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騎馬,孫元化來到京城也已經是十幾天之後了。


    看到京城高聳的城牆,孫元化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到京了。


    來到徐光啟在京城的府邸,他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便前往工部報到。


    原本有點不拿正臉看他的人,得知他是孫元化,立刻笑臉請他進去。


    “孫大人,陛下早有旨意,讓你報道之後,下午就去見駕!”


    他的上官一臉和善的對他說道。


    “多謝劉大人,下官知道了。”


    孫元化十分客氣的拱手道謝。


    “我先帶你熟悉一下工部。”


    劉大人見他這麽客氣,不像是恃才傲物的人,好感多了幾分。


    中午在部裏吃完了飯,他便帶上了信和燧發槍,進宮去了。


    到了宮門秉明身份,槍自然要交給侍衛,守門的校尉叫來另外一個侍衛,兩個人與他一起去了乾清宮。


    經過一番通傳,他便進了乾清宮。


    他的心情還是十分激動的,畢竟他隻是個舉人,連進士都沒有考上,進宮這是第一次。


    進了殿內,稍稍抬眼一看,看到除了端坐在書案後的皇帝,還有一個十來歲的少年,當即明白了少年的身份。


    “臣,工部主事孫元化叩見陛下,皇太孫殿下!”


    收迴了目光之後,按照剛才小太監教的禮儀,跪倒在地叩頭行禮。


    “孫愛卿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起來吧。”


    朱翊鈞的聲音不怎麽洪亮,不過也不是軟綿綿的。


    “謝陛下!”


    起身之後,孫元化微微低著頭,站在那裏。


    “此間並非朝會,無須多禮,前番朕接到你老師的奏折,對你營造火器的本領大加讚賞。加上皇太孫一例舉薦,朕破格提拔你為工部主事,望你悉心用命才是。”


    朱翊鈞已經知道了孫元化的情況,知道他今年不過三十七歲,這個人以後肯定也會有用,所以也不介意將人情落在朱由校的身上。


    “臣一定不負陛下厚愛,皇太孫的舉薦!”


    孫元化立刻躬身行禮。


    “你能記的變好,對了你所營造的燧發火銃,可帶京來了?”


    朱翊鈞輕輕頷首,接著問道。


    “迴陛下,殿下心中讓臣帶槍進京,臣自作主張,將火銃帶到了宮裏,眼下正在殿外侍衛手中,請陛下治罪!”


    說著孫元化主動請罪。


    “既然是皇太孫的命令,你何罪之有,既然已經帶來,那咱們就去看看到底如何。”


    聽孫元化說,槍已經帶來,朱翊鈞想看看這燧發槍效果究竟如何。


    隨著他一聲令下,幾人便前往宮中兵仗局的試槍靶場。


    原本朱翊鈞還想找一個人試槍,可孫元化主動請纓,表示自己熟悉這支槍,不必再找他人。


    這也是孫元化表明自己的態度,他對這槍有十足的信心。


    他本人都這麽說了,朱翊鈞自然也就答應了下來。


    試槍的靶場,製作了不少和人一般大小,用木頭製作的人,外麵穿上常見的鎧甲。


    孫元化並不是有意表現,這燧發槍造好之後,他也參與了試槍。


    看著他熟練的拉開槍栓,將子銃取出來,撕開紙包倒入火藥,然後再把子彈塞進去。


    安裝好子銃,便表示可以試槍。


    朱翊鈞點了點頭,盧受立刻高喊:“開始!”


    孫元化舉起燧發槍,平複了一下心情,瞄準了那木頭人,扣動了扳機。


    “砰!”


    隻聽一聲槍響,鉛製子彈飛了出去。


    打完一發子彈之後,孫元化將子銃取出,用小刷子清理了一下子銃,重複剛才的動作。


    “砰!”


    又是一聲槍響,子彈再次飛了出去。


    很快孫元化,又打了一槍。


    “啟稟陛下,燧發火銃試射完畢!”


    打了三槍之後,孫元化將槍遞給了一旁的人,躬身說道。


    “將靶子抬過來!”


    朱翊鈞吩咐了一聲,不消片刻,兩個太監抬著靶子過來。


    朱翊鈞和朱由校上前查看。


    不得不說,這五十步的距離,燧發槍的威力還是挺厲害的,這板甲直接被鉛製子彈穿透。


    孫元化的槍法也不錯,三發都打在了胸部。


    “解開板甲!”


    朱翊鈞再次吩咐到。


    板甲打開,可以看到木製靶子上,有三顆鉛彈鑲嵌進了木頭中。


    “這燧發火銃比起鳥銃,威力確實大了不少。”


    朱翊鈞自然也是見過火繩槍試射的,對於火繩槍的威力也是知道的。


    “臣也是從老師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得到的啟發,老師為了實驗玉米之間的間距,特意以不同的距離,種植了好幾趟。”


    “於是臣便開始實驗火藥最佳的配比,又將火藥定量裝入紙中,如此一來可以保證將士們拿到手裏的火藥都是最佳的配比,最佳的重量。”


    因為朱由校提到過,不要提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因此孫元化十分不好意思的把功勞攬在了自己身上。


    “你能用心做事,著實難得,皇太孫寫的信想必你也看到,現在每個月能造多少燧發槍?”


    朱翊鈞對燧發槍十分滿意,便問起了產量。


    “迴陛下的話,製造火銃,最難的便是製造銃管,得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還需要木匠、鐵匠的配合。造一根銃管,其他人可以造至少三套其他的部件。”


    “若是三個人合作的話,每個月可以造一杆燧發銃。”


    “因此可以安排五人一組,這樣每個月可以造三杆燧發火銃。”


    孫元化將製作周期說了出來。


    朱由校對這個進度不是很滿意,可是他也知道,再沒有機器的情況下,這個速度已經不算慢了。


    “此火銃造價幾何?”


    知道了產量,朱翊鈞又問起了造價。


    “啟奏陛下,普通鳥銃造價三兩,燧發銃要在四兩左右。”


    作為全程看著燧發槍製造的孫元化,很快給出了答案。


    “如此說來,這燧發銃的確值得製造,工部軍器局專業造火銃的工匠有四千多人,按照你的估算,每個月可造燧發槍三千支!”


    這個價格也不算高,朱翊鈞也很滿意。


    “啟奏陛下,還得找人開采燧石礦。”


    孫元化不忘提醒道。


    “這朕自然知道,你製造燧發銃有功,賞銀100兩,另外升為員外郎,掌管工部軍器局!全力製造燧發槍還有火炮!”


    朱翊鈞笑了笑,接著給孫元化升官、發獎金。


    “臣,叩謝陛下!”


    孫元化不可能不激動,工部主事便已經是六品官員,員外郎更是從五品,算是升了一級。


    要知道新科進士授官,一般也就是七品,想要升到從五品,若是沒有機緣,一步步的升,沒有六七年也不容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炒麥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炒麥片並收藏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