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明朝,數學家和商人仍然使用籌算和碼子,明末科學家徐光啟翻譯了不少歐洲數學書籍,還是沒有使用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


    但是趙楷知道,阿拉伯數字是數學發展的基礎,如果不進行改革,到了近代之後,華夏的數學將全麵落後於世界。


    加減乘除等運算符號是德國率先使用,歐洲十六世紀完成數學符號化,加速了科技的進步,現在才是十世紀,趙楷就決定大力推廣算盤和阿拉伯數字代替籌算和碼子。


    這需要自己教出一批學生,讓大家知曉算盤、阿拉伯數字、加減乘除運算符號的種種好處。


    抱樸齋中的二十位少女,前三名趙楷會教給她們會計原理和會計常用的借貸法,其它少女則教授基本的算盤、阿拉伯數字、加減乘除運算。


    這些知識都是不傳之秘,放在任何家族也是鎮族之寶,趙楷拿出這個寶貝,授予加入應急司商人們大大的福利,鼓足他們的幹勁,以應付將要到來的水患。


    水災治理方法主要有築堤法、分流法、固堤法以及疏浚法,所用役夫人口數較大,趙楷趁這次東京水患,計劃在應急司中成了兩個指揮的鄉兵,隨時準備抗洪搶險。


    大宋兵種主要有禁兵、廂兵和鄉兵,在邊境地區還有蕃兵。


    禁兵是軍隊的主力,“守京師,備征戍”除駐京師外,還分別到邊地或要衝重地戍守,一二年輪換一次,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以防止唐末五代時武裝割據的情形再現。


    廂兵名義上也是一種常備兵,實際上是一支專任勞役的隊伍,分屬各州,編製大體如禁兵,給養比禁兵低,主要擔負築城、修路、運輸等雜役,多不訓練和校閱。


    鄉兵亦稱強壯、果毅,平時並不脫離生產、隻在農隙集結訓練按戶選、抽的壯丁或募集的土人組成,組織編製,各地極不統一,有的設指揮、都等,有的設甲、隊等。


    趙楷利用這次機會成立兩個指揮的鄉兵,以關勝、楊誌為指揮開始日常訓練,這些鄉兵中雜夾著一部份經過挑選的禁軍,將來會成為新軍的火種。


    這兩個指揮的鄉兵都是脫產訓練,名義上是鄉兵,實際上比禁軍的要求還要嚴格許多。


    蕃兵是由北方、西北邊境少數民族組成的武裝,主要任務是邊境戍守,這些士兵熟習邊情,勇悍善戰,但是他們對大宋忠誠度很差,趙楷現階段用不上蕃兵。


    夕陽西下,倦鳥知返,趙楷終於說完最後一個字,這才發現自己聲音竟然有些啞了。


    整整兩個時辰,時光飛逝如電,眾人渾然未覺天色已近黃昏。


    趙正急急遞上茶盞,趙楷一仰頭,將茶水喝得幹幹淨淨。


    這個動作破壞了他儒雅的形象,但所有人都覺得理所當然,他們皆被殿下洋洋灑灑的幾十章應急預案所震驚。


    灌了一壺水,趙楷終於覺得恢複了活力,讓大家各自討論,彼此熟悉,到時方好緊密配合。


    迴到書房,二十位少女的答案已經放在桌上,他揮手讓趙直出去,拿出稿紙開始細細查看。


    這兩題看上去簡單,不過是小學的數學題,但卻不是一般的數學,而是奧數,趙楷二十取三已經是高看這些少女了。


    果然,連看五張答案,無一答對,趙楷輕輕搖了搖頭,心中有些懷疑,在女性中尋找數學人才,是不是有些緣木求魚了呢?


    “咦……”


    第七張試卷讓趙楷輕唿出聲,上麵工工整整寫明,第一道題的答案是三天,第二道題的答案是三百件。


    “曆害!”


    他讚歎一聲,再看姓名,卷首上寫著張璿兩個字。


    “人才啊!”


    他毫不猶豫將答卷放在了左首,這便是自己在大宋的第一名女學生了。


    繼續閱卷,第十五張答卷上也寫上了正確答案,姓名叫李冬芸。


    “姓李?”


    趙楷對李姓有些敏感,想了想,將這份答卷單獨放在了一旁,繼續閱卷,之後再無全對之人,隻是第十九位答對了第二題。


    “鍾靈。”


    這個名字有些熟悉,趙楷記得是鍾方紅的女兒。


    鍾氏米店所作所為讓他很是滿意,大力收購糧食,卻又做得不顯山不露水,沒有驚動任何人。


    目前應急司中的存糧,已經達到了最基本的底線,此次水患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社會動蕩。


    “就這三人,今天運氣不錯,一次性就收滿名額了!”


    收拾好所有答卷,他叫來趙直,輕聲吩咐道:“你獨自去查查,不要讓任何人知曉,這李冬芸和李掌櫃之間有沒有什麽關係。”


    趙楷剛走出書房,就見秦檜匆匆前來。


    “鄆王,不妙,新任開封府尹聶山前來拜訪,正在會客廳唱茶呢。”


    聶山,聶用之之子,從小聰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孩童時能作詩,通經義,鄉試、會試、殿試一馬平川,大宋朝公認的神童!


    “他來作什麽?”


    趙楷想著這位聶山有敢諫之風,為人疏雋,恩怨分明,睚眥必報,膽子奇大無比,心中微微感到有些不妙。


    “殿下,依學生所見,定是為楊誌之事而來。”


    趙楷臉色一沉,對秦檜招招手,示意他一同向會客廳行去。


    “殿下,聶山因蔡相推薦,從太府卿調任開封府尹,今天是第一天上任,就前來王府,學生猜想定是為城南命案一事,想借鄆王府樹立威信。”


    “娘的!”


    趙楷心情極度不爽,城南命案楊誌乃是被迫殺人,換種說法就是正當防衛,牛二的尖刀都捅向他的胸口了,還不允許反擊嗎?


    秦檜仿佛知曉趙楷的心思,輕聲說道:“韓少前去開封府救人,同樣沒有正當手續,隻怕也會有些麻煩。”


    將臉黑了下來,趙楷問道:“依會之的意思,咱們該如何應對?”


    “來之前學生已經想過,此事最好還需官家出馬。”說罷他看了看鄆王,見其沒有任何表示,便繼續說下去,“楊誌要是由官家特赦,自然就沒任何問題,韓少持有皇城司的手令,無非就是賠個禮,認個錯,反而得了仗義的聲名,在學生看來反而是件好事。”


    “官家特赦!”念著這四個字,趙楷心思活躍了起來,對秦檜說道:“會之所言極是,咱們先去會會這位聶府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就該這麽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情如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情如畫並收藏大宋就該這麽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