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隋末·評論3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提問:從之前的評論裏看到的,專門提問,李建成和李世民怎麽給李淵演了個大的?就是玄武門之變這件事嗎?】
【迴複:應該吧,他倆還怎麽給李淵演個大的?難道玄武門之變還不夠大嗎?
沒問題,就是玄武門之變,這件事情已經足夠大了,他倆能給李淵演這麽一場,已經是出類拔萃,古今罕有,值得青史留名了
……那豈止是青史留名,那明明是人盡皆知了好嗎?!
我看見那個評論了,被用來對比的是楊廣在楊堅死亡一事上扮演的角色,所以,李世民和李建成能與這件事情相比的,也就是玄武門之變了,玄武門之後,李淵不也不再是皇帝了嗎
那確實
但是和楊廣相比,李世民還是很好的啦,李淵還活的好好的,後來還製造了一堆李唐宗室呢,為李氏家族繁衍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樓上↑,你真的不是在逗我笑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是,我是認真的,李唐家族的繁衍壯大,李淵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啊
這也確實。
但是,李淵的這個貢獻,也讓後來的李唐宗室在麵對周期性的大危機時,不用太過驚慌,因為他們不需要做到堅不可摧,隻需要做到跑得比其他宗室更快就可以了,這不就是因為人多才能帶來的好處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明明你這個說法才更地獄好嗎
我宣布,這就是我今天看到的最大的地獄笑話
樓上你騙人,我在好幾個地獄笑話那裏都看到你了,你在每一個評論區裏都是這麽說的
……
但是李建成怎麽給李淵演了個大的?他不就是參加了玄武門之變,然後貢獻了一顆人頭嗎?這和楊勇也差不了多少吧?怎麽那個評論裏說楊勇沒有演個大的,但是李建成演了?
……emmm,可能,因為李建成也參演了玄武門大戲,但是楊勇真的下台很迅速,下台之後也就沒了什麽動靜?
神他媽參演了玄武門大戲,李建成根本不隻是被動參演,他明明還有一顆充當主演的心好嗎
……其實我好想從哪看見的來著,說是這一場戲,其實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相當主演來著,隻不過主演隻能有一個,而李世民棋高一著,所以才是主演;而對於李淵來說,不管誰是主演,其實都一樣
哈哈哈哈哈都一樣,都一樣什麽?都一樣李淵不能接著當皇帝了嗎?
那可不,李淵可能覺得自己這幾個兒子還算是在自己的控製之下,但是吧,實際上,這倆都早就不在他的控製之下了啊
這就是兒大不由爹嗎(bushi)
誰來說一說,快來說一說,李世民我知道,但是李建成是怎麽想要當主演來著
……
我知道,當時李建成不是許諾李元吉當皇太弟來著嘛,他就跟李元吉說幹掉李世民之後,李元吉就可以當皇太弟,而他自己,則是要“勸說李淵”,讓李淵把國家大事交給自己哈哈哈哈哈哈哈
啊,這麽說,其實大家早就都對李淵有什麽想法了啊
那可不
而且當時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宮其實是騎馬穿甲帶著武器的,你說這倆人沒什麽想法咱也不信啊
以及,在玄武門發生沒一會兒,東宮和李元吉府上的精兵就集結完畢過來攻打宮門了……這要是事前沒有什麽準備,怎麽可能反應這麽快?
……
所以說,李淵這個皇帝,這個爹,啊不,耶耶,到底在幹什麽啊
……誰知道呢
可能,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掌控全局吧……
……】
楊堅和獨孤伽羅立刻解了心中疑惑,但也不由得麵露震驚之色。
這可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他們原本以為,李淵沒能掌控好繼承人的問題,沒能控製好兩個兒子的事情,所以可能在皇位交接上出了點岔子,就像是楊堅這樣,某個即將繼位的人等不及了、不願意冒著任何可能的風險,於是強行登基了;
或者,是在皇位交接的時候,某個沒有被確立為合法繼承人的兒子,不願意接受現狀,於是幹脆發動政變兵變,然後和繼承人上演了一場血腥廝殺,最終一個身死,一個活下來,然後繼承了皇位……
不管是哪一種,總之李淵是根本沒有對現狀的控製力,隻能任由種種情況發生,任由兄弟鬩牆的事情發生。
當然,具體是誰獲勝了,楊堅和獨孤伽羅也並不確定——但這並不重要。
但是他們確實沒有想到……
啊,唐朝,剛剛建立的唐朝,竟然發生了這樣的大事兒。
玄武門之變。
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了血腥氣,鮮血淋漓。一看就是兵變政變的名稱——這樣的變故,死的絕對不隻是一兩個人,而是一群人。
但同樣,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李淵竟然沒死。
……這倒不是說他們盼著李淵立刻去死……其實也不能說楊堅和獨孤伽羅夫妻倆現在不盼著李淵去死了……他們倆現在的情緒很複雜,但……
總之,他們原本的推測中,李淵的處境是和楊堅有些類似的,可能是重病在床,可能是命不久矣,但總歸不是還活的好好的,隻不過後來不再是皇帝。
——不再是皇帝,能是什麽?
獨孤伽羅道:“太上皇?像是漢高皇帝之父那樣?”
楊堅讚同,然後感歎道:“李淵的這兩個兒子,可真是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啊。”這和他的兒子又不一樣了,完全超越了他的兒子,在這方麵。
說什麽他的運氣好,看看李淵的情況,誰能有李淵的運氣更好?
【迴複:應該吧,他倆還怎麽給李淵演個大的?難道玄武門之變還不夠大嗎?
沒問題,就是玄武門之變,這件事情已經足夠大了,他倆能給李淵演這麽一場,已經是出類拔萃,古今罕有,值得青史留名了
……那豈止是青史留名,那明明是人盡皆知了好嗎?!
我看見那個評論了,被用來對比的是楊廣在楊堅死亡一事上扮演的角色,所以,李世民和李建成能與這件事情相比的,也就是玄武門之變了,玄武門之後,李淵不也不再是皇帝了嗎
那確實
但是和楊廣相比,李世民還是很好的啦,李淵還活的好好的,後來還製造了一堆李唐宗室呢,為李氏家族繁衍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樓上↑,你真的不是在逗我笑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是,我是認真的,李唐家族的繁衍壯大,李淵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啊
這也確實。
但是,李淵的這個貢獻,也讓後來的李唐宗室在麵對周期性的大危機時,不用太過驚慌,因為他們不需要做到堅不可摧,隻需要做到跑得比其他宗室更快就可以了,這不就是因為人多才能帶來的好處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明明你這個說法才更地獄好嗎
我宣布,這就是我今天看到的最大的地獄笑話
樓上你騙人,我在好幾個地獄笑話那裏都看到你了,你在每一個評論區裏都是這麽說的
……
但是李建成怎麽給李淵演了個大的?他不就是參加了玄武門之變,然後貢獻了一顆人頭嗎?這和楊勇也差不了多少吧?怎麽那個評論裏說楊勇沒有演個大的,但是李建成演了?
……emmm,可能,因為李建成也參演了玄武門大戲,但是楊勇真的下台很迅速,下台之後也就沒了什麽動靜?
神他媽參演了玄武門大戲,李建成根本不隻是被動參演,他明明還有一顆充當主演的心好嗎
……其實我好想從哪看見的來著,說是這一場戲,其實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相當主演來著,隻不過主演隻能有一個,而李世民棋高一著,所以才是主演;而對於李淵來說,不管誰是主演,其實都一樣
哈哈哈哈哈都一樣,都一樣什麽?都一樣李淵不能接著當皇帝了嗎?
那可不,李淵可能覺得自己這幾個兒子還算是在自己的控製之下,但是吧,實際上,這倆都早就不在他的控製之下了啊
這就是兒大不由爹嗎(bushi)
誰來說一說,快來說一說,李世民我知道,但是李建成是怎麽想要當主演來著
……
我知道,當時李建成不是許諾李元吉當皇太弟來著嘛,他就跟李元吉說幹掉李世民之後,李元吉就可以當皇太弟,而他自己,則是要“勸說李淵”,讓李淵把國家大事交給自己哈哈哈哈哈哈哈
啊,這麽說,其實大家早就都對李淵有什麽想法了啊
那可不
而且當時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宮其實是騎馬穿甲帶著武器的,你說這倆人沒什麽想法咱也不信啊
以及,在玄武門發生沒一會兒,東宮和李元吉府上的精兵就集結完畢過來攻打宮門了……這要是事前沒有什麽準備,怎麽可能反應這麽快?
……
所以說,李淵這個皇帝,這個爹,啊不,耶耶,到底在幹什麽啊
……誰知道呢
可能,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掌控全局吧……
……】
楊堅和獨孤伽羅立刻解了心中疑惑,但也不由得麵露震驚之色。
這可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他們原本以為,李淵沒能掌控好繼承人的問題,沒能控製好兩個兒子的事情,所以可能在皇位交接上出了點岔子,就像是楊堅這樣,某個即將繼位的人等不及了、不願意冒著任何可能的風險,於是強行登基了;
或者,是在皇位交接的時候,某個沒有被確立為合法繼承人的兒子,不願意接受現狀,於是幹脆發動政變兵變,然後和繼承人上演了一場血腥廝殺,最終一個身死,一個活下來,然後繼承了皇位……
不管是哪一種,總之李淵是根本沒有對現狀的控製力,隻能任由種種情況發生,任由兄弟鬩牆的事情發生。
當然,具體是誰獲勝了,楊堅和獨孤伽羅也並不確定——但這並不重要。
但是他們確實沒有想到……
啊,唐朝,剛剛建立的唐朝,竟然發生了這樣的大事兒。
玄武門之變。
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了血腥氣,鮮血淋漓。一看就是兵變政變的名稱——這樣的變故,死的絕對不隻是一兩個人,而是一群人。
但同樣,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李淵竟然沒死。
……這倒不是說他們盼著李淵立刻去死……其實也不能說楊堅和獨孤伽羅夫妻倆現在不盼著李淵去死了……他們倆現在的情緒很複雜,但……
總之,他們原本的推測中,李淵的處境是和楊堅有些類似的,可能是重病在床,可能是命不久矣,但總歸不是還活的好好的,隻不過後來不再是皇帝。
——不再是皇帝,能是什麽?
獨孤伽羅道:“太上皇?像是漢高皇帝之父那樣?”
楊堅讚同,然後感歎道:“李淵的這兩個兒子,可真是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啊。”這和他的兒子又不一樣了,完全超越了他的兒子,在這方麵。
說什麽他的運氣好,看看李淵的情況,誰能有李淵的運氣更好?