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昨晚在椒房殿,蘇錦年就跟秋燕說得很詳細了。
每次流民聚集之處,都會有大的疫病流行,一是因為死的人得不到及時掩埋,二就是身上、頭發裏、舊衣服裏藏著病氣。現下魯班坊聚集了將近一千人,必須首先解決此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眾人中年長的暗暗歎這東家見多識廣,想的周到,年輕的見有新衣服穿,更是不在意了。
這澡足足洗了半個時辰,眾人依次上岸時,秋燕又將熬好的幾大鍋藥湯,從頭到腳淋在她們身上,這藥湯是蘇錦年吩咐她特意在太醫院要的,目的就是預防時疫,這一步步都細致地做完了,這才每人發上一條手巾,並一件麻布內衣褲、衣衫、裙子。
眾人換衣服擦頭發又廢了一刻鍾,這才整理完畢。
梳洗過後,大家各個精神煥發,秋燕打眼一瞧,裏麵不少婦人麵目姣好,清秀可人。
待帶她們再迴到方才的地方時,那些男人們早就洗完,換好衣衫了,談笑風生之餘,都在說女人就是麻煩,洗個澡都要這麽久。
這下忽然打個照麵,幾乎都要認不出對方了。
人群裏不時爆發出:
“你是我婆娘?怎麽變白淨了?”
“俺以前咋沒發現你這麽漂亮呢?”
“喲,看不出洗完你還是個俊後生呢!”
“這衣服你穿挺好看。”
.......
“大家靜一靜!”安平輕咳一聲,底下立刻安靜下來。
“下麵我要發一個號牌,這個號牌就是你們一家人在魯班坊的臨時住所。請大家以家為單位,讓一家之主上來領取。”
說著,搬來一個大箱子,秋燕利落地打開箱蓋,拿出一個個木牌。
“念到名字的上來取。”
“朱五四,1號。”
“王虎,2號。”
“戚長貴,3號。”
“郝大福,4號。”
.......
眾人人手一個牌子後,麵麵相覷。
“安小哥,這...這牌子上像是鬼畫符一樣,俺們看不懂啊!”
“是啊,是啊!”
安平朗聲道:“不要緊,你們住所外麵的牆上也掛了一個同樣的木牌子,即使上麵畫的東西看不懂,總能看出一不一樣吧!”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
安平心裏嘀咕:別說你們看不懂了,我也看不懂,主子說了,這叫阿什麽數字......
阿拉伯數字!
蘇錦年本來也想用古代的甲乙丙丁的,但想到足足二百戶人家,用甲乙丙丁排,恐怕最後自己就看不明白了,為了方便自身,還是用阿拉伯數字清晰明了。
“咱們魯班坊,每日卯時初起床(5點),卯時正(6點)用飯,辰時(7點)開工,午時用飯,午後繼續開工,晚上酉時正(6點)用飯,飯後組織溫書,亥時正(10點)休息。”
眾人一陣歡唿。
不為別的,隻因為居然有三頓飯!
古時除了達官貴人,一般百姓甚至包括地主都隻吃兩頓飯,這絕不是因為他們要減肥或者養生,而是實實在在地為了省糧食,至於一些窮苦人家,好多都是一天隻在午時吃一頓飯,有的甚至不吃飯。
現在居然一天三頓飯,這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蘇錦年哪裏知道,自己按照現代人作息定的時間表,居然讓大周的百姓熱淚盈眶,紛紛大唿東家是活菩薩。
每次流民聚集之處,都會有大的疫病流行,一是因為死的人得不到及時掩埋,二就是身上、頭發裏、舊衣服裏藏著病氣。現下魯班坊聚集了將近一千人,必須首先解決此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眾人中年長的暗暗歎這東家見多識廣,想的周到,年輕的見有新衣服穿,更是不在意了。
這澡足足洗了半個時辰,眾人依次上岸時,秋燕又將熬好的幾大鍋藥湯,從頭到腳淋在她們身上,這藥湯是蘇錦年吩咐她特意在太醫院要的,目的就是預防時疫,這一步步都細致地做完了,這才每人發上一條手巾,並一件麻布內衣褲、衣衫、裙子。
眾人換衣服擦頭發又廢了一刻鍾,這才整理完畢。
梳洗過後,大家各個精神煥發,秋燕打眼一瞧,裏麵不少婦人麵目姣好,清秀可人。
待帶她們再迴到方才的地方時,那些男人們早就洗完,換好衣衫了,談笑風生之餘,都在說女人就是麻煩,洗個澡都要這麽久。
這下忽然打個照麵,幾乎都要認不出對方了。
人群裏不時爆發出:
“你是我婆娘?怎麽變白淨了?”
“俺以前咋沒發現你這麽漂亮呢?”
“喲,看不出洗完你還是個俊後生呢!”
“這衣服你穿挺好看。”
.......
“大家靜一靜!”安平輕咳一聲,底下立刻安靜下來。
“下麵我要發一個號牌,這個號牌就是你們一家人在魯班坊的臨時住所。請大家以家為單位,讓一家之主上來領取。”
說著,搬來一個大箱子,秋燕利落地打開箱蓋,拿出一個個木牌。
“念到名字的上來取。”
“朱五四,1號。”
“王虎,2號。”
“戚長貴,3號。”
“郝大福,4號。”
.......
眾人人手一個牌子後,麵麵相覷。
“安小哥,這...這牌子上像是鬼畫符一樣,俺們看不懂啊!”
“是啊,是啊!”
安平朗聲道:“不要緊,你們住所外麵的牆上也掛了一個同樣的木牌子,即使上麵畫的東西看不懂,總能看出一不一樣吧!”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
安平心裏嘀咕:別說你們看不懂了,我也看不懂,主子說了,這叫阿什麽數字......
阿拉伯數字!
蘇錦年本來也想用古代的甲乙丙丁的,但想到足足二百戶人家,用甲乙丙丁排,恐怕最後自己就看不明白了,為了方便自身,還是用阿拉伯數字清晰明了。
“咱們魯班坊,每日卯時初起床(5點),卯時正(6點)用飯,辰時(7點)開工,午時用飯,午後繼續開工,晚上酉時正(6點)用飯,飯後組織溫書,亥時正(10點)休息。”
眾人一陣歡唿。
不為別的,隻因為居然有三頓飯!
古時除了達官貴人,一般百姓甚至包括地主都隻吃兩頓飯,這絕不是因為他們要減肥或者養生,而是實實在在地為了省糧食,至於一些窮苦人家,好多都是一天隻在午時吃一頓飯,有的甚至不吃飯。
現在居然一天三頓飯,這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蘇錦年哪裏知道,自己按照現代人作息定的時間表,居然讓大周的百姓熱淚盈眶,紛紛大唿東家是活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