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眼睜睜地望著那位偽裝者迴身瀟灑離去,林源並沒有多加阻攔。
因為再多問,也是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畢竟這不難猜得到。
從一開始時,千黛娜便能夠輕易地識破林源的月華所塑造的化身。
而月華對於千黛娜便不會是一種秘密……甚至是有可能,千黛娜也有著類似的魔器。
千黛娜在於魔界裏,本就有一個盛名遠揚的稱唿——百變魔女。
如今看來,千黛娜在於隨性而行的態度、千變萬化的魔法技藝之後,所謂的“百變”,也極有可能是關乎於外貌體態的變化。
況且能夠將“瓦沙克”演繹得惟妙惟肖,就連林源都以為對方會是鏡中的自己,這樣的角色,除卻與林源相處頗深者,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種種線索而進行排除法,那麽林源自然很快能聯想得到,且也是唯一一位符合要求者——便隻會是那位對於自己最多觀察、亦可能是最多照顧的千黛娜教習。
隻不過……林源心中仍有著一個疑惑。
千黛娜到底是何時察覺到自己的身份呢?
“你方才應該感到很意外,所以我自然不會向你解釋太多。”
藏機鋒,乃是國師最擅長的言辭。
從王座之上走下,方才雖有些許波瀾,但好在終究沒有出什麽大岔子,隻需要白白擔心一場,自然是值得慶悅之事,林源沉沉地吐出一口濁氣。
在於一群有能力撼動帝國的魔族麵前演戲,雖然這並非是林源第一次疲累,但始終不會是一種輕鬆的工作。
稍有不慎,倘若表演失誤,那不僅僅隻是砸了飯碗,而更是連小命都難保住,絕無有後悔和彌補的機會。
“我知道,國師你是想我在最自然的狀態下演繹,那麽我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便會是最自然、最沒有端倪的。”
林源暫且壓下了心頭的緊張感,而感歎道:“隻是我覺得自己愚笨,我其實早就該想到的……”
“看得出來,你心裏似乎有不小的疑惑。”
國師隻是淺淡地迴了一句。
她擠出一個很勉強的笑容,雖然大抵上對方是看不到紫色麵紗下的林源。
“此事……倒也不必了,我估計你是不會告知於我的。”
林源收了這方麵的心思,並沒有就此追問太多。
因為此刻的她,已是將記憶迴溯到千黛娜忽然凝重、又忽然露出古怪笑容的那一刻。
大抵上在很早的時候,想來千黛娜已是推斷出了某種難以接受的事實。
所以無論在林源身上發生了如何狀況,千黛娜似乎都並不會感到太多的排斥,更多的則是憐愛和嗬護,而照顧的程度,亦是遠超於師生之情。
原來看似是林源無數次隱瞞過了千黛娜,實際上,卻是千黛娜一次次配合著林源故作不知,反倒是千黛娜完美地瞞過了林源。
其實,迴想起千黛娜當初的某句話,已是揭示得相當明白,隻不過當初的林源,並不能夠理解——千黛娜當初與恩師辭別以後,從此再無會麵時刻,而千黛娜也並不能主動尋到恩師。
這時候,魔後大抵上已是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舛途,若是二者不必相見,那麽千黛娜便不會知道魔後離去的事實。
能隱瞞多久,便隱瞞多久。
林源覺得這會是魔後最起初的想法。
倘若千黛娜與魔後之間的情誼足夠綿長深遠,那麽依照千黛娜的性格,一定會不顧一切地追尋而去,那麽很有可能……魔後自然不可能舍得她的愛徒,如此癡傻地為無意義之事耗費終生。
而至於千黛娜為何此時能夠按捺異動,便自然會是出於林源她這一位魔後繼承者之故,對於千黛娜而言,這大概會是她生命中一件極重要的使命。
以往師恩難報,那唯有將魔後遺誌所托,盡最大心力完成,方可不辜負魔後的期望和心願。
想來這一點,千黛娜早就猜測到了魔後的這一層意思,所以她才會不動聲色地接受著魔後的離去。
又或者說,千黛娜正在以她僅有可能的方式,向那不知在於何處的恩師,表達著她僅有的心意。
如此一來,千黛娜身上的所有異狀,以及過於激烈特殊的感情,便算得上通順了。
將所有的注意投注於林源這位後繼者,那麽便自然無暇估計於駁雜難安的心情……所以,千黛娜才會在林源離去之際,顯得些許焦躁不安。
“原來,自己隻不過是黛娜姐姐的一個心情寄托物……嗎?”
心中升起浮想,林源的想法顯得些許灰暗。
但林源沒有覺得任何的失落或是難過,因為她從千黛娜那裏感受到的一切溫暖,都是真情實意的。
這對於林源而言,便已是一種心滿意足的幸福。
因為她向來都不曾有過這樣的殊榮,而且直至如今,千黛娜也並非因她當初的突兀迴絕而有所改變。
這難道不會是一件最為值得高興的事嗎?
“看來我的確不需要迴答你的問題了。”
直到林源從某種玄妙的境界之中脫離,國師方才出聲,而在之前,從未有過任何的打擾。
“不,我現在確實有一個問題。”
搖了搖頭,之前的感慨已是煙消雲散,林源便是問道:“國師,我在你們的眼中,是否還隻是個不成熟的家夥?”
“這並非是我所能夠評判的內容,而在於所有能夠看到你的惡魔,他們對於你的評價。”
似乎是推辭,又似乎的確是國師不敢妄下結論。
對於國師給出的模糊迴答,林源心中已是有了準確的答案。
“謝謝你,國師。”
林源忽然鄭重地行了一禮,而說道:“無論未來究竟會怎麽樣,但我希望我們會是永遠的好朋友。”
“隻要你覺得是,那我們便會是朋友。”
國師也久違地帶著些許笑意,迴了一句。
時間,會給出所有的答案。
至少這個道理,林源是從來不會懷疑的。
因為她的確從時間的流逝裏,即便無須摸索探究,便自然而然地理解到當初所看不透的事物。
因為再多問,也是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畢竟這不難猜得到。
從一開始時,千黛娜便能夠輕易地識破林源的月華所塑造的化身。
而月華對於千黛娜便不會是一種秘密……甚至是有可能,千黛娜也有著類似的魔器。
千黛娜在於魔界裏,本就有一個盛名遠揚的稱唿——百變魔女。
如今看來,千黛娜在於隨性而行的態度、千變萬化的魔法技藝之後,所謂的“百變”,也極有可能是關乎於外貌體態的變化。
況且能夠將“瓦沙克”演繹得惟妙惟肖,就連林源都以為對方會是鏡中的自己,這樣的角色,除卻與林源相處頗深者,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種種線索而進行排除法,那麽林源自然很快能聯想得到,且也是唯一一位符合要求者——便隻會是那位對於自己最多觀察、亦可能是最多照顧的千黛娜教習。
隻不過……林源心中仍有著一個疑惑。
千黛娜到底是何時察覺到自己的身份呢?
“你方才應該感到很意外,所以我自然不會向你解釋太多。”
藏機鋒,乃是國師最擅長的言辭。
從王座之上走下,方才雖有些許波瀾,但好在終究沒有出什麽大岔子,隻需要白白擔心一場,自然是值得慶悅之事,林源沉沉地吐出一口濁氣。
在於一群有能力撼動帝國的魔族麵前演戲,雖然這並非是林源第一次疲累,但始終不會是一種輕鬆的工作。
稍有不慎,倘若表演失誤,那不僅僅隻是砸了飯碗,而更是連小命都難保住,絕無有後悔和彌補的機會。
“我知道,國師你是想我在最自然的狀態下演繹,那麽我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便會是最自然、最沒有端倪的。”
林源暫且壓下了心頭的緊張感,而感歎道:“隻是我覺得自己愚笨,我其實早就該想到的……”
“看得出來,你心裏似乎有不小的疑惑。”
國師隻是淺淡地迴了一句。
她擠出一個很勉強的笑容,雖然大抵上對方是看不到紫色麵紗下的林源。
“此事……倒也不必了,我估計你是不會告知於我的。”
林源收了這方麵的心思,並沒有就此追問太多。
因為此刻的她,已是將記憶迴溯到千黛娜忽然凝重、又忽然露出古怪笑容的那一刻。
大抵上在很早的時候,想來千黛娜已是推斷出了某種難以接受的事實。
所以無論在林源身上發生了如何狀況,千黛娜似乎都並不會感到太多的排斥,更多的則是憐愛和嗬護,而照顧的程度,亦是遠超於師生之情。
原來看似是林源無數次隱瞞過了千黛娜,實際上,卻是千黛娜一次次配合著林源故作不知,反倒是千黛娜完美地瞞過了林源。
其實,迴想起千黛娜當初的某句話,已是揭示得相當明白,隻不過當初的林源,並不能夠理解——千黛娜當初與恩師辭別以後,從此再無會麵時刻,而千黛娜也並不能主動尋到恩師。
這時候,魔後大抵上已是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舛途,若是二者不必相見,那麽千黛娜便不會知道魔後離去的事實。
能隱瞞多久,便隱瞞多久。
林源覺得這會是魔後最起初的想法。
倘若千黛娜與魔後之間的情誼足夠綿長深遠,那麽依照千黛娜的性格,一定會不顧一切地追尋而去,那麽很有可能……魔後自然不可能舍得她的愛徒,如此癡傻地為無意義之事耗費終生。
而至於千黛娜為何此時能夠按捺異動,便自然會是出於林源她這一位魔後繼承者之故,對於千黛娜而言,這大概會是她生命中一件極重要的使命。
以往師恩難報,那唯有將魔後遺誌所托,盡最大心力完成,方可不辜負魔後的期望和心願。
想來這一點,千黛娜早就猜測到了魔後的這一層意思,所以她才會不動聲色地接受著魔後的離去。
又或者說,千黛娜正在以她僅有可能的方式,向那不知在於何處的恩師,表達著她僅有的心意。
如此一來,千黛娜身上的所有異狀,以及過於激烈特殊的感情,便算得上通順了。
將所有的注意投注於林源這位後繼者,那麽便自然無暇估計於駁雜難安的心情……所以,千黛娜才會在林源離去之際,顯得些許焦躁不安。
“原來,自己隻不過是黛娜姐姐的一個心情寄托物……嗎?”
心中升起浮想,林源的想法顯得些許灰暗。
但林源沒有覺得任何的失落或是難過,因為她從千黛娜那裏感受到的一切溫暖,都是真情實意的。
這對於林源而言,便已是一種心滿意足的幸福。
因為她向來都不曾有過這樣的殊榮,而且直至如今,千黛娜也並非因她當初的突兀迴絕而有所改變。
這難道不會是一件最為值得高興的事嗎?
“看來我的確不需要迴答你的問題了。”
直到林源從某種玄妙的境界之中脫離,國師方才出聲,而在之前,從未有過任何的打擾。
“不,我現在確實有一個問題。”
搖了搖頭,之前的感慨已是煙消雲散,林源便是問道:“國師,我在你們的眼中,是否還隻是個不成熟的家夥?”
“這並非是我所能夠評判的內容,而在於所有能夠看到你的惡魔,他們對於你的評價。”
似乎是推辭,又似乎的確是國師不敢妄下結論。
對於國師給出的模糊迴答,林源心中已是有了準確的答案。
“謝謝你,國師。”
林源忽然鄭重地行了一禮,而說道:“無論未來究竟會怎麽樣,但我希望我們會是永遠的好朋友。”
“隻要你覺得是,那我們便會是朋友。”
國師也久違地帶著些許笑意,迴了一句。
時間,會給出所有的答案。
至少這個道理,林源是從來不會懷疑的。
因為她的確從時間的流逝裏,即便無須摸索探究,便自然而然地理解到當初所看不透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