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淵父子二人都陷入了沉默。


    安史之亂,讓一個原本是西北戍邊軍隊給進入了長安,搖身一變,成了京城禁軍……這件事情背後的意味已經足夠深重。


    安史之亂到底是怎樣的走向?


    雖然大唐最後肯定是獲勝了,但是過程究竟如何?為什麽中原的朝廷軍隊都不夠,還一定要調動西北戍軍進京?這個西北戍軍到底是怎麽被調動進京的?


    而且,進京了之後,還就不走了,直接變成了禁軍?大唐原本的禁軍哪兒去了???


    軍隊情況的變動,一向影響深遠,且深度反映當時的政局,更不要說是禁軍方麵的變動了。


    而更讓人崩潰的是,這個西北戍軍,在變成禁軍之後,也就是神策軍,竟然在很多時候其兵權被宦官掌控——哈?!


    宦官,掌握一定軍權……


    其實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過,但通常隻是宦官身為皇帝的耳目,作為監軍之類的,用以製衡軍中將領。當然,純粹的宦官領兵作戰,在曆史上也確實存在,但那完全是少數中的少數!


    而就算宦官掌握了一定的軍權,在理論上,也應當是皇帝利用宦官掌握軍權,分權製衡;換言之,宦官乃是代天子行事,隻要天子願意,那麽隨時隨地都可以換掉這個宦官。


    可是大唐——大唐這個情況……


    宦官直接成了實打實的掌握兵權,而不是“代天子”,權力真正的掌握在了宦官手中,而不是皇帝手中。


    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麽發生的?!


    有哪個蠢貨皇帝難道還連兵權都拱手讓人,而不知道要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嗎?


    昔年東漢幼帝漢質帝,年不過九歲,都知道自己是皇帝,知道權力應該屬於自己,知道梁冀是“跋扈將軍”,是竊取了皇帝權柄的人——九歲的皇帝,也知道權力的重要性了啊!


    怎麽,大唐難道還能出來一個不知道權力的重要性的皇帝?


    大唐,總不能是出了個什麽年歲小到完全不能理解權力是什麽東西的幼帝吧?


    不然,怎麽能讓兵權——而且還是皇帝身邊的禁軍的兵權,落到宦官的手中,讓宦官有了專權攝政、廢立天子的能力?


    【不過,王仙芝本人其實對唐朝的官僚體係並沒有多少了解,這也很正常,古代的普通百姓們,一生之中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其實也並不如何和官府打交道。非要說的話,繳稅服役,這確實算是打交道,但這也隻是和小吏們打交道,而不是和官員。】


    【因此,百姓們對於官僚體係是什麽情況……那還真是沒有什麽了解,最多知道,有個縣令,太守,刺史,郡丞縣丞等等,以及宰相之類的官職。】


    【即便是放在現在,其實也有很多人並不清楚政府的整體係統情況的。】


    【反正,結果就是,王仙芝麵對這個招安,還挺心動的——他也並沒有多麽高的誌向,起兵的時候說出去的口號是均平天補,指責唐朝賦役沉重,賞罰不平,但也沒有說自己要推翻唐朝建立新的朝廷。】


    【而如果能夠招安安穩富裕地過日子,還成為朝廷的一員……王仙芝也並不多麽不願意。】


    【但是,王仙芝是動搖了,可是其他人卻不願意——即便是不談什麽崇高的理想、對朝廷的怨恨等等,隻說大家都是俗人,那朝廷給出的這個利益也絕不能讓大家都放下武器就此歸降。】


    【別的不說,哪怕不知道這個“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禦史”究竟是個什麽官職,可是大家也能看明白一點:朝廷隻給了王仙芝那麽一點好處,可沒有給其他人一星半點!】


    【大家都是起義軍,就算下麵的普通士卒不算,那也有好些個將領,朝廷隻給王仙芝一個官職,那其他將領又該怎麽辦?王仙芝被招安了,那其他人呢,是還能活著迴家繼續忍受朝廷的壓榨,還是直接被朝廷的軍隊不斷追殺?】


    【黃巢第一個反對,讓指著王仙芝的鼻子大罵:“一開始,你和我一同立下誓言,說要橫行天下。如今你一個人領了官職離開,你要讓這剩下的五千多人又去哪裏?”】


    【除了黃巢之外,其餘的起義軍將領、士卒也都強烈反對王仙芝接受招安,為了穩住手下人,王仙芝不得不拒絕了歸降,但起義軍內部的裂痕已經出現——王仙芝和黃巢開始分兵作戰,黃巢自己帶著兩千人馬向北進發。】


    “那可不,我還真不知道咱這裏朝廷究竟是什麽樣的……也有這什麽,什麽禦史嗎?”一個老婦人讚同道,她也是年歲不小,見識比年輕人多了許多了——本朝女子出來做活的也並不少,所以,她也不是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人。


    可是,她也確實並不怎麽知道朝廷究竟是什麽樣的。


    最多,也就知道她們本地的一小部分官員,知縣、知州,還有巡檢,縣丞這些。多了,她也並不清楚。


    “或許那些京城的百姓對此知道的能多一些吧……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肯定和我們這樣的百姓不一樣。”旁邊的顧客道,他也對此並不如何了解。


    雖然他是男子,走過的地方要比女子多上許多,可說起來朝廷的情況……那還當真是兩眼一抹黑。


    誰知道朝廷是個什麽樣,知道朝廷有什麽官員?


    以往,他們也知道自己對此毫無了解,但是也並不在意——朝廷的官製到底是什麽樣的,和他們有什麽關係?朝堂上的種種事情,朝堂官員究竟有什麽,這些距離他們的生活都太遠太遠了。


    遠到根本對此毫無了解,對生活也基本沒有什麽影響。


    反正,他們即便知道了朝廷官製是個什麽樣子,難道就能發大財,或者讓自己的兒孫也當官了?


    別的不說,他們隻要能夠有些個七拐八拐的人脈或者親戚,能夠獲知一些和自己的生活相關的朝廷消息就夠了——比如,增加或者減免賦稅,比如,徭役問題,再比如,糧食漲價之類的事情。


    其他東西,真的是毫無了解的必要。當然,他們其實也並沒有什麽了解的渠道——朝廷的官製相當複雜,他們能夠接觸到的人,又有誰能夠如數家珍一樣清晰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