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蝕日三個月後,異形在全球範圍內的攻勢逐漸趨於平緩,但仍在局部保持著持續進攻的態勢。


    全球大約四分之三的城市淪陷,一半以上的土地落入異形之手,其中十分之一的區域處於異形的絕對控製之下。人口密集的區域,比如東亞、南亞和歐洲,在第一時間遭受了最沉重的打擊;人口稀少的區域,比如澳大利亞和西伯利亞,則幾乎沒有遭受到什麽損失。


    三個月來,全球人口銳減到三十億,百分之八十的幸存者聚集到未淪陷的城市內,建立了集中防禦區來抵抗異形的進攻,一時間湧現出了諸如帝都集中防禦區、天津集中防禦區、落基山脈集中防禦區及莫斯科集中防禦區等龐然大物,這些超大型集中防禦區作為人類抵抗異形的中流砥柱,在各個戰場上進行著對異形的正麵作戰,有效遲緩了異形的進攻,為人類的喘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除了這些動輒幾百萬人口的超大型集中防禦區,更多的則是人口幾十萬、十幾萬甚至隻有幾萬的中小型集中防禦區,在情報提供、物資搜集、再生產等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中小型集中防禦區也有自己的武裝,經常配合大型集中防禦區的軍隊進行作戰,並確保防禦區周邊地區的安全,一來二去,剿滅的異形並不比大型集中防禦區少。


    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散布各地,藏匿於自發組織的聚集地中,多則數千人,少則幾十人,起到的作用與中小型集中防禦區大同小異。這些小型聚集地看似弱小,在異形的攻擊麵前不堪一擊,實則可以隨時拋棄聚集地,撤退到其他地方,所以異形在這些小聚集地麵前並討不到便宜。星羅棋布的聚集地為集中防禦區提供了足夠的戰略緩衝區域,並能隨時偵測異形的動向,預警異形可能的進攻。


    這些集中防禦區和聚集地如同末世中的諾亞方舟,承載著全人類的希望與未來,頑強不屈地抵抗著異形的瘋狂進攻,並一直劈波斬浪,奮勇前行。為了未來,方舟永不沉沒。


    大部分城市在異形早期的突然襲擊中淪陷,民眾或者撤離,或者被異形屠殺,整座城市空無一人,成為一座充滿死亡氣息的死城。適合異形生存的死城成為了異形的城市,異形在其中築巢,紮穩腳跟,比如溫暖的夏威夷,潮濕的倫敦;其餘死城則名副其實,沒有人也沒有異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荒廢,比如寒冷的聖彼得堡和炎熱的迪拜。


    因為綜合國力、地形地貌、城市環境等因素的差異,不同地方的情況也不盡相同:美國因為其綜合國力強大、地廣人稀,隻丟掉了東北部城市密集區一帶,其餘地方還在掌控之中;歐洲國家雖然國力強大,但因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至今仍處在水深火熱的抵抗中;至於孟加拉國等人口密集且國力弱小的國家,則全境淪陷,僅在深山老林中有一些小規模聚集地。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澳大利亞、加拿大北部、美國中西部和西伯利亞地區是比較安全的地方,沒有大規模的異形族群,隻有少數異形在四處遊蕩;而南亞地區,則因其炎熱潮濕的氣候,密集的人口以及弱小的武力,災難初期就遭到了異形的重點關照,現今已完完全全成為了異形的樂園,人類的死亡絕地。


    月蝕日三個月後,各個大型集中防禦區召開視頻會議,簽署了《聯合抵抗協議》,確定了一係列的合作計劃,以“擱置所有衝突與爭議,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進行全方位合作”為指導方針,全麵地覆蓋了各個方麵。軍事上,人類所有現存武裝力量統一更名為反抗軍,無保留地交換戰鬥情報,互相配合進行對異形的作戰;科研上,鼓勵各個集中防禦區積極進行科技成果交流,加大科研力度,加快新技術投入使用的進度;生產上.......


    《聯合抵抗協議》加強了集中防禦區間的聯係,各個集中防禦區開始進行人員、物資、技術和情報的流通,大大增強了集中防禦區間的凝聚力與戰鬥力,有效提高了人類抵抗異形的能力。


    《聯合抵抗協議》被後世認為是人類邁向聯合的第一步,為地球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勢力龐大的ulc並沒有參與《聯合抵抗協議》的簽署,也就是說,ulc既不需要履行任何義務,也不會享有任何權利,ulc依舊遊離在主流社會之外,默默做著自己的事情。


    三個月來,人類並不是在異形的攻擊下毫無還手之力,眼睜睜地看著一座又一座城市淪陷。很多地方爆發了激烈的戰鬥,與異形打得不相上下,死死糾纏在一起。不得不說,有幾場大型戰役實在精彩,可圈可點,為暗淡的末世抹上了一抹光鮮亮麗的色彩,不但緩解了持續惡化的戰局,更極大地鼓舞了全人類的士氣,激勵著人們在反抗的道路上英勇前行。


    首先是青島的城區殲滅戰,方剛使用特種部隊把異形引入陷阱,再使用導彈進行密集打擊,一舉殲滅數萬異形,這場戰鬥被認為是人類的第一次大規模勝利;再有波茨坦圍殺戰,德國機械化部隊在一位名叫海因裏希的少校的指揮下,利用高機動性包圍了數十倍於己方兵力的異形,並通過迂迴穿插的方式將其悉數殲滅,創造了正麵戰場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莫斯科集中防禦區在戰局穩定後主動出擊,肅清了周邊近百平方公裏的區域,開創了大規模反擊的先例;還有......


    雖然這些局部勝利在節節敗退的大趨勢下根本無法力挽狂瀾,但卻如同黑暗中的螢火蟲,艱難尋找著通往未來的道路,即便隻是星星之火,終究可以燎原。


    人類從來不乏戰鬥的勇氣,更有直麵一切的無畏。殘酷的末世中,湧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無數勇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人類築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先輩們用自己的犧牲小心翼翼地嗬護著人類的未來,用自己的鮮血灌溉著他們深深熱愛的土地,期盼後人早日成長起來,奪迴他們所失去的一切,家園,親人,生活,把和平重歸世界,重歸這個美麗的星球。


    不管怎樣,異形的攻擊勢頭逐漸放緩,轉而開始鞏固自己已經控製的區域。隨著集中防禦區的建立與聯合,戰局進入僵持階段,反抗軍與異形在各個戰場上反複拉鋸,爭奪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生產區,世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戰爭泥潭。


    除卻兩方的絕對控製區域,其餘地方都燃起了戰火,從北極到中非,從南美叢林到歐洲名城,人類抵抗的大幕徹底拉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存亡曙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辰誕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辰誕星並收藏存亡曙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