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大勝特勝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時,龐勳又向四麵分兵出擊,一邊招攬更多的兵馬,一邊先後攻取了濠州、滁州、和州等地,又進駐淮口,控製了江淮運輸線;還派遣了重兵圍攻泗州(今安徽泗縣),並且形成了圍城打援的架勢。】
【在此過程中,龐勳軍先後消滅了鎮海軍節度使杜審權派出來的支援泗州的四千兵馬,以及淮南都押牙李湘、敕使郭厚本等人帶領的兵馬,俘獲了李湘、郭厚本等人。】
【麵對徐州及周邊地區的驚變,唐朝朝廷任命右金吾衛大將軍康承訓為義成(軍)節度使,神武大將軍王晏權為徐州北麵行營招討使,以及,羽林將軍戴可師為徐州南麵行營招討使。
而前去鎮壓的兵馬,則是諸道兵及沙陀朱邪赤心和吐穀渾、達靼、契苾部落兵馬。】
【其中,沙陀部首領朱邪赤心也叫做李國昌,其子就是李克用,是鎮壓黃巢起義的主力人員,也是唐末的關鍵力量之一,還曾經和耶律阿保機結為兄弟;其孫,就是後唐的建立者李存瑁,李國昌和李克用都被追尊為帝。】
【說迴龐勳起義。】
【當時康承訓覺得敵眾我寡,不是進攻的好時機,於是暫且退守宋州;唐朝軍隊選擇守勢,而龐勳則一直處於攻勢——他分兵遣將,向南進攻舒州、廬州;向北進攻沂、海,破沭陽、下蔡、烏江、巢縣,占滁州、克和州。】
【與他的攻勢不斷相同的,是各地農民相應他的激情不絕。龐勳的軍容軍勢越發強盛起來,逐漸發展到了二十萬人。】
【到了這個時候,這一次起義就不再是純粹的桂林戍卒兵變,而是廣大的農民起義。】
【沒過多久,唐朝軍隊還是選擇了出兵——徐州南麵行營招討使戴可師帶著三萬兵馬渡過淮河,打算奪取淮口,但是卻未能成功,反而被龐勳軍大敗,士卒在淮河淹死無數,又有兩萬餘名士卒被殲滅,戴可師本人在奔逃指示也被擊殺。】
【這一戰,堪稱是全殲三萬唐朝軍隊。當然,繳獲的各種物資也非常充足。】
李淵一驚。
江淮運輸線被這些亂兵給掌握住了?!
這可是大唐的關鍵命脈所在!
大唐建都長安,然後洛陽也很重要,但這兩個地方也都需要和南麵進行連續的長期的聯係,這個聯係渠道中非常關鍵的一條,就是水路,也就是江淮運輸線路。
當然,這個江淮運輸線路在大唐的不同時期,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在如今的大唐,江淮運輸線路既可以運送糧食,也可以運送軍需——對於日常所需、軍隊作戰、賑災救民等等,都有極大的作用。
而到了那個急轉直下之前的盛世階段,這個江淮運輸線路,恐怕就要承擔許多奢侈享受一類的物資的運輸工作了,這也是常理。
再到大唐的後期末期……
這種逐漸衰亡、漸漸凋敝的情況下,大唐根本不可能、也沒有任何餘力去開拓什麽新的供給資源的方法和渠道,也就是說,朝廷能夠維持住原本的各種線路渠道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那麽,江淮運輸線路,就一定是重中之重!
李淵雖然並不具體清楚當時的大唐的情況,但是他現在就能數出來一二。
先是中央地區,本來關中等地糧食生產能力就並不足以支撐過於龐大的人口,即便換到了洛陽,那也並不完全足夠;
而經過安史之亂——看看地圖,就能知道這一場巨大的內亂將會涉及到什麽地方,至少,中原地區的產糧區域肯定受到極大的影響,這個時候、從此之後,江南地區的糧食就會變得更加重要起來;
然後是藩鎮割據等問題,必然導致朝廷自身需要維持一支至少看起來差不多的兵馬,這樣一來,朝廷所需要的糧食數量又會提升,那麽,朝廷對於江南糧食的依賴程度同樣會進一步提升;
如果還有北方外敵的種種問題的話……
總而言之,別的不說,至少,朝廷會非常非常需要江南地區的糧食;而江南地區的糧食想要運輸過來,自然就是要依靠這一條江淮運輸線路。
結果,這個時候,這條線路竟然還被龐勳這群人給占領控製了?
“所以,那個‘禍基於桂林’,就是基於此所得出的結論麽……”李淵長長歎息。
他覺得,自己現在已經又多了些心理準備,可以比過去更加平靜地看待大唐末期的這些起義,或者說叛亂了。
——反正,大唐朝廷眼看著,已經是爛掉了啊。
再有,連那個“後唐”的建立者都已經出來了!
李存瑁……哦,還用著他們大唐的國姓——李淵非常肯定,這個李姓,一定是大唐賜予這個沙陀族首領的。
如今,這個龐勳起義的時候,活躍在朝堂和天下的,是作為祖父的朱邪赤心李國昌,然後經過了一代人,也就是作為父親的李克用,就到了後唐建立者李存瑁的活躍時期……
這個時間——並不長。
大唐的末路,雖然想來黃巢也好,那個王仙芝也好,還是如今的龐勳,都肯定是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大唐,確實是救不迴來了啊。
-------
鎮海軍節度使,也就是浙江西道觀察使,主要範圍在如今的浙江省北部、江蘇省南部。
開始包括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的各一部分,貞元後,則變成了潤州、杭州、睦州、常州、蘇州、湖州,相當於今天江蘇省的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新安江以北。
【在此過程中,龐勳軍先後消滅了鎮海軍節度使杜審權派出來的支援泗州的四千兵馬,以及淮南都押牙李湘、敕使郭厚本等人帶領的兵馬,俘獲了李湘、郭厚本等人。】
【麵對徐州及周邊地區的驚變,唐朝朝廷任命右金吾衛大將軍康承訓為義成(軍)節度使,神武大將軍王晏權為徐州北麵行營招討使,以及,羽林將軍戴可師為徐州南麵行營招討使。
而前去鎮壓的兵馬,則是諸道兵及沙陀朱邪赤心和吐穀渾、達靼、契苾部落兵馬。】
【其中,沙陀部首領朱邪赤心也叫做李國昌,其子就是李克用,是鎮壓黃巢起義的主力人員,也是唐末的關鍵力量之一,還曾經和耶律阿保機結為兄弟;其孫,就是後唐的建立者李存瑁,李國昌和李克用都被追尊為帝。】
【說迴龐勳起義。】
【當時康承訓覺得敵眾我寡,不是進攻的好時機,於是暫且退守宋州;唐朝軍隊選擇守勢,而龐勳則一直處於攻勢——他分兵遣將,向南進攻舒州、廬州;向北進攻沂、海,破沭陽、下蔡、烏江、巢縣,占滁州、克和州。】
【與他的攻勢不斷相同的,是各地農民相應他的激情不絕。龐勳的軍容軍勢越發強盛起來,逐漸發展到了二十萬人。】
【到了這個時候,這一次起義就不再是純粹的桂林戍卒兵變,而是廣大的農民起義。】
【沒過多久,唐朝軍隊還是選擇了出兵——徐州南麵行營招討使戴可師帶著三萬兵馬渡過淮河,打算奪取淮口,但是卻未能成功,反而被龐勳軍大敗,士卒在淮河淹死無數,又有兩萬餘名士卒被殲滅,戴可師本人在奔逃指示也被擊殺。】
【這一戰,堪稱是全殲三萬唐朝軍隊。當然,繳獲的各種物資也非常充足。】
李淵一驚。
江淮運輸線被這些亂兵給掌握住了?!
這可是大唐的關鍵命脈所在!
大唐建都長安,然後洛陽也很重要,但這兩個地方也都需要和南麵進行連續的長期的聯係,這個聯係渠道中非常關鍵的一條,就是水路,也就是江淮運輸線路。
當然,這個江淮運輸線路在大唐的不同時期,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在如今的大唐,江淮運輸線路既可以運送糧食,也可以運送軍需——對於日常所需、軍隊作戰、賑災救民等等,都有極大的作用。
而到了那個急轉直下之前的盛世階段,這個江淮運輸線路,恐怕就要承擔許多奢侈享受一類的物資的運輸工作了,這也是常理。
再到大唐的後期末期……
這種逐漸衰亡、漸漸凋敝的情況下,大唐根本不可能、也沒有任何餘力去開拓什麽新的供給資源的方法和渠道,也就是說,朝廷能夠維持住原本的各種線路渠道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那麽,江淮運輸線路,就一定是重中之重!
李淵雖然並不具體清楚當時的大唐的情況,但是他現在就能數出來一二。
先是中央地區,本來關中等地糧食生產能力就並不足以支撐過於龐大的人口,即便換到了洛陽,那也並不完全足夠;
而經過安史之亂——看看地圖,就能知道這一場巨大的內亂將會涉及到什麽地方,至少,中原地區的產糧區域肯定受到極大的影響,這個時候、從此之後,江南地區的糧食就會變得更加重要起來;
然後是藩鎮割據等問題,必然導致朝廷自身需要維持一支至少看起來差不多的兵馬,這樣一來,朝廷所需要的糧食數量又會提升,那麽,朝廷對於江南糧食的依賴程度同樣會進一步提升;
如果還有北方外敵的種種問題的話……
總而言之,別的不說,至少,朝廷會非常非常需要江南地區的糧食;而江南地區的糧食想要運輸過來,自然就是要依靠這一條江淮運輸線路。
結果,這個時候,這條線路竟然還被龐勳這群人給占領控製了?
“所以,那個‘禍基於桂林’,就是基於此所得出的結論麽……”李淵長長歎息。
他覺得,自己現在已經又多了些心理準備,可以比過去更加平靜地看待大唐末期的這些起義,或者說叛亂了。
——反正,大唐朝廷眼看著,已經是爛掉了啊。
再有,連那個“後唐”的建立者都已經出來了!
李存瑁……哦,還用著他們大唐的國姓——李淵非常肯定,這個李姓,一定是大唐賜予這個沙陀族首領的。
如今,這個龐勳起義的時候,活躍在朝堂和天下的,是作為祖父的朱邪赤心李國昌,然後經過了一代人,也就是作為父親的李克用,就到了後唐建立者李存瑁的活躍時期……
這個時間——並不長。
大唐的末路,雖然想來黃巢也好,那個王仙芝也好,還是如今的龐勳,都肯定是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大唐,確實是救不迴來了啊。
-------
鎮海軍節度使,也就是浙江西道觀察使,主要範圍在如今的浙江省北部、江蘇省南部。
開始包括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的各一部分,貞元後,則變成了潤州、杭州、睦州、常州、蘇州、湖州,相當於今天江蘇省的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新安江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