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楊鎬戰敗之後,朝堂之上對他以及杜鬆、賀世賢等人的彈劾瞬間多了起來。


    除了對他們的彈劾,還有就是對內閣的彈劾。


    不過隨著楊鎬告老還鄉,孫承宗的上任,以及朱翊鈞的力保,那些言官漸漸的也消停了一些。


    這件事情看似就這麽過去了,可朱由校知道,沒有那麽簡單。


    如果說這件事情對誰的影響最大,那就是朱翊鈞了。


    表麵上他還和以前一樣,可朱由校發現他的精力慢慢的不如以前。


    到了下半年幹脆就停了和朱由校一起看奏折,當然奏折朱由校還是能看到的。


    不但他能看到,太子朱常洛、還有詹事府的眾人也能看到了。


    父子兩個在文華殿,都可以看送到那裏的奏折,不過他們隻是看,看完之後還是要送到乾清宮的。


    朝中那些大臣當然知道這是什麽意思,皇帝要培養太子的理政能力。


    雖然隻是讓他看奏折,並沒有讓他發表意見,可這比之前可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時光流逝,轉眼到了萬曆四十七年夏天。


    孫承宗到遼東也一年多的時間了。


    這一年的時間,他做了不少的事情。


    首先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練兵,加上從其他邊鎮抽調的三萬士兵,遼東的兵員從去年戰敗之後的七萬多人,一下子增加到了十二萬。


    除了練兵之外,還有就是修繕長城,清查衛所,鼓勵當地百姓開墾土地,推廣種植玉米、瑞薯、土豆。


    去年一年,遼東就花了五百多萬兩銀子。


    一向摳摳搜搜的萬曆皇帝,還從內帑撥了三百萬兩。


    正是這五百多萬兩銀子,才能讓他順利的募兵,以及修繕長城。


    “看來稚繩在遼東幹的很不錯,去年和今年一共開荒四千多頃,清查衛所侵占的土地五千多頃,這一萬頃土地,每年能多增收幾萬兩銀子。”


    “推廣的玉米、瑞薯,讓朝廷每年少運輸二十多萬石糧食。”


    “之前因為高淮對遼東造成的破壞,在慢慢的恢複。”


    看完孫承宗的奏折,韓爌忍不住讚歎道。


    “是啊,寬甸六堡附近的百姓也得到了安撫和安置。他的主要工作做的也很不錯,募兵、練兵,都很有成效,”


    顧秉謙跟著說道。


    “袁禮卿在其中也功不可沒,沒有他的強力支持,清查衛所,也不可能做的這麽順利。”


    劉一燝不忘提起袁可立的功勞。


    聽著他們幾個在那裏討論,朱由校心中苦笑。


    其實他們的工作能這麽順利,除了這幾位確實有能力之外,還有就是之前的大敗,讓中低層的軍官損失了一大批。


    要知道最開始遼東的六萬戰兵,大部分都是衛所的士兵,募兵很少。因此那些陣亡的軍官,大部分是遼東各個衛所的軍官。


    沒有了他們,他們的子孫根基不夠,隻能看孫承宗和袁可立的臉色。


    這不知道算不算是因禍得福。


    孫承宗訓練士兵順利,是因為他對軍官一視同仁,不管他們來自哪裏。


    就連一直都被北方邊鎮歧視的最後一些戚家軍後裔們,在他這裏不但沒有被歧視,反而得到了重要。


    原因很簡單,孫承宗訓練士兵用的就是戚繼光的練兵方法。


    這也讓滿桂、何可綱、祖大壽他們也得到重用,在他的奏請下,他們三人脫離了京營新衛,成了遼東的將領。


    說起京營新衛,他們跟著劉綎參加了攻打寬甸六堡的戰爭,實際傷亡並不多。


    去年臘月,也迴到了京城。


    恐怕就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一開始說的是讓他們護送火器去遼東,並且幫助訓練。


    結果不但參加了戰鬥,還呆了一年多的時間。


    或許是看到了自己兒孫們的改變,今年英國公等人主動提出將這些人作為骨幹,再編練五個衛。


    對於這個奏請,朱翊鈞自然答應了下來。


    今年的夏操,朱由校也奉旨去看了。


    原本對此得過且過的京營軍官們,比去年還認真了不少。


    他還見到了陳良弼的孫子,陳延祚。


    一年多不見,原本的紈絝子弟變得沉穩了不少。


    根據他的說法,他還親手擊斃幾個敵人。


    擔任五十人的總旗,對於他的身份來說,官職小了一些,可他也沒有抱怨,甚至還想著調去遼東。


    不僅是他,之前送到滿桂那個千戶的勳貴子弟,多少都有些改變。


    徐光啟在陝西更加的得心應手,這兩年的時間,高產作物在陝北得到了推廣。


    再加上去年旱情有所緩解,百姓不但能吃飽了飯,多少還有了點存糧。


    除了陝西之外,河南、山東等地,這些作物也在慢慢的普及。


    他們都會拿出一部分土地種植瑞薯和土豆,畢竟這兩種作物十分高產,挖了地窖存上一年也不是問題。


    因為政策的放寬,大明現在五個市舶司,去年一年一共收稅四百餘萬兩,創下了新高。


    這些銀子全都進了戶部,再加上貿易許可證,去年戶部難得出現了盈餘。


    宮裏倒也沒有吃什麽虧,事先買下的土地,建設的倉庫、房屋,去年收的租金也有十幾萬兩。


    雖然相對一次性撥發了三百萬兩內帑來說,少了一些,可勝在細水長流。


    而且因為朝廷對於進口糧食免稅,之前不少拉銀子來買大明貨物的西洋商人,都拉了不少的糧食來。


    這也使江浙地區的一些百姓,減少了糧食的種植,開始種植桑樹。


    膠東地區因為新設立的市舶司,也變得繁榮了不少。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麵發展,除了朱翊鈞的身體。


    自從今年過了年,朱翊鈞就開始有小毛病。


    這迴不是他不上朝的借口,而是真的開始有小毛病。


    首先就是腿疼,他原本先天就有些長短腿,因為身體肥胖,加上歲數大了,腿疼的厲害。


    再然後就是感染風寒,現在的天氣比前些年肉眼可見的變冷,尤其是冬天,比往年冷了許多。


    雖說他的年紀才五十多歲,可畢竟是皇帝,身體不好也是正常的。


    倒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原本厲害上今年三月去世的王氏。


    或許是因為朱由校提前五年被封皇太孫,她也成了太子妃。


    待遇比曆史上好了許多,心情也變得好了,總之她現在身體還十分健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炒麥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炒麥片並收藏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