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見過陛下!”


    乾清宮暖閣之內,幾個有頭有臉的勳貴們基本都在這裏了。


    “諸位免禮,看座,奉茶。”


    朱由校笑著說了一句。


    “謝陛下!”


    眾人道謝之後,發現暖閣裏已經準備好的座位,甚至都不需要謙讓,誰坐在哪裏,大家心裏都是有數的。


    坐在c位的當然就是英國公張維賢,旁邊是成國公朱純臣,還有定國公徐希,再往一旁是一幫的侯爺們,為首的自然就是泰寧侯陳良弼。


    待太監宮女們上完茶之後,朱由校揮了揮手,魏朝立刻退了出去,連帶著服侍的太監、宮女們也都退了出去。


    “你們的先祖都是隨著成祖靖難的功臣,說起來也都是我的長輩。”


    “今天這乾清宮內沒有外人,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萬曆四十五年,我還是皇太孫的時候跟泰寧侯聊過,我很高興,這幾年你們確實做出了一些改變。”


    “不管是把家人送到京營,還是平時的夏操、冬操,都比以前做的要好。”


    “不過在我看來,還不夠。”


    “你們是大明的勳貴和外麵那些文臣們不一樣,就好比是合夥做生意,我們皇家是大股東,你們就是小股東。”


    “外麵那些文臣,隻是咱們請的掌櫃的。”


    “之前我跟泰寧侯說過,若是有一天,我大明亡了,那些文臣們轉頭就可以效忠新王朝,繼續作者自己的官。”


    “可是你們呢?即便是你們效忠新王朝,你們還能像現在這樣繼續當著公爵、侯爵、伯爵,世襲罔替世代享受榮華富貴麽?”


    “我也知道,你們也不像這樣,說起來當年英宗北狩直接讓勳貴們丟掉了話語權。”


    “可這不是主要原因,京營七十二衛,按說起碼得有五十萬人,現在能拉出去打仗的能有多少?”


    “但凡你們平日裏多用心,當年庚戌事變至於被蒙古幾萬人圍著北京城?”


    “還有南方,依舊是嘉靖年間,區區七十倭寇就能跑到南京城下耀武揚威。”


    “自從嘉靖年間到現在,不管是南方打倭寇,北方抵禦蒙古。到萬曆三大征,機會不是沒有,可你們一個都沒有抓住。”


    “反倒是戚繼光、俞大猷、胡宗憲、李成梁、李如鬆他們出盡了風頭,現在朝廷能指望的武將還是劉綎這種六十多歲的老將。”


    “論家學,劉綎怎麽跟你們比,你們先祖哪個不是屍山血海拚殺出來的。”


    “當年英國公張輔曆經四朝,一戰滅安南,是我大明唯一一個擁有滅國戰績的武將。”


    “如果現在坐在這裏的不是你們,而是你們的先祖,我還用擔心東北的女真,北方的蒙古?”


    “給他們三年的時間,即便是從來沒摸過兵器的人,恐怕他們也能帶著這些人滅掉女真,打垮蒙古。”


    “仔細想想,你們真的不如先祖麽?”


    “他們不是三頭六臂,也不是天生神力勇武過人,靠的就是在戰場上一點點拚殺出來的經驗。”


    “民間有句俗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當年不僅僅是你們的先祖,成祖也是被建文逼到了不得不靖難的地步。”


    “生死之際,他們才會如此快速的成長。”


    “當然你們現在身居高位,我也不能要求你們和先祖一樣,再到軍中擔任千戶、百戶,一點點的曆練。”


    “不過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我希望你們能變得更好,希望你們的子孫後代也能繼續享受你們現在的榮華富貴。”


    “這些是我作為一個晚輩,也是一個大明皇帝對於你們這些勳貴想說的話。”


    朱由校說罷,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口茶。


    “臣等慚愧。”


    原本坐著的勳貴們,都站了起來。


    “都坐下吧,這些都是朕的有感而發,咱們接下來說說正事。”


    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坐下。


    “今日上朝,畢自嚴說的話,你們也都知道了,九邊吃空餉的事情,我想你們多少也知道。”


    “前天朕從錦衣衛那裏拿到了九邊的情況,九邊按照兵部的名冊應該有六十四萬士兵。”


    “實際士兵的數量,不過四十二萬。”


    “這其中還不算遼東新招募的那些士兵,如果出去那十四萬,相當於我大明五十二萬邊軍,實際人數不過二十八萬。”


    “這二十八萬人,老弱病殘起碼有八萬。”


    “這些老弱病殘兵餉沒有,不過是給些糧食而已。”


    “也就是,朝廷四十二萬的兵餉,最終隻給了這二十萬人。”


    “這二十萬人,還有將近一半隻能拿半數的餉銀。”


    “這固然有朝廷給士兵的兵餉不高的原因,可他們這麽吃空餉,也不怕下麵的士兵背後放冷箭。”


    “今日朝堂之上,朕也說了,若是他們主動坦白,朕可以既往不咎,若是等到查出來,朕決不輕饒。”


    “朕也知道,這些人其中有你們的姻親,有些是你們的下屬,還有是你們的各種關係。”


    “我希望你們能跟他們通通氣,讓他們知道輕重。”


    “方才朕說了,今天沒有外人,咱們說說心裏話。”


    “朕也知道,自從宋以來都是重文輕武,本朝前期重武輕文,可後來慢慢的也是重文輕武。”


    “可你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書生造反,三年不成。”


    “那些文官說到底就是耍嘴皮子、筆杆子的,隻要軍權掌握在朕的手裏,朕才有底氣,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大宋朝一年稅收八千萬到一萬萬貫,若是我大明有這麽多的稅,別說九邊六十四萬,朕敢養兩百萬兵。”


    “到時候什麽女真、蒙古,都不在話下,就算是像成吉思汗一樣,縱橫萬裏,朕也不怕。”


    “今天朕把你們召集來,就是想跟你們說,朕想改變重文輕武,朕想讓大明國富民強,這些都需要你們,需要九邊的將士,甚至是天下衛所的支持。”


    “隻要你們支持朕,真就敢加商人的稅,增加軍費開支開疆拓土。”


    “之前朕也跟泰寧侯說過,泰西各國總兵力不到百萬,占據了數倍大明的疆域。”


    “這一切,朕都想要,現在朕可以給你們一個承諾,一旦你們全力支持朕,日後打下海外疆土,朕讓你們像黔國公那般,封到一個地方,擔任總督,永鎮一地。”


    “機會朕隻給你們一次,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們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炒麥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炒麥片並收藏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