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紛紛送女
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 作者:炒麥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海蘭珠十二歲是按照咱們蒙古人的算法,按照漢人的說法她已經十三歲了。”
“再說就算他年紀還小,貴女出嫁,有陪嫁之人也是正常的。”
“不如讓海蘭珠和大玉兒陪同烏蘭圖雅一起出嫁,她們也能做個伴。”
明安倒是撫了撫胡須,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這,海蘭珠和大玉兒,我姑姑都挺喜歡,若是過些日子她迴家,發現兩人不在,豈不是暴露了?”
吳克善其實不太想自己妹妹嫁給大明的皇帝,畢竟漢人和女真人還不一樣。
女真人的習俗和蒙古人雖然有些差別,可差別不是特別大。
漢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規矩很多,隻怕自己妹妹不適應。
“你就說他們到奧巴這裏來了,再說隻怕是努爾哈赤的好日子也沒有幾天了。”
“我這些日子一直在關注察哈爾部,聽說大明派使者見了林丹汗。”
“如果我是林丹汗,現在肯定會集結軍隊攻打努爾哈赤。”
“一是斷絕內喀爾喀和女真人的聯係,讓他們反目成仇,二來也是要敲打咱們。”
“到時候咱們可以響應林丹汗的號召,同時把消息告訴女真人,他們就隻有離開。”
“如此一來,咱們也甩掉了這二十多萬人的包袱。”
“更重要的是,一旦和大明聯姻,咱們可以直接跟大明互市。從女真人那裏獲得的東西,可以轉賣給漢人,換來咱們需要的糧食、茶葉、鐵器。”
明安耐心的給吳克善分析利弊。
“這樣吧,我將我手下的一千戶劃給你。若是此事能成,一旦咱們和大明互市,這些東西我多分給你一些。”
奧巴直到和吳克善談論什麽為了科爾沁,即便是他同意了,心裏也不會高興。
幹脆先把好處給了他,再給他畫一張大餅。
“即便首領都這麽說了,我吳克善自然沒有二話!”
吳克善對妹妹的擔心,隨著一千戶的劃入和未來的收益,煙消雲散。
對於他們來說,自家的姐妹,就是用來聯姻的。
和誰聯姻不是聯姻,能夠嫁給大明皇帝,也是她們的榮幸啊!
其實抱著和他們一樣想法的人不少,比如朝鮮人。
雖然之前對於大明沒能救他們有些怨言,可隨著會寧收迴,他們的怨言少了不少。
李琿原本有些低落的聲望,再次迴升了不少。
他也想和大明的皇帝聯姻,可自己的女兒才兩歲。
於是乎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將自己的弟弟的女兒領養為自己的女兒,然後送給大明的皇帝陛下。
除此之外,就是自己父親的繼妃金恩延,一直看自己不順眼,可以把她還有她的女兒李允熙,一並作為陪嫁的丫鬟和乳母送到大明。
很快,他從自己侄女中,找到了一個今年十六歲的李允盛。
金恩延自然不願意,自己一個朝鮮的王妃作為什麽乳母陪著自己名義上的孫女到大明去。
可李琿也有辦法拿捏他,金家可是朝鮮的大族,如果她不願意,那麽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
無可奈何之下,金恩延隻得答應,至於李允熙,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
當然這還隻是他的一廂情願,大明會不會同意,他還不知道,於是乎便寫了情真意切的奏疏,命人送到了北京。
“陛下,雖然我朝太祖、成祖、宣宗之時,都曾向朝鮮索要貢女。”
“不過大多是官宦子弟的女兒,這朝鮮國王主動將自己的女兒進獻,這著實不妥。”
方從哲從曆史說起,勸說朱由校。
朝鮮的奏疏送上來之後,朱由校看過,便召內閣進宮商議。
“方閣老所言極是,我大明天朝上國,子嗣問題不可馬虎,若是真娶了朝鮮國王之女為妃,萬一如陛下一般,那以後的皇帝豈不是有朝鮮人的血脈?”
韓爌跟著說道。
“臣倒是覺得,這沒有什麽,昔日太祖、太宗索求宮女,朝鮮表麵答應,實則心中也不情願。”
“現在朝鮮人主動上貢,也是深感大明對朝鮮的再造之恩。”
“至於華夷之辯,在臣看來,是有道理,可此一時彼一時,朝鮮多年深受我華夏影響,不論是衣食住行,處處仿效。”
“除了說話與咱們有所不同,與華夏又又和區別?”
“況且這次朝鮮主動上貢,若是拒絕,豈不是寒了朝鮮的君臣一片赤誠之心。”
“至於子嗣問題,更無需擔心,朝鮮王女進宮,需要學習漢語、禮儀,如此一兩年過去,陛下肯定早有子嗣。”
誰都沒想到,一向緊跟方從哲步伐的何宗彥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臣也覺得何閣老說的有道理,況且子嗣問題有辦法解決。”
沈紘也跟著說道。
“臣覺得幾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還請陛下聖裁!”
劉一燝兩不相幫。
孫如遊也跟著表示請朱由校自己決定。
“朕也覺得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正如何閣老所言,若是拒絕怕是寒了朝鮮君臣的赤誠之心,那就答應這一次,告訴朝鮮人,下不為例。”
朱由校想了一下,最終決定答應下來。
“臣等遵旨!”
見朱由校自己決定了,方從哲也沒有堅持,葉向高再有一個月就進京了,他沒必要這個時候和皇帝不對付。
可誰都沒有想到,朝鮮方麵的事情才解決,沒過幾天,孫承宗一封奏折送到京城。
科爾沁部奧巴願意歸順大明,為表示誠意,願意將自己女兒送入宮中服侍陛下。
這下的爭論比上次還要嚴重一些,不過隨著何宗彥一句,當年太祖為秦王迎娶王保保之妹,搞定了反對的意見。
大家自然也是要朱由校自己決定。
“科爾沁一向與建奴交好,現在老奴便是在科爾沁部附近休養。”
“若是能夠拉攏科爾沁部,對我大明沒有壞處。”
“況且,朕也不想兔敦虎憨就此做大。”
“交好科爾沁部,也能製衡一下兔敦虎憨。”
朱由校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接受了科爾沁的好意。
原因就是,他早就接到了孫承宗的密信,他知道除了奧巴的女兒,還有吳克善的妹妹海蘭珠和大玉兒。
不光女真以後還能不能發展,能夠讓滿清後世十幾個皇帝徹底沒有出現的機會,他是不會放過的。
“再說就算他年紀還小,貴女出嫁,有陪嫁之人也是正常的。”
“不如讓海蘭珠和大玉兒陪同烏蘭圖雅一起出嫁,她們也能做個伴。”
明安倒是撫了撫胡須,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這,海蘭珠和大玉兒,我姑姑都挺喜歡,若是過些日子她迴家,發現兩人不在,豈不是暴露了?”
吳克善其實不太想自己妹妹嫁給大明的皇帝,畢竟漢人和女真人還不一樣。
女真人的習俗和蒙古人雖然有些差別,可差別不是特別大。
漢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規矩很多,隻怕自己妹妹不適應。
“你就說他們到奧巴這裏來了,再說隻怕是努爾哈赤的好日子也沒有幾天了。”
“我這些日子一直在關注察哈爾部,聽說大明派使者見了林丹汗。”
“如果我是林丹汗,現在肯定會集結軍隊攻打努爾哈赤。”
“一是斷絕內喀爾喀和女真人的聯係,讓他們反目成仇,二來也是要敲打咱們。”
“到時候咱們可以響應林丹汗的號召,同時把消息告訴女真人,他們就隻有離開。”
“如此一來,咱們也甩掉了這二十多萬人的包袱。”
“更重要的是,一旦和大明聯姻,咱們可以直接跟大明互市。從女真人那裏獲得的東西,可以轉賣給漢人,換來咱們需要的糧食、茶葉、鐵器。”
明安耐心的給吳克善分析利弊。
“這樣吧,我將我手下的一千戶劃給你。若是此事能成,一旦咱們和大明互市,這些東西我多分給你一些。”
奧巴直到和吳克善談論什麽為了科爾沁,即便是他同意了,心裏也不會高興。
幹脆先把好處給了他,再給他畫一張大餅。
“即便首領都這麽說了,我吳克善自然沒有二話!”
吳克善對妹妹的擔心,隨著一千戶的劃入和未來的收益,煙消雲散。
對於他們來說,自家的姐妹,就是用來聯姻的。
和誰聯姻不是聯姻,能夠嫁給大明皇帝,也是她們的榮幸啊!
其實抱著和他們一樣想法的人不少,比如朝鮮人。
雖然之前對於大明沒能救他們有些怨言,可隨著會寧收迴,他們的怨言少了不少。
李琿原本有些低落的聲望,再次迴升了不少。
他也想和大明的皇帝聯姻,可自己的女兒才兩歲。
於是乎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將自己的弟弟的女兒領養為自己的女兒,然後送給大明的皇帝陛下。
除此之外,就是自己父親的繼妃金恩延,一直看自己不順眼,可以把她還有她的女兒李允熙,一並作為陪嫁的丫鬟和乳母送到大明。
很快,他從自己侄女中,找到了一個今年十六歲的李允盛。
金恩延自然不願意,自己一個朝鮮的王妃作為什麽乳母陪著自己名義上的孫女到大明去。
可李琿也有辦法拿捏他,金家可是朝鮮的大族,如果她不願意,那麽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
無可奈何之下,金恩延隻得答應,至於李允熙,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
當然這還隻是他的一廂情願,大明會不會同意,他還不知道,於是乎便寫了情真意切的奏疏,命人送到了北京。
“陛下,雖然我朝太祖、成祖、宣宗之時,都曾向朝鮮索要貢女。”
“不過大多是官宦子弟的女兒,這朝鮮國王主動將自己的女兒進獻,這著實不妥。”
方從哲從曆史說起,勸說朱由校。
朝鮮的奏疏送上來之後,朱由校看過,便召內閣進宮商議。
“方閣老所言極是,我大明天朝上國,子嗣問題不可馬虎,若是真娶了朝鮮國王之女為妃,萬一如陛下一般,那以後的皇帝豈不是有朝鮮人的血脈?”
韓爌跟著說道。
“臣倒是覺得,這沒有什麽,昔日太祖、太宗索求宮女,朝鮮表麵答應,實則心中也不情願。”
“現在朝鮮人主動上貢,也是深感大明對朝鮮的再造之恩。”
“至於華夷之辯,在臣看來,是有道理,可此一時彼一時,朝鮮多年深受我華夏影響,不論是衣食住行,處處仿效。”
“除了說話與咱們有所不同,與華夏又又和區別?”
“況且這次朝鮮主動上貢,若是拒絕,豈不是寒了朝鮮的君臣一片赤誠之心。”
“至於子嗣問題,更無需擔心,朝鮮王女進宮,需要學習漢語、禮儀,如此一兩年過去,陛下肯定早有子嗣。”
誰都沒想到,一向緊跟方從哲步伐的何宗彥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臣也覺得何閣老說的有道理,況且子嗣問題有辦法解決。”
沈紘也跟著說道。
“臣覺得幾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還請陛下聖裁!”
劉一燝兩不相幫。
孫如遊也跟著表示請朱由校自己決定。
“朕也覺得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正如何閣老所言,若是拒絕怕是寒了朝鮮君臣的赤誠之心,那就答應這一次,告訴朝鮮人,下不為例。”
朱由校想了一下,最終決定答應下來。
“臣等遵旨!”
見朱由校自己決定了,方從哲也沒有堅持,葉向高再有一個月就進京了,他沒必要這個時候和皇帝不對付。
可誰都沒有想到,朝鮮方麵的事情才解決,沒過幾天,孫承宗一封奏折送到京城。
科爾沁部奧巴願意歸順大明,為表示誠意,願意將自己女兒送入宮中服侍陛下。
這下的爭論比上次還要嚴重一些,不過隨著何宗彥一句,當年太祖為秦王迎娶王保保之妹,搞定了反對的意見。
大家自然也是要朱由校自己決定。
“科爾沁一向與建奴交好,現在老奴便是在科爾沁部附近休養。”
“若是能夠拉攏科爾沁部,對我大明沒有壞處。”
“況且,朕也不想兔敦虎憨就此做大。”
“交好科爾沁部,也能製衡一下兔敦虎憨。”
朱由校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接受了科爾沁的好意。
原因就是,他早就接到了孫承宗的密信,他知道除了奧巴的女兒,還有吳克善的妹妹海蘭珠和大玉兒。
不光女真以後還能不能發展,能夠讓滿清後世十幾個皇帝徹底沒有出現的機會,他是不會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