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郊寒島瘦”


    王昌齡(?~約756年,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人。開元進士,授泛(泛、範)水尉,再遷江寧丞。晚年貶龍標尉。因世亂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王維(700?~761年,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稱為“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為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詩有《山居秋暝》、《鳥鳴澗》、《終南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紅豆》等。)


    高適(702?~765年,字達夫,渤海蓨(條,這中國的漢字確實應該簡化!該壓縮!)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後客遊河西,為哥舒翰書記。曆任淮南、西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邊塞詩和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詩有《燕歌行》等。)


    岑參(約715~770年,南陽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後又往來於北庭、輪台間。官至嘉州刺史,卒於成都。長於七言歌行。所作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磅礴、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有《岑嘉州集》。詩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


    韋應物(737~約792年,京兆長安人。少年時以三衛郎事玄宗。後為滁州、江州、蘇州刺史,故稱韋江州或韋蘇州。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語言簡淡。有《韋蘇州集》。)


    孟郊(751~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時隱居嵩山。近五十歲才中進士,任溧陽縣尉。與韓愈交誼頗深。其詩感傷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率,追求瘦硬。與賈島齊名,江湖號稱“詩囚”,而賈島江湖文壇號稱“詩奴”,有“郊寒島瘦”之稱。有《孟東野詩集》。其詩有《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遊終南山》等。)


    張籍(約766~約830年,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少時僑寓和州烏江今安徽省和縣烏江鎮。唐德宗李適(念闊,直接就叫李闊算了!)貞元年間進士,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個郎、國子司業等職,故世稱張司業或張水部。其樂府詩頗多反映當時社會現實之作。和王建齊名,世稱“張王”。有《張司業集》。)


    王建(約766~約830年,字仲初,穎川今河南省許昌人。出身微寒。唐代宗李豫大曆年間進士。晚年為陝州司馬,又從軍塞上。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其以田家、蠶婦、織女、水夫等為題材的詩篇,對當時社會現實有所反映。江湖號稱“詩佛”。所作《宮詞》一百首頗有名。有《王司馬集》。)


    張旭(公元711年前後在世。字伯高,吳郡今屬江蘇蘇州人。曾為常熟尉、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工書,精通楷法,草書最為知名,相傳往往在醉後唿喊狂走,然後落筆,時稱“張顛”。所存詩六首,均為寫景絕句,以境界幽深、構思精巧見長。而“草聖”是東漢敦煌酒泉人士張芝·張伯英;被稱為“書聖”的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唐人顏真卿楷書的豐滿陽剛,褚遂良書法的苗條秀麗,以及“張草張巔”張旭的龍飛鳳舞。他們各具特色,功夫各有千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即今甘肅省秦安東,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即巴爾喀什湖湖南麵的楚河流域,他即出生於此地。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即今四川省江油縣青蓮鄉。二十五歲離蜀,長期在各地漫遊。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天寶年初供奉翰林,因受權貴讒毀,僅一年餘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李璘幕僚,因李璘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困苦,赴臨淮投軍,中途病歸;依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卒於當塗。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歌、神話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有《李太白集》。其詩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孟浩然》、《登金陵鳳凰台》、《送友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沙丘城下寄杜甫》、《將進酒》、《贈汪倫》、《蜀道難》、《望廬山瀑布》、《靜夜思》、《早發白帝城》、《夢遊天姥吟留別》、《客中作·蘭陵美酒鬱金香》等。)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詩中嚐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屬河南。杜審言之孫。開元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後寓居長安近十年。及安祿山軍陷長安,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複後,隨肅宗還京,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居秦州同穀。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曆史過程,被稱為“詩史”,其人被稱為“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有《杜工部集》。詩有《春夜喜雨》、《登慈恩寺塔》、《登嶽陽樓》、《江南逢李龜年等》。)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其二弟白行簡,三弟白應文,其先輩太原人,後遷居下邽,今屬陝西省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讚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輯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以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終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通俗,相傳老嫗也能聽懂。早歲與元稹常唱和,世稱“元白”。晚年居洛陽,與劉禹錫唱酬甚密,時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存詩三十餘首。其《花非花》奇麗纏綿,《長相思》平易流暢,《憶江南》清新明麗,皆為世人傳誦。詩有《長恨歌》、《琵琶行》、《燕子樓》、《賦得古原草送別》等。)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洛陽人,自言係出中山今河北境內。唐德宗李闊貞元年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禦史,因參加王叔文集團,被貶郎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其詩通俗清新。《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麵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河南人。早年家貧。舉貞元九年明經科、十九年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禦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後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以暴疾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稱“元白”。有《元氏長慶集》。)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即今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德宗李闊貞元年間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林高手,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解即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唐德宗李闊貞元年間進士,授校書郎,調藍田尉,升監察禦史裏行。因參加王叔文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皆倡導古文運動,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文林之中並稱“韓柳”。其詩風格清峭。有《河東先生集》。)


    李德裕(787~849年,字文饒,趙郡今河北省趙縣人。朱僧孺、李宗閔執政時,因黨爭肥打擊。武宗李炎當朝,拜太尉,封衛國公。當政六年,頗有政績。唐宣宗李忱大中初年,朱黨執政,貶潮州司馬,繼又貶崖州今廣東瓊山縣南司戶參軍。卒於任所。著有《李文饒文集》,又作《會昌一品集》。《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李賀(790~816年,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曾官奉禮郎。因避家諱,被迫不得不應進士科考試。早歲即工詩,見知於韓愈、皇甫湜(念石),並和沈亞之友善,死時年僅二十七歲。後人稱之為“詩鬼”,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江湖詩壇界齊名,都屬於文林高手,類比於“武林高手”。其詩表現出自己政治上不得誌的悲憤。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動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其作品情調陰鬱低沉,語言過於雕琢。有《昌穀集》。)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佑孫。唐文宗李昂大(太)和年間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和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曆任監察禦史,黃、池、睦諸州刺史,後入為司勳員外郎,官中書舍人。後人稱為“小杜”。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有《樊川文集》。其詩有《江南春》、《寄揚州韓綽判官》、《遣懷》等。)


    溫庭筠(約812~866年,原名岐,字飛卿,太原人。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號溫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國子助教。其詩辭藻華麗。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溫庭筠詩集》、《金奩集》。)


    李商隱(約813~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而不是越南首都河內人。唐文宗李昂開成年間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有《李義山詩集》。)


    韋莊(約836~910年,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陝西西安市東南人。唐昭宗李曄乾寧元年894年進士,後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在成都時,曾居杜甫草堂故址,故名其集曰《浣花集》。詞與“溫八叉”溫庭筠詩林界齊名,稱溫、韋。然風格有別。韋能運密入疏,寓濃於淡,多用白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語言清麗。詞存五十五首,在《花間集》、《尊前集》、《金奩集》中,今有王國維輯《浣花詞》一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貓流浪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三貓流浪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