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此時已經將通真靈達先生林靈素忘在了一邊,眼中隻有這位可通天機的三皇子。


    趙楷心中狂笑不已,看著林靈素緊張的表情,知他是乖覺之人,並非朽木不可雕,便不在為難於他。


    當神棍的感覺挺好,能省去很多瑣事,這是他今天最大的發現。


    臉色一沉,趙楷徑直走向林靈素,將他手中的長劍拿來舞上幾朵劍花,在官家驚異的眼神中開口說道。


    “第二條天機,林道友不能說,不可說,天機不可泄漏,要由兒臣來說。”


    趙佶一聽,楷哥兒的意思表露的很是明白,他的道行比通真達靈真人還要高,所以無懼上天反噬。


    眼光在兩人身上各自掃了一眼,林靈素的神光立即在他心中褪去了很多。


    林靈素心中震驚無比,看鄆王那神情,分明是知曉第二條天機啊,難道他不是亂說?


    曆害了!他的道心在這一刻有些動搖。


    第一條鄆王可以靠蒙,第二條可就要說出具體理由了。


    自己可是什麽都不知道,要不是鄆王殿下處處維護自己,這欺君之罪的後果……


    一念及此,林靈素隻覺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心中大罵蔡京。


    “鄆王不容易對付,老不死的差點害自己萬劫不複啊!”


    罵完之後,他心中也有一絲好奇,用豔羨的眼光看向趙楷。


    到底是什麽天機呢?


    趙楷見林靈素也和官家同一種表情,心中笑翻了天,外表卻麵沉如水,突然間將音量拔高。


    “兒臣鬥敢,請官家守口如瓶,萬不可向外透露一絲消息,以免遭到天機反噬!”


    趙佶見楷哥兒說得慎重,頭皮一陣發緊,連忙應允下來。


    他本就是膽小之人,一遇到困難本能就想躲避,剛上位那年還雄心勃勃要想成為有道名君,不過有些挫折,立即開始遊山玩水,詩情畫意,如同鴕鳥一般將自己的腦袋埋了起來,眼不見為淨。


    幸而這次有楷哥兒預知天機,趙佶心中大大舒了一口氣。


    趙楷麵容依然嚴肅,“兒臣還要請官家賜下尚方寶劍,有違天機者,斬!”


    “就依楷哥兒。”趙佶見茲事體大,沒有半分猶豫便答應下來。


    將尚方寶劍賜給自己最寵愛的皇子,對趙佶來說,比吟詞作畫還要簡單。


    趙楷麵色變得有些蒼白,決絕的說道:“半月之內,東京城將有一喜一憂,喜的是橫山大捷,憂的則是會有水患。”


    “水患!”


    趙佶聞言大吃一驚,東京地處黃淮之間,控引汴河、惠民河、廣濟河和金水河,具有便於漕運的優越條件,從古至今都有水患之憂。


    自己登基以來,東京城還從未發生過嚴重水患,這是上天在預示著什麽嗎?


    他出自本能的將眼光投向程靈素。


    “無上天尊!”


    林靈素騎虎難下,隻得求救於趙楷。


    想著鄆王未卜先知,林靈素沒來由銳氣大挫,難道這個世界還真有接近神仙之人?平生第一次,他相信神仙的存在。


    “無上天尊!”


    林靈素又念了一遍,盡量拖延著時間,希望殿下前來救場。


    果然,趙楷心有靈犀一點通,深情凝望著林靈素。


    “道友,本王擅說天機,這半月便在府中麵壁思過,以完此劫,東城門上作法可鎮四方邪氣,保我大宋山河永固,此事就拜托道友了。”


    及時雨啊!


    林靈素心中大叫一聲,感動得稀裏嘩啦,鄆王殿下說得如此有模有樣,還要建造法壇,這是在點醒自己,他嘴裏的天機一定是事實!


    一時間他心思活躍,思緒亂飛,眾目睽睽之下,鄆王殿下沒辦法像自己搞點什麽障眼法忽悠過去,這可是水患,除非他能引動天地之力。


    要知道到時天機不靈驗,他的名聲將會盡毀,從此再難得到官家歡心。


    林靈素就算再蠢也知道殿下不會在官家麵前開這樣的玩笑,他不再猶豫,手執拂塵滿口答應下來。


    趙佶聞言大喜,對於開壇,他可是有著豐富的經驗,楷哥兒要開法壇,自己當然要提點一番,務求盡善盡美,顯示出神宵玉清大帝的風采。


    這是大事,萬萬馬虎不得,趙佶一馬當先興衝衝帶著趙楷和林靈素來到書房,就法壇修築一事進行細細商議。


    “這個風水一定要算準。”


    “材料要細細挑選。”


    “儀式朕要親自過問,你們可要仔細,萬不可怠慢,讓神仙心生不滿。”


    趙楷如同學生一般,仔細認真的聽著官家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


    林靈素心中大定,沒有三分三,哪敢上梁山,鄆王這是胸有成竹啊!


    自己不過是從旁輔助,就算有什麽問題,這鍋也完全可以甩到殿下身上,不會擔上半點風險。


    想到這裏,林靈素心中感動不已。鄆王真是好,以怨報德,比起太師來更有擔當,自己應該與他好生結交一番。


    ……


    鄆王府前院。


    隨行的太子趙桓和梁師成一行人百無聊奈的坐著喝茶,看著漸漸西沉的日頭,鬱悶不已。


    茶水已經換了幾次,內侍也來迴跑了好幾趟,官家還在書房內,不知道和鄆王與林真人商談什麽。


    大家都隻能在心中暗自猜測,官家呆得時間越久,表明事情越是重要。


    可是究竟會是什麽大事呢?趙桓和梁師成心中如一萬個螞蟻在爬,苦於得不到一絲信息。


    這兩人本就不對付,又不可能聚在一處彼此商量,隻得雙雙悶坐於此。


    趙桓心中不忿,皇弟書讀的好,詩文一流,模樣也比自己要俊俏,偏又提舉皇城司,讓自己這位東宮太子壓力山大。


    大宋朝太子,一般都要提舉皇城司,然後在開封府擔任一段時間府尹,才會繼承大統,這兩份資曆目前趙桓一樣也沒有,心中自然很不踏實。


    他看了看旁邊的太子妃朱璉,卻見她微微搖頭,示意自己安心等待。


    自己這位愛妃天資聰明,善於把握人心,是不可多得的臂膀,趙桓無法,隻得強自忍耐。


    “太子,官家這樣實屬罕見,本宮還是第一次遇見呢。”


    鄭後從旁輕輕說了一句,又看向安妃,“妹妹最知官家的心事,不妨說出來大家商議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就該這麽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情如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情如畫並收藏大宋就該這麽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