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年抬起眉眼,訝然地盯著眼前俊俏的男子——這個時候,他居然還敢提要求?
不是請求,是要求!也就是說自己不答應他,他就不替自己做事。
真是個膽大包天的人啊!
“我不能帶走蓮笙,她是太後欽點的花旦,我沒這個權力。”
顧清歡輕咬著嘴唇,“我知道,我要求帶走溫小雲。”
“嗯?”蘇錦年十分意外。
顧清歡也不解釋,垂手玩著一片衣角,等待答複。
半晌。
“好吧,我答應了。”蘇錦年正色道:“不過我也需要給你一個考驗,如果你完不成,你和溫小雲都要繼續留在園子裏。”
“請講。”
“三天之內,我要你在東城魯班坊附近建造兩百個簡易棚子,隻需要有住的地方即可,這是五千兩銀票。”
蘇錦年將數好的銀票壓在桌上。
顧清歡毫不猶豫地拿起銀票,拱手:“蘇公子請放心!”
說罷轉身便走。
秋燕望著顧清歡的背影,有些懷疑:“主子,為什麽將這麽重要的事交給他做?其實交給錦衣衛就好。”
蘇錦年搖頭:“錦衣衛另有要事,再說生意越做越大,我也需要培養一個能在宮外獨當一麵的幫手,這個顧清歡心裏憋著一股子勁,一定要出人頭地,給欺辱他的人一點顏色看,所以會越加的珍惜機會,那溫小雲也是如此,這兩個要是培養好了,能省去我很大麻煩。”
秋燕點點頭。
主仆二人沒再停留,徑直往重華門去了,安全兒雖然舍不得妹妹,卻也不敢耽誤時間,待蘇錦年到宮門口時,已經換好了太監的衣服,三人不多話,秘密地迴到了椒房殿。
......
已經三日,京城城東的流民還未散去,不少大臣上書請求調集神機營驅趕這群流民,但都被李子羨一一否決。
雖然否決了提議,可依舊沒有什麽好的法子安置這群人,丞相王執禮隻能派幾個戶部的小吏去東城設立粥棚,先穩定這群流民的情緒,再徐徐圖之。
至於設立粥鋪需要的銀子,戶部是拿不出來了,李子羨隻能讓晉王從他的王府裏撥出兩萬兩銀子先解燃眉之急。
後黨見此機會紛紛上書指責帝黨成員,李子羨的舅舅張柬之是被攻擊的最慘的一個,更有甚者,一位在禦史台久不言語的徐姓大臣,上書嚴詞指責李子羨,說是他寵信奸妃,禍亂朝綱,才招致這場旱災,為了向上天認錯,必須手刃淑貴妃,下罪己詔,才會天降甘霖,解除災難。
這道折子一上,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在議論紛紛之餘,八成的人都認為徐禦史雖然言辭激烈,可道理不錯。
太後見眾人攻擊淑貴妃,雖然有那麽一兩分的不滿,可畢竟這道折子,對李子羨才是打擊最大的,便沒有喝止。
南宮翎等與蘇錦年有仇的人見太後不插手,更加肆無忌憚起來,紛紛向李子羨施壓,叫囂著要把淑貴妃五馬分屍,逼皇帝寫罪己詔。
好好的朝堂,一上午吵嚷不休,眾人連午膳都沒用,直接鬧到下午才散去。
皇帝的舅舅張柬之腳下如同踩著棉花一樣,飄了出來,不少大臣不敢像徐禦史那樣直接攻擊李子羨,可罵他就沒有心理負擔了,這一天之內,他被罵的十八輩祖宗都要哭了。
不是請求,是要求!也就是說自己不答應他,他就不替自己做事。
真是個膽大包天的人啊!
“我不能帶走蓮笙,她是太後欽點的花旦,我沒這個權力。”
顧清歡輕咬著嘴唇,“我知道,我要求帶走溫小雲。”
“嗯?”蘇錦年十分意外。
顧清歡也不解釋,垂手玩著一片衣角,等待答複。
半晌。
“好吧,我答應了。”蘇錦年正色道:“不過我也需要給你一個考驗,如果你完不成,你和溫小雲都要繼續留在園子裏。”
“請講。”
“三天之內,我要你在東城魯班坊附近建造兩百個簡易棚子,隻需要有住的地方即可,這是五千兩銀票。”
蘇錦年將數好的銀票壓在桌上。
顧清歡毫不猶豫地拿起銀票,拱手:“蘇公子請放心!”
說罷轉身便走。
秋燕望著顧清歡的背影,有些懷疑:“主子,為什麽將這麽重要的事交給他做?其實交給錦衣衛就好。”
蘇錦年搖頭:“錦衣衛另有要事,再說生意越做越大,我也需要培養一個能在宮外獨當一麵的幫手,這個顧清歡心裏憋著一股子勁,一定要出人頭地,給欺辱他的人一點顏色看,所以會越加的珍惜機會,那溫小雲也是如此,這兩個要是培養好了,能省去我很大麻煩。”
秋燕點點頭。
主仆二人沒再停留,徑直往重華門去了,安全兒雖然舍不得妹妹,卻也不敢耽誤時間,待蘇錦年到宮門口時,已經換好了太監的衣服,三人不多話,秘密地迴到了椒房殿。
......
已經三日,京城城東的流民還未散去,不少大臣上書請求調集神機營驅趕這群流民,但都被李子羨一一否決。
雖然否決了提議,可依舊沒有什麽好的法子安置這群人,丞相王執禮隻能派幾個戶部的小吏去東城設立粥棚,先穩定這群流民的情緒,再徐徐圖之。
至於設立粥鋪需要的銀子,戶部是拿不出來了,李子羨隻能讓晉王從他的王府裏撥出兩萬兩銀子先解燃眉之急。
後黨見此機會紛紛上書指責帝黨成員,李子羨的舅舅張柬之是被攻擊的最慘的一個,更有甚者,一位在禦史台久不言語的徐姓大臣,上書嚴詞指責李子羨,說是他寵信奸妃,禍亂朝綱,才招致這場旱災,為了向上天認錯,必須手刃淑貴妃,下罪己詔,才會天降甘霖,解除災難。
這道折子一上,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在議論紛紛之餘,八成的人都認為徐禦史雖然言辭激烈,可道理不錯。
太後見眾人攻擊淑貴妃,雖然有那麽一兩分的不滿,可畢竟這道折子,對李子羨才是打擊最大的,便沒有喝止。
南宮翎等與蘇錦年有仇的人見太後不插手,更加肆無忌憚起來,紛紛向李子羨施壓,叫囂著要把淑貴妃五馬分屍,逼皇帝寫罪己詔。
好好的朝堂,一上午吵嚷不休,眾人連午膳都沒用,直接鬧到下午才散去。
皇帝的舅舅張柬之腳下如同踩著棉花一樣,飄了出來,不少大臣不敢像徐禦史那樣直接攻擊李子羨,可罵他就沒有心理負擔了,這一天之內,他被罵的十八輩祖宗都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