訊落後的此時,大明對於天下的掌控頂多也就是到了縣一級。


    自古以來就有皇權不下鄉的說法,官員們想要征稅,還得靠地方上的士紳、裏正,族長們協助。


    “所以陛下才想著盡早發現南方那塊可能存在的大陸。”


    萬國坤輿圖孫承宗也看過,也知道朱由校對南方那塊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大陸一直心心念念。


    “沒錯,發現了那塊新大陸,即便是我大明亡了,我華夏百姓也多了一塊繁衍生息的土地。”


    朱由校點了點頭。


    “可想讓百姓大規模的遷徙沒有那麽容易。”


    孫承宗可不覺得會有百姓願意遠渡重洋。


    “當然不容易,大不了就先讓宗室搬遷,如果宗室全都送到新大陸,我大明不就多了許多可以納稅的土地。”


    朱由校笑道。


    “咳咳,此事事關重大,還請陛下慎言。”


    一聽這話,孫承宗連忙咳嗽了兩聲。


    “朕也隻是說說而已,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成的,或許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努力。”


    朱由校隻恨自己不是在玩歐陸風雲,否則有了君主點數,隻需要點一點問題就解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炒麥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炒麥片並收藏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