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朱由校的愛好
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 作者:炒麥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西苑迴養心殿的路上,朱由校正好遇到了幾個宮女帶著一群小姑娘在那裏訓練。
朱由校忍不住停下了腳步。
“陛下,這是選進宮的秀女。”
魏朝在朱由校身邊輕聲說道。
“嗯,咱們走吧。”
由於距離比較遠,他也看不太清楚,哪個姑娘長什麽樣子,點了點頭,便離開了。
說實話,如果有可能,他其實並不想這麽早結婚。
他這個年紀,放在前世還是大學生!
前世的他穿越之前已經是年近三十,對於這個歲數的女孩子,沒有那種邪惡的想法。
相比較而言,他更喜歡成熟女性!
起碼也得十八九歲之後再說吧。
現在的醫療條件本就不如後世,再加上普遍結婚年紀較小。
很容易出現難產,嬰兒夭折等現象。
別說普通人家,就算是皇家,嬰兒夭折率也非常高。
以朱由校自己為例,二弟四歲夭折,三弟八歲,四弟五歲,五弟就是朱由檢,老六、老七都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九個姐妹,五個早早夭折,一個姐姐七歲夭折,隻有三個長大成年。
說起來,自己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弟弟還是妹妹的還未出生呢。
“魏朝,讓宮裏多多照顧邵慎嬪,不管是皇弟還是皇妹,也是父皇留下的血脈。”
想到這裏,朱由校對魏朝說道。
“陛下放心,太後娘娘對此一直都很關心呢。”
魏朝不知道朱由校為什麽會突然說起此事,不過還是連忙迴答道。
“唉,說起來早早結婚其實不好,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十四五歲的年紀,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就像樹上的果子一樣,雖然果子長了出來,可未等成熟就采摘,味道總是不好。”
朱由校歎了口氣,繼續往前走。
“陛下說的是。”
魏朝覺得有些尷尬,自己一個太監,陛下跟自己說這些,不是對牛彈琴麽。
“對了,蒙古還有朝鮮送來的幾個人,漢語學的怎麽樣了?”
朱由校走著走著又想起了這件事情。
“蒙古來的三個貴人,正在學,學的也不是很快。”
“不過朝鮮來的貴人,在朝鮮的時候就學過一點漢語,雖然還是帶著一些口音,不過學的倒是挺快。”
這種事情,魏朝不用再找人打聽,就一清二楚。
自從這幾位進宮,朱由校問過一次她們的飲食起居,魏朝便上了心,派自己的心腹過去看著。
說起來,朱由校也是科爾沁人把這幾人送到宮裏,他才知道自己真的想的有點多。
海蘭珠才十二歲,孝莊才九歲。
不過也不知道是自己之前的想法起了作用,還是科爾沁人見皇太極沒了利用 價值,居然把這兩位也送了過來。
說起來這也是一件好事,起碼以後不會有什麽福臨、玄燁之類所謂千古一帝存在了。
迴到了養心殿,立刻有宮女奉上茶水、點心。
自從今年過了年,侍候他的宮女,就從原本十六七歲的小丫頭,換成了兩個二十出頭的宮女。
這兩位原本是侍候在太後王氏身邊的人,說起來自從她當了太子妃,就開始培養這兩位。
朱由校也知道太後的意思,這兩位大概就是教他人倫大禮的宮女。
從去年宮中出現小狗小貓,他就知道了什麽意思。
開玩笑,前世他雖然沒結過婚,談的女友也都僅限於牽牽手、親親嘴。
可教學片沒少看,即便是達不到傳說中的心中無碼的境界,這種事情還是知道的。
論起水平,也不是很差。
當然一開始他還覺得古代人玩不出什麽花樣,直到前兩天,他在自己的禦案上看到了畫冊。
這才知道,所謂玩不出什麽花樣,隻是自己的異想天開,那些頗有藝術氣息的名稱,本就是古人發明的。
可見古人的想象力還是很豐富的!不然也不可能誕生現代科技文明。
。。。。。。。。。。。。。。。。。。。。。。。。。
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樣,普通人肯定不如權貴們玩的花。
說起來好像現在不少的文人士大夫,還喜歡養長相清秀的小書童。
畢竟一些人到處趕考,興致來了,還能和小書童玩樂一番。
朱由校搖了搖頭,將這種完全不能理解的癖好甩到一邊,開始了批閱奏折。
說起來眼下沒有什麽太多的事情,喜歡沒事上奏的禦史們都在外地忙碌。
現在上奏的基本都是一些確實言之有物的奏折。
當初內閣隻有方從哲和吳道南兩個人,都能將這些奏折批注搞好。
現在內閣人數達到了八人,可以說從內閣設置一來,好像這個人數也能排到前列。
這都是當初朱常洛為了感謝東林黨人對他的支持,一下子給出的位置。
幸好朱由校早早的有了名聲,太後王氏也早被立為太子妃,沒有出現移宮案等等。
原本這段時間大放異彩的楊漣、左光鬥二人,早就被他放出去查藩王去了。
他們也沒有出現在十四位輔政大臣名單裏。
或許是因為不少言官都不在京,方從哲走了之後,那些齊楚浙黨,也沒有太被攻訐。
加上朱由校名聲在外,黨爭的勢頭比起曆史同時期減輕了不少。
曆史上這個時候,借著遼沈大敗,東林黨開始了對齊楚浙黨的打擊。
可他們全然忘了,是他們先攻擊的熊延弼,導致袁應泰到了東北,丟了遼沈。
當然率先攻擊熊延弼的是姚宗文,這人說起來也是齊楚浙黨的一員。
因為巡視東北的時候,找武將要錢,被熊延弼看不起,記恨在心。
又怕熊延弼告發他,來了個惡人先告狀。
朱由校登基之後,便把這人送到廣西查藩王去了。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這種人離朝堂越遠越好。
說起禦史來,朱由校之前跟孫承宗說過的,要在各地設置禦史的想法,等到這些禦史迴來之後,就準備實行。
接著清查土地的由頭,直接讓他們在原地待著,既然喜歡上奏,那就好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監督好地方。
朱由校忍不住停下了腳步。
“陛下,這是選進宮的秀女。”
魏朝在朱由校身邊輕聲說道。
“嗯,咱們走吧。”
由於距離比較遠,他也看不太清楚,哪個姑娘長什麽樣子,點了點頭,便離開了。
說實話,如果有可能,他其實並不想這麽早結婚。
他這個年紀,放在前世還是大學生!
前世的他穿越之前已經是年近三十,對於這個歲數的女孩子,沒有那種邪惡的想法。
相比較而言,他更喜歡成熟女性!
起碼也得十八九歲之後再說吧。
現在的醫療條件本就不如後世,再加上普遍結婚年紀較小。
很容易出現難產,嬰兒夭折等現象。
別說普通人家,就算是皇家,嬰兒夭折率也非常高。
以朱由校自己為例,二弟四歲夭折,三弟八歲,四弟五歲,五弟就是朱由檢,老六、老七都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九個姐妹,五個早早夭折,一個姐姐七歲夭折,隻有三個長大成年。
說起來,自己還有一個不知道是弟弟還是妹妹的還未出生呢。
“魏朝,讓宮裏多多照顧邵慎嬪,不管是皇弟還是皇妹,也是父皇留下的血脈。”
想到這裏,朱由校對魏朝說道。
“陛下放心,太後娘娘對此一直都很關心呢。”
魏朝不知道朱由校為什麽會突然說起此事,不過還是連忙迴答道。
“唉,說起來早早結婚其實不好,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十四五歲的年紀,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就像樹上的果子一樣,雖然果子長了出來,可未等成熟就采摘,味道總是不好。”
朱由校歎了口氣,繼續往前走。
“陛下說的是。”
魏朝覺得有些尷尬,自己一個太監,陛下跟自己說這些,不是對牛彈琴麽。
“對了,蒙古還有朝鮮送來的幾個人,漢語學的怎麽樣了?”
朱由校走著走著又想起了這件事情。
“蒙古來的三個貴人,正在學,學的也不是很快。”
“不過朝鮮來的貴人,在朝鮮的時候就學過一點漢語,雖然還是帶著一些口音,不過學的倒是挺快。”
這種事情,魏朝不用再找人打聽,就一清二楚。
自從這幾位進宮,朱由校問過一次她們的飲食起居,魏朝便上了心,派自己的心腹過去看著。
說起來,朱由校也是科爾沁人把這幾人送到宮裏,他才知道自己真的想的有點多。
海蘭珠才十二歲,孝莊才九歲。
不過也不知道是自己之前的想法起了作用,還是科爾沁人見皇太極沒了利用 價值,居然把這兩位也送了過來。
說起來這也是一件好事,起碼以後不會有什麽福臨、玄燁之類所謂千古一帝存在了。
迴到了養心殿,立刻有宮女奉上茶水、點心。
自從今年過了年,侍候他的宮女,就從原本十六七歲的小丫頭,換成了兩個二十出頭的宮女。
這兩位原本是侍候在太後王氏身邊的人,說起來自從她當了太子妃,就開始培養這兩位。
朱由校也知道太後的意思,這兩位大概就是教他人倫大禮的宮女。
從去年宮中出現小狗小貓,他就知道了什麽意思。
開玩笑,前世他雖然沒結過婚,談的女友也都僅限於牽牽手、親親嘴。
可教學片沒少看,即便是達不到傳說中的心中無碼的境界,這種事情還是知道的。
論起水平,也不是很差。
當然一開始他還覺得古代人玩不出什麽花樣,直到前兩天,他在自己的禦案上看到了畫冊。
這才知道,所謂玩不出什麽花樣,隻是自己的異想天開,那些頗有藝術氣息的名稱,本就是古人發明的。
可見古人的想象力還是很豐富的!不然也不可能誕生現代科技文明。
。。。。。。。。。。。。。。。。。。。。。。。。。
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樣,普通人肯定不如權貴們玩的花。
說起來好像現在不少的文人士大夫,還喜歡養長相清秀的小書童。
畢竟一些人到處趕考,興致來了,還能和小書童玩樂一番。
朱由校搖了搖頭,將這種完全不能理解的癖好甩到一邊,開始了批閱奏折。
說起來眼下沒有什麽太多的事情,喜歡沒事上奏的禦史們都在外地忙碌。
現在上奏的基本都是一些確實言之有物的奏折。
當初內閣隻有方從哲和吳道南兩個人,都能將這些奏折批注搞好。
現在內閣人數達到了八人,可以說從內閣設置一來,好像這個人數也能排到前列。
這都是當初朱常洛為了感謝東林黨人對他的支持,一下子給出的位置。
幸好朱由校早早的有了名聲,太後王氏也早被立為太子妃,沒有出現移宮案等等。
原本這段時間大放異彩的楊漣、左光鬥二人,早就被他放出去查藩王去了。
他們也沒有出現在十四位輔政大臣名單裏。
或許是因為不少言官都不在京,方從哲走了之後,那些齊楚浙黨,也沒有太被攻訐。
加上朱由校名聲在外,黨爭的勢頭比起曆史同時期減輕了不少。
曆史上這個時候,借著遼沈大敗,東林黨開始了對齊楚浙黨的打擊。
可他們全然忘了,是他們先攻擊的熊延弼,導致袁應泰到了東北,丟了遼沈。
當然率先攻擊熊延弼的是姚宗文,這人說起來也是齊楚浙黨的一員。
因為巡視東北的時候,找武將要錢,被熊延弼看不起,記恨在心。
又怕熊延弼告發他,來了個惡人先告狀。
朱由校登基之後,便把這人送到廣西查藩王去了。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這種人離朝堂越遠越好。
說起禦史來,朱由校之前跟孫承宗說過的,要在各地設置禦史的想法,等到這些禦史迴來之後,就準備實行。
接著清查土地的由頭,直接讓他們在原地待著,既然喜歡上奏,那就好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監督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